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先生解析仲景脉法(收藏版)

 嵩风阁 2022-07-17 发布于河南

    对于诊脉辩证法,胡老强调“以常衡变”,首先医者应当熟知平脉之象,即平正无偏之脉,诊脉时,从脉动、脉体、血行三方面逐一细审,不断实践,仔细体会,方能做到指下明了,心中有数。胡老对《伤寒论》脉象总结的特点是以八纲辨证为纲,将常见的脉分为太过与不及,使临证者把所见之脉与所见之证合参,得出所辨之证。《脉学概要》亦为胡老研究《伤寒 论》毕生之作之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科学价值。

一、平脉与病脉

没病健康人之脉谓之平脉。平即平正无偏之意,故不以象名。人若生病,则脉失其平,就其不平者名之以象,即为病脉 。我们平常所称浮、沉、迟、数、虚、实、大、细,滑、涩等,都皆是病脉的象名。

脉象的两大类别:人体生病千变万化,如以阴阳属性来分,则不外乎阴阳两类,同理脉象虽然复杂,但概而言之,则不外乎太过和不及两类。太过者,谓较平脉为太过也,如浮、数、滑、大等即属太过的一类脉;不及者,谓较平脉为不及也,如沉、迟、细、涩等属于不及一类的脉象。

脉象可分为三个方面来判断:一个是以脉动快慢来看,如脉数、迟;第二个是以脉体方面来看,如脉大或脉细是也;脉还有以血行方面来看者,如滑、涩是也。脉动、脉体、血行即脉像生成的三个方面,这对于脉象的识别至关重要,依次释之如下:

1.来自脉动方面的脉象

浮和沉:这是来自脉动位置的深浅?若脉动的位置较浅,浮于外者,即谓浮脉;若脉动的位置深沉于内,即谓沉脉。因故浮脉属于太过,沉脉属于不及。

数和迟:这是来自脉动次数的快慢多少?若脉动的次数,较多较快,即谓数脉;若脉动的次数,较少较慢,即谓迟脉。故数脉属太过,迟脉属不及。

实和虚:这是来自脉动的强弱。若按之脉较强实有力者,即谓实脉;若按之脉较虚弱无力者,即谓虚脉。实脉属于太过,虚脉属于不及。

结和代:这是来自脉动节律上的间歇之象。若脉动时一止,而止即复来,则谓结脉。结者,如绳中间打结,前后仍相连系,间歇即是暂歇之意;若脉动中止,良久而始再动,则为代。代者,更代替代之意,脉动止后,良久始动,犹似另来之脉,因此以代命名。而平脉永续无间,故结代脉均属于不及。

动和促:这是说脉动的不匀整。动为静之反,若是脉动跳突而摇摇者,即谓动;促为迫或逼近之意,若脉动迫近于上、于外,即寸脉独浮与上,关以下沉者,则谓为促。促为脉动促击于寸上的太过脉。表不解则邪气冲击于上,脉因应之促击于寸口,故促脉主表;亦主气上冲(上实下虚多见此脉)。

 2.来自脉体方面的脉象

长和短:这是来自脉体的长度。平脉则上至寸而下至尺,若脉上出于寸,而下出于尺者,即谓为长;反之,若脉上不及于寸,而下不及于尺者,即谓短,故长属于太过,短属于不及。

大和细:这是来自脉体的宽度。若脉管较平脉粗大者,即谓为大;反之,若脉管较平脉细小者,即谓为细。故大属于太过,细属于不及。

弦和弱:这是来自脉体直的强度。若脉管上下,较之平脉强直有力者,如琴弦新张,即谓为弦;反之若脉管上下,较平脉之松弛无力者,如琴弦松驰未张紧,即谓为弱。故弦属太过,弱属不及。

紧和缓:这是来自脉体横的强度。若脉管按之较平脉紧张有力者,即谓为紧;反之,若脉管按之较平脉缓冲无力者,即为缓。故紧脉属太过,缓脉属不及。

3.来自血行方面的脉象

滑和涩:这是来自血行的利滞。寻按脉内血行,若较平脉应指滑利者,即谓滑脉;反之,若较平脉应指涩滞者谓涩脉。故滑脉属太过,涩脉属不及。

Image

微甚脉:病脉既为平脉的差象,故不论太过与不及,均当有微或甚程度的不同。

例如:微浮,甚浮;微沉,甚沉;微数,甚数;微迟,甚迟等。习惯亦有微甚脉另立专名者,如甚数的脉,常称之为急;甚沉的脉,常称之为伏。

兼象脉:通过实践证明,脉现单纯一象者甚少,而常数脉同时互见,如脉浮而数、脉沉而迟、脉浮数而大、脉沉而细等。习惯亦有为兼象脉另立专名者,如洪,即大而实的脉;微,即细而虚的脉;浮大其外,按之虚涩其内者,其名为芤;芤而复弦者,又名为革。按芤为浮大中空之象,所谓中空,即按之则动微,且不感血行应指也,实不外浮大虚涩的兼象。世有谓浮沉候之均有脉,唯中候之则无脉,亦有谓按之脉管的两侧见,而中间不见者,均属臆说,不可信。再就微甚和兼象脉列表如下。

Image

二、脉诊法

由于病脉为平脉的差象,故平脉当为诊察病脉的准绳,若医者心中没有个不浮不沉的平脉,又何以知或浮或沉的病脉?同理,若医者心中没有不数不迟、不大不细、不滑不涩的平脉,当亦无从以知或数或迟、或大或细、或滑或涩等的病脉。可见欲求诊脉的正确,则势必先于平脉的各个方面有足够的认识才行。不过此事也并非很容易,同是健康的无病人,老壮儿童脉证均有别,男女肥瘦,脉亦互异,况又春夏生发,脉常有余;秋冬收藏,脉恒不足。为了丰富对平脉的标准知识,就必须于多种多样的人体,做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心中有数,指下明了的境界,此为学习诊脉,势必要下的首要功夫。

