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揭开晴雯出身的谜团 ![]() 晴雯为什么认识雀金裘? 文:子凡shine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是《红楼梦》里最唯美的画面之一。解析晴雯补裘,通常会有两个角度,其一,晴雯心灵手巧,无愧针线活第一的称号;其二,晴雯不顾惜自己的病体为宝玉补裘,足见其对宝玉的眷眷深情。但是,你想过晴雯为什么认识雀金裘吗?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揭开晴雯身世的谜团。 ![]() ![]() 雀金裘可非同凡响,是一件极其珍贵、极其稀有的衣服,金翠辉煌,碧彩闪灼,贾母介绍道:“这叫作'雀金呢’,这是哦啰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孔雀羽线缂织工艺是将孔雀翎毛上的羽绒一根一根地与丝绒拈合而成,如此织出来的花纹金翠耀眼,几不褪色。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的缂丝龙袍即采用了孔雀羽来缂织龙纹,使龙袍更显奢华尊贵。 赫赫贾府也只剩下了这一件,因为宝玉要去王子腾家,贾母特意赏给了宝玉,连王夫人都说“可惜了的”,一再叮嘱宝玉仔细穿,别糟蹋了它,足见其珍贵程度。谁知道偏偏迸上了火星,烧了一个洞,宝玉害怕贾母、王夫人生气,急得团团转,想着拿出去悄悄补上,也就应付过去了,谁知道“不但能干织补匠人,就连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都不敢揽”。可是晴雯,一个出身贫苦,自幼卖身为奴的丫鬟,却能认识雀金裘是孔雀金线织的,这难道不奇怪吗? 书中写道:
也许你会认为晴雯原来是贾母的丫鬟,从贾母处看到雀金裘是很正常的,事实上这并没有多少可能。贾母的私藏都是鸳鸯掌管,像这样珍贵的东西绝不会是晴雯这个级别的小丫鬟可以看到的,就连宝玉在得到雀金裘之前也是没见过的。而且书中写晴雯听了半日,忍不住才起来的,知道原委之后,又“移过灯来,细看了一会”,这些都说明晴雯在此之前并没有在贾母处看到过雀金裘,所以才会细看了一会儿,她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来分析的,“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全城的裁缝绣匠、织补匠人都不认识的衣料,晴雯却能认出来,这就是疑点之一。 晴雯不但认出了衣料,还给出了以假乱真的织补方案,就是用孔雀线,以界线的方式来织补,因为烧的洞不大,界线的织法细密,这样不容易看出来。麝月说孔雀线倒是有,可这里除了你会界线,其他人都不会啊!难怪贾母说,“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的确,晴雯的手最巧,针线活水平最高,可是贾府其他人都不会界线,晴雯纵使再聪明,也不可能无师自通啊!这是疑点之二。 晴雯十岁的时候被赖大家买来,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她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于是赖嬷嬷将晴雯送给了贾母使唤,后来又到了宝玉房里。晴雯去世的时候只有十六岁,而在宝玉身边呆了五年零八个月,也就是说在赖家和贾母身边一共呆了只有短短四个月时间。贾母也是个讲究的老太太,从来不穿外面做的衣服,晴雯即使在宝玉房里也负责着贾母房里的针线活。种种情形说明晴雯的针线活并不都是在贾家学的,晴雯在进入贾府之前就精于针线女红。 ![]() ![]() ![]() ![]() 晴雯被赖家买去的时候已经十岁了,可是却并不知道家乡父母,这就很奇怪了,一个三五岁的孩子有可能记忆模糊(如香菱),一个十岁的孩子又怎么能记不清家乡父母呢?既然连家乡父母都不知道,又怎么知道有一个姑舅哥哥呢?通过这个疑点我们不妨推测一下晴雯的出身和童年经历。 姑舅兄妹的亲戚关系可以参考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父母双亡之后,被舅舅家收养,六七岁的黛玉记得父母亲人,家乡所在,并且时时为此悲戚;而晴雯呢,只能是在更幼小的时候,失去了父母,投身到舅舅、舅母家里。从她的姑舅哥哥善于庖宰来看,晴雯的舅舅家可能也是从事庖宰的,生活并不是多么宽裕,晴雯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所以记得这个姑舅哥哥。 可能因为家计艰难,或者家庭发生了变故,晴雯被卖做了丫头,也就是说赖家并不是晴雯第一任主人,晴雯最初很可能是卖入了绣坊做丫鬟,耳濡目染,所以才有了一手好针线,和关于女红方面不俗的见识。 其实我们还可以大胆联想一下,贾母给宝玉雀金裘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就剩下了这一件,你遭踏了也再没了。这会子特给你做这个也是没有的事。”说明雀金裘是早先贾府最为兴盛的时候做的,即使当时也并没有做很多,所以只剩下了这一件。赖嬷嬷是荣国府里资格最老的奴才了(熬了两三辈子),早年跟着贾母,是不是跟绣坊有业务上的往来,才买了晴雯呢? 后来晴雯的舅舅、舅母都不在了,留下姑舅哥哥生活很困难,书中用了一个词“沦落”,说她的姑舅哥哥“也沦落在外”,晴雯记得当年的养育之恩,才乞求赖家将哥哥也买进来有个差事。 所谓“晴为黛影”,晴雯刚烈、直率的性格像黛玉,对宝玉的耿耿忠心像黛玉,年少病夭的命运像黛玉,连身世都和黛玉很相似。 ![]() ![]() ![]() 清代是一个刺绣工艺繁盛发达的时代,四大名绣闻名遐迩,苏州的绣娘更是名满天下。《红楼梦》里就写了一个绣娘慧娘的故事:
慧娘是林黛玉的又一个影子,慧娘有黛玉一样高贵的出身和不凡的学识,有晴雯一样的精湛女红技艺,如果把黛玉和晴雯合二为一,不就是活脱脱的慧娘吗? ![]() ![]() ![]()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晴雯之“勇”,勇在何处呢?不仅是因为晴雯在病中,不顾自己的病弱之躯为宝玉补裘,还在于补裘这个行为本身的“勇”。 晴雯虽然技艺超群,但她只认得面料,却不知道织法,她补裘的目的也是帮宝玉蒙混过关,免得受到贾母、王夫人的责罚。贾府规矩森严,下人弄坏了东西是要照原样描赔的,其他的工匠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敢兜揽,一旦弄坏了,那可能倾家荡产都赔不起。而晴雯呢,一旦弄坏了这件衣服,或者让主子知道她在雀金裘上动针线,挑唆宝玉欺瞒主子,那么晴雯之死可能就要提前发生了。可是晴雯只忠诚于宝玉,为了宝玉她可以付出一切,这才是晴雯之勇的所在吧!后来,宝玉害怕贾政回来催问功课,晴雯帮助宝玉撒谎说是夜里给唬住了,也是类似的心理和做法。 ![]() ![]() 如此比较晴雯和袭人,袭人是帮助王夫人等高层来规劝监督贾宝玉,而晴雯是帮着宝玉来应付、对抗高层,只有晴雯才是宝玉思想的忠实拥趸和坚定执行者,所以说袭人只是贤惠,而晴雯却是忠勇,令人钦敬! |
|
来自: mengyu4613 > 《hongloum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