分享

如此喜欢王怜花

 王怜花 2022-07-16 发布于北京

千面公子王怜花,是个奸角,但绝不是个恶人。他的恶不仅不惹人厌恶,反倒常常引人捧腹。

王怜花这样对朱77说

——你若是恨我,就该嫁给我,只因你根本就只有一个法子对付我,这法子就是嫁给我。你嫁给我后,这一辈子都可折磨我,要我赚钱给你用,要我为你做牛做马,稍不如意,还可向我撒娇发威,你瞧除了嫁给我,你还有什么法子能这样出气。

无论翻多少遍武林外史,千面公子王怜花的神逻辑都让我无fuck可说。

王怜花这样看着朱77

——朱77寒着脸,直着眼睛,自酒楼一路走回客栈,走回房,等那两个婆子一出门,她就砰地关上门。

王怜花就坐在那里,直着眼,瞧着她。

只见朱77在屋子里兜了七八个圈子,端起茶杯喝了半口茶,碰地将茶杯摔得粉碎。

王怜花仍然瞧着她,眼睛里带着笑。

他不能正儿八经地说一句“我喜欢你”,即使这句话会有打动朱77的可能,但他一定不会说。相比起得到,他更在意自我保护,你不爱我,我也没多爱你,我就是登徒浪子,我就是要和沈浪较劲,如是而已。这心境很微妙,一个气急败坏,一个乐不可支。

纵观武林外史,真是心疼王怜花啊。

王怜花道:“天下的男人那么多,你为何定要沈浪。” 

可是天下那么多女人,你又何苦定要朱77啊。

王怜花他一定想不到,他向天乞缘时,佛在冷笑:你小子清高,你小子有料,你就自已把自已给渡了吧!

反正我当年看《多情剑客无情刀》时,脑子里勾勒出的王老前辈的模样与黄药师依稀相似。都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无所不精,邪魅狂狷时下毒,良心发现时救人。

but黄药师是“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而怜花公子最多一分正吧~~

但N年后翻回头去看《武林》,却只能掩卷感叹千面公子独步武林,绝无分号。

王怜花唯一地近似软肋大概就是朱77了吧。

话说古龙书里同样是大小姐同样有公主病的女子,我喜欢丁琳灵,对朱77,却格外挑剔。

甚至觉得在大漠里留下三十二字悄然遁世的白飞飞要比朱77更配得上沈浪(我不喜欢沈浪)。

在三十二字的背后是白飞飞一生的写照,读来让人荡气回肠。

滴水之恩,泉以报,留你不死,任你双飞,生既不幸,绝情断恨,孤身远引,到死不见.

后来阿飞,飞剑客也像他老爸一样厉害,像他老妈一样骄傲。

忘了大概是第二遍还是第三遍再看武林外史的时候,我开始喜欢朱77了。

——朱77噗嗤一笑,道,还这什么。这一次你总算被我说服了吧。告诉你,我爹爹虽然小气,但对我却不错。因为我大哥二姐三姐四姐五姐六姐自己也都生财有道,而我却只是个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没有用的人。

沈浪一笑道,这话到不错。

那么,年纪轻轻已五毒俱全的千面公子王怜花大概比沈浪更早发现朱77是可爱的吧。

感觉我要跑题了……

武侠小说里,古龙世界观里的少侠很多,高手们往往少年成名,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变强大的,反正一出场就技惊四座。

王怜花——(官方年龄十二三~十七八,无准确报数),青年才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沈浪一群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和妹妹白飞飞联手实力坑爹。

沈浪——最年轻的赏金猎人。十岁散尽家财(十岁就懂得散尽家财,确定不是败尽家财?),流浪江湖,二十一、二岁于「仁义庄」一战成名,尔後纵横江湖十年有余。

熊猫儿——也不过十七八岁,猫儿是个浓眉大眼的豪爽少年,是个不羁的游侠,又是个天生要做老大的人物。很喜欢猫儿,耿直暖男。

阿飞——出场也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少年郎,一把铁片剑,已通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叶开——天连着黄沙,黄沙连着天。人已在天边。叶开仿佛是从天边来的。他沿着长街,慢慢地从黑暗中走过来,走到了有灯光的地方…… 然后他就笑了。他的笑,就像这满天黄沙中突然出现的一线阳光。

隆重介绍我心里的白月光,路小佳,这么路人的名字,完全不像武侠小说里人物的名字。

路小佳——总是出没于屋顶窗边,一个人吃着花生,佩戴着无鞘之剑,带着那难以消解的嘲讽。嘲讽世人世事,更是嘲讽自己。只交代他是荆无命徒弟,却在一出场已是颇有名气的杀手了。这个爱吃花生的善良的少年,他是丁三少也不是丁三少,还被冒牌丁三少捅了一刀。

在边城浪子中,路小佳总会有意无意地找丁灵琳说话,虽然无非是琐碎的斗嘴,但在这琐碎之中,却是哥哥想多了解妹妹,想从妹妹那里了解那个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庭。

他总是问:“你的三哥好么?”

“ 你的二哥好么 ”

“你的大哥好么?”

他最想问的其实是:“我们的爹娘还好么?”

“我们的哥哥还好么?”

“我们的姐姐还好么?”

“七妹,你还好么?”

可惜丁灵琳不能明白,她以为那是路小佳对丁家的挑衅,所以她总是昂着头说“要是我大哥二哥三哥在,一定会杀了你。”

花开两枝,各表一枝,再说金庸这边的人物。金庸小说里少年成名的主角配角都很少很少~

金庸世界观里的少年往往有个明确的家庭出身~比如大理段氏世子,武当少侠,白驼山少主。

然后给你交代一番学历背景~比如华山大弟子,武当武三代,少林虚子辈。

这一切的一切无非是告诉你: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要一步一步迈,迈大了,容易扯淡。

最典型的,射雕三部曲郭靖、杨过、张无忌,书里用了很多篇幅来讲这三个孩子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比如郭靖师从江南七怪,王处一,马玉,北丐,周伯通;比如杨过先去全真寄宿制武术学校,后主动退学另入古墓一对一小班辅导机构;比如张无忌也学武也学医,一手断骨杀人,一手救死扶伤。

即便像南慕容北乔峰这样一出场就一个是姑苏慕容世家少一倍的翘楚,一个是天下第一大帮丐帮最年轻的帮主——但他们成名时也已三十多岁了,最多青年才俊,断断称不上少侠~~~

小时候偏爱金庸,武打描写细致精彩;大学以后移情古龙,虽然#午夜兰花#这样的东西确实写得很渣而且还不少,但不得不承认古龙的江湖特抓人,古龙江湖在一个情字,江湖里没有多少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更多的是个人的那些小情小爱,小恩小惠。

另外在食物描写上,我也更喜欢古龙:

金庸笔下的美食是精品,是艺术品,最接地气的大概就是叫花鸡了。

而古龙笔下的美食,肉饼,羊肉汤,糖炒栗子,都是普通的食物,看了就饿。

即使在猎鹰赌局里吃几个油腻的韭菜盒子,也能勾起人的饥饿感。

印象最深的是牛肉面,能记得起出处的就是萧十一郎里,深夜,一个小面摊,一个老头子卖的牛肉面,萧十一郎或者是一个人,或者是和风四娘一起,吃一碗牛肉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