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城文苑】徐茂:回母校——五寨二小

 砚城文苑 2022-07-18 发布于山西

1

几天前,我和几个朋友去离县城十几公里远的小河头镇观赏万亩土豆花。置身于素洁而又辽阔的土豆花花海中,我的心胸顿时舒展开来,思绪也如泉涌动,倏然间灵动了许多。

人这个字,是用一撇一捺支撑起来的。那一撇,代表着过去;这一捺,预示着未来。朝前的这一捺,永远被朝后的那一撇牵拽着。因为,每个人都是从以往走过来的。于是,怀旧自然就成为一种普遍而又厚实的情结。
四十二年前,我小学毕业离开学校的时候,校门外的土豆花也是开得这样热闹。白色和紫蓝色的花朵蔓延到远处的南山脚下,素雅,幽远。
那时,钟形的花朵在夏风里摇曳,耳畔似乎响起清脆的风铃声。我把手里的花布书包放在泥土路边,回过头来,愣愣地凝望着熟悉的校园……
这也许是严厉的岁月用它的大手摁住一个顽劣的少年,让我安静一会儿,来郑重地告别一段懵懂的时光。


2

人的感情是敏感的,年纪愈大,心思愈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物件,总能拨开情感的闸门。因了这土豆花,我的回小学母校看看的念头,一天天浓重起来。
终于,在这一天,我来到了第二小学。于感情,我想说的是:我回到了城内小学。上一次离开城内小学,那是四十二年前的事情了。什么时候把城内小学改为第二小学,这没啥要紧,我在感情上还是称之为城内小学,就像母亲永远喊着我的乳名。


校长周青廉热情地陪在我身边,他是一个话语不多、儒雅沉稳的年轻人。

教学楼门口遇到了两个小学生,他们稚嫩的声音扑面而来:校长好,爷爷好!听到这爷爷好的问候,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四十二年了,我由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变成了头发稀疏的爷爷,这是华丽的转身还是黯然的销魂?这是岁月的馈赠还是时光的剥蚀?
周校长的办公室很小,有些局促。我们的谈话刚刚开始,他的电话铃声响起,县教育局通知他过去办事。他说:不好意思,我去去就回来,您先自个儿到校园里转转吧。


3


校园里静悄悄的,孩子们的读书声稚嫩而又悠扬,几只鸽子从国旗杆边飞过,留下空灵的哨音。我感觉到,绝对的寂静其实是一种想象中的境界;真正的寂静总是有一个特殊的声音来烘托,这种声音总能于空灵逸动之中拨动人们的情感之弦。
我上学的时候,城内小学的南面有一个工厂,是县里的食品加工厂,大概这个厂子主要是屠宰生猪,所以人们就称之为猪厂。
猪厂的西墙外有一个很大很深的水塘,我们在上学前或放学后经常到水边玩耍。夏天,水塘里的水多并且干净,我们就下水游泳。其实,会游水的孩子没有几个,多数孩子只是在水里瞎扑腾。虽然是扑腾,玩得很高兴,很热闹。然而,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同班同学王小强中午放学后先没有回家,而是和班里的几个孩子去耍水。他滑到了水深的地方,陷入淤泥中,最终也没能上来……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害怕得浑身发抖,几乎不敢抬头向南张望。再看看王小强的座位,浑身起鸡皮疙瘩,冷飕飕。
从此以后,我们班的孩子们就没有谁敢去猪厂耍水了。其实,在我们以前和以后,学生在那个水塘里溺水的事情时有发生。我们人类对于水和泥土的嗜爱大概是天生的吧,难怪神话传说里人是用水和泥土做成的。
关于猪厂的另一个记忆较深的事情是猪尾巴的事情。
同学弓文革的父亲是猪厂的工人。同学们觉得他真牛气,大家猜测他们家每天都能吃上猪肉。那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啊!说起来就流口水!有时,他悄悄地给我们拿一节不太长的煮熟的猪尾巴,很细的一节,应该是猪尾巴的末梢吧。
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弓文革就把我们几个偷偷地叫到校园东南角的自行车棚边。拿出削铅笔的小刀,把很短的一节猪尾巴切开了,大伙儿分享。每个人分到的那部分,大概比大拇指指甲盖厚不了多少,就连小刀刃上残留的些肉末,弓文革也要小心翼翼地用舌头舔个没完没了。瞅着他贪婪的样子,我们才确信,他们家能天天吃上猪肉的猜测只不过是我们美好的想象,这个想象只不过是刺激一下我们的口水罢了!
那个年代,考试考了多少分,被老师打了多少次,衣服上的补丁有多少个,放学后回家了没有……这些,都不是我们和家长特别在意的事儿。最大的事儿是吃,肚皮能填起来,更好;即使吃不饱,能逮着个解馋的东西也就心花怒放了。
校门外有一户人家,卖香精水,一杯两分钱。城里的同学家庭好,能喝得起,我们村里来的孩子哪能喝得起啊!不过,如果结交几个城里的同学做朋友,香精水偶尔还是能喝得到的。同学王亚龙是我城里的好朋友,他爷爷是老干部,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城墙窑窑里。我们每次去他爷爷家,老人就会给孙儿一些钱。
卖香精水的人家有个女儿叫贾爱花,小名二闹儿,和我是同班同学。我和王亚龙去买香精水,如果她在旁边,我们就故意逗她玩,她妈妈就知道我们是同学,会给我们多加些香精粉。我们高兴,二闹儿也居高临下地自豪。
当时,班上的同学最羡慕弓文革和贾爱花。弓文革能吃上猪尾巴的末梢,贾爱花可以敞开肚皮喝香精水。那个羡慕,简直是万箭穿心式的奢求!


