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完没了的战争,乱成一团的局势│936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南梁陈伯之之乱、益州之乱刚刚平定,北魏各权臣争权夺利正忙,高肇向着第一宠臣的位置努力攀登的时候,身怀国仇家恨的南齐鄱阳王萧宝夤,跪伏在北魏皇宫大殿之下,请兵伐梁。当时,恰好赶上狂风暴雨骤然而至。不过萧宝夤并不在意,为了表示决心,继续跪伏于风雨之中,泣血哀求。宣武帝有些心动,又有些犹豫。

这时,投降北魏不久的陈伯之也主动表示,如果出兵伐梁,自己愿意效力。

经过一番商议后,宣武帝决定,先调动兵马做好战前准备,等到秋冬季节,展开攻势。

宣武帝任命任城王元澄为主帅,调动冀、定、瀛、相、并、济六州两万人马,加上驻守寿阳的三万士卒为伐梁主力,统一由元澄指挥。

同时,宣武帝任命萧宝夤为都督东扬州等三州诸军事、镇东将军、扬州刺史、丹杨公、齐王,配给他一万兵马,还允许他自行招募兵马,驻守东城;任命陈伯之为都督淮南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率军驻守阳石。二人都受元澄节制、指挥。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503年八月,宣武帝又任命镇南将军元英为都督义阳诸军事,率军向南梁义阳方向,发动进攻,拉开了这次南北之战的序幕。

驻守义阳的南梁司州刺史蔡道恭闻讯,急忙派遣骁骑将军杨由率领义阳城外的三千户居民退守贤首山,修筑营寨自保。

十月,元英率北魏大军包围贤首山营寨。寨中百姓见北魏军势大,杀掉杨由后投降。北魏军攻至义阳城下。

与此同时,任城王元澄也分兵派将,分别进攻南梁的东关、大岘、淮陵、九山等军事要冲。

北魏军有备而来,开战之初迅速占据优势,相继攻占关要、颍川、大岘三城,并击溃白塔、牵城、清溪等处的南梁守军。

萧衍见形势危急,也是立刻调兵遣将,支援前线各处被北魏军攻击的城池。他派遣徐州刺史司马明素率兵三千救援九山,派遣徐州长史潘伯邻率军救援淮陵,派遣宁朔将军王燮退保焦城。

不过,在北魏军强大的兵锋面前,南梁的援军也是节节败退,焦城、淮陵相继被攻陷,徐州刺史司马明素被生擒,徐州长史潘伯邻战死疆场。南梁济阴太守王厚强、庐江太守裴邃也相继战败。

就在南梁军各处纷纷失败之时,阜陵守将,太守冯道根却凭借微弱的兵力,守住了阜陵城,大败北魏军。

当初,冯道根刚刚上任,率军驻扎阜陵城时,就立刻命令麾下士卒百姓,整修城池,挖掘壕沟,并派出斥候,四处侦查,好像敌人马上就会到达一样。

很多人嘲笑冯道根小题大做。冯道根正色言道:“怯防勇战,此之谓也。”意思就是防守时,应该像胆怯、害怕敌人那样,小心谨慎,而两军交战时,则要奋勇杀敌,这正是兵法要义。

虽然冯道根已经在第一时间就开始加固城防,但就在阜陵城防还没有全部修建完毕的时候,南北大战已经再次展开,北魏两万大军杀到阜陵城下。这下,那些曾经嘲笑冯道根的人,一个个吓得惊慌失色,再也笑不出来了。

再看冯道根,依然是坦然自若的样子,顺势给对手来了个改版的空城计。他命令将城门大开,自己也并没有顶盔挂甲,而是宽袍大袖,一副参加文士聚会的做派,登上城楼,面对城外铺天盖地而来的北魏军,平平静静,从从容容。

仅仅如此当然不够,同时,冯道根挑选出两百最精锐的士卒,杀出阜陵城,主动迎战北魏军先锋军。

南梁军的举动,大大出乎北魏军意料,猝不及防下,北魏军先头部队被击败。虽然损失没多严重,但北魏军士气却受到严重影响。更主要的是,北魏军主将见城头上冯道根一副镇定从容、胸有成竹的样子,城门外,南梁军则士气高昂,冲杀勇猛,猜不透阜陵城中南梁军的底细,心中犹豫。之后,为了稳妥起见,北魏军选择了撤军。

见吓跑了北魏军,冯道根又派出城中仅有的百余名骑兵,乘胜出击,再次击败北魏军高祖珍部。

受到阜陵城的阻碍,这个方向进攻的北魏大军粮草运输不畅,不得不撤军返回。

阜陵城的胜利,让南梁军士气大震,梁武帝加封冯道根为豫州刺史。

当然,其他方向,双方依旧在激烈交锋,互有胜负。

504年春,已经成了北魏江州刺史的陈伯之,率军攻打东关城,南梁征虏将军赵祖悦奉命迎战。双方一场激战,赵祖悦战败。

以防守为主的同时,梁武帝萧衍也在调兵遣将,避实就虚,伺机发动反攻。

当萧宝夤率北魏军到达汝阴时,他原来奉命镇守的东城,已经被南梁军占据,于是,萧宝夤就在寿阳的栖贤寺暂时将大军驻扎下来。

就在这时,南梁将军姜庆真奉命,趁北魏大军全面铺开,后方空虚的良机,率军直扑寿阳,并一举占据寿阳外城。

猝不及防之下,寿阳内城的北魏军将士,一片混乱。

关键时刻,任城王元澄的母亲,孟氏太妃挺身而出,整顿军队,激励文武将士,安抚士卒,并冒着箭雨,亲自登上城楼巡视。在孟太妃的激励与指挥下,寿阳城中北魏将士士气大震,拼死防守。同时,萧宝夤得知消息,率军杀到,与城中守军里应外合,和南梁军展开激战。双方从凌晨一直战至傍晚。最终,南梁军没能攻克寿阳城,姜庆真率败军退走。

好在虽然南梁军偷袭寿阳不成,但北魏军主要攻击方向之一的钟离,也一直控制在南梁军手中,没有丢失。

此次南北之战,局势依然胶着。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