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服装制板,热爱服装板型设计研究。 🎽:从事服装实战制版二十一周年。 🏌:每天无私分享日常板型干货成果。 👔:关注我,我把大神级别的技术统统给你。 🎽:技术资源整合,洞察流行趋势,结合流行趋势优化板型。时刻提升自己,更好的服务于工作。 ![]() 短期链接会在短期失效,必须点赞+收藏确保以后可以永久查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人微信进行技术交流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获得更多技术文章 免费日记,送给有需要的人,用点赞+转发支持一下,用您的免费行动来告诉我后面是否继续系列分享。 好的西装版型需要符合的条件: 1 衣身平衡 门襟穿起笔直 侧缝垂直地面 袖子一定是自然朝前的。 2 各部位松量恰到好处 不松不紧也不吊。 3 省量分配科学合理包容性大 省的处理恰到好处。 女装一定要考虑胸省 省的运用要恰到好处合理得当 省可以无形 但一定存在。 4 袖笼曲线符合人体 袖子圆顺丰盈。 5 肩斜、胸省、肩省、撇胸等各关键部位数据精准到位。匹配合理。 受力面落在整个肩部 穿起不会有累感。 肩省是整个大身形很关键的结构 如何运用处理也是重要之笔。 6 细节处理合理到位 符合运动和功能要求。 7胸省的运用对西装的衣身平衡来说至关重要 很多看似无省 其实省是藏于无形 制图尺寸: 1:后中长:42.5(腰节下来3-5CM) 2:肩宽:44(稍宽肩类型) 3 :胸围:100CM(宽肩类胸围不可小) 4:下摆:94CM(太大容易起翘) 5:袖长:60CM(稍偏长,短衣长袖) 6:袖肥:34CM(瘦袖肥类) 7 :袖口:27CM 8:驳头宽:约为8.5CM(稍宽类型) 9:领座高:3.5,翻领高:4.5CM 10:袖笼弧长:50-51CM, 11:手巾袋:11.5*2.5CM 12:叠门宽:5CM 13:垫肩厚度1CM 首先建立框架,宽度为胸围/2+0.5(基本损耗量)如果有腰省,需要加腰省损量。长度我们暂时随意取,只要超过衣长即可。 后横开领7.2CM,直开领2.5CM,前横开领6.7CM,背长38CM,根据不同款式有的背长可以上提2-3CM。比如断腰节连衣裙。后肩斜15:4.8前肩斜15:6CM,需要说明的是本款需要加1CM厚垫肩,此肩斜度不含垫肩抬高量。前腰节比后腰节高0.5CM(收腰类高出1CM) 胸高点为24-25CM,年轻取24CM,年龄大点取25CM,内衣取24CM左右,羽绒服可以取大点。袖笼深要确保在AH/2左右, 取肩宽/2-0.4,后期通过加放吃势来弥补0.4CM量,后背宽取20.5CM,前胸宽取18CM,由于是宽肩加上有是西装领,所以胸背差可以取2.5CM。前胸宽过宽前胸领处会起竖柳。 绘制后肩省,肩省大2.4CM,胸省取4.5CM(宽松腰,肩胸省原型可以大点,因为收腰类的衣服腰省取代了部分肩省胸省。设置好袖龙门宽度,虽然胸围尺寸大但是袖笼们注意不要大,太大成衣袖型不好看不显瘦,丰胸量这里取2.5CM。乳距宽一般8-9CM,这里取8.8CM。 设置侧缝,侧缝设在袖笼宽的1/2处,袖笼门宽控制在10.5CM左右。袖笼眼越宽袖子越显胖不美观。后袖笼确保长于前袖笼0.5-1CM范围内, 绘制后领,后领宽取9CM,如果不分领座可以取8.5CM,直开领取2.5CM,定出后中衣长,处理前后省,后肩省可以分3个地方处理,分别为后中/袖笼/肩吃势,前片分为3个地方处理,分别为前中/袖笼/和腰省。 后肩省平衡消除:后中转入0.8CM,解决后中起吊,袖笼转入0.8CM,为了确保左右平衡。余下0.6CM肩省作为缝制吃势。 前胸省平衡消除:既然后袖笼转入0.8CM作为松量,那么前袖笼一定也要转入0.8CM作为松量。这样才能确保前后袖笼平衡。前中转入0.5CM,为了防止驳头起空,所有转入量要比袖笼少。确保前片左右两边结构平衡同时要确保不起空。余下转入腰省处理。我们做每个版时一定要知道省的去向。外套和羽绒服的处理省又不一样。那么羽绒服的4CM胸省又处理到哪里去呢?我们在做版时一定要知道省的去向。 如果后中是连口,后中直接在下摆处修掉起空量,那么采用原型肩省就没有2.4CM,应为1.6CM左右。为什么后中一定要去掉一个量呢?是由于衣服宽松,袖笼会下坠,形成一个向前后中的推力,造成前翘后翘的最终原因,为了维持平衡,所有前后中要转入部分省量(相当于前后中下摆处修掉一个多量) 通过图示不难发现袖笼受宽松量和袖子重力影响(服装的结构力学)形成袖笼下坠。受袖笼重力影响产生向前后中推力。如果前后中不处理省会感觉前后中偏短起吊。 前后下摆处各收进1CM,不要收大了,此处收太大,袖笼容易外扩。装好袖型不好看。前中下摆补出1CM量,即使你衣身平衡了,但是下摆不补出一点始终会有视觉不水平的 将部分胸省转移至腰部做收省处理。 由于是装垫肩的款。垫肩厚度是1CM,所以前后肩端抬高0.7CM,为什么不抬高1CM,有两种原因,一种垫肩受衣服重力影响,还有一种是订垫肩受线松紧影响。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所以我们肩端只抬高0.7CM原因。