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花雅集】在《梦华录》中邂逅宋代生活美学

 860277 2022-07-1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日前,电视剧《梦华录》完美收官。

这部改编自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古装剧,在这个夏天不仅刷爆社交网络、频频登上热搜,还引发了一股追崇宋代生活美学的风潮,让观众感慨“好想穿越回宋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陈寅格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在《梦华录》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宋代饮茶、美食、插花、家居等日常的方方面面,也与宋代生活美学来了一场完美的邂逅。


图片
电视剧《梦华录》剧照
茶百戏:茶汤的“拉花”
图片

“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王安石在《议茶法》中点明了宋朝人“嗜茶如命”。正因如此,各式茶艺才会逐渐衍生。

《梦华录》女主角赵盼儿便是茶铺的老板娘,是钱塘第一点茶君。她向观众们展现了宋代沉静优雅的点茶、斗茶、茶百戏等饮茶方式。

“点茶”,一只手拿,水流从高位冲下来,让茶盏里的茶沫和水调开,另外一只手拿一个茶解(小刷子),在茶汤里打,让茶沫和水充分混合。“点茶”讲究茶色鲜白、茶面和悦。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茶百戏”,是“斗茶”的重要内容,是在茶汤表面作画。有人画亭台楼阁,有人画水墨丹青。

图片


“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宋代文人陶谷记载,“茶百戏”是一种以研膏茶为原料,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独特技艺。杨万里说“注汤作字势嫖姚”,与其说“茶百戏”是作画,不如说是书法。茶汤画面像极如今的咖啡拉花,但比起拉花,“茶百戏”更考验技艺和审美的整体性。

图片

想象下,静谧的茶汤表面,浮现一幅花草鸟兽画,美妙展现着宋人对闲情逸志生活的向往。


茶果子:宋式“下午茶”
图片

宋人常以点心佐茶,称作茶果子。果子是生果、干果、凉果、蜜饯、饼食的总称,而后茶点范围扩大,宋式糕点也随之丰富起来。《梦华录》中的孙三娘擅用腌渍等手法改变平常原料的口感,制作出雕花蜜饯、梨条桃圈、碧涧豆儿糕等。

凡事追求雅致的宋人,果子自然不会是例外。一叠点心,素雅有韵,貌美似花,可以说是宋代寻常生活中的手艺品。
图片

宋,也是一个雅俗共赏的时代。市井生活丰富多彩,《东京梦华录》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半数以上是酒楼、茶坊和各种饮食店。

常见的蜜饯,有水晶皂儿、生腌水木瓜、药木瓜、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杏片、梅子姜、越梅等;单说夏季的甜品凉饮,能支撑起如今一条美食街,“砂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应有尽有。

图片

插花:极简风组合式插花
图片

《梦华录》帧帧如画,镜头下的宋代既有大开大合的优雅,也有小家碧玉的精致。案几上摆着插花,花市上采购鲜花,插花美学演绎着汴京华梦的春夏秋冬......

宋朝是文人时代,插花其实是一种文人雅趣。《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明了插花在宋代生活美学中的地位。

图片


宋徽宗就是“点茶”的头号粉丝,他以茶宴百官,茶会桌案上要摆白色小插花,从他的画作《文会图》可以想象当时的茶宴盛事,正是宋代的饮茶文化联结带动了插花文化。


文人插花,将花卉赋予花德,以花寓意伦理。譬如插竹,以高风亮节的品格自喻;譬如插兰,以幽怀若谷的气质自喻。梅兰竹菊,乃花中“四君子”。


早在宋代,就时兴组合式插花了。以一个完整的较大的插花核心,插制三两枝小花儿,再配上精美的配件。极简风格的插花方式,深含着宋人的隽永、清雅的美学追求。


图片

宋徽宗画作《文会图》

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如是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每逢佳节举国上下插花,花市好不热闹。而在寻常日子里,茶肆用插花和挂画来装点门面,吸引客人喝茶。
庭院:独处的空间
图片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苏轼在庭院独思量,写下《虞美人·深深庭院清明过》。不只苏轼,宋代许多词作提及“小园”、“香径”,想来是文人独处时候的好去处。

我们也可以从《梦华录》邂逅宋式庭院。那些庭院,有着层层叠叠的门洞设计通过借景、补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也有各形各式的窗户,直棂窗、花格眼窗、槅扇和支摘窗等等。

宋代建筑擅工雕,一梁一柱,一格一门,都要进行纹样装饰;当时的酒店商铺,还装饰以绸缎、彩花;有地位的人家,屋脊上会有鸱吻、脊兽,悬鱼等等。装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宋代的一大特点。

图片

图片

北宋《清明上河图》展示了无数民房、店铺、酒家,大多采用歇山顶的屋顶制式,即便是翼角翘起的弧度,也无不在展示宋代的柔和文雅之美。


日常美学雅致之处在于品尝着人间烟火,但还是留下了一抹清丽......

入世的一面,宋人逛夜市,品美食,以茶会友;出世的一面,用喝茶来提神,潜心佛法,或在庭院小路散步徘徊......

当代人对极简生活的向往,在1000年前的宋代就实现了。《梦华录》虽然是一部古偶剧,却以宋代美学荡漾起中国观众底子里传统文化的因子,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梦华录》能引起“宋代热”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