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养生特效穴位及经络保健 _ 摘之八锦缎得拓展和养生要点

 千人禾 2022-07-16 发布于上海

1.春季的保肝俞穴

1)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踝部内侧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的效果,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三阴交穴。

(2)太冲穴:位于足背当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显现,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太冲穴,用拇指指尖对穴道慢慢进行垂直按压。

(3)肝俞穴: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肝俞穴位。

(4)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可治疗胆腑病症,是脂肪肝治疗的要穴之一,所以养肝护肝可以按摩阳陵泉穴。

(5)大敦穴:位于大脚趾靠第2趾一侧的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具有调补肝肾效用,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大敦穴。

(6)行间穴:位于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为肝经俞穴,亦可调理肝气,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行间穴。

(7)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前外侧(取穴时屈腿),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持久按摩除可起到降血脂、降血黏稠度、预防血管硬化的效用外,还可以有效预防脂肪肝,所以养肝护肝可经常按摩足三里穴。本穴是人的身体最经常使用的保健穴之一,经常按摩可强体健身。

(8)支沟穴:位于小臂,腕横纹上3寸处,除可保肝护肝外,还具有很好的调气通腑的效用,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支沟穴。

除此之外,人体的头部、上肢、下肢都具有养肝护肝效用的穴位。我们下面分别介绍之。

(1)按摩头部穴位。按摩耳轮动作要领:用两手拇指、食指捏住左右耳轮,自上而下搓摩,以耳部发热发胀为宜。效用:有聪耳明目、活络通窍的效用,对全身健康都有好处。掐睛明穴动作要领:用拇中指掐在睛明穴上,同时食指按两眉间的印堂穴,可谓“一手点三穴”。点掐时闭气不吸,点至自发气满时截止。点时一松一紧,点压1~2分钟。取穴方法:正坐闭目,目内眦角上方1分处。效用:疏风清热、通络明目。可治疗眼疾、神经器官性头痛,也可治疗打嗝。揉太阳穴要领:用两手拇指或食指肚按住两侧太阳穴,先做顺时针方向揉动8次,再做逆时针方向揉动8次。取穴方法:眉至发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1寸处。效用:可祛风止痛、活络明目,有防治头痛、疗治眼疾的效用。

(2)按摩上肢穴位。叩劳宫穴动作要领:一手握拳以曲骨处叩击另外一手的劳宫穴16次,再换手叩16次。取穴方法:握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轻压掌心,中指与无名指两指间便是此穴位。效用:清热泻火,开窍醒神,除心烦,治心火过盛引起的口腔溃疡,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掐内关穴动作要领:曲臂手掌向上,用另外一手大拇指按压穴道。稍使劲,以感酸、胀为度,左右各按1~2分钟。取穴方法:仰掌微屈腕中心关节,掌后第一横纹上2寸,在两条大筋之间。效用:有宁心安神、疏肝降逆、活血通络之功能。按合谷穴动作要领:一手拇指张开,虎口拉开,另外一手拇指按压穴位进行揉按,两手互换按压1~2分钟。取穴方法:拇指和食指张开,使虎口拉近,将拇指中心关节头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中心关节头前屈曲,拇指尖所指处便是穴道。效用:具有止痛、解毒清热、开窍醒神、平肝熄风等功能。主治头面五官疾病,治牙痛有殊效。按曲池穴动作要领:以拇指尖按摩另一臂的曲池穴,两手互换按摩1~2分钟。取穴方法:仰掌屈肘,肘横纹头出现凹陷处便是此穴。效用:祛风解表,调理肠胃,疏利中心环节关头,能调理脏腑功能,泻火去热,是治疗上肢偏瘫的首要穴道。

(3)按摩脊柱穴位。搓命门穴动作要领:两手相互搓热,依次在命门穴上下来回搓热,可做2~3分钟。取穴方法:在腰部,由肚脐做中线环抱身体一周,该线与后正当中线的交点就是命门穴。效用:有培补肾阳、通利腰脊的功能,能壮肾补虚,温补脾阳,可治疗腰部虚冷疼痛、夜尿多、遗尿、小便不利、阳痿、腰背强痛、下肢萎痹、泻泄等症。

2.夏季的养心俞穴

  在中医养生文化中,把四季、五行和人体的五脏一一对应起来,这种朴素的科学不无道理。夏季属火,“心火上炎”之后,人们容易出现疲劳、胸闷、睡眠不好、头痛、心悸等症状。心脏负担加重之后,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频发。同时“脾病起于长夏”,在夏季末期,湿邪最盛,肠胃功能受到抑制,消化能力和抵抗力降低,加之肠道细菌繁殖旺盛,脾胃不适便常常出现。

