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赠汪伦》赏析

 诗词曲赏析 2022-07-17 发布于河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江伦送我情!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赠别诗。作者在桃花潭游玩的日子里,受到了

主人的热情款待,临走时主人又来送行。于是作者写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

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了一幅离别的

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行水道,

“将欲行”表明是在陉舟待发之时,

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站在正要离岸

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不像首句

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了

岸上传来的歌声。一群当地老百姓

(在汪伦的带领下)踏着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来了。这似出乎李白意料,所

以用“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

人已呼之欲出。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是遥接首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是

在桃花潭。“深千尺”非实指而是形容,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局埋下伏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

自然地联系了起来。结句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友情。潭水

已深达“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耐人寻味。如果直说汪伦

之情像千尺深的潭水,便是普通的说法,诗人只一转换,妙境全现。妙就妙在

“不及”二字。这后两句因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的手法,故将无形的“情谊”变

为了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此诗语言近似大白话,写法亦

似白描,然其妙处尽在三、四句之生动用比,使全诗生意盎然。

这首诗深得后人赞赏,“桃花潭水”也因之成为后人抒写离别之情的常用

语,桃花潭一带也因之留下许多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者访问的遗迹,如其东岸

便有门额题为“踏歌古岸”的踏歌岸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