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与母亲之间,应该是世界上最为亲密的关系,从十月怀胎,到两年哺乳,从牙牙学语,到懵懂少年,儿子与母亲都在相互陪伴。 儿子不停地成长,母亲与儿子之间的相处方式,也应该不停地改变,否则让儿子心理产生不正向的偏差不说,行为也会有不正的偏向。 很多母亲并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与儿子的相处,一是因为她们对儿子身心发展的忽视,二是因为自己过于爱儿子,导致自己不愿意直面这个问题。 可是请各位母亲注意,改变是必须的,如果不改变的话,那不仅会害了儿子,还会害了自己。 下面我给有这种,“不知如何改变”困扰的母亲几点建议,希望你能从中寻找到适合的方法。 一:要有界限感,尽量减少男孩的“性别困扰” 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一定是作为一个重要角色出现的。儿子与母亲之间的亲密,有时候比夫妻之间更为亲密。 可是小孩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模仿能力强,这也是成长的因素,可是与母亲在一起时间久了,就有很大的可能去模仿母亲的动作,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也是女人。 其实在许多心理医生那里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就是男孩在长大之后,有“性别困扰”,觉得自己应该是女孩,有些是因为病理性的,也有一些,就是因为与母亲过于亲密无间,造成了自己的“性别困扰”。 所以母亲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界限感”,比如不在儿子面前换衣服,不与儿子一起洗澡,注意尽量不在儿子面前弄太长时间的妆容,以免造成儿子的“性别困扰”,在言行、举止等方面,往“女性化”发展。 二:母亲尽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被很多人深恶痛绝,可是哪一个母亲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呢? 我知道母亲是爱儿子的,我知道母亲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不让儿子受到伤害,可是这种溺爱式的母爱,真的会伤害孩子。让本该产生“责任感”的孩子,变得凡事都想藏在母亲身后,变成一个“妈宝男”。 婚恋市场上就有这样一句话“不嫁妈宝男”,原因就是,绝大多数“妈宝男”没有责任感,一个女人如果嫁给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男人,是一生的悲剧。 所以,培养儿子的“责任感”,是每一个母亲必须要做的事情。 母亲可以在儿子面前示弱,让儿子担任小小男子汉的身份;在遇到一些困难,或者儿子犯了一些小错的时候,应当让儿子自己面对。 这样一来,儿子就会慢慢地被培养出“责任感”。一个男人可以没有钱,但是不能没有“责任感”。 三:在合适的时候,母亲要知道放手,培养其独立能力一切都是为孩子好,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会谨记的一句话。其实绝大多数母亲,也都是这样做的。 但是某些母亲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不许孩子做任何事,全都帮孩子做。 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会站出来;在孩子遇到困扰的时候,母亲会一把抓;在孩子遇到任何问题,母亲都会勇敢地站在孩子前面,为孩子遮风挡雨。 这种行为的基础是“母爱”,母亲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一丁点伤害,可是这种方法,却会伤害孩子。 无论做了什么错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母亲都会帮忙,甚至一把抓,孩子怎么会有成长的空间与动力?孩子又怎么学会独立?脱离母亲的怀抱之后,他会遭遇更多的痛苦! 所以,当孩子长大一点之后,聪明的母亲,就会适当的放手,在保障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一点一点的尝试着面对生活中的点滴。 只有这样做,孩子才会慢慢地独立,才会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人。 四:心理亲密,身体远离,警惕“恋母情结”升温 “恋母情结”普遍存在于母子之间,只是在儿子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地将这种情结隐藏在心底,甚至遗忘,这也是大多数男孩的必经之路。 可是某些母亲却不知道及时将自己剥离出儿子的世界,导致儿子的“恋母情结”升温,给自己以及儿子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扰。 不少男人,就是因为“恋母情结”严重,导致自己寻找另一半的时候极为困难。 所以儿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母亲就要主动剥离,要心理上亲密,要身体上远离,让儿子进入正常的男女关系中去。 而及时地脱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儿子离不开母亲,而是母亲离不开儿子。那种母子之间的感情,让母亲对儿子难以割舍。表现为只要看不见儿子,就会幻想儿子受伤害等。 所以母子相处时,最重要的就是,母亲要及时地掌控与儿子的距离,培养儿子的能力。否则等儿子成人,木已成舟之后,再后悔,就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