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刀具行业深度报告:60年发展 国产替代正当时

 wupin 2022-07-16 发布于湖北
报告要点:

      受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刀具市场规模增速有望高于全球2020 年全球金属切削工具市场规模约为237 亿美元,预计在2020 至2027 年间保持4.8%CAGR 增长,并在2027 年达到329.5 亿美元。

      2019 年中国刀具市场消费总额约为393 亿人民币元,2005 至2019年CAGR7.80%。发达国家数控刀具与数控机床协调发展,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比例近50%,而中国市场2019 年占比仅25%,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中国制造业正从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成本上的竞争力,向通过改进加工手段提高生产效率转变,未来机床数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刀具作为机床“牙齿”有望与数控机床协调发展,带来刀具消费占比上升。假设在2030 年中国刀具消费占比达到37%,同时中国机床消费额以1.5%CAGR 增长,根据我们估算,中国刀具消费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 年达到631 亿人民币元,在2020 至2030 年间保持5%CAGR 增长,高于全球市场规模增速。

      国际集团领跑国内高端刀具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中国刀具为全球化市场,高端刀具领域基本上为国际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山特维克、肯纳金属、三菱材料等企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全球龙头山特维克2020 年刀具相关业务收入规模约为244 亿元,而国内收入最高的刀具企业中钨高新刀片及刀具业务收入规模约为24亿元,目前收入体量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协会测算数据,中国刀具高端市场超过200 亿元,按照2019 年刀具进口额136 亿元计算,高端市场约2/3 依赖进口,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60 年追赶国产刀具技术实力提升,国产尝试意愿增强打造进口替代良机

      1958 年苏联援建的601 厂打开了国内硬质合金刀具行业开端,经过60 年发展,目前国内整体技术实力与国际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头部企业刀具性能在相当多的领域已经不落下风。同时当前国内企业生产设备均有国产替代选择,设备端不存在“卡脖子”环节。在贸易摩擦和疫情的双重挑战下,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制造领域为确保供应链安全,开始积极尝试国产刀具。以株洲钻石为例,2021 年其成功中标中航成飞刀具总包项目,展示了国内企业有能力解决航空航天重点零部件加工完全依赖进口刀具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正处国产替代黄金时期,国内头部企业业绩高增长且相比海外企业盈利能力更强。伴随着后续新建先进产能落地,国内头部企业整体制造能力和技术实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推进高端市场国产替代,取得优异业绩表现。

      投资建议

      中国刀具市场消费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国内硬质合金数控刀具企业正积极扩产把握市场良机,后续有望取得优异业绩表现。建议关注产业链一体化数控刀具龙头中钨高新,产能快速扩张的优质数控刀具企业欧科亿与华锐精密。

      风险提示

      机床数控化率提升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国内企业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