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肉面一碗来哉!”

 毗陵桥上星如月 2022-07-17 发布于上海

翻阅旧上海名医陈存仁回忆录《银元时代生活史》,听老人说古,得悉当年上海老城厢各种食品店铺星罗棋布,服务好生温暖、熨帖。

文章图片1

擂沙圆

小南门外的“乔家栅圆子店”,以卖汤团为主,创店老妪做的汤团,皮薄且糯,肉精卤多,起初每天做四百个为限,卖完打烊。孰料物美价廉,食客盈门,只得动员三个媳妇、四个女儿帮着赶做,方能应付。客人食后,尚未过瘾,还要买些带回家吃。于是,老妪把煮熟的汤团捞出,滚上几层红豆沙,蜚声沪上的“擂沙圆”就此诞生。

大东门汤懋昌出售的糖果花色繁多。除供应最普通的粽子糖、乌龟糖、牛皮糖、芝麻糖、米花糖等。尚卖一种寸金糖,长约一寸,命名取“一寸光阴一寸金”寓意,内裹糖酥,外粘芝麻,吃起来既甜且香。

开在南市荷花池后的张祥丰蜜饯糖果栈规模很大,专售蜜枣、糖金柑、糖橘饼、糖佛手等蜜饯凉果。店内最出名食品是花生糖,上海人多买它馈赠亲友或旅行出外自奉,单这种糖每天要售出几百斤。

南市还有卖水果的摊档,卖牛肉包的铺子和专门供应热酒、凉菜的小酒店;每天自朝到晚,总有小贩按时沿街叫卖大饼、油条、脆麻花、白糖粥、臭豆腐干、火腿粽子、五香茶叶蛋、梨膏糖;有些苏州小贩则踩着时令节拍,用嗲声嗲气的语调,沿街喝唱,更换出卖檀香橄榄、烫手热白果等应时小吃……简直就是一幅氲氤着浓郁人间烟火气息的沪版《清明上河图》。

文章图片2

大肉面

其中服务最细腻,令人称道叫绝的店铺,当推面店。带钩桥(俗称打狗桥),有一家唐正和面店,早晨供应汤包。过了早晨,改供应面食,有鱼面、肉面两种,名目繁多,客人要在叫面时预先说明。“拣瘦”,即是要瘦肉;“拣肥”,就是要肥肉;“去皮”,就是要除去一层肉皮;还有“轻面重浇”,或是“重面轻浇”,就是要多面或是多浇;另有一种叫做“减底”,也就是浇头多些,面尽少无妨。还有一种叫做“阳春”,即是阳春白雪的阳春,来代表“光面”。光面只售铜元三枚,若要面多些,可以加一,即付铜元四枚。也有许多名目,不要葱蒜,名为“免青”;要汤多的,叫做“宽汤”;要吃不太软的面,叫做“硬面”;有些客人叫一碗面,要鱼肉兼有,名为“红两鲜”。客人吩咐定当之后,跑堂就大声叫喊起来,有时一碗面要连续叫出六七个名堂,如“大肉面一碗来哉,要轻面重浇、去皮拣瘦、宽汤、软面、免青”等,一连串名堂叫起来很是动听,所费不过铜元十二枚而已。而这类面店,在南市城厢内外,何止二三十家之多。

昔人将庸常饮食生活,竟过得如此诗意而饶富情调,于羡慕前辈幸福人生之同时,亦不禁慨叹我辈迟生数十年,失却了一段好口福。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一经发布,稿费从优。

作者:王 晖

编辑:廖且为、张 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