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尔斯微课堂|草型湖泊水生植物残体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江南一鱼6jvvqc 2022-07-18 发布于江西
Image
Image

水生植物群落是一个良性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其在湖泊中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结构稳定性,从而使湖泊对外来污染具有更强的抗逆性。而在部分湖泊受到富营养化刺激转变成的草型湖泊中,水生高等植物受到湖体内高营养刺激而大量生长,虽短时间内降低了湖体营养盐,提高了透明度,但当其进入衰亡期,其残体会对水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加速沼泽化进程,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等。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生植物残体在湖泊中的分解机制,探究底栖动物和微生物在植物残体降解中的应用,并提出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植物残体降解修复研究奠定基础。

水生植物残体的分解机制

水生植物残体的分解过程是生物与化学物质逐渐释放的复杂过程,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养分循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腐食食物链中的营养来源。水生植物残体的分解主要经历3个过程:①初期阶段水溶性物质的物理淋溶阶段;②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阶段;③机械作用和无脊椎动物破碎阶段;完整的分解过程应表现为三者的乘积效应。

植物残体的物理淋溶阶段分解的速度在整个分解过程中最快,植物残体在水体的冲刷和溶解作用下,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几天到几周时间不等)将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各种营养物质释放进入水体当中。唐金艳等人对芦苇、荇菜等6种水生植物进行了为期64天的室内分解实验,通过探究发现前10天植物残体的降解率最高,整个分解过程中表现出前期快,后期慢的分解状态。

Image

在物理淋溶阶段之后,植物残体中难降解和难溶解物质的比例上升,这些物质主要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此时植物残体进入到缓慢降解的阶段,微生物开始在分解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此阶段是通过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释放的多种胞外酶对植物残体进行降解。在此阶段分解前期,植物仍处于'立枯’阶段,此时发挥主导作用的是真菌,有研究表明,真菌在植物死亡之后便迅速侵入植物残体内部,并将碳素和其他营养物质转化为可利用营养素用于自身生长,在分解过程中真菌的生物量能占到总的立枯体质量的3%-8%。后期植物残体倒伏后主要由细菌发挥分解作用,继续分解残体中的难降解物质。植物残体经过一段时间分解以后会沉降到湖体沉积物中,底栖动物和和微生物会迅速在残体上定植。其中底栖动物通过对植物残体的摄食作用将部分植物残体转化为二级产物,加速植物残体的破碎,并制造粪便颗粒,转化成的细小有机物更有利于细菌进行分解,从而加速植物残体的分解。

生物修复技术处理水生植物残体的研究

针对水生植物残体的修复技术可以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在修复过程中,又可以分为腐解前修复和腐解后修复。 

在水生植物腐解前,各种修复方法的目的旨在降低水生植物在湖体中的生物量。如传统的物理方法通过机械或者人工将水体内生长的水生植物进行收割,来达到控制植物生物量的目的。还有研究者们发现通过调节水位,破坏水生植物适宜的生长水位环境也可以达到抑制水生植物生长的目的。化学修复方法则主要通过投放除草剂来达到抑制水生植物过度生长的目的,但除草剂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生物修复方法则是通过投放食草类鱼类等生物,来达到消耗水草生物量的目的。 

在水生植物腐解后,挺水植物残体在经历一段'立枯’过程后会沉入湖底,沉水植物则在水中悬浮一段时间后沉入湖底,残体与底泥混为一体。因此大部分修复技术并没有单独针对植物残体进行降解,而是针对水体沉积物进行修复来达到抑制沉积物营养释放的目的。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底泥覆盖、外源引水和人工曝气等手段来缓解和降低沉积物向水体营养物质的释放水平。化学修复技术则通过投加各种化学制剂来增强沉积物对营养物质的吸附能力,以降低沉积物向水体中营养物质的释放。但物理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均存在着投入资金与人力成本大,对环境造成污染和不能持续起效等缺点,而生物修复技术因较好的避免了以上缺点,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喜爱,以下将详细介绍不同生物对与植物残体的降解作用,以期为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Image

