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机怅然“赴洛道”,悲切吟唱“从军行”|云游汉魏六朝诗苑⒄

 孬张 2022-07-16 发布于湖北

陆机画像

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吟和图

赴洛道中作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高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修:长;振策:策马向前,策是梢上有刺的马鞭;陟:登高;崇丘:高山;案辔:徐按马缰任马慢步前进。案,同"按";遵:循,沿着;平莽:有草的平地。徂:出发;衔思:含悲。这两句说:晚上孤独地伴着影子相眠,早上又怀着悲京继续上路。

顿辔:停辔,即让马停住;振衣:穿衣服时先抖掉衣上的尘土叫振衣。这四句写旅途中另一天的情景:夜晚的露水在皎洁的月光下闪耀,愁思使人不能入睡,于是披衣而起,陷入深深的遐想之中。

陆机《赴洛道中作》共二首,写于晋太康十年(289)离家赴洛途中。此乃第二首,记述途中情景,抒发作为一个亡国臣民羁旅异乡的孤独哀伤心情。今人品读,依旧感叹。

陆机的这首诗具有如下特点:文词华美,对偶工稳。如此诗中“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遣词造句,刻练求工。如“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他倾诗精于语言提炼,善于写景,即景抒情,情景交融。

从军行

从军行

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南陟五岭巅,北戍长城阿。

深谷邈无底,崇山郁嵯峨。

奋臂攀乔木,振迹涉流沙。

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

夏条集鲜藻,寒冰结冲波。

胡马如云屯,越旗亦星罗

飞锋无绝影,鸣镝自相和。

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

苦哉远征人,抚心悲如何。

镇守边关

【注】四遐:四方极远的地方;陟:登上;五岭:在今广西合浦县境,因山有五岭而得名;阿:曲角;嗟峨:山高峻貌;振迹:奋足;流沙:指西北沙漠地区;隆暑:盛夏;胡马:北方胡人的骑兵;越旗:南方越人的旗帜;飞锋:挥舞着的锋刃;无绝影:指刀光剑影没有停止的时候;鸣镝:响箭;免:去掉,取下;冑头盔;戈:古兵器的一种。

陆机的这首诗,描写远征战士的军旅生活:长途行军的艰难险阻,南北转战的紧张劳顿。该诗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点是:采用咏物辞赋的铺陈排比,概括描写从军远征的艰难场面。南北疆场,情景交错,犹如画卷。

具体来讲,诗人是以对偶工整的语言,作对比鲜明的描写,表现极端艰难的状态,因而形成华丽而铺排的风格。其文辞虽有些雕琢痕迹,然此诗仍被后人视为反映现实军旅生涯之佳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