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 解

 渐华 2022-07-17 发布于山东

标题的意思是,人体脏腑之气与自然界的时空关系,以及对气机升降沉浮异常的调整原则。(因本人对古代天文、地理、历法知识的欠缺,加上现代对此文解说者也少,难寻参考,所以只能随文解意,或有错误,智者斧正)(原文中有几处文字,按个人理解进行了改动,是否正确,也欢迎指出)

文章图片1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五行相生关系,循环无端,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平衡被破坏,则出现乘、侮等异常情况。

“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脾属土行,寄旺于长夏季节,图中是标注在未、申位置,在夏、秋间。土生万物,土行同时也旺于春夏秋冬四季末尾十八日。两种说法有异,但相同点是土行并不能统治整个季节,所以说“无正行”。

“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如图:春季属木,在寅卯辰;夏季属火,在巳午未;秋季属金,在申酉戌;冬季属水,在亥子丑。土行在哪里?在辰、未、戌、丑这四个位置。

“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人与自然的时空对应状态是:丑位对应左足,如前面说的,丑位土行,春气萌动,立春节气也在这个月份。依此类推,辰位对应左手,立夏;未位对应右手,立秋;戌位对应右足,立冬。(脾主四肢)

(前面说的是十二地支,下面就说十天干)

“戊(多个版本为戌)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戊属阳土,主气。戊的本体气是平的,与其他气产生影响,会兼有温、凉、寒、热之气的不同变化。在脏腑,对应的是胃腑;

“己土,其本味甘(多版本为咸),其兼味辛、咸(多版本为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己属阴土,主味。己的本体味是甘味,与其他味产生影响,会兼辛、咸、酸、苦味的变化,在脏腑,对应的是脾脏。

“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从其宜,不可定体”脾胃互为表里,病理密切相关,治疗脾胃病,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变化,不能固守在脏在腑的条条框框中。(脾胃又与其他脏腑产生各种影响变化,同样要整体判断,不受局限)

“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间,顺逆传变不同,温凉不定,当求责耳。”肝木、肺金,在肾水、心火之间(如图),或顺或逆的影响变化不同,治疗也就不同,(在脾胃病的治疗原则基础上)扩展发挥,进行完善。

(图中文字):

“春升,酸泻辛补,春脉弦,在人为肝,温补凉泻,胆在左关是也。”春气升发,酸味泻辛味补,春天的主脉是弦,对应人体为肝胆,温性补凉性泻,脉诊部分体现在左手的关脉。(此数条,从文字表面意思不难解说,但其中道理还没考查理顺,或许像前面一样,原文会有错谬。所以暂存待考)

“夏浮,咸补甘泻,夏脉洪,在人为心,热补寒泻,与小肠左寸是也。”

“长夏化,甘补苦泻,长夏脉迟缓,在人为脾胃,右关是也。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

“秋降,酸补辛泻,秋脉毛洪,在人为肺,凉补温泻,与大肠右寸是也。”

“冬沉,咸泻苦补,冬脉沉石,在人为肾,寒补热泻,与膀胱是也,左右尺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