脉诊时,要分别就脉动、脉体、血行等各方面的内容逐一细审,尤其初学者更宜专心于一,不可二用。例如诊察脉动位置的深浅时,不要旁及次数的多少;诊察脉动次数的多少时,亦不要旁及位置的深浅。若这样依次推敲,一一默记,又何脉难知之有?当然熟能生巧,已有多年经验的中医,指下非常敏感,异象所在,伸手可得,但此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关于三部九候的脉法

三部九候,即辨脉之则。关于三部九候,有《内经》和《难经》二法。《内经》讲求遍诊法,而《难经》独取寸口。前法不行已久,于此不加讨论,今只就后者加以说明。   

寸口脉即今之桡骨动脉,诊时可以中指端向掌后高骨动脉处按之,即为关位,然后再下食指与无名指,前指所按即寸位,后指所按即尺位。因人的高矮不同,故下指亦有疏密。把脉体分而为三,寸、关、尺谓为脉之三部。   

诊查脉象时,轻下其指以候之(即浮脉诊取之指力),谓为浮取;重下其指以候之(即沉脉诊取之指力),谓为沉取;不轻不重以候之(即平脉诊取之指力),谓为中取。浮、中、沉谓为脉之三候。每部各有浮中沉之三候,三而三之为九,故谓为三部九候。   

诊脉之所以要讲三部九候者,以脉之应于病,常以部位和为候的不同而异其形象。例如寸脉浮而尺脉弱,即属于部位之不同象;又如脉浮虚而沉涩,即属于为候的不同象。这种部位不同象或为候不同象的脉象,可称之为复合脉,似此为例甚多,无须一一列举。   

可见,虽知诊脉取象之道,但如不按三部九候之法求之,则不足以知全部的脉象,必须两者结合为用,才可以尽诊脉的能事。  

四、辨脉

1.普通民众对于中医诊脉抱有神秘感,同时又有一些江湖游医利用民众这一心理欺骗老百姓,吹嘘什么仅凭切脉即可断病,“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病情一二”当为内行笑话。此行为给老百姓造成曲解,以为中医仅凭切脉即可断病,这个不良行为应当予以批判,我们对脉诊应有正确的认识。要知中医诊病,是必通过望、闻、问、切(脉诊)四诊合参来辨证的,单凭切脉断病是极端片面的

例如诊得脉浮,浮脉主表、主上,可见于咳喘、呕吐、头痛、皮肤病等,如不结合问、望、闻三诊,很难精准判明病情的,更不可能知道肝炎、肾炎、高血压等西医的诊断病名。中医是根据脉象的太过或不及,并结合问、望、闻三诊,来分析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从而得出正确的辨证结果。

2.明确脉法之太过与不及:太过脉主有余,不及脉主不足。太过脉主有余者,谓之浮、数、实、大、滑等为太过一类脉,则主阳、热、实等有余之证;不及脉主不足者,谓之沉、迟、虚、细、涩等不及的一类脉,则主阴、寒、虚等不足之证。不守此脉应于病的常规,在个别的情况下,太过脉亦有主不足者,而不及脉亦有主有余者。因此,论治者必须脉证互参,综合分析,不可偏执一端也。仲景书于每一篇首,均冠有辨脉证并治字样,即示人以此意,具体论述,书中条文尤多,学者细玩,自易理解,于此不再多赘。

五、三部九侯脉诊的应病规律

1.三部的应病规律  

古人于长久的临床实践中,逐渐体会到关于肌体上下左右的疾病问题,相应体现其脉象于左右两手寸关尺的不同部位,所以寸、关、尺三部以相应为病的上下左右。 

例如,《金匮要略》曰:“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大意是说,体内患有积块的病,气血因受阻滞,当现极沉且细的脉,根据脉见的部位及左右两手,以示积块所在的区域。这虽说的是诊积的方法,但对三部应病的规律做了具体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上,可简化其意,即胸中上至头部之疾,可候之于寸;胸膈下至少腹之疾,可候之于关;少腹以下至胫足之疾,可候之于尺。左以候左,右以候右,两手以候中央。后世脉法另有部位分配脏腑之说,然用于实际,并不尽验,故于此从略。   

2.九候的应病规律  

浮中沉三候,以应为病的深浅内外。虽疾病万变,但就其深浅的位置而言,则不外深处于胃肠的里,或浅处于机体躯壳的表,或处于非表非里的广大胸腹腔间——半表半里。故人如有病,除脉绝不见外,无论所现何象,也至少具此三候中的一候。如浮取而见者为在表,沉取而见者为在里,中取而见者为在半表半里。    

例如数脉主热,于浮中见之,即为热在表的病;若此数脉非至沉取而不见,即为热在里的病;若此数脉虽浮取不见,但中取则见,即为热在半表半里的病。余可以此类推。   

此寸关尺三部和浮中沉三候的应病规律,综合交互在一起,就是三部九候的应病规律。不过这是就三部九候总体的、基本的应病规律而言,如果再加上为病反映中阴阳虚实的变化,那就要复杂许多。这是需要狠下一番工夫,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去体验、认知,并不断地去积累自己的经验才能掌握的。   

但对此亦毋庸畏难的是,与后世脉学不同,仲景脉学本来自于八纲辨证,并服从于六经八纲的辨证体系,主要着眼于对疾病的病性(阴阳)、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病情(寒热虚实)的确认,所以并不使人觉得捉摸不定,无所适从,反而格外显得朴实无华,可按可寻。  

3.辨复合脉应证断病的方法   

前面已经说过,脉象越较复杂,越需辨析细致,则知病越近真切。因为三部九候的关系,所以脉象的表现就繁复多了。但是无论如何繁复,只要能予以合理地统一审辨,则于为病的真相亦不难明悉。 

