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全文共2500余字,系本人逐字从原志中敲打出来,并全文进行手工繁简转化和校对隶定标点句读而成,未参照和参考任何已有成果和资料,文中标点断句及文字录入错误亦由本人承担,故而特申请原创保护,谨防有人直接“拿来主义”,如若转载请申请并说明文章来源。所申请原创内容,只限于文字隶定和句读标点断句,文字原创权仍属于原序录撰写者清人施景舜前辈,特此声明。 项城县志卷五 地理志 形势 《通志》及旧《志》载项城形势,寥寥数语,又乖方向,大率沿盛世讳言兵之狃习,岂可谓之知要者哉。项城地势固属平衍,然考三国魏时,贾逵为豫州刺史,因江南多故,尝统大兵驻项。东晋孝武帝时,秦符坚伐南宋,豫州刺史刘粹遣骑据项城,自后战争多在此处。而咸同间,捻匪扰豫州亦数经项城,则守项城以捍御东南而屏蔽西北,固古今不易者矣。 汉延熙十八年,魏毋丘俭、文钦等起兵讨司马师,俭将五六万众渡淮至项,王基言于司马师曰:“军宜速进据南顿,据坚城,保积谷,平贼之要。”师从之,以基为前军,进据南顿。俭等亦往争,闻基先到,乃还师。又遣人向寿春绝俭等归路,而自屯汝阳,遣邓艾进屯乐嘉以诱之,卒平俭等。夫知彼之所以攻,则知我之所以守,亦言形势者所当留心也。 黄巢攻陈州,李克用以兵五万救之,败尚让于太康,又败黄邺于西华,巢败走中牟。《一统志》:“项城有德胜城,李克用屯兵所筑”,盖在此时所以遏巢东窜之路者也。 县境虹河,俗以为曹魏建都许昌时运河,今已淤塞,固可无论。然唐宪宗时,运杨子院米沂淮入颍,由项城西入溵,输于郾城,以馈淮西行营,今尚无大变迁。运道所在,舟舶往来亦不可不熟加筹虑者也。 又咸同间,东北一带土匪渡沙河而南扰项城者,多由杨滩渡口,其亳匪欲犯项城者,渡河又在下游,亦当因时设防者也。设在今日,而有寇盗之警,尤以团练寨堡为急务,盖《大易》所谓设险以守,固不必天地自然之形教而后有可言也。 县境以东,方去城为较远,其设守亦较难。其东南以黄庙为最外第一重门户,固宜守黄庙北之冯庄寨,扼泥河而守,形势甚便。威丰间,捻匪窥冯寨时,寨新修,守御未备,向莲池寨借枪炮众,欲弗许,高金辂力主与之,曰:“匪不得过黄庙,吾等安坐无事矣。”众从其言,匪不得肆,一方以安。 由黄庙而西,泥河南岸有老实刘庄寨,东南有王庄寨、胡溜寨,可联络以资声援,北岸黄庙正东为于庄寨,又东南为崔老家桥,为咽喉之地,当设法防守。其南尚有小崔寨、刘庄店寨,当互相联络,由崔老家桥东北为戴庄寨,踰汾河而北为胡家寨,又东有沈丘境之戴埠口寨、倪庄寨,应与项境联络,则彼之势不孤,而我之藩篱亦固。又东北为范营寨、马营寨、张寨、李楼寨、大高营寨、陈营寨、梅庙寨、翟楼寨,又北为九里岗之萧寨,为东北第一重门户。 又北为沈邱之纸店集寨,咸丰间,尝驻兵于此而屯粮于县境之槐店寨,尤当联络。由萧寨西北有周营寨、周寨、东西赵寨、毛营寨、王小庄寨、岳阁寨,又西即槐店集,商贾荟萃之区,尤土匪所必争。迤西有师寨、李寨,南有沈丘境之李洼寨,由槐店踰沙河而北,迤西尚有王楼寨、张湾寨、倒栽槐寨、刘寨,如此联络则东方可无虞矣。惟东北一角有铁佛寺牌之邴集寨、李寨、马寨,龙王庙牌之龙王庙寨、尹寨、赵寨、单寨羼入沈丘、太和两县之间,有鞭长莫及之虑,尤当设法联络以通声气。 第二重门户东南之直濲头最为重要,宜增添一寨。某年鲖阳土匪欲窥槐店,乡绅集议约合社壮丁在此防御,匪闻之遂止。