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数学求证我们的人生?|刘雪峰|心中有数|数学|物理学|科学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2-07-17 发布于山东

“学了这么多年 数学 ,你觉得数学有用吗?”

“大概能让我在买西瓜的时候,知道五块钱三斤比两块钱一斤便宜些。”

“只是这样?”

“嗯……”

数学到底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把数学定义为“数量数学”。

维特根斯坦说:“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 科学 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可现实却是,我们似乎很少能把学了这么多年的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待价而沽”还是“慢中求稳”

2022年6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伴随后疫情时代的大厂裁员浪潮,“千禧一代”的应届毕业生也在今年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到底应该在大城市待价而沽、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还是慢中求稳,回家乡寻找机会?正值毕业季,许多即将走入职场的毕业生陷入了困惑之中。

我们不妨用理性的数学思维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在电视剧或电影里面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节:铸剑师在炉火中反复敲打一个烧得很红的剑胚,火星四溅。完成敲打之后把剑放进水里,只听见“呲”的一声,升起一阵白雾,然后铸剑师再磨一磨剑的表面,就有了一把削金断玉的宝剑。

这种将宝剑丢入水中是一种金属加工环节的冷却工艺,被称为“淬火”。淬火过程中金属会在液体中快速冷却,内部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变得很硬。

但除了“淬火”,还有一种冷却工艺叫做“退火”。

退火的冷却速度比淬火慢得多,通过缓慢降低金属的温度,退火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帮助金属内部释放应力、增加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产生特殊的显微结构等,从而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物理学 中,“温度”和“随机性”是对应的:温度越高,随机性越强。退火的过程,代表随机性从高到低的衰减。将模拟退火算法背后的数学思想引入生活当中,我们发现,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寻找最优解的过程,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是最完美的,但随机性让每个人都拥有无限可能,通过不断的提升,最终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可能到达的最优位置。

心中有数 》的作者 刘雪峰 告诉记者,很多人在换工作时,都要求下一份工作的工资比现在更高或更稳定。这种选择看起来很自然,但是算法告诉我们,要求新迈出的每一步都比上一步更好的策略,容易让自己陷入局部最高点:你选择一个工资更高或更稳定的行业,可能会导致你错过另一个虽然现在看起来不太稳定,但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

解决的方法是引入随机性:以一定的概率接受暂时的不完美,就可以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高点。这种随机性对应着去大城市闯一闯,尝试各种职业,进而找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潜力,而不是安安稳稳地一生只从事一个职业。

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就像退火最终可以使所有的金属晶体达到完美的平衡状态一样,这个随机性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降低。当我们年轻时,可以让这个随机性较大,充分探索外界,让自己接受暂时的不完美,从而避免陷入局部最高点,并且在将来跃上一个更高峰。而在年龄渐长、知道自己最适合什么后,我们就应该控制随机性,在自己最适合的地方深耕,不轻易切换赛道。

“可是现在每个赛道都很卷。”已经毕业多年的Anna是豆瓣“Fire生活”小组的一员,长时间的高压工作让她想要躺平,却又没有勇气,和她一样的“职场打工人”数不胜数。

“天意难违”还是“人定胜天”

内卷的本质是宇宙万物在发展中从简单变为复杂的过程,但在当下社会似乎变成了一种社交竞争中的行为模式,在万物皆可内卷的时代,有的人相信人定胜天持续前行,也有人说服自己天意难违彻底躺平。当你的内心拥有“事在人为”和“宿命论”两个声音的时候,是应该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还是按照命运的“剧情”演下去?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一个词叫做概率。概率的世界观有两个核心的思想:第一,我们无法在事前保证很多事情的最终结果;第二,这个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我们可以靠努力改变的。

比如一位农民无法保证自己今年这块地的收成一定很好,因为有时候恶劣天气、病虫害可能会摧毁他一年的努力。这就是在事前不能够保证事情的结果,但是,如果他努力、认真地劳作,做好防护措施,就可以大大提高收成好的概率。

