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3年八路军军区副司令开会讲话,蓑衣男子推门而入,举枪就射

 兵说 2022-07-17 发布于云南
作者:东旭
1950年6月,北京前门一个军队干部模样的人,和一个烟贩发生了冲突。
“潘特,你小子可认识我?”干部一把揪住路边的烟贩子,大声问。
“同志,你一定是认错人了,我不姓潘。”烟贩子脸涨得通红,一边挣扎,一边解释。
“你杀害了黄骅,化成灰我也认识你!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干部怒喝道。
黄骅是谁,潘特为什么要杀害他?揪住潘特的干部又是谁?
这一切,还要从抗战说起。
黄骅,1911年出生于湖北阳新县。
他出身贫寒,苦大仇深,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母。
17岁那年,黄骅参加红军,20岁加入组织。
在队伍里,他成长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名班长,再到排长、连长。
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时候,黄骅已经是一名连长了。
抗战爆发后,红军接受改编成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朱德、彭德怀率领的八路军115师作为八路军第一师,率先渡过黄河,与日军开战。
黄骅烈士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战将,黄骅披挂上阵,痛击日军。
黄骅在抗日战场上身先士卒,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了驱逐日军,他做好了随时献身的准备。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死在“自己人”手里。
准确地说,是死在叛徒手里。
1943年6月30日晚上,身经百战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司令员的黄骅正在新海县大赵村主持召开军区工作会议的时候,遭到叛徒围攻而壮烈牺牲。
黄骅被害后,为什么直到七年才抓到凶手?
大赵村
1943年6月30日傍晚,河北省新海县,位于望子岛的大赵村下起了小雨,给炎热的夏天增加了一丝凉意。
在村东南角的一个大院的东厢房里,一场军事会议正在紧张进行,会议的内容是布置冀鲁边军区司令部侦察通信工作,会议的主持人是教导六旅原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
其实黄骅早就是这支部队的主要负责人,虽然他名义上是副旅长,其实是旅政委。
在八路军的指挥体制下,副旅长的职权跟旅长不相上下,这让原旅长邢仁甫很不满。
邢仁甫,1910年出生于河北沧州,也是穷苦出身。
他年幼丧母,继母又被日军杀害,跟日军有血海深仇。邢仁甫也是老革命,18岁就加入组织。
抗战爆发后,邢仁甫奋不顾身参加抗日,组建起抗日武装三十一支队。
凭着对地形的熟悉,邢仁甫带领三十一支队多次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让敌人防不胜防。
他的队伍也由当初的几百人,发展壮大到3000余人。
由于他的队伍积极抗日,得到百姓拥护,日军多次围剿都无功而返,还损失惨重。
在沧州一带,提起邢仁甫,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敬佩有加;日军则闻风丧胆,恨之入骨。
1938年5月八路军来到冀鲁边区后,对屡建奇功的邢仁甫非常看重,任命他担任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冀南六支队司令。
1941年2月,邢仁甫六支队升格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六旅,他任旅长。
1941年3月,成立冀鲁边军区时,上级又任命他为军区司令员。
由此可见,上级对邢仁甫还是重用的。
1943年5月,为了让邢仁甫的作战指挥能力更上一层楼,上级决定让邢仁甫延安学习。
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在抗大,主席担任教委主任,林彪曾经任校长,我军的很多著名战将执教,如罗荣桓、罗瑞卿、谭政、彭雪枫、陈光等。
仅仅是抗大第一期,就诞生了开国22个将帅。
毫不夸张地说,抗大是将军的摇篮,如果邢仁甫到延安深造,也是一种很好的提升。
