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汉眉山(1):事纪|古伯良

 嘉绒遗民 2022-07-16 发布于四川

□ 古 伯 良

    虽然刘备在221年才登基称帝建立蜀汉,但应该说四川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下成都后就已进入三国蜀汉时间。
    在蜀汉治下,发生在今眉山境内之事,大概有这么几件。

李严治犍为
    《华阳国志》载,“(犍为)郡去成都百五十里,渡大江。昔人作大桥曰汉安桥,广(长)一里半,每秋夏水盛,断绝,岁岁修理,百姓苦之。”[1]刘琳先生说,汉安桥当在今正南江上,由于可能是竹索桥,所以不仅无法通车,且一遇涨水就容易被冲坏。而当时犍为郡城在今彭山县城,无论东去武阳县城还是北上成都,除了走水路外,都需要经过此桥。为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时任犍为太守李严组织人力凿通了天社山(今新津宝资山)临江的山嘴,这样,从今邓公镇往北,循江便可通车马。到了宝资山下再北上,渡南河、西河、金马河就容易多了,是故“吏民悦之”。至今,省道103仍然经过这里。
    李严在犍为太守任上,还对通济堰进行了重修。东汉晚期,战乱颇繁,通济堰等大型水利工程都严重失修。李严在犍为时,对六水门(通济堰)进行了大修。他在渠首建了六个可上下开关的大水门,可根据需要放水灌溉农田,这与当时西蜀普遍使用的无坝引水工程相比,十分特殊。[2]李严对通济堰的这次整治,不仅有利于当时的农业生产,至今也在造福一方苍生。 
蜀汉眉山(1):事纪
    不仅如此,李严还在郡治(今彭山区)大搞城市建设,“造起府寺,城观壮丽,为一州胜宇。”府、寺,皆指古代官吏办理公务的地方,即官署。《三国志·杨洪传》提到,杨洪任犍为郡功曹时,郡守李严想要迁移郡府官署治所,杨洪极力劝阻但李严不听,杨洪就请求辞去功曹职务。由此推测,当是李严嫌旧有郡署太过陈陋,于是另择地方修建了高大上的郡政府办公大楼,在当时整个蜀汉益州的22个郡中,堪称“胜宇”。

黄龙见武阳
    《华阳国志》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蜀以刘氏瑞应。”《三国志·先主刘备传》也说,建安二十五年,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等人上奏章说:“间(近来)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众人以黄龙溪(赤水)出现黄龙为祥瑞,纷纷劝说刘备承汉统登基称帝。于是,第二年(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刘备便在成都武担山之南即皇帝位。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李严一手炮制的,旨在为刘备称帝制造舆论。李严还因“黄龙见武阳”“立庙在长江村导江(府河)东岸”[3],并镌刻了两块《黄龙甘露碑》。《嘉庆彭山县志》载:“黄龙庙,在县治东(北)四十里赤水溪。”

刘备置籍田
    籍田,是指我国古代天子、诸侯亲自示范耕作,以劝民农桑。《三国会要·蜀汉州郡》载,“武阳,有牧马川。《寰宇记》:'先主于此置籍田,牧马于此江中,俗因名。’”[4]《元和郡县图志》亦载:“籍县,本武阳县地。周闵帝于此置籍县,因蜀先主籍田地为名。”可见刘备曾在今彭山的牧马、双流的黄龙溪、籍田三镇一带设置有籍田。因刘备自章武元年七月率军讨伐东吴就再未回过成都,因此,刘备籍田当在章武元年四月称帝之后不久。

