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刊发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深圳文学杯”第七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稿 捡漏儿 曾耀文\福建省泉州市 捡漏儿,这个词解释为拾便宜。古董行话,用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而且卖家往往是不知情的。我这里说的捡漏儿,并不是古玩市场的捡漏儿,而是我儿时农村里在田地上捡漏儿。那时,生产队田地里收获完番薯、花生等农作物后,一些勤劳的人争先恐后再刨一遍,企图找一点漏网之“鱼”。生产队头头也不阻挡,饥荒年代,可以给社员多寻找一点口粮,又可以把土地翻松一遍,好再种下种子,何乐而不为?奶奶对这“捡漏儿” 最积极,往往冲在最前头。奶奶个头瘦小,身体佝偻,她不顾热浪翻滚,太阳毒辣辣的,锄头刨个不停,我挎个篮子跟在她身边,眼睛像吸铁石一般,怕漏掉一小块番薯,一颗花生。往往捡到的番薯都被锄头不小心拦腰刨掉了一小块,花生是地块板结,拔起后断掉根茎遗落在地里的“漏儿”。 刚做完农活又刨地捡漏儿,母亲怕奶奶体力透支吃不消,招呼奶奶歇一歇,喝口水再刨。可奶奶好像怕番薯、花生跑了一样,或者怕被别人捡漏儿干净了,有些急不可耐,有一股倔劲,不捡来不罢休。她揉揉酸痛的腰说:“颗粒归仓,浪费掉粮食多可惜啊,一粒米一戽桶水,要惜福。”奶奶说的“一粒米一戽桶水” 跟我课本上读的“粒粒皆辛苦” 是同一个意思的。捡漏儿主要靠运气和耐心,有时刨几锄头就能捡到一块番薯,有时刨了半天也捡不到半块。奶奶极有耐心和韧劲,不紧不慢地刨,不一会儿,奶奶见我捡到的番薯有一小半篮子,她如获至宝,脸上淌下珍珠似的汗水,微笑地说:“怎么样?不好好捡捡,这么多番薯就糟蹋了!”奶奶成就感爆棚,像白白捡了金银财宝,好得意好高兴! 生产队割完水稻,打谷机旁边总有遗漏掉一大片稻谷,浸泡在水里,捡又不好捡,奶奶看见了很惋惜,嘱咐我赶鸭子去捡漏儿。我和伙伴们赶着家里的鸭子到刚割完水稻的田地。鸭子一下田地就拚命抢食,满田地里都是白的、黑的鸭子蹦蹦跳跳,嘎嘎嘎地叫着追逐,不一会工夫鸭子吃的肚子胀脖子粗,走路像企鹅一摇一摆的。 奶奶对每一粒粮食都心存敬畏,她爱惜粮食如命,最讨厌浪费粮食的人。我小时候饭桌上不小心掉了几粒米饭,正要扫掉,被奶奶看见了,她捡了起来放进嘴里吃了,奶奶无声的行动教育了我,从此我以奶奶奶为榜样,饭碗吃得干干净净,改掉时有留一点残羹剩饭的恶习。在学校寄宿,带到学校用餐的番薯切皮后也把番薯皮留下来,周末带回家喂猪。奶奶知道后表扬了我,而且把这件事广而告之,让亲戚邻居都知道了,她为有这样懂事乖巧爱惜粮食的孙子而自豪。如今,奶奶虽然离开我们多年了,但她爱惜粮食的好家风在我们下一代人传承了下来。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