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丕赐死甄宓后,为何要在其口中塞入污秽之物?

 燕山茶社 2022-07-18 发布于河北

曹丕赐死妻子甄宓,又在她口中塞满羞辱之物,曹丕为何这么做?原因就出在另一个女人身上。

文章图片1

甄宓是有名的大美女,幼年时,就被人预言将来”贵不可言“,果然,在嫁给袁绍之子袁熙后,甄宓又遇到了曹丕。

据载,曹丕早就听闻甄宓的美名,攻下邺城后,第一时间来到袁府,当时甄宓“披发垢面”,但仍难掩其天生丽质。

曹丕没有嫌弃甄宓曾为人妻,不仅将其娶为正妻,并且又专宠多年,期间,甄宓还给曹丕生下了一儿一女。

但在曹丕登基两年后,突然毫无征兆地赐死了甄宓,并且还在安葬她时,让甄宓的头发遮盖住脸,又用米糠塞满她的嘴。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甄宓嫁给曹丕十几年,还生下一双儿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夫妻二人曾经的感情相当不错,但没想到最终却换来了丈夫曹丕的如此羞辱。

究竟发生了什么,居然让曹丕如此对待发妻?其实,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有了新欢,忘了旧爱”。

文章图片2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曹丕对甄宓相当满意。

首先甄宓很美,史载她“颜色非凡、瑰姿艳逸”,这也是当初曹丕为何会力排众议非要娶了她的原因。

除此之外,甄宓很有智慧,素有“贤女”之称,这一点尤其让曹丕喜欢。

据史料记载,甄宓在八九岁的年纪时,就颇通文墨,只要看过的篇目,她马上就能够领悟,当时哥哥还调侃她说,女孩子应当专注女红,不应该舞文弄墨。

结果,甄宓振振有词,称古来贤女,没有不读书的,自己应效仿先辈。

在这种情况下,甄宓逐渐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而在其成年后,淑良的品德更为为她迎来了诸多赞誉。

《魏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东汉末年时,天下大乱,灾民四起,不少人为了活命纷纷贱卖了家中值钱的物件。

而那时候的甄家,恰好储存有不少粮食,于是,就趁机用粮食收购了大量的珍宝。

这件事被十几岁的甄宓知道后,就向家人指出,在当下的乱世,藏有大量的珍宝未必是好事,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样做很有可能因财丧身。

并且,甄宓还提出,倒不如趁着这乱世,多多拿粮食赈济灾民,也能为以后铺路。

甄宓的一番话,让全家上下都都觉得很有道理,最终,甄家将储存的粮食都无偿送给了乡里,这这件事之后,甄宓在当地就赢得了一致好评。

通过这么一个小典故,我们就知道,甄宓不只是那种空有其表的花瓶,而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特别女子。

正是凭借着姣好的容颜,以及聪明的头脑,让甄宓被曹丕娶了之后,很快在曹家站稳了脚跟。

文章图片3

首先,对于丈夫曹丕宠爱自己,甄宓并没有恃宠而骄,而是多次请求丈夫一视同仁,像那些不受曹丕宠爱的妃子,甄宓经常和她们走动,时常宽慰。

曹丕有个妃子叫做任氏,被曹丕所恶,要将其驱赶走,甄宓听说后,深知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个女人被夫家赶走,将会无法生存,因此主动站出来,请求曹丕不要驱赶任氏。

虽说曹丕最终还是赶走了任氏,但甄宓的举动,足以可见,她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因此自然就被曹丕宠爱。

除了与丈夫感情很好之外,甄宓在公公婆婆面前也是备受喜爱。

曹操的夫人卞氏,在曹操西征途中生病,甄宓听闻后,深感悲切,多次写信询问婆婆卞氏身体状况,甚至一度担忧到夜不能寐的地步。

直到大军归来,甄宓看到婆婆无碍后,这才喜极而泣,当时甄宓的反应,不仅让周围的人深受感动,就连卞氏也几乎落泪,当成称赞甄宓为“真孝妇也”。

这么好的儿媳妇,不仅卞氏喜爱,曹操对甄宓也是十分满意,甚至可以说是偏爱,不愿让甄宓受到一点委屈。

比如,某次曹丕举行宴会,宴请了不少名士,席间,曹丕安排甄宓拜见各位名士,大部分宾客见到甄宓后,均低头回礼,而有一个叫做刘桢的,不仅不回礼,并且还平视甄宓。

这一幕,曹丕倒也没说什么,但不知道谁告诉了曹操后,令曹操极为生气,认为刘桢这是大不敬,马上下令将他抓了起来,甚至还判处了其死刑。

由此可见,不管是曹操还是卞氏,都对甄宓很有好感,认为这个儿媳妇不错。

文章图片4

俗话说家有贤妻,夫复何求?自然而然的,有这么一个既孝敬父母,又知书达理的妻子,身为丈夫的曹丕,对甄宓肯定是宠爱有加。

而甄宓也很争气,先后给曹丕生下了儿子曹叡(即魏明帝)和女儿东乡公主。

不管怎么看,曹丕和甄宓,都应该是夫妻恩爱、双宿双飞的美好剧本,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未来的某天,两人之间却发生了旁人无法理解的转变。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而已被立为世子的曹丕,则继承魏王位,紧接着在当年十月,曹丕接受了汉献帝刘协的禅让,最终登基称帝。

