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里,经常有朋友问我类似的问题:如果不工作,基本收入从哪里来,是不是基本靠打零工以及自己种点地满足最低的需求就可以;是不是可以认为是通过放弃最低温饱以上的物质享受来换取精神层面的自由;如果发生意外风险,比如重病该怎么办呢,是直接放弃抵抗吗? 我这里统一回答一下: 放弃主流秩序提供的生活范式并不是就等同于过最低温饱的生活,相反其实比主流秩序里大部分人都过得好。不用背房贷,不用996,不会焦虑,不那么压抑。在自己能够承受的限度范围内,可以按照兴趣用自己的技能和社群内部交换来替代市场化的消费。 关于工作,目前我还无法做到完全不工作。但是外界定义的那种工作,可能一个月,也就三五天吧,去年主要是靠写稿。但是收入也没有很多,因为我本来就不需要什么收入。在农村一年所有的开销可能也就1万出头,这还是在没有别人和我分担开销的情况下。社群里共居的人越多,实际上人均花销会越少。所以我反复说,大部分人一年工作三个月的收入完全够剩下的时间彻底躺平,就看你愿不愿意。剩下的时间想干什么其实都可以。 关于生病。首先在一个很少污染和焦虑,也不会过劳的环境下,日常生活会健康很多,患病的概率大大下降。其次生病也不是什么问题,看医生就行了。如果是非常大的病,可以众筹。买保险也是一种办法。当然,我个人还有一些朋友一直想探索互助保险,不过目前只是想法。 这只是我探索不到一年的心得,以后肯定会越来越有经验。办法多的是。 |
|
来自: 吕杨鹏 > 《20220711-20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