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象视界】“璀璨之夜”,中贸圣佳带来一场博物馆级盛宴

 timtxu 2022-07-16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如著名相声演员李金斗、李宽师徒参与直播的【京味儿—虫鸟雅趣与王世襄笔墨专场】全场围观34843人次,出价658次,成交率100%,单价最高62万,总成交额222.5万,放在以往,我们很难想象在线拍卖可以创造如此高的热度!专业、拼搏。创新,圣佳团队发现了流量密码,也创造了他们的佳绩。

而7月下旬,真正的春拍大餐就要拉开帷幕了,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中贸圣佳大拍主打的璀璨夜场,在平日精彩在线拍卖不断之下,春季大拍自然更加值得期待,因为线下的春秋大拍的拍品数量必然大幅减少,更加的精中选精。如中贸圣佳这样的一线拍卖公司,本来就对拍品的真伪品质把控极严,可想而知,能够最终入选春拍的,将是怎样的超豪华阵容。本次璀璨夜场带给藏家的,都堪称是极为罕见的博物馆级精品,不乏传世孤品,其中有翦淞阁等名家旧藏的珍品,也有和台北故宫名品成对的重器,以下就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


图片

图片

Lot 0903
清雍正 御制洋彩柠檬黄地开光九桃纹宝月瓶 (拍品双面图)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美国波士顿藏家Annie Lee Allen旧藏,1886年得自中国,其丈夫Louis Chauvenet为波士顿著名历史人物。
高34.5cm
R
MB 6,800,000-8,800,000
备注:本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

本次夜场瓷器最值得关注的一件,堪称是存世的孤品重器,如此特殊高级的装饰,堪称是全球公私博物馆藏品中唯一一件,别无其他!品所饰之蟠桃红蝠乃贺寿佳品,故其专为万寿节之定制,主题纹饰的设计,皆由造办处画样上呈,或得怡亲王认可,或经由胤禛本人细细审阅之后,才交付御窑厂烧制,双面纹饰不同,有别于后来乾隆朝瓷器的对称设计。装饰此蟠桃红蝠图案多见于大盘、七寸盘和碗,市场上一对雍正粉彩蟠桃纹碗曾经卖到过9000万港元,而这可是立件,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带柠檬黄的装饰,您可想而知有多牛!如此大面积施饰柠檬黄釉,在清代御瓷之中也是第一次出现,而且施彩极为匀净,可见制作水平和烧烤颜料的水平把握很好,必定是属于雍正晚期,洋彩制作和加工技艺颇为成熟,因此本品烧造应该是雍正十年前后。本品来源清楚,出自近代欧美世家,为前藏家Annie Lee Allen,1886年得自中国。Annie Lee Allen出身于圣刘易斯显赫家族,其父亲为国会议员,创立并任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


图片

图片

Lot0902
清雍正斗彩团蝶纹盘一对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直径22.5cm
RMB1,000,000-1,200,000

雍正时期常见斗彩纹饰为团花纹饰,蝴蝶纹饰之十分少见。故宫有一件雍正款花蝶竹纹折腰盖盌,而与本品纹饰、尺寸大小一致的我们之查到一例,为2000年6月伦敦苏富比释出(编号129。而中贸圣佳本次呈现的是一对!尤为不易。堪称是是雍正粉彩瓷中的绝美之品。

图片

Lot0905
清雍正 御制洋彩镂雕福寿八仙图如意
来源:Ray Grover & Lee Grover伉俪旧藏
记录:北京拍卖会,2017年12月4日
长45.5cm
RMB 4,500,000-5,500,000

如意是清代宫廷中的常见陈设,但其中,这种御制洋彩如意,可能是其中最高级的品种!工艺精湛,采用几可称之为“鬼斧神工”的瓷器镂刻技法。与两岸故宫博物院常见之瓷质如意不同,拍品通身没有采用常见之花卉题材,而是绘以“八仙祝寿”题材。与如意头之福寿相配,应为御窑厂专为帝王祝寿御制之器。

图片

Lot0906
清乾隆 洋彩轧道西番莲 开光镂空锦地纹双联笔筒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备注:旧配锦盒
高11.5cm
RMB 800,000-1,200,000


瓷质笔筒自晚明创制以来,装饰题材丰富多变,但器形上少有创新。而这件堪称是唐英榷陶之后推陈出新,锐意精进的奇特作品!集乾隆精工于一身,呈双联方胜形制四周装饰粉彩西番莲纹样,采用清朝最为繁复的轧道纹饰,将其做地,用菱形镂空纹饰装饰。此工艺极为难得,因其镂空之处支撑力减弱,烧制之时极易塌陷,堪称集设计的巧思和烧制超高难度于一体的顶级炫技之作!