叠门宽设置5CM,衬衫一般为4-5CM,外套一般为5-7CM,大衣一般为7-10CM,取值越小越活跃,取值越大越严谨。前领宽开大量同后领一致。 配领。西装常用配领方法有两种,分别为映射法和计算法。这里采用计算法配领。基本同蒋锡根老师方法雷同。设领座高3.5CM,翻领宽为4.5CM(指肩部位翻领宽)确定领倾斜角度,西装领常用角度为18度。我们这里先按9度来找基点,领基点按0.7*3.5CM=2.5CM。延长前肩缝2.5CM定基点。后面做分领时再加角度。 根据图片效果绘制出驳头造型。驳头宽这里设置8.5CM(它和总领宽有关系,总领宽越宽驳头就越宽)需要注意的是驳角点需要上抬0.2CM,这样才能保持串口线顺直(因为领和衣身受力的牵扯影响会造成驳角点缺少0.2-0.3CM量,所以事先要补出来) 对称镜像出驳头造型,绘制翻领松量。翻领松量为a+b:1.7(b-a)。1.7量是根据领设计角度而定。领角度越大此处数值越小,反之越大。 绘制出基本领型。找出领分割线(后中距翻折线0.8CM,前面距翻折线1.2CM) 绘制出分割领座。需要说明的是领角度越大,底领向上弧度就越大。领型弧度要圆顺自然。一般男装领倾斜角度比女装大。 变形翻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V”型类领型翻领下口需要拔开0.3CM左右,对于“U”型类领翻领需要吃0.3-0.5CM量,因为有个里外层关系,所以要吃点,否则领容易豁开,对于变形后领外口线应短于变形前领外口线,由于变形后领侧面角度加大造成外口线长度减小(如下图示) 绘制挂面,由于是双排扣,挂面宽度需要超过扣子位置。挂面驳口线需要加0.6CM转折量,面料厚0.6-1CM,因为挂面在外,就像书一样对折后外层显小,存在里外层关系,所以外层需要加宽点,领面加宽也是同样道理。 在变形翻领面时。最终领面宽度要比领里宽0.6CM(具体根据面料厚度)领面外口要比领里外口长0.3-0.5(具体根据面料厚度)领面头子要比领里头子长0.15-0.2CM作为吃势,防止领外翘。挂面也是一样道理。领里丝缕我们常用斜丝。 配袖。先检查一下袖笼是否合理,AH长度以及前后袖笼差值,一般前袖笼比后袖笼短0.5-1CM范围内,AH长度在1/2胸围左右。 袖笼做一次旋转处理,让袖型偏前处理,原理来源于蒋锡根老师袖偏角理论,方法不一样,只不过是换一种制图方法但结果是一样。里襟建议加一粒透明口加以固定,否则会如图所示会掉下来露出来。 关于袖山高的取值控制。 1:大衣袖山高取1/6左右 2:西装袖山高取1/6-0.5CM左右 3:衬衫的袖山高1/6-1CM左右 袖山高尽量控制在此范围类,如果不在此范围可以微调袖肥和AH长度。根据款式风格,3者关系要匹配合理。 定袖山高,注意袖山高控制在1/6平均袖笼眼范围类。袖山高太低袖中会起吊。但是也不可以过高,因为1/6处约为成衣立体袖笼眼高度。我们袖山高保持与立体袖笼眼相同或相近高度即可 建立袖子基础框架绘制袖山弧线,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完美的袖笼才可以绘制出一个完美的袖山来。所以我们在绘制袖子前需要检查一下袖笼是否合理。袖山可以画瘦点,因为是宽肩,袖山可以大胆的画瘦,成衣不会有紧绷感。 袖山吃势1.8CM。前吃0.8后为1CM。定好袖中点。吃量不够,袖山下面成衣效果会有凹陷状态问题。建立好袖子框架。定袖型风格。目前市场袖型风格有三种,常规袖型、扣式袖型、扭势袖型。很显然扭势袖型不适合用在此款上,往往我们认为有扣式的袖型常用于表现外观硬朗效果。所以此款我们采用常规袖型。 前袖子互借2-4CM,根据面料。面料可塑性,可塑性强点我们可以取4CM。差点我们取2CM。比如复合面料。后片由于有叉,我们不能互接多了,一般为1-1.5CM左右。 大袖前袖缝拔开0.5CM。后袖吃0.5CM,大小与互借量有关。袖山可加弹袖棉,材质用用毡棉或毛呢效果更好。弹袖棉版型袖山弧度不可以与袖山弧度一致,否则失去装弹袖棉部分意义。弹袖棉的宽度一般为3-3.5CM为宜 绘制手巾袋,袋宽11.5CM,高度2.5CM。位置距肩点19-20CM,距离袖笼2.5-3CM。需要注意靠袖笼处需要抬高1.3-1.5CM。腰省省尖缩短5CM。 烫朴部位:部分局部烫衬,前片/挂面/领需要烫全朴修片。 配里布:后中放2CM褶量作为人体胳膊向前运动活动量。前片腰省可以转移至前 中作为里布松量。挂面上口由于是斜丝缝合容易拉长,所以可以合并0.3-0.5CM 量。袖底抬高2CM作为袖底缝子转折量。每条缝子放0.2-0.3CM作为里布坐势量 很高兴能遇见你们 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分享大家有好的建议欢迎指正 从而让我获得更好的成长 也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 我也会继续努力前行加油 感谢大家支持!
|
|
来自: 新用户95027489 > 《服装设计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