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时一妙品,值捐千金不惜

 木子的书包 2022-07-18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北宋·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祖籍安徽桐城(舒州人)。 神宗熙宁及第进士,时22岁、历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用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官至朝奉郎。北宋杰出画家,擅画人物、佛道像,尤精鞍马,更以白描画法独步当世,被评者推为宋画第一人!

文章图片2

李公麟塑造的维摩诘形象虽然沿袭了前代的程式,润泽自己的风格。把维摩诘塑造成了宋代注重内省的士大夫形象,对比晋、唐时期的维摩样式,李公麟的维摩诘形象中肯表达中国文人的内心世界!在佛教中维摩诘也成了表现的主角。

文章图片3

维摩诘像

维摩诘是在家修行的居士(佛教徒),他有两大本事:精通大乘佛法是“善于智度”,“辩才无碍”,连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说不过他;二是“通达方便”,就是善于利用佛法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维摩诘(诘音乞,参见《乾隆大藏经》),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萨,梵文Vimalakīrti,音译: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维摩诘是个富有的居士,佛学修养很高,连很多菩萨都来向他请教问法。“菩萨曾问过维摩诘:'你既是一位大菩萨,却又拖家带眷,怎会自在呢?’维摩诘回答:'我母为智慧,我父度众生,我妻是从修行中得到的法喜。女儿代表慈悲心,儿子代表善良心。我有家,但以佛性为屋舍。我的弟子就是一切众生,我的朋友是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就连在我周围献艺的美女,也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便。’”维摩诘即便有妻有子过世俗生活,他也能无垢相称,自得解脱。

如佛教规定教徒不聚私产,而他却家财万贯,他说敛财是为去救济平民;佛教有色戒,他妻妾满室、出入宫廷,是为了“度人”、“化正宫女”;他交结权贵,是为了“示以忠孝”;他赌博、喝酒是为了“立志”、“示欲之过”……所以形成了独特独行,记载其言论和行为的《维摩诘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

唐朝“画圣”吴道子也画过维摩诘像,没有流传下来,现敦煌壁画中,存有“吴道子画意”的维摩诘像。

文章图片4

敦煌壁画103窟东壁《维摩诘经变》

▼《维摩演教图》白描人物神品/横屏欣赏

文章图片5

《维摩演教图》无款印 纵 34.6 厘米,宽 207.5 厘米,纸本墨笔白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维摩演教图》: 绘文殊菩萨奉佛祖释迦牟尼之命,来探望装病在家的维摩诘。维摩诘时机向文殊菩萨宣讲大乘教义。精法“不二法门”之要义“世情本不复杂,一切虚妄皆由心生” 维摩诘说只要修行到家,天女散花时便可片叶不沾身。结果中招菩萨之大弟子舍利弗,舍利弗连忙振衣抖花,不堪自在。

文章图片6

《维摩演教图》中的维摩诘

天女奉命行事,姿态灵动,神态俏皮可爱,不二法门的感觉释迦舍利弗着身!

文章图片7

《维摩演教图》中的天女

舍利弗的神态刻画十分精准,无奈而带有尴尬;动作到位于衣袖之间,以衣袖纹路强调了手臂抖动的传神方向。

文章图片8

舍利弗

--此幅画的核心部分是天女散花和舍利弗的着欲,接着才是讲经的维摩诘和表示信服的众菩萨罗汉。

文章图片9

局部细节

文章图片10

局部细节

文章图片11

局部细节

《维摩演教图》韵律优美、线条变化流畅创造芳菲,艺术魅力摄人心魄,用笔精细,人物毛发、衣纹、家饰花纹雅致工整、繁密有序,绘画功力实属顶级,响当当之传统白描的巅峰之作。

文章图片12

局部细节

文章图片13

局部细节

文章图片14

局部细节

《维摩演教图》无作者、无钤印款,堪称早期白描人物画之最高成就,画后幅有:

明·沈度书《心经》及跋:“永乐丙戍岁,予客燕台真如寺,老僧元觉出示李龙眠演教图真迹,随索予书《心经》附后,自愧玉台难并,固辞再三。老僧索之甚笃,勉强净手谨书一通。是夕上元日也。云间沈度。”【丙戌为明永乐四年(1406年)】

文章图片15

局部细节

明·董其昌、沈度、王穉登题跋中都认定为李公麟手迹。钤元柯九思“柯氏敬仲”,清索额图“钦赐忠孝长白山长索额图字九如号愚庵书画珍藏永贻子孙”、“长白索氏珍藏图书印”,清宣统皇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等鉴藏印共57方证,足见此画在历朝历代非同一般的影响!

文章图片16

局部细节

当代学者金维诺先生认为作者是金·马云卿,主要根据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元代王振鹏《临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草本》。

元·王振鹏在卷后题跋中称:“至大元年二月初一日拜住怯薛第二日,隆福宫花园山子上,西荷叶殿内,臣王振鹏特奉仁宗皇帝潜邸圣旨,临金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草本。”王振鹏的临本与此幅的艺术风格、构图章法等极为相仿

文章图片17

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内府《秘殿珠林初编》著录。

文章图片18

附:元代画家王振鹏的白描《维摩不二图》,文教线条与《维摩演教图》极为相似,题跋有:“隆福宫花园山子上西荷叶殿内臣王振鹏特奉仁宗皇帝潜邸圣旨临金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草本”。李公麟之《维摩演教图》作者存疑。

文章图片19

元代·王振鹏临摹金人马云卿的《维摩不二图》

▲在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的金维诺先生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发现元代·王振鹏临摹金人马云卿的《维摩不二图》其图笔画线条几乎没有粗细、抑扬变化,从艺术性更是稍逊一筹。

▼据传李公麟之维摩诘图现存作品还有2幅,都在日本。一幅是《维摩天女像》,绢本水墨,横156厘米,纵105.2厘米,日本东福寺藏。

文章图片20

《维摩天女像》绢本水墨,横156厘米,纵105.2厘米,日本东福寺藏

宋代,无钤无款。旧题称李公麟所画。李公麟,擅画人物、佛道像。其画法受顾恺之影响较大,又师法于吴道子。最著称的是“扫去粉黛,淡毫轻墨”地“白描”画法。

纵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李公麟《维摩演教图》,比较全面地展现了这一风貌。此作与其简洁明快地描绘手法颇为相似,皆以曲直、粗细、刚柔、起伏而富有韵律变化的线条,描写出对象复杂的形态特征,体现了李公麟白描表现手法的艺术水准。

在画面中,文殊菩萨与维摩诘问疾辩难的情形,作者将维摩诘微微前倾的身姿、天女因久站引起的身体体形变化都准确地画了出来—在中国古代视觉解剖精准,难能可贵。

▲画面单线条表现朴素动人、优美典雅,视觉效果得体,造型精准,毫不逊色,艺术造诣,令人叹为观止。

文章图片21

▼另一幅《维摩诘像》,也是绢本水墨,纵89.7厘米,横51.5厘米,现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文章图片22

《维摩诘像》绢本水墨,纵89.7厘米,横51.5厘米,现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画中的维摩诘为清减瘦弱呈病态之状,线条晦涩少自然流畅,不符合宋人造像风格,疑是宋人临摹或仿李公麟之作。

文章图片23

宋·李公麟好古博学,擅长诗词,多识奇字。喜藏钟鼎古器及书画,精于鉴别古器物,与苏轼、王安石以及驸马王诜交往甚密,相聚时一起吟诗弄画、谈禅论道; 品茗鉴古,其画运笔行云流水,造型神态飞动,集诸家之长,自成一家,成为宋朝一代杰出画家之一。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载:“自夏、商以来锺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

文章图片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