例如寸脉微,尺脉弦,微主阳气虚,今以见于寸部,其为阳气虚于胸中可知;若已判断弦主寒邪盛,今以见于尺部,其为寒邪盛于少腹以下可知。正虚则邪必凑之,故在下之寒邪必冲逆于上,因此断为必作胸痹的心痛或短气病。 

又如寸脉浮关脉沉,若有心下硬痛、拒按的症情,则为结胸病的应征。盖病结实于胸膈,故关脉应之沉;气遏于上,迫而外张,故寸脉应之浮。   

六、根据脉象以辨其相应之证

每一种脉象主以为病的某一或某一些属性。例如浮脉的主病,它主表、主热、主虚,即说患者的脉如现浮象,则其为病当不外乎属表、属热或属虚等属性其中之一个。如同时参照并见的其他脉和证,便能确定其究竟怎么治疗。所以关于脉的主病研究,于诊断上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下面把各脉的主病问题详细阐述。

1.浮脉,是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浅浮于外者,故谓之浮,属于太过的一种脉。凡是脉太过,均主有余的一类病证。所谓有余,包括邪气盛实之有余,或病势进展的有余,或机能亢盛之有余等内容。今之浮脉既属脉动浮浅向外的有余,为阳气亢进于体表的象征,病毒由于阳气之抗拒于外,只能发为在表的病,所以浮脉主表;热盛者气为之张,所以浮脉亦时有主热;阴血虚于内,阳气浮于外,此浮由于内在血液之虚(伤津亡血),所以浮脉时有主虚。

2.沉脉,是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深沉于内者,故谓之沉,属于不及的一种脉。凡是脉不及,大都主肌体机能的障碍或沉衰。今沉脉既属脉动沉潜在里的不足,为阳气受阻于里之形象,故沉脉主里;然阳气虚衰,脉亦沉陷不振,故脉沉亦主虚、主寒;阳气不振,则水留不行,寒水过盛,亦足致阳气沉衰,故沉脉有时亦主水。

3.数脉,是脉动速率的太过脉。若于定时内,脉动的次数较平脉为多者,即谓为数。心主血脉,脉动发于心,心受盛热刺激加速其运动,故数脉主热;热盛则阴液为伤,阴液虚衰,亦恒促使发热,久病脉数,多属虚损,故数脉亦有时主虚。

4.迟脉,为脉动速率的不及脉。若于定时内,脉动次数较平脉少者,即谓为迟。体内热能衰减,影响心脏跳动迟缓,故迟脉主寒;血循环减退,机体营养不足,故迟脉亦主营气不足;病实于里达至相当程度,亦促使血行受阻而现脉迟,故迟脉有时亦主里实。

5.实脉,为脉动力量的太过脉。因其按之脉动较平脉实而有力,故谓为实。为邪气既盛而正气抗拒亦力之象,故主实证。

6.虚脉,为脉动力量的不及脉。因其按之脉动较平脉虚而无力,故谓为虚。为人已虚,正气抗邪力衰之象,故主虚证。

7.结脉,为脉动节律上的间歇性脉象。若脉动时一止,而止即复来,则谓为结。结者,如同绳的中间有结,但前后仍相联系,寓为间歇甚或暂歇之意,属于不及脉。心气虚、血少,脉乃间歇,故结脉主心虚血少;但瘀血阻滞亦恒致脉有间歇,故结脉又有时主血瘀。

8.代脉,亦是脉动节律上有间歇的不及脉。若脉动中止,良久而始再动,则谓为代。代者,更代之意,因间歇时间较久,犹似另来之脉以代前者。代亦主心虚血少,其有似结脉,但较结脉为重笃;虽亦主瘀血,但多属虚证,而不似结常主瘀血之实证。

9.动脉,此脉来源于脉动的不匀整。若脉动有似跳突或摇摆者,即谓之动。动为脉动突出于一点的太过脉。机体受急剧的刺激,随其所受之处相应于脉的左右上下相当的部位(可参看三部九候规律),而显如豆的跳突,故动脉主惊(惊则胸腹动悸)、主疼痛。

10.促脉,此脉亦来源于脉动的不匀整。促为迫或近之意,若脉动迫近于上、于外,即寸脉独浮关以下沉者,则谓为促。促为脉动促击于寸上的太过脉。表不解则邪气冲击于上,脉因应之促击于寸口,故促脉主表;亦主气上冲(上实下虚多见此脉)。结胸病有时见此脉。

促脉主表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1条)

胡希恕先生释:太阳病宜汗不宜下,下后虚其腹气,但表证未罢,作为正邪交争的一种方式而气上冲,且冲到胸满的程度。因气冲于上而虚于下,上实下虚,脉应之促,宜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脉更见微恶寒者,是正更不足,病痛已由阳转阴,故加附子助力治之。

段治钧教授注:促,为脉动促击于寸上,太过之脉。表不解则邪气冲击于上,脉因之促击于寸口,故促脉主表,亦主气上冲。寸浮关以下沉,乃下后表邪未解而里已虚之应。促又有靠近的意思,脉靠近于上或靠近于外均谓之促。注家多谓“数中一止”乃宗叔和之说,实非。

微,指微脉,为细而虚的兼象脉,主正衰、气不足。脉微而恶寒,主阴证。有断句为“若微恶寒者”,有背经旨,不可取。病理机制未变,而脉证俱已转阴,因更以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苓黄连汤主之。”(34条)

胡希恕先生释:本太阳病桂枝汤证,医未用桂枝汤以解外,反而用下药以攻里,遂使邪热内陷,下利不止,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段治钧教授注:医反下之,太阳病桂枝汤证,今医未依法治之,而予下之的非法治疗,故曰“反”。