又北应联络沈丘之大刘庄寨、张楷楼寨,县境之邹营寨、常李营寨,迤东有大涂营寨、黄孟营寨可为第二重屏蔽。其西有沈丘境之贾寨,县境小郑营寨、莲池寨、于庄寨、柳杭寨、冯楼寒、小孙寨、孙寨、后毛楼寨、王新庄寨,去直濲头槐店皆不过十数里,之间可资援助。 正南以新兴集为外第一重门户,现设巡防营于此,宜东北联大魏庄寨,北联神鞭王庄寨,又东联阜阳之彭马庄寨,北联大袁庄寨及县境牛庄寨、白杨树寨、韩营寨。又东联师店杨楼寨,以接梨园桥寨。由新兴集而西联孟庄寨、欧庄寨、路阎庄寨、马寨、曹窑寨及汝阳之前后李寨以接项城营,则南方之藩篱固矣。 项城营为西南第一重门户,在汝项交界,素号盗贼出没之区,尤当加意防守。其正南第二重门户在贾岭集,宜东联刘庄、小魏庄、淮宁之吴老庄、县境之麻大庄、王吕庄、张橛庄、李营、泥河北曹楼诸寨,以接梨园桥寨。又东北联新桥、孙营、魏营各寨,以接黄庙。由贾岭集而西,宜联樊楼、大赵庄、石楼诸寨,则城南十数里之间可以无恐。泥河在城南,去城其近,北岸无寨可资扼守,若临时设法堵御,未为不可。 城西寨堡较少,布置稍殊,其第一重门户在杨集寨,南通汝阳庙湾镇,北通商水周口镇,西达上蔡,最为要区,宜联络北上蔡之高岳集寨、县境之大傅家寨、商水之崇礼集寨以为声援,以遏贼由周口、上蔡来之路。东南联里湾、大傅营寨以为掎捔,包河桥在上二寨西南,去寨稍远,最为重要,宜设法固守,杜贼由汝阳庙湾来之路。以上各寨多近陂泽,庄村疏阔,防守甚为不易。其内第二重门户为孙店寨,南带泥河北襟汾水,宜南联汝阳境汝阳刘寨,又南联汝阳境董桥寨,资以兵力固守薛桥,以遏贼南来之路。 西北联张阎楼寨,北联朱庄寨,东北联后崔家各寨,踰汾河而北联申营寨,稍西联蒋寨,守汾河之蒋桥,西北联王博士营寨,北联尚店寨,此寨为西北第一重门户,同治初,捻匪尝盘踞于此,总兵张曜督兵围攻数月,后设计始歼除之。又北联淮宁新集寨,西北第二重门户在范亭集,宜东联李老家寨,东北联大王庄寨,南联候营寨,为掎捔之势。 县境北临沙河,自宜扼沙河而守,若舍天然之形势不讲,则亦无贵乎人谋矣。水寨为通衢,东北即以沙河为池,当为东北第一重门户。迤北联上张寨、郑埠口寨,皆近沙河。又西联杨营寨、唐店寨、王老家寨。由水寨而东联附近沙河之王成集寨、郑郭集寨以接李寨,则东北之藩篱固矣。沙河北尚有刘寨,当设法联络。凡濲河北岸之韩腰庄寨、刘庄寨、淮宁之周营寨、县境之潘寨、刘楼寨、郭平楼寨、刘新庄寨、袁寨皆当联络,作为东北第一重策应。 南顿寨与水寨东西相去十二里,为正北第一重门户,宜东北联光武寨以接唐店,西连淮宁刘寨、县境西张寨。西张寨西北尚有平乡店寨,相去较远,中间如淮宁之黄寨、文寨、焦庐埠口寨所当联络。百冢铺寨南临曹河、北界濲河,由水寨南顿入城必由之道,为第二重门户,宜西北联淮宁马旗屯寨以接大王庄寨,东联火星阁、田营、牛楼、丁集各寨以接冯楼。凡曹河北之樊沖、黄冢、黄庄各寨皆当联络,作为第二重策应。朱滩店、娄堤店二寨在汾河、曹河之间,地当衝要,皆可作为三重门户,以去城较近,不具论。汾河之在城北,与城南泥河同。 以上举各寨,或兼及他境,然必在彼有孤立之恐,在我有藩篱之失,彼此均有相宜之处。所谓不当稍存畛域者也。就所闻见,粗述大略,因时制宜,存乎其人焉。 |
|
来自: tcfzhf的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