夏日养心,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些清凉攻略供你参考。

(1)作息调理。充足的睡眠在夏天比什么都重要,适当午睡会令一天流失的精力得到快速补充,同时规律的作息可以安定情绪。夏天夜生活很丰富,晚睡也似乎成了习惯,但要知道这些都会令白天的烦闷加剧。

(2)运动注意。夏天的运动不宜过于剧烈,烈日下的户外运动、球类运动等更是成倍地透支体力,不利于身体健康。夏季进行运动要讲究科学,做到适时、适量和适地。

适时。为了避免强烈阳光对皮肤和身体的损伤,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尽量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户外运动。

适量。人体在夏季消耗增大,睡眠和食欲下降,体能储备相对较弱,因此提倡轻松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强度适当减小,可以选择游泳、散步、慢跑、太极、瑜伽等。

适地。尽量到户外运动,选择公园、湖边、庭院等阴凉通风的地方。即使在室内运动,也要适当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3)经络按摩。中医经络按摩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方法,这里推荐给大家简单易行的养心穴位自我按摩。

每天按压手臂内侧中线的心包经和手臂内侧外缘的手少阴心经,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本经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如心痛、心悸、心胸烦闷都有缓解作用。另外,按压最简单的太阳穴、印堂穴,也有提神的作用。

天一热,很多朋友会觉得心热烦躁,静不下来,晚上睡觉也难以入眠,心脏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这时候除了练习打坐等养心养性的方法外,按摩心包经上的内关穴也非常有效,因为这是治疗失眠,养心养性,保护心脏,预防心脏病的绝佳穴位,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穴位,相当于心脏这个君主的“御前侍卫”,是保护心脏不可缺少的助手。

对经络和针灸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四总穴歌”,就是概括足三里、合谷、列缺、委中四个穴位的治病功效,以及突出它们的治疗效果。后人在四总穴的基础上又加了两句,叫“酸痛取阿是,胸肋内关谋”,意思就是酸痛的病取阿是穴,而胸肋的病症则找内关穴。

不仅如此,关于内关穴还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说有一位贵夫人不知道什么病,躺在床上长达半个月,也不进食,眼睛也睁不开。家人和医生想尽办法也解决不了问题。后来有名医针刺她的内关穴,没过多久,贵夫人便睁开了眼睛,也能进食了。

内关穴在前臂掌区,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是内脏,关是关口、关要,也就是出入的要地。我们知道,这个穴位在心包经上,心包是替心脏行使职权的,是心脏的保护伞,治疗的疾病也是和心脏有关系的。所以,可以算得上是心脏的关口,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找内关穴来调治。

此外,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不适,如晕车、晕船、呕吐等,也可以用内关穴来应急处理,这个方法常被人们运用。过去人们常年居住一个地方可能无所谓,而现代社会的出行没有交通工具简直就无法想象,很多人因为晕车而没有办法远行,每出一次门跟受刑一样,简直是活受罪。这时候刺激内关穴就对了,用一只手的手指使劲地掐按另一侧手腕上的内关穴,也可以用硬币,因为内关穴在两条筋的中间,掐按不好使劲。拿硬币在中间进行滚动按摩,刺激效果非常好,可以说是最好的应急措施。

当然,除了这些“小儿科”的伎俩之外,对于消化道的疾病,如肠胃的问题等,也可以找内关穴来调理。毕竟,作为心脏的保护伞,内关穴是替人体的君主——心来行使职权的,所以,很多问题都可以找它来解决。

下面我们再介绍三个夏季养心大穴——阴陵穴、百会、印堂。

夏季我们最易受暑湿之邪的伤害,容易耗气伤阴。这时我们可每天坚持按揉阴陵穴、百会穴和印堂穴。

阴陵穴:沿小腿内侧骨向上,快到膝盖拐弯处的凹陷即是。它可以健脾利湿,坚持每天按揉3分钟,可以保持整个夏天脾胃消化正常,祛除多余的“湿”。

百会穴:位于头顶最上方,也就是两耳往头顶连线的中点处,每天用两手中指叠压起来按在穴位上3分钟就可以了,能够大大提升人体的阳气,让人神清目爽。

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每天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眉间的皮肤稍微向上拉100次,就能感觉到一种胀胀的感觉向两侧分散,那是阳气在冲击。

