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稷山邢桃会//当代愚公再现 传承红色不断

 后稷魂 2022-07-18 发布于山西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年元旦,我们开始整理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2022年,我们将继续。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1)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一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二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三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四辑)
后稷文苑新年寄语
稷山夕阳红文集(2021.12.26)
从漫步黄土坡到后稷文苑(2017.6-2022.1总目录)
后稷文苑木娃故事汇编(1-575)!

顾问:赵永刚  安新明

制作发刊:薛前发

协助制作:焦云竹  葛丽娟




当代愚公再现 传承红色不断

 

   稷山  邢桃会

如果我说,在当今社会,一群人每天义务干着一件事,并且十几年如一日,还能越做越大,甚至于惊天动地,你相信吗?今天,我就带着你去看一看。

沿着县级公路西化线,一路前行,不管你是西社往西还是化峪往东,大约五公里左右,会看到路的北端一座门楼上书“邢家庄村”,沿此路进村一直往北,大约不到一里地就会进入上胡村,路西有座小学非常明显,从其后侧东西向的路往西走到尽头,然后右转直走不远就到了红色文化园。

一幢仿天安门城楼的红星楼耸立在你的眼前!由稷山书法协会主席原旭东在自己家门口手书的“红色文化园”几个字,更是特别的接地气,会赫然涌入你的眼帘。

就是这地方,就是这座楼!

三层高,同样的上层重檐歇山式,同样的二层城楼九扇门,同样的低层南北进深五间。五个门洞以中间门洞为对称线,两边各分布有两个门洞。恍然间你会觉得真的天安门屹立面前,那样的气宇轩昂,那样的耀眼醒目!

也许你会好奇,这里怎么会有这样的一幢建筑,这里怎么会有这样的灵气灵性!

原来这都和一个人有关,这都和一群人有关!

上胡村的这山沟,它属于吕梁山余脉黄华峪的前沿,原来这里也少有人烟,自从兰巧桃师傅搬来后,这里开始变了样。

从2012年到此,他们渴饮山泉,饥食干粮,手拿撅头,逢山开路,休整原来的小水库,种下养心莲,载下修心竹,植下苍松翠柏,播种执着和希望。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几年啊,他们始终都未放弃,始终不懈努力。

这样痴迷的领头人,这样坚决的义务工!

这是一群土生土长的邢家庄、上胡人,他们也许文化不高,也许不善言辞,也许有些执拗,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改变这里的面貌,改善这里的生存环境。没有过多的表白,只有默默耕耘!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坚持不懈!在他们的长期努力下,小山沟披上了绿装,树木郁郁葱葱,鲜花遍地盛开。站在高处向下望去,小路柏林环抱,房屋掩映其中,圣泽湖波光粼粼,好一处休闲疗养的好地方!

环境有所变化后,兰师傅又感觉到她肩头的责任,就像张桂梅老师要改变山里女孩的命运一样,兰师傅也要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后代明白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更能清晰直观的看到领袖人物的奋斗历程,感受到中国革命的不同凡响。2019年她决定群策群力修一座红星楼,打造红色文化园。

但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想象不到的难。从选址,设计到破土动工,没有资金,没有材料,没有外援,有的只是一颗火热的心。

又是这伙人,又是这群人挑起了重担!

他们有的捐钱,有的捐工捐料,有的捐助大型机械,有的专门对外联系,修建过程中,实在困难就停下来,筹措到资金、东西又接着开始,断断续续三四年,直到今年四月底才算竣工!他们白天黑夜义务加班,赶在了七一来临、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全面试开放。让人们从一幅幅图片中真实的感知那过去的岁月,领略领袖的风彩。

从砖铺小道逶迤而上,松柏翠竹掩映中有一处小屋会引起注意,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一些真实的照片在此展出,救国救民的志向也在这里放飞!再往北上,一面党旗熠熠生辉,两孔窑洞分列两边,右侧展出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共和国成立时期的珍贵图片,左侧是建国时期一直到主席去世的详细资料。游人能通过这三处,翔实的了解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生,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绕山上一圈后,再回到最重要的地方。红星楼从中间门洞进去,你会看到满墙满眼的毛泽东诗词书法精品,那是为纪念毛主席128岁诞辰时,稷山书法协会活动的精选作品。中间回廊右侧,分别还有红色精神、伟人风采两个展室,左侧有盛世华章、英雄事迹两个展室。进去之后,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特别是红色精神和盛世华章两处,你能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凝结的各种精神,支撑着中国人民,在主席领导下,众志成城取得举世瞩目的盛世华章。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红色文化园,让人们重温了过去,不自觉的每个人都感到肩头的责任,这真是愚公精神代代传,传承红色不间断,只要牢记使命,那怕是个最平凡的人,也会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邢桃会,稷峰镇姚村,从事教育工作,2000年起进入私立学校,一直到今。人生信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顾问:赵永刚  安新明

制作发刊:薛前发

协助制作:焦云竹  葛丽娟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