利遂不止,因非法之治疗,表热随泻下内陷,小肠充血,吸收失职而下利。协热内陷之利,俗谓协热利。

脉促,非脉数时一止的意思,乃寸脉独浮而关以下沉的脉。促者,靠近的意思,靠近于上、于外即谓之促。《金匮要略》曰:“脉浮者在前,表犹未解,上实下虚”,此促乃下之后,虚其下而表仍未解的一种脉象。

喘而汗出,亦是误下之过。用下法,使气血内返以图营救,若里热已实,下之固无不可;若热在表,热协同下药而内陷,转属为里热之证,虽有汗出但仍散热不及,机体以呼吸代偿,故喘。汗出机理有二:一为桂枝证,本当有汗出;二为邪热内陷于里,汗液外蒸之故。所以,用下法必当其时,否则变证丛生。仲师治阳性病所树先表后里之法则,宜细心体会之。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349条)

胡希恕先生释:伤寒脉促为表来解,手足厥逆为里虚案,故虽表不解亦不宜发汗,可灸之,先回其厥。此意即先救里而后再救表的定法。

段治钧教授注:太阳伤寒表不解。促者,迫也,短也,有上冲之意。迫于外主表,迫于上主上冲。表未解,故寸浮;里(下)虚,故关以下沉

虽表未解,但已内虚而血少,故四肢厥逆。因无下利的里证,故此厥逆为太阳转属厥阴的并病。

表不解,里已虚,依法当先救里,灸之以先回其厥。

主结胸:

《伤寒论》曰:“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140条)

胡希恕先生释:寸浮关以下沉为促脉。太阳痛误下之,诊其脉促,若不结胸者,则邪未内陷,仍在外,易愈,故谓为此欲解也。

太阳病误下虽可致结胸,并非必致结胸。结胸则脉促,但促脉亦不定是结胸病。具体脉证当具体分析,片面看问题,十有九误,细玩文义至此已足。

段治钧教授注:太阳病而反下之,为非法治疗。脉促,脉寸浮而关以下沉也。促而不结胸是邪未因下而内陷,病仍在表,较容易治疗,故曰此为欲解也。

11.,平脉上至寸而下至尺,若脉上出于寸而下出于尺者,即谓为长。长为脉管应指长度的太过脉,乃血气盈溢之象,故长脉主阳热盛;不过亦有禀赋强实而见此脉者,则不属病脉。

12.,若脉上不及寸而下不至尺者,则谓为短。短为脉管应指长度的不及脉,为气血不足之象,故主血气虚衰。然亦有禀赋素弱而见此脉者,则不属病脉。

13.,若脉管较平脉粗大者,即谓为大,大为脉管广度(粗细)的太过脉,为热盛气血鼓张之象,故主实热;然有外无内之大,为阴虚于里,虚阳外亢之象,故有时主虚。

14.(或小),若脉管较平脉细小者,则谓为细,细为脉管广度的不及脉,为血气虚少无以充之象,故主血气虚。

15.,若脉体周围束裹程度较平脉紧束有力者,即谓为紧。紧为脉管约束性能(脉体周围强度)之太过脉。寒主收引,脉管拘束有力,故紧脉主寒邪盛;水性寒,故亦有时主病水;然病势紧张,而脉亦应之紧张有力,故若痛、若宿食等邪实冲逆,有时脉亦紧。

16.,若脉体束裹程度较平脉松缓无力者,即谓为缓。缓为脉管约束性能之不及脉。正气不足则脉形缓纵,故缓脉主津血虚、营卫之气伤。亡血、汗出脉常缓。

17.,若脉体跳动较平脉弦直有力如琴弦,即谓为弦脉。弦为脉管绷直性能之太过脉。病位于半表半里,气血凝敛,则绷直而弦,故弦脉主半表半里证;寒亦能令气血凝敛,故有时弦脉亦主寒、主水;筋脉拘急,脉自弦,故弦脉亦有时主痉病。

18.,若脉体跳动较平脉松弛无力者,即谓为弱。弱为脉管绷直性能之不及脉。气血不振则脉道驰弱,故主气血虚,或多汗亡津。

19.,脉内血行较平脉应指流利者,即谓为滑。滑为脉管内血行畅利之太过,为邪热盛实、血气奔腾之象,故主邪实热盛。然妇女妊娠健康正常者,脉亦有滑象。

20.,脉内血行较平脉应指涩滞(往来不流利)者,即谓为涩。涩为血行虚滞之不及脉,为血气不充、涩滞难行之象,故涩脉主血少。然外为湿阻或血有瘀结,亦均促使脉涩,故亦有时主湿或主瘀。

21.(或急),疾为数之甚象,属太过一类的脉,故新病则主邪热剧甚。久病虚甚,见此脉难治。

22.,伏为沉之甚象,属不及一类的脉,故主阳气沉衰,或病水(里有所结,脉亦常伏)。

23.,洪为大而实的兼象脉,属太过脉,主邪盛大热。

24.,微为细而虚的兼象脉,属不及脉,故主正衰、气血不足。

25.,kou芤为浮大但重按而虚涩的复合脉,所谓浮大中空者,属不及脉。中空,即按之动减(指脉内不充实而跳动力量不足),乃浮大而外空其内涩之象,故主血虚、虚劳。久病见此脉难治。

后世脉学,有谓芤脉乃浮沉取之有脉,中取无脉;又有谓按之脉管两侧见而中间不见者,均属无稽妄言,不可信。

26.,革为芤而弦的兼象脉,属不及脉,血虚于内而脉管反弦强硬变于外之象,故主大亡血或久失精。

【按】芤、革二脉,本外属太过,而内属不及,但就主病而言,乃列于此。

以上诸脉象,均见于仲景书者,只就各脉重要的主病加以说明,其余者均可推而得之,故从略。兹列表总结如下


Image

参考各大家仲景脉法学习:

一、王幸福谈仲景脉法

也许是时代的要求,现代中医对生化检查、核磁、CT、B超等技术非常熟悉,传统的四诊八纲虽然仍强调应用,但真正能做到张仲景强调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越来越少,特别对于脉诊,其应用大多也是关注一分钟跳几次,甚至连浮沉迟数都分不清。这也难怪,关于脉诊这个关乎中医前途的重要诊断环节,在长达五年的中医教学中,据说脉诊课时不到20个学时,甚至在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中,把有关仲景脉法最为关键的两个章节“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都删减掉了。

古人对于脉诊之难学不易早有名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一辈子都不容易掌握,这短短的20学时又怎么能学得好?况且授课者多自己不明,往往照本宣科,一带而过,郭博信先生批评该现象是“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昏昏”!以致有人在《健康报》上发表文章妄言“中医不能停留在三个指头,一个枕头上”,甚至某些自诩为铁杆中医的也认为脉诊虽然列为四诊之末,或为可舍之诊,貌似有理,实则误人不浅,毁了中医事业的根基。

2008年11期中医杂志发表了一篇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题为“基于小型猪特点建立脉诊教学模型”的文章,用猪的后肢股动脉切脉、前肢腋动脉采集脉图的方法作为脉诊的教学模型,这种脉学教学方法竟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际上,脉诊不光是经典中医的特色,更体现了现代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一个好中医,必然精于脉诊,换言之,只有精于脉诊,才能做一个好中医,既然号称中医,就得坚持中医特色。张仲景虽然也认为“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望而知之谓之神”,既没有通天之灵,但通过努力做一个好中工、好下工总是可以的,提高临证水平,学好四诊八纲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强调重温经典、学习经方,更应该溯本求源,把应用经方的基础打牢。而应用经方掌握脉诊更是重中之重。

《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均以“辨**病脉证并治”和“**脉证并治”冠以篇名,说明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计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共叙述了60种脉象。《伤寒论》开篇以“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章,论述了脉法精微与应用规律,为全书起到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金匮要略》凡25篇,脉证并举的有21篇,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开篇,同样说明了脉证合参的必要性。由此可见,在学习经方的过程中,学习仲景脉法是何等的重要。《金匮要略》另有后三篇分别是《杂疗方第二十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为民间偏方验方的集合,倡导专方专治,可谓是民间秘方的老祖宗了,其中夹杂不少迷信的东西,是否属原著中的内容都很难定论,当以别论,现代效法用者也少。

  《伤寒杂病论》是先秦医学的总结,仲师在序言中称:“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凭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同时强调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若以今天的医学水平来看待,仲景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后人学习经方、研究仲景成一家之言的据称为一千多家,其相关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以致于有人评价说:各人有各人的仲景,一家有一家的伤寒。如扶阳学派就是伤寒学派的一个富有特色的分支,而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理论形成,均离不开仲景伤寒。有继承才能有创新,有创新才能算发展,创新不讲继承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本,而应用经方,不讲脉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仲景脉法学习的重点

1、首辨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灵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知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所以,仲景脉法的重中之重,在于首辨阴阳。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伤寒论·辨脉法》开篇便讲:“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所以脉诊的作用,就是通过辨别阴阳,从阴阳的变化推知脏腑虚实,而知病之所生与病之轻重。李阳波认为:中医学是象数医学,“物生而有象,象生而有数。《周易》”古人观天象而度已身,以阴阳来概括生命现象,无疑是非常伟大的发明,截止今日,谁又能逃脱阴阳对立统一的自然法则呢?扶阳学派的医家们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的方法,创立扶阳学说,用之临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仲景脉法辩识阴阳的方法

(1)、以脉之象来分阴阳:如浮、大、动、数、滑等太过、有余的血脉搏动之象属阳;沉、涩、弱、弦、微等不足、不及的血脉搏动之象属阴。如:对结脉、促脉的形容:“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2)、从脉势分阴阳:诊脉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3)、从脉位分阴阳:如寸口脉法,诊脉部位分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除寸口脉法外,尚有fu趺阳脉法、少阴脉法、寸口趺阳脉法、趺阳少阴脉法、尺脉趺阳脉法等诊脉法。寸口脉位诊法是仲景脉法中最基本的诊脉法。

总之,仲景脉法是以阴阳为纲,综合采用各种脉法,尽可能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荣、在上、在下、在脏、在腑等不同情况,辨证为主,辨病为辅,脉证并举,精辨病机,为治则之确立提供依据。

2、脉证并举

《伤寒论》以“辨**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以“**病脉证并治”的模式格局,将病因、症候、脉象和治法一一列举,互勘对比、互文相应,通过平脉知证,以证测脉的方式,辨识证候,令学者一目了然,可以精识病机,深究方规,达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所言:“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的学习效果。

(1)平脉知证:即通过特定的脉象就能确定病症的方法。疾病的病机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证候表现相应也有规律可循,平脉知证,脉证合参,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主要用于六经病主证的辨别及某些杂病的病因辨识。

如《伤寒论》六经病的主证辨别: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属少阳”

“伤寒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的病因辨识:

“脉浮而细滑,伤饮”

“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痈。”

以上病候中,主脉与主证有其内在的联系,两者必须是由一定的病机所决定。当然也有脉证不符的情况,但可以从舌象、二便和其他诊疗方法帮助辨别。又如: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此类条文在《伤寒论》中比比皆时,仅提脉象以概病机,示人从脉象去领悟病机,有是脉必有是证。这种诊脉法脉证对应,可以直接确立治则,为选方择药提供非常简便的方法,又如: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平脉知证法还可以用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如:可温、可补、可吐、可灸不可灸、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可清不可清,以及辨传变、辨欲愈、辨生死等多方面。

