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爱射阳湖③|柴胡

 运河儿女 2022-07-18 发布于江苏
我爱射阳湖

——独树一帜的宗教文化

射阳湖镇位于美丽的射阳湖畔,区域面积198平方公里,3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9.8万人口,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34.32亿元。

文化古镇射阳湖一半是水,一半是文化,她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宗教文化独树一帜,红色文化光辉灿烂,荷文化欣欣向荣,玫瑰文化百卉千葩,新能源文化兴旺发达,渔文化蒸蒸日上,水文化日新月异,手工文化目不暇接,12个景点的民间传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文化古镇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宗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

射阳湖镇的宗教文化在旅游业中独树一帜,为拉动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链条效应。每年春节后,特别是清明前后,来射阳湖畔的香客络绎不绝,适逢庙会,射阳湖畔更是人头攒动,一派繁荣景象。

历代宝应县志记载,早在东汉永平年间,天平槐树(今大槐村)始建天宫寺;唐贞观二十年,射阳建文殊院(龙竿寺);唐保大十二年,天平建护国寺;清末年间,鹅村建大慈庵;清乾隆年间,戴堡村建同善庵,……明清年间射阳湖镇多数村庄兴建庙宇,民国初期,共有寺庙庵堂45座,民国后期15座,后来多数毁于战火,文革期间又被拆除一部分,2016尚存7座。

大槐村的天宫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宋政和八年重建,明洪武六年修建。天宫寺是扬州历史上最早的寺庙之一,堪称全国寺庙“元老”。天宫寺大殿内,东汉时期的地砖和柱础等珍贵文物,足以佐证天宫寺为扬州历史最早的寺庙。

如今的天宫寺为清代的建筑,有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和山门等,计二十二间半,山门殿内供奉弥勒佛和护法韦陀,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侧供奉十八罗汉,东西配殿供奉观世音菩萨。

天宫寺内的两座石碑,一座立于清嘉庆年间,另一座立于民国二十四年,两座石碑清晰地记录了该寺的历史遗痕。

天宫寺见证了丝绸之路为宗教传播带来的方便。该寺位于大运河河东的射阳湖畔,而丝绸之路从欧洲贯通中亚,经过印度进入中国,又通过运河把西域文化传播到射阳湖,为此,射阳湖属于丝绸之路的“神经末梢”,得到了西域传来的文化信息,当佛教在东汉年间刚传入中国不久,射阳湖畔就建起了天宫寺。

集镇的千年古刹龙竿寺,始建于唐朝。唐王李世民即位称帝,大都督尉迟恭率军东征,扎营射阳湖畔,建造了官邸“都督府”。尉迟恭平藩成功班师回朝,官邸留于佛门。公元646年,德观大师题名“文殊院”。玄宗帝即位(公元755年),文殊院内的百年老竹长成龙形,主持视为天降祥瑞,报奏朝庭,玄宗龙颜大悦,御赐匾额“龙竿寺”。

《宝应名胜纪略》云: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经古射阳都要登龙竿寺焚香礼拜。九江知府朱曰藩在《唐龙竿寺残石》诗中曰:

客话射水西,

龙竿旧禅寺,

阶前一片石,

盘螭作唐制,

野老见习之,

自恨不识字,

谁知灰劫中,

妙有千古事。

龙竿寺几经沧桑,历代僧侣多曾修复。清朝后期,僧中诚任龙竿寺住持,僧天祥为方丈,常住僧众数百人,香火鼎盛,盛极一时。每年阳春三月举办法会,历时三天,周边四乡八镇信徒万余人次前来礼拜。

抗战期间,龙竿寺变成了练兵抗日的场所。青年和尚吴万年(俗名)毅然脱下僧袍光荣参军。宝应县组织了僧尼抗日协会,龙竿寺和尚天祥、地祥分别担任了抗日协会正副会长。该协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抗日运动。1940年龙竿寺毁于日寇炮火。

2004年,重建龙竿寺,占地面积6667平米,建筑面积1715平米,整体风格仿清代古刹建筑,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地藏殿、财神殿、五观殿、居士楼、寮房、文殊讲堂等。2015年,龙竿寺创建成省四星级宗教活动场所,有居士298人,五戒人员2人。

护国寺

戴南村的护国寺,贞观二十年(647年)春,李世民敕令尉迟恭监建禅寺,并亲笔题“护国寺”,以旌表“护佑大唐国”之功。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南巡得知“护国寺”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历史渊源佳话,遂题“敕封”二字,冠于“护国寺”寺名前,寺僧随即重制石额嵌于第一进山门上方。现存“敕封护国寺”白矾石门额,长125.5厘米、宽30厘米、厚6厘米。“护国寺”为唐太宗李世民手书,“敕封”二字系康熙御笔。

明末清初年间,河北得道高僧圆寂,入荷花缸漂流,辗转漂至护国寺南河边,寺里僧尼见之肉身不坏,便贴金供奉,四邻八村百姓求签问难,肉身显灵,从此被奉为肉身菩萨。抗日战争期间,大雄宝殿及部分建筑被焚,尚存部分骨架。2000年3月重建护国寺,迁址戴南村原三官殿旧址。2012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3068平米,建筑面积2000平米,有山门、前后殿、大雄宝殿、肉身佛、三官殿、圣帝殿、东厢房及居士楼等古刹建筑。现有居士360人,五戒人员2人。

鹅村的大慈观音寺,始建于清末年间,有大殿、侧殿。相传一缪姓和尚云游鹅村,因身体欠佳不想再走,他写得一手好字,平时教人识字,逢年过节给村民写对联,村民各家分别管饭、安顿。和尚为报达乡恩,四方化缘,兴建一座寺庙,取名大慈庵。抗战中大慈庵毁于战火。2005年,台湾弥勒院主持宽裕大师(鹅村人)回故乡省亲,与宝应宁国寺主持明波大师商议重建。他俩带头出资,多方周旋,照原样重建大慈庵,易名“大慈观音寺”。2007年6月开工建设,按古刹风格建造,建有正殿、观音堂、配楼、东西配殿等40间,占地1.04万平米,建筑面积1251平米。2011年12月10日,举行大慈观音寺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2016年9月5日,尊重台湾弥勒院宽裕大师圆寂时的遗愿,将该院观音菩萨舍利子奉送给大慈观音寺。2016年,该寺有居士80人,五戒人员16人。

戴堡村的同善庵,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有大雄宝殿、配殿、寮房等。抗战期间,苏中军区榴弹厂迁址庵堂一年之久。文革期间该庵被毁,大部分房屋被拆除。2000年5月,按照明清庵庙建筑风格重建同善庵,建有大雄宝殿3间,供奉如来佛。配殿2间,中配殿为经堂,西配殿为城隍堂。东西厢房3间,东厢房设观音堂,西厢房设地藏堂。寮房及正门座一对石狮。同善庵占地面积730平米,建筑面积400平米。2016年有居士30人,五戒人员2人。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贯彻落实宗教工作精神,弘扬宗教文化,射阳湖镇开展《宗教事务条例》主题学习活动,组织镇村党员干部、群众和僧尼学习新修订的《条例》。通过学习活动,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广大群众理智信教,僧尼规范宗教行为。通过学习活动,人们详细解读了《条例》的重点内容,对新修订的《条例》有了全面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统战民宗工作部门的职责,为进一步繁荣宗教文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最近精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