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细雨中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下](“陕西之旅”之廿二)](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2/07/1723/248700855_1_20220717112539146_wm.jpeg)
秋风细雨中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下](“陕西之旅”之廿二)
刘福新
下集说三件事儿:
首先说一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里一个“错误导览图”。这个错误的导览图位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太和殿遗址和清思殿遗址一带,再具体点儿就是“清思路”上。我是在处理图片的时候发现的,“中集”里已有察觉,但还不怎么深,昨夜处理这一集(下集)的图片,以及翻拍了一些电子图片,觉得这事儿严重,赶紧地将“上集”正文和图片注脚(图24)纠正了。纠正要点:本人进入的地方是东门而不是西门。
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主管提个建议:赶紧地将这个错误导览图撤除或销毁,以免再误导广大游客(见上集图片24)。
第二,陕西人很热情,但有时候要自己思考,不要被“极度热情的陕西人善意地误导了”,我在西安的几天里,这个感受格外深,被当地人指挥来指挥去,多走了不少冤枉路。这个事儿不能埋怨热情的西安人,只能怪自己。
一位老太太指着博物馆后门石阶说:“上边还有一个博物馆”。我从遗址博物馆的后门(有石阶通往地面的地方)出来后,并没有看到另一个博物馆,或许这位老太太另有所指。我右拐(正确地是西拐,我掉向,看着是北拐),原来这儿是个“微缩景观”,我曾路过这儿,没能细拍,这会儿拍了不少片子。
再回遗址博物馆,因为还有一个大厅我没有拍。但是这个大厅与购物有关,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倒是拍了不少墙壁上的挂图。
第三,旅游的时候,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疲劳和心烦的时候,往往会做出错误或不妥当的决定,我这次就是。
本来我已经逛的差不多了,但我仍然挂念着“玄武门”那一带没有看没有拍,觉得景区里的“观光游览车”可以帮助我实现这一目的。再回到“微缩景观”那个地方,买了一张观光游览车票。可谁知,这些观光游览车仅仅是个“象征性的”。这些乘客基本上是“报团游客”,车跑多少路没有意见,导游恨不得少跑路,便于游览下一个景点,开车的更愿意少走路。像我这样旨在拍片的极少。观光游览车司机明显感受到了我的拍片激情,与我说:“你是'散户’吧?他们可都是'报团’的,车不能跑远了,我们要回返了,你自己下车拍吧,反正来回车辆不少。”这个司机真不错,与我说明了原委,要在江西省,司机没有一个能做到。
仅仅拍了几幅片子,我就搭另一辆观光游览车回返了。这一张30元的观光游览车票等于白费!绝对不是心疼这30元人民币,实在是没意思,车子跑出去三百米二百米,能拍到什么景儿?
第四,我从电脑里翻拍了不少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电子图片,这些图片发到博客以后,请诸位朋友一定静下心来认真地看看这些图片,肯定对您有用处的。若是你已经参观过了,可以加深您的印象,若是您还没有参观,我翻拍的这些电子图片就为您解忧答疑了……
1、一位老太太指着博物馆后门石阶说:“上边还有一个博物馆”。我从遗址博物馆的后门(有石阶通往地面的地方)出来后,并没有看到另一个博物馆,或许这位老太太另有所指。我右拐(正确地是西拐,我掉向,看着是北拐)。
这儿有个“观光游览车线路图”。已经有了乘坐的想法了。
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18年09月18日11点29分。
2、原来这儿是个“微缩景观”,我曾路过这儿,没能细拍,这会儿拍了不少片子。
3、“微缩景观”制作的很不错。
4
5
6、这一幅作“压题图片”
7
8、再回遗址博物馆,因为还有一个大厅我没有拍。
9、就是这个展厅还没有进去。
10、但是这个大厅与购物有关,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倒是拍了不少墙壁上的挂图。
11、描述市井的生活图片很生动!
12、我分段翻拍。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碰到了这位游客,给他拍了一张照。
我很想在这儿留影,与他详细说明“怎么拍”?可他拍了两次还是没给我拍上。咳!看着不像是不聪明的人哪,这么点事儿也办不成!
23
24、我也要乘坐观光游览车了。
25、车票在“微缩景观”卖。我又回到了“微缩景观”。天依然下着小雨,打伞的游客也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26、旅游的时候,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疲劳和心烦的时候,往往会做出错误或不妥当的决定,我这次就是。
本来我已经逛的差不多了,但我仍然挂念着“玄武门”那一带没有看没有拍,觉得景区里的“观光游览车”可以帮助我实现这一目的。再回到“微缩景观”那个地方,买了一张观光游览车票。可谁知,这些观光游览车仅仅是个“象征性的”。这些乘客基本上是“报团游客”,车跑多少路没有意见,导游恨不得少跑路,便于游览下一个景点,开车的更愿意少走路。像我这样旨在拍片的极少。
27、观光游览车司机明显感受到了我的拍片激情,与我说:“你是'散户’吧?他们可都是'报团’的,车不能跑远了,我们要回返了,你自己下车拍吧,反正来回车辆不少。”这个司机真不错,与我说明了原委,要在江西省,司机没有一个能做到。
28、仅仅拍了几幅片子,我就搭另一辆观光游览车回返了。这一张30元的观光游览车票等于白费!绝对不是心疼这30元人民币,实在是没意思,车子跑出去三百米二百米,能拍到什么景儿?