然而邢仁甫虽然入了党,但是思想跟不上,他把部队当成自己的私产。接到上级让他到延安去学习的通知,邢仁甫很不高兴,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他认为,六旅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子弟兵,自己一走,队伍就交给黄骅了,这是上级变相剥夺自己的兵权,这跟要自己命差不多。
再加上手下煽风点火,邢仁甫就更加抵触,把自己的搭档黄骅当成了眼中钉。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邢仁甫敌视黄骅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自己贪图享受,而黄骅却强调要艰苦朴素。
邢仁甫抗日有功,受到各方的赞扬,就有点飘飘然,把自己当成救世主,生活开始腐化。
他吃得比战士们好,穿得也更好,出门不想走路,让别人给他抬轿子。
而且邢仁甫还热衷于女色,为了女人,他大肆贪污公款,为女人购买奢侈品,跟旧军阀没什么两样。
而黄骅是长征过来的干部,始终牢记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搞特殊化。
黄骅身居要职,体弱多病,本来可以按规定吃“保健饭”、“保健菜”,但他却坚持跟士兵同甘共苦。
当时敌人一直扫荡,日子非常艰难;黄骅心存爱民之心,时刻惦记百姓苦难。
他把群众挂在嘴边,教育大家勒紧腰带,“省下一点钱粮,去救济苦难的同胞”。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把黄骅当成亲人,把邢仁甫自然看成了坏人。
这让邢仁甫更加妒忌和仇恨黄骅,觉得他太碍事,只有除掉他,自己才能继续享乐。
1943年5月,邢仁甫将自己的铁杆弟兄保卫部长杨静侯、后勤部长潘特、卫生部长刘永生、秘密召集起来,开了一个黑会,对他们煽风点火。
“兄弟们,这次上面调我去受训,实际是夺我的权。我一走你们就成了孤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可怜巴巴,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这一切全是那个黄南蛮(黄骅)造成的,只有除掉他,大家才能继续过好日子。”黄骅恶狠狠地说。
听他这么一说,亲信们摩拳擦掌。
“大哥,杀了他上面怪罪怎么办?”潘特担心地问。
“你真笨,咱们可以嫁祸日本人啊”,邢仁甫说。
于是,一个罪恶计划悄悄酝酿。
6月30日下午,邢仁甫得知黄骅要在晚上召开会议,心里大喜,他立刻通知自己的亲信准备武器弹药,打算行动。
这时候,天空阴云密布,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而黄骅对此全然不知,因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人”会对他下手。
邢仁甫
前面说过,邢仁甫虽然没有上过军校,但打仗却有一套,概括起来就是稳准狠。
在动手之前,他先让自己的亲信、一分区司令部参谋周云峰进到会场察看情况,当内应。
周云峰进去之后,站在距离门口不远的地方,装作认真听报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杀手身穿蓑衣,杀气腾腾向会议室一步步靠近。
就在三分区司令部参谋长林兆刚站起来要发言的时候,突然,门被推开了,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人风风火火走了进来。
黄骅抬头一看,是新编手枪队队长冯冠奎,他面带微笑示意对方落座。
先前进去的分区司令部参谋周云峰往旁边一闪,冯冠奎以闪电般的速度从蓑衣下掏出手枪。
在六旅,冯冠奎是有名的神枪手,出枪速度快,但黄骅也快。
怎奈周云峰遮挡了视线,黄骅拔枪的时候,冯冠奎手中的枪已经响了。
随着一声罪恶的枪声,黄骅高大的身躯倒下了。
接着,冯冠奎等人开始点射,陆成道、陈云彪、齐耀庭等同志也倒在了枪口之下。
几个警卫员听到枪声,觉得大事不好,以为遭遇日军袭击,他们随即拔枪往会议室赶去。
在会议室门口,他们和冯冠奎狭路相逢:“冯队长,出什么事了?”
狡猾的冯冠奎往前面一指:“敌人往那里跑了。”
警卫员一转身,冯冠奎枪响了,警卫员躲闪不及中弹。
【红军时期的黄骅(左),为了纪念黄骅同志,1945年8月黄骅牺牲地新青县改名为黄骅县,1989年撤县建市,即河北省黄骅市】
冯冠奎则借着夜色,消失在茫茫青纱帐。
战士们闻声来到会议室,里面血流满地,惨不忍睹。
这起骇人听闻的惨案,被称为大赵村惨案。
惨案中除了黄骅,还有军区司令部参谋陆成道、政治部锄奸队长陈彪、司令部侦察股副股长崔光华、一分区司令部参谋董兴根等7名同志壮烈牺牲,4名同志身负重伤。
黄骅副司令员遇难的消息传到延安,主席拍案,下令彻查。
朱老总也说:“一个优秀的指挥员说没就没了,一定要查清楚,给家属一个交代!”