(2)以证测脉法:即通过疾病的系列症状就能推测脉象的方法。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内外相应,特定的症状必有相应的脉象,以证测脉法可以帮助确诊及其病机的辨识。如: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名曰伤寒。”

“风湿为病,脉阴阳俱紧。”

以证测脉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病、证、脉三者相对应,缺一不可,如影如响,丝丝入扣,有是证必有是脉。

仲景脉法最大的特点,即是平是脉辨是证,有是证断是病,脉证相符才定是方。平脉辨证,从脉知证,从证测脉,脉证合参,才能辩证无误,才能真正做到辨证论治。所以,方证对应是经方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仲景脉法的归类

仲景脉法的归类主要有两种:一为寸口脉法,二即趺阳脉法。

1、寸口脉法

寸口诊脉法源于《素问》,乃因“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五脏别论篇》,所谓“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经脉别论》,意即五脏六腑精气的变化,都能从寸口的脉象上表现出来,可以判断疾病状态。其应用在《难经》经文中也有体现 ;在《伤寒论·平脉法第二》篇对此更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乘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由此可见,寸口脉法的寸、关、尺三部赅括了五脏六腑、上中下三焦的气机变化与病变信息。

   伤寒学家、已故先师陈瑞春先生曾作统计,《伤寒论》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1/3强,脉法涉及到二十多种脉象及50多种兼脉,绝大多数都与寸口诊脉法的寸、关、尺三部相关。寸口脉法将寸、关、尺三部匹配于上、中、下三焦,上焦主胸膈以上,中焦主脘腹,下焦主脐以下,脉象类分只以阴阳别。《难经·十八难》另有三部九候匹配法:“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现代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对仲景脉法作过相关分析,如前面表格。

后世医家继承仲景脉法的精髓,将寸、关、尺三部分为左、右六位,即左寸、左关、左尺分别心(小肠)、肝(胆)、肾(命门),右寸、右关、右尺分别络属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结合三焦定位,以经脉络属的原理推知五脏六腑阴阳气血在身体各个部位的病理变化。笔者将此脉法称之为三部六位脉法。此法颇为实用,又简单易学,若运用得当,确能达到“ 持脉有道疑是仙” 的神奇。

2.趺阳脉法

趺阳脉法在仲景脉法也是一个重要内容,趺阳为足阳明胃脉,在足背冲阳穴处。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伤寒论》始终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的道理,诊趺阳脉可以候知脾胃的气机变化及其证候表现。趺阳脉常见的脉象有13种,即浮、数、浮数、浮芤、浮涩、沉数、沉数滑、滑紧、微紧、紧树、微弦、伏、伏涩等,如《伤寒论·辨脉法第一》云:“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之。何以知之?若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其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抟,故令气噎,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又:《金匮要略·服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云:“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等等。从经文中可以看书,趺阳脉不同的表现,直接反映了脾胃病变气机变化,或许是因为其应用仅限于脾胃病的运用,而寸口脉法又可部分替代,所以,后世善用该法的医家少之又少。

在仲景脉法中,尚有有关“积聚”的诊断脉诊法,尤其值得学习。其见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该脉法条分缕析,其实用价值,非同一般,十分切合实际,如能掌握,自有仲景所说的“料度脏腑,独见若神”的神妙,脉法中提到的“脉来细而附骨”,笔者体会在指下的感觉当是弦细有力偏硬。

总之,仲景脉法,或一法独用,或数法并行,六经病脉各单纯,三部脉匀称,浮沉迟数易辨,但证循机转,所以脉象变化多端,必须时刻掌握;杂病脉多杂乱,一病有一病之脉,一脉有一脉之证,上下乖戾,内外有别,必须三部六位脉法综合运用,才能辨识。

三、仲景脉法应用

仲景脉法经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归纳总结而演绎推广,已历一年七百余年,善用者灿若群星,相关脉学的专著有一百四十多本,有28种脉法传承至今,即:浮、沉、迟、数、虚、实、大、细、长、短、弦、弱、紧、缓、滑、涩、洪、微、濡、牢、芤、革、散、伏、促、代。常言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或许由于诊断技术发展的多样性,脉法的应用大有退化之虞,其应用倒成了一种时髦的形成上的点缀,现状实在令人忧心。近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新课堂丛书,其中一部名《小说中医》,作者张大明,应说这是一本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好书,但其中有关中医脉学的章节,其见解笔者实在不敢恭维,作者以《红楼梦》中“张太医论病细究原”为例,对中医脉诊以偏概全,肆意曲解,认为曹雪芹“他这段描写属于脱离生活实际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谓是'满纸荒唐言’。”其实就是未能深究仲景脉法,不懂得寸口脉法中三部六位区分的真谛与特定价值。附《红楼梦·卷十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究源》中有关脉诊的内容如下:

“先生道:'看的尊夫人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应胁下痛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据我看这脉,当有这些症候才对。或以这个的为喜脉,则小弟不敢闻命矣。’旁边一个贴身伏侍的婆子道:'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得对神,倒不用我们说的了……”

从仲景脉法的角度,去研读曹雪芹对中医脉法的描述,实际上一点也不神奇。现代医家中善用此法者,也不乏其人,如我们解读《蒲辅周医案》就能发现,蒲老前辈对脉象诊察非常细致,寸关尺三部一一品察,浮中沉九候,纤毫必分,这种脉诊方法,非常值得我辈学习效法。例如《蒲辅周医案》中中气不足案的描述:

“自诉过累后,小便不畅,本月发过数次。昨因疲劳而出现手发抖。脉两寸沉弱,左关弦大,右关迟,两尺大。因劳逸不当,所致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治宜益中气,温脾阳,调心脏。”又如肺脾同病案:“咳嗽三年,吐白痰,早晨为重,大便溏三年,日行二次,食纳欠佳,食后脐周痛,口苦喜热饮。脉寸微,关弦滑,尺沉弱;舌正苔微黄腻。属中虚湿滞,脾肺同病,治宜温化。”