这个景儿叫“望仙台遗址”。
累是累了,但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其实已经不用“乘坐游览车”了,可我一时里大脑进水,买了个30元的“景区观光票”。我期盼着观光车跑一圈,我好多拍几幅片子,结果是走了很短的一段就返回了,驾车人告诉我:“你是'散客’,他们都是'报团’的,我拉时间长了,导游也不愿意。”咳咳!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秋风细雨中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下](“陕西之旅”之廿二)](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29、过桥。顺便拍一景区工作人员。
30
31、这儿才是景区正门的检票口。
32、这儿有个售票处。
33、要想到南大门——丹凤门——还远着呢!这条“御道”不近呀!我背着两个行李包,觉得很累了。
34、若是一开始进这个正门(南大门——丹凤门)就好了,行李可以存放在“游客服务中心”,存放行李都是免费的。可我从东门进,也有个好处,看得比较全。若是从这个大门(南门)进,观光游览车就跑二三百米,我拍的图片更少。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疲劳是真的,但拍的片子多(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上集图片)。
35、这个“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全景图”是很好的,图片的制作完全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通过这幅图片,我又在电脑里“放大”和“翻拍”。今将翻拍图片发于下:
插图1:
1丹凤门遗址
2游客服务中心
3鞠鸾街(看不清,不知是不是“鞠”)
4御道广场
5游园车起始点
插图2
1含元殿遗址
2遗址博物馆 3微缩景观
4宣政殿遗址
插图3
画面里有:紫宸殿遗址、梨园亭、清思路(那个错误导览图)、清思殿遗址、太和殿遗址、太液池、麟德殿等。
插图4
画面西北角是“大福殿”。
大福殿遗址简介:
大福殿是唐大明宫内大型殿堂之一,位于大明宫城墙西北角,并与西北角宫墙连接成一体,是大明宫所有殿址中地基保存较好、夯土层较明显的遗址。大福殿遗址位于大明宫乡炕底寨村内。
大福殿现仅存夯土基址,由地面上、下两部分组成,殿基夯土总外轮廓东西宽近110米,南北进深约102到128米之间。大家可以看到,地面上遗址中央,夯土范围不规整,最高可达6米,其中西部保存较好,东部残损略重,东西最长约76米,南北最宽处约73.62米。基台南边残存有10余米的坡道,基台上边尚有墙基、散水、砖铺地面等大量建筑遗迹。
插图5
我之所以买了观光游览车车票,目的就是看看玄武门遗址和三清殿遗址。结果,车跑了一点点路,我的愿望没有实现。
36
37、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复原图
38、我翻拍的这些图片像素很高,清晰度也高。网友下载的时候一定要“说明图片来源”,若不说明来源,一旦见到,立即拉进黑名单,决不姑息!
其实我的图片右下角“有水印”,水印是我2006年注册时的“文辛之页”。
39
40、看来,这儿有个会议,这一群是女服务员。
41
42、“丹凤门遗址博物馆”
附:本人翻拍的电子图片
1、这些图片是从电脑里翻拍的。范围很大,详细地反映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以及四周的街道和建筑物。
注意:是从北往南拍的。这是玄武门一带。
2、“步辇图”等就是在这儿画的。
3
1麟德殿遗址
2含凉殿遗址
3梨园(皇家音乐团)
4延英殿遗址
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是皇帝召见贵族亲信、接见外国使臣和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实测殿址南北长130多米,东西宽70余米。建筑面积达12300平方米。
这个大殿对于日本的建筑风格影响特别大。
4、图片颜色不好处理,处理成黑白色。
5、这幅图片画面里的宫殿遗址很多。都是宣政殿遗址以南的。
6、注意:神策军官署的遗址。
7
附文字资料一:官署遗址
2014年10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唐城考古队首次在大明宫发现了官署遗址,而且有可能就是三省中的中书省。唐都长安,面积近84平方千米,人口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唐长安城东北部的大明宫,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唐朝大多数皇帝都在此居住和处理内政外交。在唐代,中央官制采取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些官署遗址位于何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
含元殿和宣政殿是大明宫朝政核心区,其东西两侧设有一些中央官署机构。在2010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后,唐城考古队首先对含元殿西北约5200平方米的区域进行全面勘探,发现这一范围内唐文化遗存内容丰富,决定把该区域作为2011年至2016年考古发掘的重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唐城考古队在此进行了两次发掘,其中2011年发掘区域仅200平方米,发现有渠道、道路和一段夯土墙;2012年发掘区域有1300平方米,发现一处不完整的院落遗址,此次发掘共揭露出夯土基址六处,并在发掘区西南角发现了东西向的夯土墙两道和排水沟一条。
据史书记载,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布在宣政殿前东西两侧,而此次发掘的区域位于宣政殿西侧,专家推测有可能就是三省之一中书省。在对官署遗址的发掘中,专家发现了几百件文物,其中修复好百余件。这些文物以建筑构件为主,比如莲花瓦当、莲花方砖、青棍筒瓦、长条手印砖等,还有当时官署用的碗、碟、莲花瓦当、莲花方砖、白瓷碗、黑釉瓷注壶等。
附文字资料二:大明宫的政治影响
自唐高宗开始,大明宫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了当时的盛景。
唐大明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大明宫第一大殿含元殿,比故宫天安门还要高大。自唐高宗起,唐朝历代帝王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处理朝政,曾经是中国220年的政治、文化中心,唐代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附文字资料三:大明宫的文化影响
大明宫不仅奠定了中国的宫殿建筑制度,而且对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宫殿建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平城京、平安京宫城无论是宫殿布局还是与郭城的位置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模仿了唐大明宫。
梨园,原是大明宫中游园之一,因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知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编后】
又是发了两次(有朋友戏称“响了两响”)。我明白“文章已发布,请耐心等待”的含义,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次不等了,复制了再发,成功了。
可评论不能发了(系统繁忙,请稍后再试)。
看来,留着评论栏,大家都发不成。干脆关闭评论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