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学语文《一个接一个》备课表
2022-07-16 | 阅:  转:  |  分享 
  
小学语文备课表备课时间:2022年3月19日上课时间:第3周星期四第3节课?题3《一个接一个》课时?第
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1)孩子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
爱玩的游戏吗?(2)(出示“踩影子”图片)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说)2.结合图片,教师简
介游戏玩法,并播放“踩影子”游戏视频。3.玩游戏很快乐,快乐的事就这一件吗?(不是。)对,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一个接一个》。4
.齐读课题,认读“接”这个生字,理解“接”在这里是继续,连续的意思。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
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看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2.
检查生字。出示生字词:睡觉再做梦各种各样伙伴不过有趣这么却(1)指导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再”和“做梦”的“做”;翘
舌音“各种各样”的“种”和“这么”的“这”。(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3)开火车读。(4)指名读。3.趣味识字。(1)用熟
字加偏旁的方法:梦、种、样、趣。①旧字加偏旁游戏读生字:林+()=梦羊+()=样中+()=种取+()
=趣②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③“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字。(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
好办法。预设:①“伙伴”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亻+火=伙,亻+半=伴。②“接”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
“扌”,右边“立”下一个“女”字,组成“接”。③生字巧记:“过”——走寸了,就“过”。“这”——斯斯文文走到“这”。(3)指导书写
:①“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②“过”和“这”
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
,第一个折要短小一点,捺要舒展。(4)教师范写,学生仿写。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我”有哪些经历?3.出示填空。月夜,正玩着__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正做着__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____!”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书写生字“过、各、种、
样、伙、伴、这”。2.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业或活动设计1、写生字。2、背诵全诗。板书设计3一个接一个过、各、种、样、伙、伴、这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把教学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
动学习的意识,效果不错。另外,通过多种方法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
到不同的结果。小学语文备课表备课时间:2022年3月23日上课时间:第4周星期一第2节课?题3《
一个接一个》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2.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教
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教???学???过???程?第二
课时一、复习旧知1.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那个小朋友吗?(记得。)这个小朋友经历了哪三件事?(玩踩影子时,大人让回
家睡觉;做好梦时,被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时,上课铃响了。)哦!这可真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看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他是怎么想的。2.开火车读课文、词语。3.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二、精读内容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老师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会儿”和带有“唉、啊、呢”的句子。(2)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玩“踩影子”游戏的?(月
夜。)他们玩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三句话。)(3)指导朗读第二和第三行诗。师引读:是呀,正玩得高兴,大人却叫——“快回家睡
觉!”(学生接)【指导读出大人焦急的语气,声音要洪亮,语气要上扬,读出“叫”的感觉。】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
生接第三行诗)【“唉”要读出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孩子的惋惜之情。】(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他又是怎么想的
?“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5)带着感情指名读第一小节。2.学习第二小节。(1)自由读一读,回答问题。出示学习小提示:①正做着好
梦的孩子又听见了什么?②他先是怎么想的?然后又是怎么想的?(2)指名读第二小节。3.自学第三小节。(1)自由读一读,说一说你不明白
的地方。预设:跳房子怎么玩?(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3)再读第三小节。4.齐读最后一个小节,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三、总结全文1
.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2.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文中这个孩子相似的经历,先跟同桌说一说,再讲给同学们听。作业或活动设
计1、完成练习。板书设计3一个接一个踩影子睡觉起床上学上课多玩一会儿不上学没有上课铃教学反思通过多种方法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
献花(0)
+1
(本文系知识资料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