夏季暑湿缠人,坚持每天按揉阴陵穴、百会穴和印堂穴3~5分钟,把阳气提起来,你就可以心怀凉爽,安然度夏。

夏季我们最容易受暑湿之邪的伤害,也就是人特别容易在这时耗气伤阴,而且病程特别绵延难愈,这就解释了人为什么夏季感冒或拉肚子的时候总是时好时坏、难以痊愈了。针对暑湿邪性的特点,治疗时首先要保持身体的气血正常,因为气血不正常(不足或过盛)的时候,人体的抵抗力会一落千丈。

这时,我们一定要坚持每天按揉阴陵穴、百会穴和印堂穴。前面说过阴陵穴,可以健脾利湿,坚持每天按揉此穴3分钟,可以保持整个夏天脾胃消化功能正常,还可以把多余的“湿”祛掉,为夏天的健康做更好的准备。

下面是其他一些夏季日常护理的穴位,大家可以参考使用。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

少府穴: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指尖处。

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灵道穴:前臂前区,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心俞穴:第5胸椎棘突旁开1.5寸。

郄门穴:在前臂前区,腕掌横纹上5寸。

至阳穴: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中冲穴: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少冲穴: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3 秋季的护肝俞穴

在中医理论中,肺主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宣发,另一个是肃降。宣发主要是通过发汗、咳嗽、流涕来表现。肃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二是推动肠道,排泄糟粕。但肃降的功能通常要从病理状态中才能感知,正所谓“善者不可得见,恶乃可见”,也就是说它的功能正常时,你根本看不到它的作用,但不正常了,才会有症状表现出来。许多便秘患者并不是大便干硬,而是大便无力下行;还有人小便艰涩,需良久方出,这些都与肺不肃降有直接关系。肺的宣发和肃降的力量来自哪里呢?来自中气,也就是脾肺之气。

秋季的保健养生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秋在五行中和金相对应,《黄帝内经》说“金曰肃杀”,所以秋天的时候万物开始萧条,枯萎。我们通常也说“秋收,冬藏”。秋收就是为了冬藏。对我们人体来说,这时阳气应该往回收了,才便于冬天的内藏。但是当时外界的温度还很高,阳气还在往外泄,毛孔仍然是舒张的,人还是容易遭到外邪的袭击。秋天的主要邪气是燥,但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在由夏天转为秋天的时候,湿气虽然退了,但气温并没有降下来,我们都知道有“秋老虎”之说,民间有“秋后还有一伏”的说法。这时如果不注意,人就容易出现鼻涕含有血块、咳嗽带血丝,此时肺特别容易受伤,给呼吸系统埋下重大隐患。

所以在秋季的前半程我们要像春天那样养生,不同的是不是把重点放在平肝上面。穴位主要选择肺经上的鱼际穴和大肠经上的曲池穴、迎香穴。

1  鱼际穴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有治疗咳嗽、气喘、咳血、咽干和外感发热等症状。穴位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即我们所说的手大拇指的虎口和手掌第一掌纹的中间。

2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有很好的清热作用。每天阳气最盛的时候即中午1~3点时,按揉两侧穴位2分钟即可,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每天做。它们在肘关节的外侧,胳膊屈曲时肘尖和肘外侧横纹的中点处。因为肌肉比较丰厚,所以按的时候要先加点拨的手法。先用另一手的拇指按下去,有胀感之后再向外拨。

3 迎香穴也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从它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功能是使人“闻香逐臭”的,可以治疗各种难愈的鼻炎、鼻疾。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润湿鼻腔。两鼻腔湿润了,就可以加大增强病邪的力量,尤其是在燥邪盛行的秋季。穴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操作法:双手按在两侧迎香穴上,往上推或反复旋转按揉2分钟,鼻腔会明显地通畅湿润许多。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节一定要少吃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还有那些煎炸烧烤的食品。一定要多吃滋阴润肺的东西,如梨、百合;还可以用百合、麦冬熬粥,这些都是润肺的好方法。如果这时你有干咳、口渴的症状,千万不要随便去买止咳药吃,因为咳嗽也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不应该去强行地止咳,而要通过润肺宣肺达到祛咳的作用。如果咳得较厉害,可喝一些川贝枇杷露,效果会更好。

下半季

这时候我们要用“温润”来保养我们的身体。常用的穴位除了肺经上两侧的鱼际穴和大肠经上的迎香穴外,还要加上大肠经上的合谷穴。操作方法:每天早上出门前先按揉两侧迎香穴至鼻内湿润。全天不定时地按揉两侧合谷穴和鱼际穴,每天每穴不得少于3分钟。