4

上了五年级,我们班的番号改成了五二班,班主任是王兆英老师。她是个很负责任的老师,她家住在离学校很远的皮条巷。她骑着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为我们操碎了心。王老师身材娇小,她骑自行车要比一般人吃力的多。同学们虽然年幼顽劣,却十分敬重王老师,因而我们班的学习和纪律都很好。可惜王老师去世的早,没能好好地享受一下悠闲的晚年生活。
数学老师是冯登科老师,他的家住在离学校十几里远的中所村。冬天,他骑自行车到了学校的时候,眉毛上都挂满了白白的霜。数学里那些较难的文字题,他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从来不烦躁。冯老师的大女儿和我是同班同学,离开城内小学后的四十二年间,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父女俩。
我上学那会儿,城内小学的书记是朱鼎祯,校长是孙秀英,教导主任是孙长青。朱书记是一个精力充沛的领导,走路匆匆,说话快言快语。孙校长是个女强人,对老师和学生们的要求很严厉,我们都敬畏她,远远地望见她,要自觉不自觉地打理一下脖子上围着的红领巾。长青主任很年轻,满脸笑容,阳光灿烂。如今,朱书记和长青主任已经去世了,孙校长也应该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吧?
和我相处时间最长的小学老师是门运亨老师。门老师教我们美术课,他的画技令我们钦佩,他的另外一个技能更加令我们艳羡。


我们教室前面是教育局的印刷厂,里边飘出来的油墨香弥漫了整个校园,机器发出来的有节奏的卡卡声十分好听。门老师兼任印刷厂的高级技术工人,我们经常爬在印刷厂的窗玻璃上偷偷地瞅门老师工作。他带着蓝色的袖套,快速地穿梭于机器间,操作机器的动作十分娴熟,潇洒。
待到我成了一名高中教师,到县里边的光明中学工作时,我和门老师又多了一层同事的关系。这个时候,电脑刚刚兴起,大伙儿还不怎么会操作,可门老师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驭这个新玩意儿了。门老师手把手地教会了我操作电脑,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门老师温暖的教导,这温暖,比小时候他教我画画更厚重,是穿越时空的那种厚重!