图片
LOT908
清乾隆 仿汝天青釉汉壶式双龙耳大尊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备注:旧配木座、日本木盒包装
高35.5cm
RMB:3,800,000-4,800,000
备注:本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

拍品为乾隆仿古代表作品。全器满施仿汝釉,是以汉壶为原型化裁而成,始见于雍正一朝,延续至乾隆早期,本品即为乾隆朝之精绝代表。拍品传承有序,带有旧配木盒、木座。木盒上见墨书“宁窑铜器式花瓶”字样,宁窑为日本对“仿汝、仿官、仿哥釉”品的统一称呼。可见日本藏家十分重视,东渡之后特配之盒将其精心保存。又见墨书在盖内侧书写“昭和辛卯初秋,溪水砚”,可知此盒做于1951年昭和26年,可谓传承有序,十分难得。

图片

Lot0914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折枝葡萄纹海浪折沿大盘
直径38.3cm
RMB 2,000,000-2,500,000

永乐青花的经典之作,其纹饰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本身既是中国青花瓷器的珍品,又是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见证。此拍品大盘存世珍罕,画功娴熟,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笔触浓淡不一,从而使简约的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2015年纽约苏富比上拍一件带有莫卧儿帝国沙.贾汉(1628-1658年在位)的印记(也就是建造泰姬陵的那位君主)的永乐葡萄纹大盘,以近500万美元的高价为卡塔尔公主珍藏,可见数百年来,这种永乐大盘一直为全世界的权贵所追捧珍藏,真正的国际化藏品。

图片

Lot0917
明永乐 处州龙泉官青釉梅瓶
高39.2cm
RMB 1,600,000-1,800,000

拍品梅瓶尺寸较大,器形优美,线条自然流畅,极具龙泉窑厚釉青瓷的独特魅力,为典型的进御之品。本品应是永乐时期由龙泉窑进贡的内府酒器。与本品一样的造型可见于景德镇御器厂生产同类器皿,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明永乐青花竹桃纹梅瓶,可见在明代早期,龙泉窑作为御器厂的不争事实。

图片

Lot0918
元 青花孔雀龙纹双铺首大尊
高37.8cm
RMB 3,500,000-4,800,000

元青花瓷器最初烧造多应波斯地区穆斯林王公贵族之需,造型、纹饰、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风俗而定,往往器型巨硕,布局繁密,一改宋瓷影青之纤薄小巧。而本拍品与常见元青花瓷器繁密的布局不同,拍品繁密、简练二者相合,繁密处纹饰仿若百花入眼,中间腹部主体图案处却留白余多,两只行龙跃然瓷上,此类形制与日本著名收藏家安宅英一的一例元青花双龙牡丹唐草纹兽耳罐,其上龙纹形态与本品几近一致。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也有一件尺寸、龙纹与本品相合,可资比较。

图片

Lot0919
明 官釉撇口小尊
来源:传贝氏家族旧藏
口径:9cm;高:6.1cm
RMB 2,800,000 - 3,200,000

拍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之青瓷渣斗式尊从性质以及圈足修理上极为相似。釉色米黄泛灰,内口沿及器表有灰棕色开片。内底可见六枚支烧痕,施釉至足际,足端无釉露出铁胎,局部露出灰土色胎,堪称是标准器!而根据清宫档案,乾隆九年(1744年)皇帝亲自御笔画样送烧的哥窑渣斗,仿制于此类青瓷渣斗,可见其级别之高。

图片

Lot0920
明 天蓝釉玫瑰紫斑折沿洗
直径17cm
RMB 2,200,000-2,800,000


釉面呈现乳浊状态,显出荧光一般幽雅的兰色凝光,古人谓之“夕阳紫翠忽成岚”。来赞叹其天成变幻的色彩。此类作品在明清两代,乃至民国,均备受世人青睐,其中雍正皇帝就对钧窑极为喜爱,不仅特意下旨唐英研究、模仿钧窑,更把钧窑作品作为重要的宫廷陈设。后晚清民国时期,钧窑更是受到英、美、日等国收藏家的偏爱,甚至一度钧窑瓷片都受到追捧,于是才有了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

图片

Lot0947
清乾隆 大清乾隆癸丑年敬造紫金璃玛无量寿佛
备注:拍品曾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播出
大清乾隆癸丑年敬造
高32.5cm
RMB 3,000,000-4,000,000