生活宜忌:这个时节要吃一些温热的东西,绝不要吃寒凉之物。多喝温性药物的水,像陈皮、苏叶两者合用最好。还可以用麦冬、陈皮、桔梗熬粥喝。

肺五行属金,与五色中的白色相合,身体健康时,应该多吃白色的、味苦的东西降肺气,让肺气下行,与其他四脏之气会师。但是得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等肺病的时候,要看虚实定禁忌。如果乏力气短,老感觉气不够用,属于虚症,要多吃酸味,少吃苦味,因为酸味收敛,可以将不足的肺气化零为整,团结起来,而苦味属火,火克金,过度的压制只能使不足的肺气不堪重负。如果痰多声粗,感冒初期多见,属于实证,这时可以吃点辛辣的东西发发汗,把聚在一起的肺气分流一下,这只是缓兵之计,要在头两三天吃,病久了再吃反而会伤身。

以上诸法,可根据个人体质参酌而用。更有一简捷的养肺之法,上通鼻窍毛孔,下通前后二阴,通天彻地,肺之宣发肃降之功一举完成,那就是“取嚏法”。举一例,若大便因中气不足、无力下行时,可在排便的同时取嚏,借其宣发之后坐力,大便轻易可通。若小便不利者,也可试用此法。取嚏法是锻炼肺脏功能的绝妙之法,诸位一定要善加利用,方可体会其妙处。对于过敏症、虚寒症、气郁症、皮肤诸症,取嚏法皆可一招制敌。

4.冬季的补肾俞穴

冬至前后,人们纷纷进补,蓄积营养,强身健体。历代养生家通过实践证明,寒风刺骨、大雪封地的冬季,确是保养肾气的最佳时节。穴位按摩疗法是冬季养肾的有效方法。在此我们介绍以下有助于养肾的三个方法。

(1)按摩腰眼。腰眼穴在带脉(即围绕腰部的经脉)中间,位于背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是肾脏的位置。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部,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经常按摩腰眼可以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2)晃腰健肾。自然端坐于沙发、凳椅或床边,双手叉腰,呼吸自然,缓慢向左晃动腰身36次,再向右晃动36次,晃动时划大圈,头部亦随之而缓慢晃动,一般早晚各练1次。此法对老年朋友尿频、尿滴沥不畅等症状有明显的功效。

(3)摩耳健肾。中医认为耳为肾之窍,因为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滋养。因此按摩双耳有利于强身养肾。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以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此外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按摩30~50次,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强肾固本、延年益寿的作用。

冬季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就是寒气,但是中国的南北方也有差别,南方寒湿较重,而北方则寒气为主,所以保健时也要区别对待。贵州、重庆的朋友可能有这个体会,冬天吃火锅后一般都不会上火,但是在北方就不行,为什么?因为火锅是辛辣的,在南方吃刚好可以化解那里的寒湿之气,北方比较干燥,辛辣的吃多了就消耗人体的津液,会上火。所以南方人冬季要以温阳化湿为养生的原则,每天要坚持使用如下几个穴位:阴陵泉穴、关元穴、肾俞穴。

这几个穴位的位置和用法在前面都讲过了,但是在这里需要变通一下。具体操作方法:关元穴要用艾灸的方法,每天晚上艾灸5分钟,然后喝一小杯温开水,再在两侧肾俞穴上面拔罐5分钟,起罐后按揉2分钟。肾俞穴不必天天使用,每周拔罐2~3次就行了,其余的时间就按揉。两侧阴陵泉穴还是用按揉的方法,每次3分钟即可。

除了穴位保健以外,冬天还有一些生活中的禁忌。冬天要多吃温热的东西,如羊肉、牛肉、狗肉、辣椒等,停掉所有的寒凉之物。北方的冬季,寒气里面经常夹杂着一点燥气,所以既要温阳,还要注意不能化燥,要防燥,所以要适当地滋阴。

另外,有句话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不是说春夏补养阳气,秋冬补养阴气,而是因为春夏时人们喜欢吃寒凉之食,阳气易受伤,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阳气;而秋冬季节,人们更应注意温养阳气,尤其在北方,天气较干燥,人们只顾养阳气,却忘了那些辛辣之品容易化燥伤阴,结果常常为了进补而不慎伤着了阴津。所以,北方人在补阳的同时要稍微在食物中加一点滋阴的东西。在吃完温热食物之后喝些枸杞粥,吃点六味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就像中医开药方的时候,经常在一些性味相似的药物中加上一两味性味相反的药一样,这叫“反佐”。虽然药性相反,但是作用却是相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