5

一边等候周校长回来,一边在校园里走走,四十二年前的那些事情,恍如昨日刚刚发生。人的记忆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可以穿透时空把我们的生命内涵蔓延到极致,因而,每个人的生活随时可以演绎成一部惊心动魄的大剧,这部大剧最忠实的观众永远是我们自己。
周校长回来后,领着我参观了学校的食堂和宿舍。食堂很阔气,一个小县城的小学校的食堂,能有如此规格,实在是我不敢想象的!舒适的座椅,整洁的环境,儒雅的氛围,无不散发着传统文化的浓郁气息。学生宿舍和普通大学里的学生宿舍没有什么区别,空间可能还要更宽敞些。
参观学校的食堂和宿舍时,我一边羡慕现在的孩子们真的是享受着上帝级别的待遇,一边有些沧桑的酸楚。触景生情是一种强度很大的撼动力,它能打破时空界限,构建五光十色的人生立体大境界……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自己骑自行车去学校。车高人矮,跨不上车子的横梁,更爬不到车座上,得掏三角。一路骑行,摇摇摆摆,晃晃悠悠,醉汉似的,很是吃力。我们村距离学校大约六里路,中途要闯两个关口。
经过位于政府路和新建路交汇处的东关小学时,东关小学的学生们要拦路找麻烦。那时候,城内小学和东关小学叫板,双方对立情绪尖锐,东关小学的学生骂我是城内猴,我跟他们打了一回架,我输了,自行车的辐条被他们踩断好几根。他们人多势众,我孤身一人,斗不过去他们。
我上学之路必经二道河,河上没有桥。夏天得推着车子趟水渡过;冬天河面上结了冰,溜冰而过,好玩;春秋两季就艰难了——水彻骨的冰凉,趟水过一次河,活蜕一层皮,脚趾头冻得发了青,趾甲盖有纷纷掉落下来的感觉。
我们人类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老一代总是在下一代面前唠叨自己的过往生活,老人们却永远无法预料年轻人的生活是多么的五彩缤纷啊!


6

这次回城内小学,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热情令我感动,他们和我讲了许多实在话。其间,他们都叫我徐老师,我说,在城内小学,大家叫我老师我实在不敢当。不管你们比我小多少岁,我得叫你们老师,因为,回到母校,我永远定格在十几岁,我永远是个顽劣的小学生!
在和母校的老师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精神传承的魅力。现在这些年轻的老师们一如过去教过我的那些老前辈们,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不管时代迈向现代化的速度有多么快,城内小学这所老牌名校的精神内核不会变!



我在学校的展览室打开名师谱,一个个平凡而又闪光的名字印入我的眼帘。
——宋新荣,从教20多年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多次荣获市县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2017年所带学生李幸榕在全县小考中取得第一名的优秀成绩。
——李爱华,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教学经验丰富,被评为忻州市德育教学能手。多年来潜心研究小学基础教育,有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王美娟,坚持每天早来晚走,经常深入教室排查班级可能存在的隐患,解决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疑难困惑,与学生们同劳动,共锻炼,高标准,严要求,是严厉的老师,又是可亲的邻家姐姐。
——王小艳,五年级语文教师,撰写的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省三优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葛艳峰,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简单快乐的生活、学习氛围,渗透爱的情感体验。
——李丽琴,高级教师、省骨干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任小学数学老师25年之久。多次承担市、县优质示范公开课,获优秀教师奖。
抬头看看展览室墙上悬挂着的标语,更加令人精神振奋——
脚踏实地,稳中求进;不忘初心,不负遇见;青春之我,时代之音;凝心聚力,团结协作;为师表率,领航人生;言传身教,潜心育人。
时间过得真快,眼看中午放学的时间要到了,我也该向母校道别了。
周青廉校长把我送到校门口。我说:现在这情况,小县城里的学校不好办啊。他的神情仍然优雅而坚毅,炫目的太阳光照着他饱满的额头,微微渗出一些小汗珠。他浅浅地笑了笑,对我说:因为难,才让咱们做;既然做了,咱们就得做成个样子!
那些振臂高呼的豪言壮语,我们听得太多太多了,以致于总觉得像是在刻意作秀。周校长这朴实而平和的语言,反倒觉得像厚重的泥土,给人以沉稳、踏实的定力。
我凝望着母校陌生却又亲切的校门,向周校长挥挥手,默默地作别母校。中午的阳光热烈而又倔强!

文中照片由第二小学石丽老师提供

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其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如有文责,作者自负。转载本平台原创作品,请注明文章来源。



点击下方图标精彩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