按理说,曹丕登基后,作为与其感情颇深,并生养了一儿一女的甄宓,理应被立为皇后才对,但让人意外的是,甄宓不仅没有被立,反而在次年被曹丕一纸诏书赐死。

而就在人们还没闹清楚曹丕为何要赐死甄宓时,他的第二道诏令再次下达,在诏令中,曹丕不顾多年的夫妻情谊,安排人将甄宓“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这就意味着,曹丕不仅要了甄宓的命,还在其死后,对她极尽羞辱,尤其是“以糠塞口”,分明是让甄宓在黄泉路上有口难言,令其死后也不得安宁。

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值得让曹丕对发妻如此狠毒?本着谁的收益最大,谁的嫌疑也最大这个原则,同时根据曹丕在赐死甄宓前后所做的一些事情,背后线索不约而同地都指向了一个女人。

文章图片5

这个女人姓郭,全名郭女王。

郭女王是原南郡太守郭永的女儿,她之所以会有这个一个奇特的名字,据说是在她幼年时,表现的聪慧异常,因此郭永就称赞女儿为“女中君王”,所以就把“女王”这两个字作为女儿的名字。

那么,她和甄宓的死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说到当年曹丕为何会被曹操立为世子了。

曹操升为魏王后,虽说位高权重,但当时的曹操并未立世子,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当时的他尚且拿不定主意。

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但在这些人中,能成为曹操内心中候选接班人的只有四个,分别是曹昂、曹冲、曹丕和曹植。

原本,曹操十分中意曹昂,但曹昂早死,曹操又有意立曹冲,不过可惜的是,曹冲也是个短命的人,十三岁就患病夭折。

这样一来,真正能入曹操法眼的,就只剩下曹植和曹丕二人。

这二人中,曹植历来以才思敏捷出名,凭借这一点,深得曹操喜爱,几欲想传位曹植,但始终还是没能完全下定决心。

而曹操对于继承人的犹豫,直接造成了属下的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方拥护曹植,另一方则拥护曹丕,双方从上到下,为争夺嫡位展开了明争暗斗。

到了后期,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战愈演愈烈,就在双方争得你死我活之际,郭女王来到了曹丕身边。

据记载,在公元213年前后,郭女王成为曹丕的妃子之一,在此之后,她凭借着聪明才智,很快赢得了曹丕的喜爱,成为曹丕的新宠。

并且,郭女王凭借聪明才智,没少给曹丕出谋划策,帮助其最终赢得了夺嫡之争。

“后(指郭女王)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指曹丕)定为嗣,后有谋焉。”---《三国志》

正是凭借着郭女王的种种计策,再加上司马懿、吴质等大臣的帮助,曹丕在公元217年战胜了曹植,被曹操立为世子,成为曹操真正的接班人。

文章图片6

夺嫡成功后,让曹丕对郭女王刮目相看,因此,对这个充满智慧的女人更加偏爱,甚至是为了她不惜违背律法。

比如,郭女王有个弟弟,在当时担任县吏,因贪赃枉法,被依法缉捕,按照当时律法理应处斩,而郭女王在向曹丕求情后,曹丕二话没说,直接写信要求负责此事的官员放了郭女王之弟。

这件事,足以说明当时郭女王在曹丕心里的位置是何等重要。

而这还不算什么,在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后,对于后宫下达的第一道诏令,就是册封郭女王,先册封为仅次于王后的“夫人”,后又晋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嫔”。

而跟随了曹丕十余载,并为其生下了一儿一女的甄宓,在当时却只有一个“夫人”的名分。

种种迹象表明,曹丕对于甄宓的感情在逐渐冷却,他的精力和宠爱,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郭女王身上。

除了宠爱郭女王外,曹丕当时对后宫中的其他年轻妃子,同样也是雨露均沾,据记载,汉献帝禅位后,为了讨好曹丕,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送到了曹丕的后宫,曹丕自然是笑纳接受,并且也宠爱有加。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当时的甄宓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受宠,丈夫曹丕正在“移情别恋”。

在这种情况下,甄宓难免会心有不满,也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曹丕的一些抱怨,而这就为不久后她和曹丕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而最终造成甄宓被赐死的导火索,则是出在了曹丕立皇后一事上。

