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是南朝梁朝的建立者,其父亲萧顺之和萧道成是堂兄弟,都出自兰陵萧氏。萧衍是萧道成的祖侄。萧道成建立齐政权后,曾封萧衍的父亲萧顺之为临湘侯。 萧衍深得齐武帝萧赜的信任,后被任命为雍州刺史。 萧鸾去世后,其子萧宝卷继位,刚刚十六岁,萧鸾指定了六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右仆射江祐、右将军萧坦之、侍中江祀、卫尉刘暄。这些辅政大臣轮流在宫中值班,各自根据自己的意愿,发布诏书。号称六贵。由于他们各自为政,造成了朝政的混乱,不久,萧宝卷利用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很快铲除了这六名权贵。 萧宝卷独揽大权后,对朝政动辄实施屠杀,一些感受到危险的大臣纷纷起兵反抗,但都被萧宝卷镇压,遭到诛杀。萧宝卷更加志得意满。 公元500年十月,萧宝卷将屠刀挥向了尚书令萧懿,给萧懿送去了毒药。萧懿的弟弟,萧融同时被杀。 这次屠杀行动,幸运之神没有能够再次光顾萧宝卷,而死亡之神已经向他走近。 萧懿的弟弟、雍州刺史萧衍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早在辅政大臣轮流执政时期,萧衍就和堂弟、录事参军张弘策商量认为,朝廷将要大乱,暗中做应变的准备。又派张弘策联合时任郢州行事的哥哥萧懿共同行动,被萧懿拒绝。萧衍于是计划单独行动,将弟弟骠骑外兵参军萧伟、西中郎外兵参军萧憺都从京师建康召回襄阳。 萧懿就任尚书令后,萧衍再次派人提醒哥哥萧懿,功高震主,将惹来杀身之祸。要想保住自身安全,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废黜萧宝卷,另立明君,第二是回到外地任职,暂避危险。萧懿对这两个意见,都没有接受,最终导致杀身之祸。 萧懿被杀的消息传到襄阳后,萧衍召集部下开会,商量对策。一致决定,直捣建康,除掉暴君。 萧衍联合荆州刺史、西中郎将、南康王萧宝融的西中郎长史、行府州事萧颖胄,拥立萧宝融为为主,京师建康进发。 公元501年三月,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登基称帝。和在建康的萧宝卷分庭抗礼。 在内战激烈进行的同时,萧宝卷比以前更加荒唐。 萧宝卷鉴于以前几次大臣叛乱都没有成功。所以对萧宝融的叛军也没有放在心上。九月,萧衍攻克江州、郢州时,他仍然无动于衷,和以前一样在建康四处出游。计划在叛军到达建康城西时,决一死战。萧宝卷因为陈显达在一次会战中就被击败,崔慧景围城十二日就逃走,所以认为萧衍也会不战而退,所以并没有认真做好战斗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困,萧宝卷内部发生分裂,侍卫人员决定诛杀萧宝卷向萧衍军投降。十二月六日晚,后阁舍人钱强打开云龙门,征虏将军王珍国、兖州刺史张稷率军进入内殿,御刀丰勇之作为内应。此时的萧宝卷正在含德殿卧听笙歌,还没有睡熟,听到吵杂声,翻身爬起,从北窗跳出,打算跑回后宫,但后宫门已锁,宦官黄泰平一刀砍中萧宝卷的膝盖,萧宝卷跌倒在地,张齐冲上前去,砍下萧宝卷的人头。萧宝卷时年十九岁。 将潘贵妃以及萧宝卷的宠臣茹法珍、梅虫儿、王喧之等四十一人,关进监狱。 十二月九日,萧衍以宣德宫太后王宝明的名义,宣布废黜萧宝卷,改封东昏侯,皇后褚令璩、太子萧诵,都贬作平民。萧衍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公。诛杀潘玉奴,和茹法珍等人。 公元502年,正月,大司马萧衍任都督中外诸军事,获得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入朝不趋的特权。 萧衍任命之前的好友沈约为骠骑司马。沈约看出了萧衍的志向。主动建议萧衍代齐自立。并和范云一起向萧衍劝进。二人获立首功。 正月二十五日,宣德太后王宝明下诏:擢升大司马萧衍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梁公,采邑十郡。 萧衍打定主意后,开始清除称帝路上的障碍。 二月三日,萧衍以谋反的罪名,诛杀湘东王萧宝晊(萧鸾弟弟、安陆王萧缅的儿子),及其弟弟江陵公萧宝览、汝南公萧宝宏。 二月二十七日,增封梁公萧衍十郡。进封梁王。 三月十三日,诛杀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桂阳王萧宝贞(都是明帝萧鸾的儿子)。 此时,萧衍拥立的皇帝萧宝融从江陵向建康出发,到达姑孰。三月二十八日,下诏禅位于萧衍。二十九日,庐陵王萧宝源(萧鸾的儿子)不明不白地死去。 四月八日,萧衍正式登基称帝,建立梁政权。萧齐从479年建立,到公元502年灭亡,共存在二十四年。 四月九日,下诏封萧宝融为巴陵王,在姑孰兴建宫殿,就地居住。 四月十日,萧衍派亲信郑伯禽,迁往姑孰,强迫萧宝融吞服金块,萧宝融说:“要我死,不用金块,美酒就行了。”于是喝得酩酊大醉,郑伯禽就在榻旁把他杀死。萧宝融时年十五岁。 同时晋封谢沐县公萧宝义为巴陵王,延续南齐皇族的香火。 萧衍对一些萧齐的皇族手下留情,没有赶尽杀绝。萧子恪(南齐豫章王萧嶷的儿子)兄弟共十六人,都在南梁政权任职,其中南康侯萧子恪、祁阳侯萧子范、萧子质、萧子显、萧子云、萧子晖都很有才干,闻名于世,并且最终都以寿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