很快,在会议上做内应的周云峰落网,可冯冠奎却带着邢仁甫给的金银细软逃往敌占区。
而邢仁甫则开始演戏,在黄骅葬礼上声泪俱下:“黄骅,我的好兄弟,好领导,好战友,我一定要为你报仇,抓住凶手,将他抽筋剥皮!”
为了演得更像,邢仁甫还亲自签发了对凶手的通缉令:
冯逆冠奎于六月三十日晚七时许率十余人叛变,刺死我边区领导人黄骅、陆成道同志,凶残万状……边区军民,无论男女老幼,皆应协力同心缉拿凶手归案法办。
但是邢仁甫的表演瞒不过六旅的干部战士,大家心知肚明,知道邢仁甫是在演戏。
大家都知道,冯冠奎原来是个无恶不作的土匪,投靠支队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
唯独邢仁甫力排众议说:“谁说土匪不能抗日,东北抗联的谢文东就是土匪嘛,只要抗日,既往不咎。“
邢仁甫不但接纳了冯冠奎,还对他恩宠有加,把自己缴获的日军手枪给了他,让他担任军区司令手枪队长。
后来冯冠奎匪性难改,屡次违反军纪骚扰百姓,从而引起民愤。
然而邢仁甫每次都极力护短,大事化小,最多关冯冠奎几天禁闭。
冯冠奎因此对邢仁甫忠心耿耿,成为其死党。
因此,黄骅被害,冯冠奎消失,邢仁甫难以洗脱自己。
但是怀疑归怀疑,苦于没有证据,大家也只能干瞪眼。
不过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邢仁甫的阴谋很快败露。
原来,邢仁甫虽然没有被揪出来,但已经感到处境危险,他找到自己的亲信、冀鲁边军区独立团团长冯鼎平面授机宜:“上面要查办我们,我打算到日本人那边去,日本人承诺给我个中将,给你个少将,你赶快联络弟兄们,把队伍拉出去。”然而独立团多数官兵不愿意跟冯走,冯鼎平一个光杆司令自然不敢去,他随即将这一情况向上级汇报。

至此,邢仁甫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他就是杀害黄骅的主谋。
得知真相,延安随即下令,捉拿邢仁甫,严惩叛徒。
然而邢仁甫太狡猾,他左等右等没有等到冯鼎平,知道自己的阴谋败露,此时不走还等何时?
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的邢仁甫,丢下发妻和女儿,与小妾宋魁玲逃往日本人控制的天津。
为博得侵略者的欢心,他亲笔撰写了《效忠天皇》《剿匪计划》等材料,为日本人消灭八路军献计献策。
日军见他死心塌地,给了他一个津南六县剿共司令的官职。日军投降后,邢仁甫摇身一变,又当上了天津军统站一级少校组长、化名罗镇。
但是,凡是叛徒都下场凄惨。
冯冠奎因为反复在日蒋之间倒戈,被日伪所杀。
1950年9月7日,在盐山县城东万人公审大会上,随着一声正义的枪响,一个原本可以成为开国将军的叛变干部,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策划杀害黄骅的凶手,潘特是最后一个落网的。
他的落网充满戏剧性,是被萧华将军亲手抓获的。
那么,萧华是如何认识潘特的?
萧华将军
别忘了,萧华是115师政治部主任。
有一次邢仁甫去汇报工作,潘特一起前往。
邢仁甫非常健谈,向萧华介绍自己的部下潘特精明能干,还开玩笑说要萧华做潘特的介绍人。
黄骅被害后,潘特和邢仁甫一起失踪,萧华脑子里就刻下了他的影像。
1949年,新中国成立,罪孽深重的潘特无处藏身,惶惶不可终日。
想来想去,他隐姓埋名来到北京,在前门口卖起了香烟,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
可是冤家路窄,他偏偏遇到了任总政副主任萧华,被一眼认出。
尽管时隔九年,物是人非,但是杀害战友的凶手萧华岂能忘记?于是他不顾自己将军的身份,上前一把扭住了叛徒。
被扭住后,潘特瘫软在地,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