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获奖记录之二│第十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最古老的维族村落-吐峪沟麻扎村

 人海飘过 2022-07-17 发布于山东

拍摄地点: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

民      族 :维吾尔族 

拍摄时间:2009年1月

组图说明:“麻扎”是阿拉伯文的音译,维吾尔语中为“圣灵之地”、“伟                        人之墓”,主要是指伊斯兰教显贵们的陵墓。  

      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土峪沟麻扎村位于新疆鄯善境内,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最原始、民俗风最浓厚的维吾尔族古村落。这里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古老的维吾尔语进行交流。吐峪沟也是中国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被誉为中国的“麦加”。2005年,吐峪沟麻扎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新疆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古村。  



       吐峪沟麻扎村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古老、最原始、民俗风最浓厚的古村落。传说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五名弟子最早来中国传教,历尽艰辛来到此地。当地的一个牧羊人成为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后来,这六人就安葬于此。

      纵眼望去,古民居依山怀谷、错落高低,宏大的清真寺与杂乱的居室并立于沟谷。现在,留下的麻扎只是在余辉中回望曾经,就像一位饱经沧桑、历经风雨的老人不动声色,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历史的轮回。

      吐峪沟的先民们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黄黏土,以土坯垒砌或夯筑墙体的建筑手法造房。在吐峪沟北口属于战国至汉代的苏贝希居住遗址上的屋顶墙体基本上就是采用这种建筑形式。

      满眼古桑的村子安静的掩映在白杨和桑树之中,一切都是土黄色,时光在这个村庄里似乎放慢了脚步,处处充满恬淡的气息。

      村内的清真寺,是麻扎村人共同设计参与建造和施工的集体作品。它既是宗教文化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穿行在巷子里,你会生出天荒地老的幻觉,仿佛吐峪沟始终是这般古老。而实际这永远只是变化中的一瞬,因之白驹过隙的人生,我们无法窥看全貌。

      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用维吾尔语交流,信仰伊斯兰教。

      麻扎前的油灯随处可见。点灯是伊斯兰文化的一部分。伊斯兰教认为通过亡灵能将人世间的祈求转达给安拉。逝去的亡灵身边只要有一盏灯,这盏灯就会照亮亡灵寻找安拉的路途。

 

      麻扎村唯一的一名维吾尔医生精通把脉、聊天诊断病情和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手法。原来,这些中医传统技术在吐峪沟的维吾尔医那里也早有了。

    馕是这里、也是新疆人传统和必备的食物。打馕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天的开始。

      女孩展示她代表一学期成绩的奖状,我虽看不懂维文,却能感受到此地对儿童教育的重视。

     这里没有其他游乐设施,儿童们在馕坑上面跳来跳去、嬉戏打闹、乐此不疲。

      走访麻木提家,恰逢96岁高龄的老奶奶身体不适养病在床,她的六个子女并配偶团伺周围,端茶递水,周全入微。细问得知,像这样一大家人凑泊一堂其乐融融是每天都有的事。侍奉老母,就像新疆人做“乃玛孜”一样自然。

      据说这里的居民多为圣地守墓者的后代。对于这么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来说,村里无人能说清楚墓地究竟安睡着多少人。

笔者在吐峪沟

点击关注“独行者人海飘过”视频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