诸葛亮南征
    刘备死后,“建兴元年(223)夏,牂牁(治今贵阳)太守朱褒拥郡反。先是,益州郡(治今昆明晋宁)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宾,越隽(治今西昌)夷王高定亦背叛。”[5]建兴三年(225)三月,诸葛亮率兵南征,很快平定了叛乱。
    据传,诸葛亮南征之时,曾在今洪雅县止戈镇的千秋坪与青衣羌帅雍闿议和,最终“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铧”,“止戈镇”之名亦由此而来。免受战乱之苦的当地百姓还在止戈建起了武侯祠,并在安宁坝上建了纪念雍闿的五龙祠。每年农历五月,止戈人还在五龙祠举办民间抬会(五月台会),将雍闿的金身抬出巡游,以纪念“止戈和平”的千秋功业。
蜀汉眉山(1):事纪
蜀汉眉山(1):事纪
    但据《三国志·吕凯传》云:“及丞相亮南征讨闿,既发在道,而闿已为高定部曲所杀。”[6]且经方国瑜先生考证,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的路线是由成都出发,循岷江而下,经今彭山、眉山至宜宾,分三路以进。“诸葛亮向越嶲、马忠向牂牁、李恢向益州。亮率众溯马湖江水路而上,至安上县(今新市镇)登陆进发,驻军于卑水(今昭觉县,此时雍闿被高定部曲所杀,孟获取代雍闿),与高定战,破之,进至邛都(今西昌)。”随后再南下今会理、大姚、姚安等地,追击孟获,攻战至滇池。“冬,诸葛亮回师,过汉阳(今威宁),由僰道而北,(经眉山、彭山)十二月回至成都。”[7]可见,诸葛亮南征之时,来去皆未经过洪雅,所以,宾服雍闿只是一个传说。
    蜀汉长年南征北伐,必然需要大量武器,因此,诸葛亮还在今仁寿、井研、荣县、威远、资中五县接界处的俩母山开采铁矿,制造兵器。《元和郡县图志》载:“铁山,在(始建)县(今仁寿县始建镇)东南七十里。出铁,诸葛亮取为兵器。其铁刚利,堪充贡焉。”[8]

犍为直百铢
    刘备最初攻打刘璋之时,“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予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这时,一位叫刘巴的人对他说:“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所谓“直百五铢”,就是表示此钱一个值当时的一百个五铢钱。当然,这是一种以大钱套小钱的伎俩,最终必将导致货币贬值。
    20世纪70年代,在四川威远县黄荆沟出土了一件陶罐,内藏10多公斤铜钱,除半两钱、五铢钱外,还有435枚直百五铢。在这批直百铢中,有103枚的背左镌刻着一个“为”字。
蜀汉眉山(1):事纪
    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蜀汉铸造直百铢的地方不止一个,而犍为郡(郡治武阳,今彭山)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背面左边铸有一个阳文“为”字的直百铢,正是在犍为郡铸造的,因此钱币界称之为“犍为直百五铢”。[9]
    “犍为直百五铢”,不仅比通常不记地名的直百铢更厚重些,也开创了方孔圆钱记铸地名的先河,是中国最早的地名钱。[10]

归魏再归晋
    四川在东汉末年遭受的战乱,远较中原为轻。蜀汉得天府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其手工业尤以盐、铁和织锦业等最为发达。今仁寿的井盐、彭山的冶铁、东坡区和青神等地的蚕桑纺织,在蜀汉之时也应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蜀汉战争不断,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景元四年(263)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十月,邓艾抄小道一路攻陷绵竹、雒县,逼近成都。后主刘禅惊恐失据,举国投降,存在了43年的蜀汉政权灭亡。今眉山之境,归属魏国。
    邓艾入成都后,上表奏请封随他伐蜀的金城太守杨欣为犍为太守。《华阳国志·大同志》载:“魏咸熙元年(264),蜀破之明年也,以金城太守天水杨欣为犍为太守。”咸熙二年(265),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眉山,自然也归属西晋了。

参考文献
[1]《华阳国志·蜀志》
[2]罗开玉《诸葛亮、李严权争研究》,《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蜀中名胜记》卷十二·上川南道·彭山县
[4]钱仪吉《三国会要》卷三十四·舆地一·蜀汉州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
[5]《三国志》卷三十三·蜀志三·后主传
[6]《三国志》卷四十三蜀志十三·吕凯传
[7]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出版,1987年,第244页
[8]《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三·剑南道(下)·陵州·始建县
[9]邹志谅《刘备为军需铸直百钱》,苏州日报,2014年05月30日
[10]罗家祥《话说“犍为五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