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后,你和孩子、妻子的关系再好,也要离开这些“心”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7-17 发布于上海

01每一场灾难都会在不经意间降临到我们身上。也许我们被淘汰了,也许我们被抛弃了,也许我们都活到最被讨厌的那一天。

在你看来,普通人最怕什么?其实普通人最怕的就是人渐渐老了,却没有安全感,过着特别迷茫的生活。

人到老年,没有精力,通过劳动挣钱也没有价值。谁不会觉得「无奈」?毕竟老年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只能说每个人的晚年都会注定。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很伟大,不惧怕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后来人到了一定年纪,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那么的“无力”。

外人待我们不好,那就算了。然而,即使是我们的孩子和妻子也有可能做出伤害我们的事情。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然而事实是谁也改变不了。

退休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处理好与妻儿的关系。不管你和他们的关系有多好,都要保持这些头脑。

退休后,你和孩子、妻子的关系再好,也要离开这些“心”

02第一个问题:距离。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其实还是离远点好。如果距离太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会更加尖锐。试想,两只刺猬相拥在一起,怎么才能不伤到对方?

无论是面对妻子还是孩子,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过多的干涉他们,让他们自由的玩耍,自由的生活。那是最明智的方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既然是亲戚,还是保持近距离比较好。这样的概念其实有失偏颇。

你想和别人亲近,却不知道别人是否想和你亲近。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一厢情愿呢?

老了,和亲人保持一碗鸡汤的距离,好好相处,那就好。

退休后,你和孩子、妻子的关系再好,也要离开这些“心”

03

第二个问题:私人空间。

从人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想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而这种“逍遥”的行为是以“私人空间”的构建为导向的。

所谓“私人空间”,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照顾好自己,互相尊重。那是生命中最好的姿态。

互相尊重,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种心思和天性去营造一个“私人空间”。

就拿一些靠长辈卖长辈的老人来说吧。他们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长辈,所以孩子应该听他们的,而不是违背自己的意见。不然就是不孝。

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做法无异于激发了他们的不孝心理。要知道,谁都不想被束缚,谁都不想失去自己的“私人”生活。

所以人老了,要懂得放下,放下老婆孩子。只有你好,我好,大家才能好。

退休后,你和孩子、妻子的关系再好,也要离开这些“心”

04第三个问题:钱。

有句话说:“不要轻易谈金银。感情脆弱,金钱空虚。”

男人,不要轻易谈金银钱。所有的感情都会因为钱而破碎。所有的钱都会因为某件事而消散。

感情永远抵挡不住金钱的冲击。钱总会悄悄地离我们而去,让我们无依无靠。

比如你和孩子关系很好,你把钱都给了他们,你一分钱都不剩。这只能说明一旦子女不孝,你连生存的钱都没有了。

做人,最好不要迷茫。你很迷茫,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感性的人,那个孩子也是个感性的人。这难道不只是“一厢情愿”吗?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厢情愿,不愿意接受现实的人,最终都会被现实狠狠地教训一顿,最终认清这个世界和人心的真相。

退休后,你和孩子、妻子的关系再好,也要离开这些“心”

05第四个问题:依赖。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这样的观念——养儿防老。

当我们抚养孩子时,我们希望他们能赡养父母。这种为父母养老的行为,说实话,是孩子的义务。但是谁能保证孩子会履行这样的义务呢?

现在的孩子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只能啃父母。你能做什么?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养儿防老才是现在的趋势。这样,我们只能接受现实。

对于退休后的老人,要注意与妻子的关系,多花时间与妻子独处。对于孩子,不要有任何期待和依赖。只是一种奢望。

更何况孩子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有自己的后代要抚养。那么,他们能有多少精力去照顾父母呢?

既然这样,做一个独立的老人就好,顺其自然,慢慢变老,不要再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