对脉法的学习除了 熟读经典,关键还在于“博涉知病,多诊识病”,多练多学多识,静心修行。现代人多心浮气躁,崇尚急功近利, “玻璃板中医”比比皆是,仿佛又回到了张仲景时代,“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伤寒杂病论序》)从事中医,就要有做铁杆中医的决心、恒心和毅力,用中医的秘密武器武装自己,尽可能做到每发必中,这秘密武器就是仲景脉法。

附笔者门诊病历四则:

案一:董xx 男 75岁 文田匡家

2009.2.10 左寸浮滑有力,关滑微弦尺沉。右脉关弦寸尺略滑。舌淡红苔白水滑,边有齿痕。诉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前列腺炎史,前几年突发过眩晕昏仆住院治疗,现自觉视物模糊不清,大便软,小便夜数。血压180/68mmHg。

葛根90 川芎30 怀牛膝15 菊花15 防己15 泽泻15 石菖蒲10 郁金15 珍珠母30 白术15 附片30 车前仁10 土茯苓30 刺蒺藜15 白芍15 肉桂10 草决明30 沙苑子30 七剂

2009.2.18左脉沉细滑,右脉关弦寸尺沉细弦,舌淡嫩见齿痕苔白,诉视力仍模糊,其他症状好转,大便日二次,质稀。小便次数多,偏短。血压150/80mmHg

2009/3/3 脉沉弦略滑,舌红润,诉阳萎四五年。

附片30白芍15白术12茯苓15甘草10泽泻5肉桂10吴茱萸6丹参15草决明30刺蒺藜10菟丝子30沙苑子30车前子10仙灵脾30青葙子五灵脂10葛根90怀牛膝10 七剂

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各一瓶。

2009/3/11 脉沉细弦尺弱,舌淡红略青。手颤抖。夜尿仍需三四次。血压130/78㎜。

附片30白芍15白术12泽泻15甘草10肉桂10草决明30刺蒺藜10菟丝子30车前子10沙苑子15青葙子10仙灵脾30怀牛膝10葛根60制南星15山茱萸15五灵脂10补骨脂15牡蛎50 七剂

2009/3/20脉沉弦滑,舌淡红嫩略青,血压120/76。手颤除,夜尿次数减,效不更方。七剂

加用;明目地黄丸,全鹿丸各一合

案二:郭xx 男 57岁 万合铜壁十一组

2009.2.21 脉沉细滑数,右寸稍紧。左关尺微弦。舌尖边红,苔白浅黄。诉去年四月份始咳血,于省人民医院确诊为右下肺中心性肺CA,并于县中医院化疗6次,前六天因感冒咳嗽,痰中夹血,现仍于中医院住院,仍有咳嗽,咯黄痰,痰中夹血,血色鲜赤,大便软,日一次,小便平,动则气短,喘促,心悸,口干喜热饮,偶左侧胸闷。

芦根60 桃仁15 薏米仁30 杏仁15 鱼腥草30 仙鹤草30 南沙参20 甘草10 天冬15 蒲公英30 猫爪草10 金果榄10 浙贝15 牡蛎30 旱莲草30 生半夏15 五灵脂15 射干15 紫菀15 麻黄6 五味子10 瓜蒌皮30 五剂日三服

2009/2/26 左寸关沉细尺弦,右沉细,舌淡红,苔白腻。诉出血已止,咳喘胸闷均减,精神振奋。继用上方加茯苓15 七剂,日三服。

2009.3.8 妻代诉仍有感冒鼻塞,余症状减轻。

芦根60 桃仁15 薏米仁30 杏仁15 鱼腥草30 仙鹤草30 南沙参20 甘草10 天冬15 蒲公英30 猫爪草10 金果榄10 浙贝15 牡蛎30 旱莲草30 半夏15 五灵脂15 射干15 紫菀15 麻黄10 五味子10 瓜蒌皮30 茯苓15 辛夷15 五剂日三服

2009/3/16 左寸沉细尺弦稍硬,右寸浮弦关濡尺弦稍硬,舌淡微青,苔白。诉右侧胸痛,感冒已愈,饮食可,精神佳,二便调。

芦根60桃仁15米仁60杏仁15鱼腥草30仙鹤草30南沙参20甘草10天冬15蒲公英30生半夏15猫爪草10金果榄10浙贝15牡蛎30旱莲草30五灵脂15射干15紫菀15麻黄10五味子10瓜蒌皮30茯苓30威灵仙30生南星15 七剂

2009/3/24左尺弦偏硬,寸尺细弦,右寸浮数,关细尺弦细,舌淡略青苔白。诉右胸前区隐痛,右侧头痛,咳嗽,痰多,浊如脓样,偶加鲜血,饮食可,大小便如常。

芦根60米仁30桃仁15杏仁15威灵仙30南沙参15黄芩30仙鹤草30生半夏20茯苓15瓜蒌皮30薤白15玄参15浙贝30牡蛎30白芥子15金果榄15桔梗15甘草10生南星20天竺黄10赤芍15麻黄10猫爪草10五灵脂15百部15陈皮15 七剂

2009/4/3 咳血少

继用上方 七剂

2009/4/11诉胸痛,咳嗽,痰白,无咯血,饮食可,二便调,易感冒。脉左尺弦偏硬,寸关细弦,右沉细弦。舌淡青,苔黄腻。

芦根60米仁30冬瓜仁30桃仁15杏仁15威灵仙30南沙参15黄芩15瓜蒌皮30薤白10生半夏15生南星15茯苓15玄参15浙贝10牡蛎30白芥子30麻黄15猫爪草10百部15陈皮15鱼腥草30蛇舌草30仙鹤草30黄芪15党参30五灵脂15白术10 七剂