紫金璃玛是近两年来市场上十分热门的品种,故宫博物院罗文华2004年第一篇有关紫金璃玛研究的论文发表以后 ,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在藏传佛教造像中有一种独特的合金造像叫紫金璃玛造像。西藏扎什伦布寺班禅大师的配方和北京宫廷造办处的两次试验,最终出炉,名动天下。这种造像历史脉络清晰,造像年代准确,风格独特,是宫廷造像中最具特色的作品。造像表面平滑,色泽深沉,并有奇特的光线从金属内部的反射出来,尤其是在氧化程度较低的部分还能见到暗红的金属色和一些奇妙的反射光,正是这种特殊材质造像特有的神秘感!尊像线条流畅,无论是宝冠、发髻、臂钏、项鬘,还是座前的衣褶均繁而不乱,颇见功力,是乾隆晚期少见的精品之作。莲台下沿有“大清乾隆癸丑年敬造”阴线双勾款,“癸丑年”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是为紫金配方定型后的作品之一,也是难得一见的宫廷遗珍之一。

图片

Lot0951
清乾隆 御制紫檀汉铎架
长21cm;宽18cm;高54.9cm
RMB 2,800,000-3,200,000


此件御制紫檀铎架是乾隆宫廷陈设汉铜檐铎所定做,为乾隆宫廷造办处贯彻皇帝旨意恭造的御制器,存世罕见。此器装饰亦无不显出乾隆宫廷之审美特色,不仅搭脑、站牙处处用龙纹装饰,且诗堂、栏板上皆满刻诗文并填金。其上方诗堂一面刻器名“汉檐铎二”,落“乾隆御赏”方印。“汉檐铎二”为清宫对内府收藏古铜器的命名编号,此檐铎录于《西清古鉴》卷三十六,惜实物今已不存。后署“乾隆甲申(1764年)孟春御题”款,并落“比德”、“朗润”二印,此诗录于《清高宗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六,“比德”、“朗润”亦是乾隆御用闲章。查有台北故宫馆藏的一件周从钟架,其造型、装饰以及上刻御题诗、下刻文臣和韵诗的制式,与本品一般无二,两者在当年当为一对!

图片

Lot0937
明正德 铜阿拉伯文炉瓶三事
款识:正德年制(炉底)
来源:西安回民街大家族旧藏
炉 口长:13.2cm 口宽:10.2cm 高:10cm 重:2310g
瓶 高:14.3cm 重:812.2g
盒 长:7.5cm 宽:7.5cm 高:5.3m 重:907g
RMB 8,000,000-12,000,000

此套炉瓶三事,为罕见的方炉、方瓶、方盒三件方器成套,且形、色、款识皆具正德本朝之典型风格,为铜炉收藏中难求的佳品。我们都熟知,正德皇帝皇家器中,这种阿拉伯文装饰堪称经典,当时的阿拉伯文香具,多用于皇室内府、赏赐功臣或各地清真寺院陈设,民间所见极少。明清香设铜具中,方形器本已难得,此品更兼炉、瓶、盒三品皆为方器,形制典雅规矩,且完好成套,此套炉瓶三事即为回民大家族释出,来源清晰。大象印象中,前几年有一套正德阿文的炉瓶三事拍出过4000多万元的高价,可见此类藏品的市场价值之高。

图片

LOT939
清顺治 高云旗款冲天耳炉
款识:壬辰高云旗制
口径12.5cm;高7.6cm;重:1530g
RMB1,200,000-1,500,000


此铜炉作冲天耳式,炉底中央署“壬辰高云旗制”六字楷书刻款,款字章法严谨,笔画舒展,地子上可见修刻痕迹,为明末铜炉书款风格。此壬辰高云旗款,据考应为明末清初官员高翔。高翔,字云旗,江宁人,崇祯丁亥年进士。据《安陆县志》记载,崇祯壬午年,文昌阁(在今湖北安陆市)岁久渐圯,高云旗组织了重修工作。顺治十六年,高云旗任德安知府,在任期间出入淡泊,自甘清介,甚受百姓爱戴。此炉纪年壬辰,当为顺治九年,言此炉为其所定制,应当无误。

图片

Lot0940
明 局部鎏金海水龙纹方形熏炉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源:翦淞阁旧藏
记录:中国嘉德,2006年6月3日,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Lot.1559
口长14.4cm;口宽12.1cm;高:15.2cm 重:2351g
RMB 900,000-1,200,000