郭女王被晋封为贵嫔之后,曹丕有意更进一步,立其为皇后,但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大臣们的意见是,郭女王出身低微,且没有子嗣,因此不能将其立为皇后。

大臣们的言外之意,就是要曹丕立甄宓为后。

如果从礼制的角度来讲,甄宓确实应当被立为皇后,首先甄宓诞有子嗣,其次,甄宓是曹丕的发妻,最重要的是,甄宓在外的名声很好。

但可惜的是,大臣们的意见,恰恰不是曹丕想要的,更不是郭女王想要的。

文章图片7

换句话说,甄宓在当时成了郭女王的“障碍”,她若是想当上皇后,那么清除掉甄宓这个障碍,就成了首要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甄宓又十分不合时宜地流露出对曹丕的抱怨,而这种负面情绪,被敏锐的郭女王当成了最致命的武器。

据史料记载,在公元221年时,甄宓因为失意,说了一些怨恨曹丕的话,不巧,这些话传到了曹丕的耳朵里,致使曹丕大为震怒。

“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三国志》

这些话是如何传到曹丕的耳朵里的呢?史料中没有记载,但有一点十分可疑,就是当时甄宓人在邺城,而曹丕则在洛阳,两人并未在一起,但甄宓怨恨的话,却很快被曹丕得知。

这其中,必然是有人监听了甄宓,会是谁呢?还是那句话,谁的获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把甄宓怨恨曹丕的话告知曹丕的幕后主使,大概率是郭女王,毕竟除了他之外,别人没有理由这么做。

而曹丕一震怒,随即下了一道诏令,安排使者前往邺城赐死甄宓。

可以说,甄宓的死,郭女王“贡献”的不少功劳,她的推波助澜,以及她的“煽风点火”,都是造成曹丕勃然大怒的根本原因。

正是因为如此,曹丕才会在一怒之下,赐死了陪伴自己十余载的妻子。

而在甄宓死后,曹丕又下令对甄宓“被发覆面,以糠塞口”,这又是为何呢?要知道人都死了,还有必要进行如此羞辱吗?

至少在曹丕看来,这样做很有必要,而之所以他会这么想,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文章图片8

先说说“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

简单来说,就是在下葬时,用死者的头发遮住脸,同时用米糠塞到死者口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死者在黄泉路上无脸见人,有口难言。

而这样做,就代表了痛恨死者,充满了对死者的怨恨,因此才会用这种方式羞辱死者。

一般来说,只有对那些有深仇大恨的人,才会用此方法,而甄宓作为曹丕的妻子,纵然是说了一些过激的话,也不至于被如此对待吧。

但甄宓不幸的是碰上了曹丕,而从他的性格和行事习惯来看,这么做并不稀奇。

曹丕的性格,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偏激”,说白了就是极端,丝毫容不得别人对自己哪怕有一丁点不满。

举例来说,当年曹丕的小妾任氏,也是因为不温柔,并对曹丕有怨言,就被曹丕强行遣走。

这样性格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希望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而一旦有人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那么随即就会招来报复。

当初任氏没被赐死,除了甄宓极力相劝外,更重要一点,是那一年曹丕还没掌握生杀大权,不然若是放在曹丕登基后,那个任氏大概率也是和甄宓一样的下场

而甄宓就赶上了曹丕有这个权力的时候,本身曹丕就已经对她冷落,同时加上郭女王的添油加醋,因此,甄宓的怨言被无限放大,最终点燃了曹丕的怒火。

所以,甄宓被赐死,之后曹丕仍觉得不解气,才会做出羞辱甄宓的举动。

除了偏激之外,曹丕还是个小心眼的人,当初在曹丕年少时,曾经向曹洪(曹操从弟)借绢百匹,但曹洪生性吝啬,不肯借给曹丕,因此就被曹丕记上了仇。

到了曹丕登基后,曹洪的门客犯事被曹丕得知,他想起当年曹洪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准备借助这个机会狠狠整治曹洪。

甚至,曹丕在当时还想直接将曹洪处死,幸亏被卞太后阻止,这才让曹洪侥幸保全性命。

要知道,曹洪对于曹魏来说,可谓是大大的功臣,而曹丕居然会因为年少时的一件小事,要将其处死,这足以证明,曹丕是个容不得别人有丝毫对不住自己的地方。

而在当时,传闻甄宓对曹丕之弟曹植很有好感,据说她还称赞过曹植文采过人,这让曹丕如何能忍?

所以,借助甄宓口出怨言的机会,将其赐死后又极尽羞辱,这样的做法,十分符合曹丕的一贯风格。

文章图片9

因此,曾被曹丕专宠多年的甄宓,之所以落了个如此下场也能解释通了,她的死是曹丕的新欢郭女王一手促成的,而死后被羞辱,则是曹丕出于对她的怨恨,在偏激的性格以及小心眼的驱使下,最终做出了羞辱甄宓的举动。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