2009/4/20诉仍胸痛,咳嗽,痰稠色黄,微口干,饮食可但乏味,二便调。脉左关寸沉滑、尺弦偏硬,右寸沉弦、关尺细微弦。舌淡红略青。

芦根60米仁30冬瓜仁30桃仁15杏仁15威灵仙30南沙参15黄芩15瓜蒌皮30薤白10生半夏15生南星15茯苓15玄参15浙贝10牡蛎30白芥子30麻黄15猫爪草10百部15鱼腥草30蛇舌草30仙鹤草30黄芪15党参30五灵脂30白术10青、陈皮各10 五味子10 七剂

案三:刘xx 男 45岁 上模老居八组

2009.1.15 诉头右上额角时感无规律抽搐样疼痛, 余无明显不适. 饮食可, 二便平, 舌红胖苔薄白, 边有齿痕. 舌下络脉青紫粗壮. 左寸沉关濡尺弦略紧, 右脉短, 寸沉关浮弦尺稍弱. 南大一附院MRI检查: 右桥脑小角区见一不规则形的长T1长T2信号息, 向上伸入桥前池, 边界清楚, 翻转恢复序列呈稍低信号, 脑桥右侧受压变形朝左移, 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 脑室系统未见明显扩大, 中线结构无移位. 诊断: 1 右桥脑小角区异常信号,多考虑表皮样囊肿. (02年12月13日 MR:考虑右桥小脑区表皮样囊肿. 08年4月20日江医二附院MRI:1,右桥小脑角池胆脂瘤.大小约1.6CM*3.7CM 2,脑实质内多发性小缺血灶.)

礞石30g 大黄15 g 枳实10g 生半夏30g 生南星30g 茯苓60g 泽泻10g 白芥子30g 怀牛膝15g 玄参15g 浙贝母10g 黄芪30g 白术15g 佛手10g 细辛6g 川芎30g 吴茱萸6g 大蜈蚣1条 天龙10g 全蝎10g 地龙15g 僵蚕30g 炮山甲6g 甘草10g 生姜30g 麝香0.3g 珍珠母30g 人工牛黄3g 生首乌30g 五剂

2009.2.19 左脉细弦,右脉寸浮弦关尺稍沉。舌暗红,诉头右颤痛,冷汗,盗汗。

吴茱萸10 川芎30 葛根15 制南星30 桂枝15 甘草10 白芍15 红花15 僵蚕15 地龙15 土鳖10 生姜60 黄芪30 人工牛黄6 当归15 细辛10 木通10 怀牛膝10 (全虫10 海龙10 海马10)磨粉另服。七剂

2009/2/28 脉左沉细弦,右浮细弦,舌淡青。诉颈项后牵强痛,仍有盗汗。

吴萸10附片15川芎30葛根50白芍15怀牛夕10制南星30茯苓30僵蚕15地龙15白芥子10土别10细辛10桂枝15当归15甘草10人工牛黄6天麻30白术15 七剂日三服

2009/3/12 诉盗汗,右肩臂痛,头额右侧闪电样疼痛,偶有发胀,右寸关沉尺细弦,左寸沉,关濡尺细弦,舌嫩

吴萸10 川芎15 葛根60 白芍15 怀牛膝10 蜈蚣3条 僵蚕15 地龙15 土别10 制南星30 细辛10 当归15 甘草10 牡蛎50 桂枝30 附片15 白术12 茯苓60 全虫10 生姜30 大枣30 党参30 7剂

2009.3.26 脉弦缓关偏硬,舌红嫩见齿痕,诉头痛不明显,右肩周仍有疼痛、盗汗。

继用3月12日方 加姜黄15 威灵仙30 。七剂

2009/4/8 脉弦缓尺弦稍硬,舌淡红嫩。诉无明显头痛,肩臂痛出血已止,腰酸困,二便尚调。

吴萸10 川芎15 葛根60 白芍15 怀牛膝10 蜈蚣3条 僵蚕15 地龙15 土别10 制南星30 细辛10 当归15 甘草10 牡蛎50 桂枝30 附片15 白术12 茯苓60 全虫10 生姜30 大枣30 党参30 泽泻15 姜黄10 五灵脂10 7剂

案四:余xx 女 19岁 福建福清市

2009/3/10左脉关沉弦,寸尺沉细,右脉关寸短滑,尺稍弱,舌淡红。诉忧郁症,心情极度郁闷,失眠,梦多,纳呆,大便粘腻,月经期尚准,每届经期少腹胀痛,精神更烦燥。

浮小麦30甘草10大枣30栀子15大黄15川连15竹叶10郁金15石菖蒲10礞石30生半夏30仙灵脾30茯苓30麦冬15合欢皮15珍珠母30 七剂

2009/3/17脉关弦寸尺稍沉,舌红。其母诉饮食量少,继用3月10日方,去仙灵脾,加白芷10 生首乌15 远志15 玄参30 7剂

2009/3/24 脉右寸弦促,关尺弦细,左弦细,舌红。大便偏紧。

大黄30 芒硝20厚朴15枳实10龙胆草10 黄连10苦参15生半夏30甘草10礞石30生地60 茯苓15 麦冬30 栀子15 胆星15 丹参15 七剂

2009/4/2 脉寸关弦尺稍沉,舌腥红,苔薄。诉服上药后腹泻,日三、四次。睡眠质量改善,精神佳,欲恢复上课。

大黄30厚朴15枳实10龙胆草10 黄连10苦参15生半夏30甘草10礞石30生地60 茯苓15 麦冬30 栀子15 胆星15 丹参15 珍珠母30 玄参30 七剂

捍卫中医勤求古训,弘扬国粹博采众方,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