此熏炉用黄铜精铸,作长方斗式,器盖满施镂雕装饰,作蟠龙隐没于云中状,取“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意。炉底正中开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铸后精修并施鎏金,其字形具明初“台阁体”款书之风格,是颇为典型的明代官造款识。此式局部鎏金的高浮雕熏炉,自明代即有所见,至清乾隆时仍有仿制,所见以椭圆器居多,方斗状较少。传世所见此类明代海水纹熏炉,多见海兽、海八怪样式。此件通体雕刻龙纹,又配合以复杂的局部鎏金装饰,具有极高的形制等级和审美意趣,可断为等级较高的宫中御用之物。此件熏炉为翦淞阁旧藏,释出于2006年中国嘉德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市场中未见第二例完全相同者。

图片

Lot0944
清乾隆 奕世流芳款冲天耳炉 款识:奕世流芳
口径13.5cm;高10.5  重:1926.5g
RMB 2,500,000-3,500,000


此件铜炉与王世襄先生记载于《自珍集》中的“奕世流芳”冲天耳三足炉,二者形制、大小、内膛款识皆一致,唯皮色,外底刻款有细微差别,而中贸圣佳本品略重。可知二者应为同源,颇为难得。外底心落“奕世流芳”四字双行篆书款,是为柳叶体篆书,字体肥润,别具一格。膛内所铸“工部臣吴邦佐监造”、“干字第贰号”双款,为追摹明宣德铸炉之规制所作,颇有慕古之趣。

图片

Lot0945
清雍正 镂空苍龙教子手炉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来源:香港私人收藏,入藏于1990年代
口长11cm;口宽9.4cm;高10.4  重:1135g
RMB 800,000-1,200,000


此铜手炉尺寸、重量合宜,盖面镂雕苍龙教子图,中央一条腾龙,四周环饰八条小螭龙,群龙首尾相连,顾盼有姿,合为苍龙教子图样。本品线条张弛有度,简约自然,方正中见圆润。质精工精,又署雍正本朝官款,必为当时宫廷用炉。与本品造型、款识皆相类者,可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清雍正年制”款紫红色铜浮雕螭纹手炉,二者炉底“大清雍正年制”铸款,铸工、字形一致,显然为同模所出,可资参照。

图片

Lot0926
清乾隆 白玉雕双舟渔乐图摆件
来源:
1.美国纽约Mrs. Christian Holmes旧藏
2.显赫欧洲私人收藏,由前藏家祖父母获得并由其家族继承
记录:
1.Parke-Bernet Galleries,1956年11月1日-2日,Public Auction Sale,Lot.212
2.香港邦瀚斯,编号40。
高12.5cm;长17.3cm
RMB 2,800,000-3,200,000

此件摆件由白玉整雕而成,清宫档案中有载,嘉庆七年十一月内廷西路重华宫区重华宫中璆琳笥百什件就有一青汉玉船一件(口缺铜镀金座座下刻诗甲)内盛青汉玉鱼,可见此类摆件就是专呈宫廷放入百什件中赏玩之器。但常见皆为单船造型。本品特别之处在于,雕刻了两船上众人劳作、休憩的形态,细节之生动几如《清明上河图》中的一景。工艺之巧,耗费工时、物料之巨,实仅乾隆宫廷玉作所能琢成。与本品题材相近者,可参照故宫博物院藏和田青玉船一例,与本品同为双舟题材,但其船上有蓬,虽细节丰富,但人物、场景之刻画不如本品生动,而中贸圣佳的这件,雕刻船锚、纤绳勾连纤巧,可谓将乾隆玉雕的精巧生动表现淋漓。

图片

Lot0928
王文治题 顾绣竹林观音像
诗堂:陈亲母李夫人曾于少时绣此观世音菩萨法相,顷携至武昌紫薇署中,志心供奉以结净因。达无忧婆塞王文治谨记。
钤印:梦楼(朱)
题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无余弟子敬写。
钤印:文(朱)、治(朱)
诗堂26.5*36cm;本幅62*36cm
RMB 250,000-300,000