对于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即使他平常非常努力,模拟考试的成绩也很好,但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他一定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因为有些重要的因素,例如考题的难度、他的临场发挥情况等,是他不能控制的。但是,如果他在平时努力、认真地做好准备,那么最后考出好成绩的概率,肯定比一个平时不学习的人要高得多。

概率的世界观和我们熟知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相通之处。或许你会问,如果我已经尽力提高这个概率,但是仍然失败了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找到失败的原因,如果可以改进就改进,以提高下一次成功的概率;第二种,如果发现失败的原因无法控制,就坦然接受这次失败。

生活中的数学并不只是买菜时普通的加减运算,当你在接受不完美的前提下,通过数学思维权衡多方的利益,用概率的世界观持有人生态度时,你会发现,平静接受现实,努力改变概率,也不失为一种心境。就像《心中有数》里所说的:“很多事情的最终结果是我们不能预见的,但是,这个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我们可以靠努力达成的。”

“晓之以情”还是“动之以理”

在不久前揭晓的2022年度5月“中国好书”榜单中,《心中有数》作为唯一的数学类普及读物光荣入榜,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

刘雪峰老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为什么会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之外,写这样一本书呢?

这要从18个人的故事说起。

早上8点是大学生们在选课时不约而同都希望避开的时间,刘雪峰老师执教“小波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第一年,由于开课时间和“劝退”的课程姓名,只有18个人报选。但在学期结束后,这门课以满分的成绩在课程评教中获得学院的第一名。有趣的课堂加上好评如潮的推荐让这门课“活”了起来,从第一年的18个人到第二年的48个人一直到现在100多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这门看起来很“难啃”的课程。

“很多年前我上课的时候看到满黑板的公式推导就感到非常头疼,所以我更希望在我的课堂上将公式背后的思维传递给学生。”刘雪峰向记者说道,“几年前我的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因为一本数学兴趣书喜欢上了数学进而选择了这个专业,我很惊讶,原来一本好的数学书真的会改变孩子的一生!于是我萌生了这个念头,希望有一本通俗的数学科普书,能拉近数学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将数学融入进我们的生活,让更多人喜欢上数学。”从很多年前开始,刘雪峰在每节课的开头都会结合课堂内容,讲述一个生活中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引入课堂,这也是这本书的初心——用数学思维洞见生活。

作为一本普及读物,《心中有数》不只是一本单纯的数学书,其中同时交叉了许多有关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思想。如果说创新是想法的连接,是多个学科的融汇贯通,那么这本书则能更好地帮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你将数学思维与生活结合,你会发现,小到电饭锅为什么不会糊底,筷子夹不起来豌豆丁怎么办;大到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这些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问题其实都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维。

数学公式和算法背后的智慧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这个世界,并在你遇到问题时向你提供更科学的视角,帮助你作出更好的决策和行为。

数学,可以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再添一分“晓之以理”。

如果你学习了多年数学,回想起来却觉得数学毫无用处,不妨通过这本书打开新的生活视角。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寻找最优解的过程,愿你“心中有数”,行之有方。

《心中有数》

你以为无解的方程组真的无解吗?

维特根斯坦说:“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如何用数学重新求证我们的人生?

小到电饭锅为什么不会糊底,筷子夹不起来豌豆怎么办;大到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这些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问题其实都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维。

勤能补拙的大数定律、权衡利弊的稀疏概念、貌合神离的条件独立、精益求精的数值解法、体现中庸之道的最小二乘法……数学公式和算法背后的智慧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这个世界,并在遇到问题时提供更科学的视角,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很多事情的最终结果是我们不能预见的,但是,这个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我们可以靠努力提高的。

《心中有数》教你像电脑的处理器一样,快速、深层地剖析事物的“利与弊”,在接受不完美的前提下,通过数学思维权衡多方的利益,找到最佳的解题点。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寻找最优解的过程,愿你《心中有数》,行之有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