众所周知,顾绣起源于明代中晚期,是江南惟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名品。此幅顾绣竹林观音像卷轴,分绣面和王文治题诗堂两部分。绣轴原装原裱,裱头落款:“王梦楼写经丝绣观音像”。此图轴绣、画结合,其中人物、光环、蒲团、竹子、净瓶、柳枝、鹦鹉、草坡等皆为绣成,而湖石是画的,只绣其轮廓,此表现手法,为清早期常用。绣面上端,为王文治书《若波罗蜜多心经》。王文治(1730—1802),在清代书法史上,王文治与刘墉、翁方纲、梁同书并称“清四大家”。王文治早年为官,中年以后潜心佛道,对于经文墨迹非常用心关注,有“淡墨探花”之美誉。诗堂文末所题“陈亲母李夫人”,考据其人,应为王文治姻亲陈淮1731-1810)的夫人李氏。根据考证,可知其为李氏少时虔心绣成,后由王文治题心经并记,非普通绣品可比。此顾绣一幅而集绣艺、书法于一身,且载录一段古代文人交游之雅事,实为难能一见的书绣合一之佳作。

图片

图片

Lot0930
吴昌硕刻赤乌七年砖砚、赤乌砖砚拓本并金心兰墨梅吴昌硕行书赠水野疏梅诗合卷

砖砚来源:吴昌硕旧藏;翦淞阁旧藏。
砖砚、诗文著录:

1.《缶庐集·卷一》 ,谢沈公周瑾赠赤乌残砖。
2.《缶庐诗》卷三,谢沈公周瑾赠赤乌残砖。
3. 《吴昌硕谈艺录》第129-130,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年。
4.《吴昌硕诗集》第63 页,漓江出版社,2012 年。

砚高5cm;长16cm;宽9cm;墨梅本幅25*116cm;吴昌硕行书本幅26.5*130cm;拓本本幅21.5*132cm;题跋27*32cm
RMB 2,800,000-3,200,000

我们知道“沈氏砚林”堪称是砚台中的石渠宝笈,而本次所见的这方沈石友曾赠吴昌硕“赤乌七年”古砖,为缶翁所珍视。吴昌硕将之斫而为砚,刻砚铭,并作《谢沈公周瑾赠赤乌残砖》诗,以歌咏之。翦淞阁旧藏,可谓金石不朽,殊为可珍。
“赤乌砖”为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年号古砖,遗世鲜少。“赤乌七年”为公元244年。“赤乌砖”为吴昌硕极是珍视之物,吴昌硕《缶庐别存》自序中,也说“予嗜古砖,绌于资,不可多得,得则琢为砚,且镌铭焉。”此皆可见古砖之不易得也。安吉吴昌硕纪念馆藏“潘钟瑞、杨岘等题吴昌硕'赤乌’砖残砚拓本”,即拓自此中贸圣佳本拍品。
而同一标的上拍的吴昌硕行书《谢沈公周瑾赠赤乌残砖》诗,时隔百年后,二者将一起亮相拍场,堪称是“金石奇缘”。此卷为金心兰《墨梅》、吴昌硕《为吴榖祥书赤乌砖诗》并赤乌砖研拓本、吴昌硕《为水野疏梅作行书诗》三件之合装卷,一段海上名家交谊唱和的佳话跃然纸上。
卷末附有启功题跋。墨梅清朗,行书苍劲,可谓书画俱老,而砖砚高古,砚铭篆刻老辣,俱属绝精之品,无怪乎启功赞言“此等备文献艺事于一卷者,最称雅玩”。相隔百年后,砖铭与原砖古物,再度重逢,齐聚一室,此间“金石不朽”,奇也。启功长文题跋,也为之增色不少。

图片

Lot0933
明成化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朝冠耳炉
注:盖为康熙后配
口径13.5cm;高18.3cm
RMB 680,000-880,000


此件掐丝珐琅朝冠耳炉为明宫廷的典型形制,可于北京故宫藏品中寻得数例造型相同者,为明代宫廷经典的香具器用。莲瓣用蓝、白、黄、绿四色间饰,釉质莹莹如宝石,其中淡黄、浅绿色珐琅有颗粒感,显明早中期铜胎珐琅之特色.朝冠耳炉形自明早期即见于铜质、瓷质炉中,但如本品这般作内收朝冠耳者少见,此件炉盖为清康熙朝后配。其上鎏金蟠龙钮形制,掐丝珐琅莲瓣、缠枝莲纹之布局,皆具清初宫廷特色,为源出宫廷之物。清宫掐丝珐琅器,多见用元明旧器翻新改制者,康熙时期尤多,本品证其由明至清俱在宫廷流传,更显难得。

图片

Lot0934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五供
款识:景泰年制(朝冠耳炉)、乾隆年制(蜡扦)
花觚高38.5cm;蜡扦高45.8cm;炉高44.5cm
RMB 600,000 - 800,000


此掐丝珐琅炉、觚、蜡扦五件成套,为清代宫廷堂前香供陈设的五供一组。五器成套制作,装饰风格一致,五供中,炉下落“景泰年制”寄托款,蜡扦下落“乾隆年制”款。此组五供器型较大,其上装饰繁而不杂,填色规矩,尤其珐琅釉料中的藕荷色,为清乾隆时方出现的珐琅釉色,时代特色颇为鲜明。如此品这般完整,且品相完好的乾隆掐丝珐琅五供成套,存世所见不多。馆藏中,可见北京故宫中清宫旧藏两套,本品蜡扦下所刻“乾隆年制”双线楷书方款,书体、形制与北京故宫藏品相似,是其为乾隆宫廷器用之例证。

图片

Lot0935
元 杨世福制满池娇菱口铜洗
款识:匠人杨世福造
直径51.8cm
RMB 700,000-1,200,000

此件铜洗尺寸较大,整体造型与元代青花菱口大盘颇似,但下方铸有荷叶茎状的三足。整器铸工颇细,莲花、水禽皆铸作凸起浮雕状,并以细阳线勾勒轮廓细节,使洗中图样富于层叠交错的立体感,可见工匠妙思。洗折沿一侧,有“匠人杨世福造”六字浮雕款识,查此“匠人杨世福”款,未见于古籍记载,但其制式,合乎宋元时期手工匠人作坊所延续的“物勒工名”之传统。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雕漆之杨茂、张成,铸铜之王吉、姜娘子,皆名盛一时,且能为后世所知晓。洗底心所铸“满池娇”纹饰即是金元时期最为典型的装饰题材之一,其在当时,应是一件流行于士人贵族间的陈设雅器。

图片

Lot0936
明 铜错金银交体龙纹提梁盉
高19.6cm
RMB 500,000-600,000


此品为仿战国至汉代的青铜盉形制而成,自宋以降,摹商周以至汉代铜器制成的仿古器甚为宫廷皇室及文人雅士所好,此件提梁盉即为其中典例,其造型及装饰风格皆具古韵,而装饰亦华丽,应是代表了宫廷审美的高等级仿古铜器。此类凤流造型的提梁盉,存世所见有数例相类者,且于清代宫廷亦有流传。与本品最为接近的一例,为恭王府旧藏凤首交体龙纹提梁盉,断代为唐或宋,出版于1913年纽约美国艺术画廊(American Art Galleries)的纽约恭亲王府藏品专拍图录(The Prince Kung Collection)之中,编号二九九,曾于2018年西泠秋季拍卖中释出.

图片

Lot0954
清乾隆 于敏中款紫檀松鹤纹嵌珐琅如意
长43.5cm
RMB 600,000-800,000


清代皇室酷爱如意,帝王坐卧之处常陈设如意,赏赐臣子也多用如意,节庆圣寿之际,各地官员也以如意作为献礼,此柄如意紫檀制,牛毛纹细密。三弯式,于冠部、腰部和尾端三处镶嵌掐丝珐琅,柄身综合运用透雕、高浮雕和阴刻技法饰“鹤鹿同春”,如意背面阴刻漆金御题诗:“御制”、“以天下养庆仪备,居五福先繁祉应,臣于敏中敬书。”钤印: “臣敏中、敬书”。其诗文选自《冬至月廿五日圣母皇太后八旬大庆慈宁宫行礼喜成长什》 ,为乾隆皇帝三十六年,崇庆皇太后八十大寿寿宴上所作,乾隆皇帝事母至孝,可见这件是乾隆为母亲精心准备的寿礼。于敏中,1737年(乾隆二年)状元,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可以想象,在崇庆皇太后的80大寿庆典上,60岁的乾隆皇帝彩衣娱亲,并为母亲做贺诗一首,宴上随侍的于敏中谨记于心,恭敬抄录,皇帝指定以其书法刻御题诗于这柄庆寿的如意之上,成为一段“六旬帝子八旬母,史策谁曾见此曾”的佳话的见证,流传至今。

图片

LOT949
清乾隆 乾隆赏玩款匏制西番莲纹高足碗
款识:乾隆赏玩

LOT949
清乾隆 乾隆赏玩款匏制西番莲纹高足碗
款识:乾隆赏玩
来源:仁德斋施钦仁博士(Dr. Olaf K. Skinsnes,1917-1997)旧藏,购于1949-1970年代。
记录:纽约佳士得,Lot 1273
RMB 500,000-600,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