底栖动物对水生植物残体降解的研究现状 

1、螺类

螺类属于大型底栖动物中软体动物腹足类,常常是水体底栖生物当中的优势物种,是水体生态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人员表示,螺类的食性广泛,能够摄食水生高等植物,细菌,藻类和腐殖质等。还有报道称,螺类能够加快腐殖质分解的速度,调节水体底质和水体的物质交换,促进水体净化。一般认为螺类的摄食方式主要为刮食,但也有一部分研究表明螺类也可以通过滤食方式来获取食物。Montiel等人研究表明覆螺属中的Crepidula fecunda在幼生期的摄食方式为利用齿舌刮食,但随着其腮的发育完全,其摄食方式会转变为滤食。屈明志等人也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推测铜锈环棱螺除了刮食也可以滤食。也有报道称铜锈环棱螺能够根据环境的不同来切换刮食或滤食方式。螺类通过刮食可以摄食部分植物残体,并将植物残体切碎成小颗粒,有助于细菌分解;通过滤食可以摄取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以及藻类,可以显著改善水体富营养化情况。

国外针对螺类降解植物残体的研究较多,Tanaka等人通过在某湖泊运用分解袋法进行为期10周的定植实验,最终发现定植动物中有约90%为螺类,推测出螺类可以促进植物叶片的分解。Jörg Schaller探究了Si对螺类降解芦苇残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i元素对螺类降解植物无显著差异,但放入螺类能够增加芦苇残体和纤维素的降解率。Jörn Panteleit在对水稻的分解实验中表明,经过21天的分解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螺类和微生物对水稻的降解能力分别提高了19%和21%。 

Image

中国针对螺类对于水质的改善能力进行研究,如魏阳春等人通过在太湖的五里湖地区进行室内外试验来探究铜锈环棱螺对水体的修复能力,发现铜锈环棱螺能大幅度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从0.5m左右提高到了1.3m,并且使水体中TP和NH3-N含量大幅度降低。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有人将螺和沉水植物组合起来探究它们对水体的影响。Mo等人则在室内试验中用苦草和铜锈环棱螺同样分为3个处理组进行对水质净化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苦草和铜锈环棱螺均可以对水质进行净化,但两者联用效果最佳。Zhou等人运用同位素追踪法通过沉积物-环棱螺-苦草配置来研究氮素的环境归趋,研究发现,苦草对于氮素有很强的固定能力,环棱螺固定氮素能力较弱,但能够加强泥-水界面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加速氮素的去除。总体来说,虽然只有少量研究表明螺类可以加速植物残体分解速度,但大多研究表明螺类能够降低水中的营养盐浓度,因此螺类在对植物残体营养释放的过程中可能也会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在植物残体的修复与污染控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2、水丝蚓

Image

水丝蚓属于颤蚓科水丝蚓属,是一种常见的底栖动物,广泛分布于淡水湖泊、水库、河流等地。水丝蚓的生活环境是水体底部的表层底泥,能够摄食有机物颗粒、微生物等,并且会在水底扰动,对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与营养物质的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和水丝蚓生物量呈正相关,当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时,水丝蚓的生物量也会相应升高,来加强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卢东琪等人通过网袋法研究溪流中植物残体分解情况,发现在分解袋中定植大量霍普水丝蚓,推测植物残体是水丝蚓主要食物来源之一。董雪等人在阿什河运用分解袋法调查不同河流段的底栖动物分布情况,发现在森林和农田段蕴含大量植物残体的区域中水丝蚓生物量相较植物残体贫瘠地区更多。Gingerich等人研究了不同底栖动物在水生植物残体在湿地中的分解作用,研究发现寡毛纲底栖动物对分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水丝蚓能够降低或抑制水体沉积物中N、P等营养物质的释放进程。张雷等人探究了水丝蚓对磷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水丝蚓显著降低了大浦口间隙水的P浓度,并抑制了沉积物中P向上覆水释放。Kang等人则发现在人工湿地中加入水丝蚓能够增强水体中N、P的去除效果。

Image

微生物对水生植物残体降解的研究现状

微生物参与了水生植物腐解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既能加速植物残体的分解,又能调控水质,并且将筛选后的微生物投入到富营养化水体中发现其能够在水体中迅速增长,这有利于对水体环境的修复,在当前的水体修复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微生物通过分泌的纤维素酶等来加速植物残体难降解部分的分解,进一步加速植物残体的分解,降低沼泽化与富营养化风险。 

对于细菌在植物残体的降解过程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研究者通过室内培育筛选的方式来探究具有高产酶特征且适合降解纤维素的菌种。史玉英等人通过滤纸平板法结合摇床培养筛选出2种对于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混合菌种M1(木霉F1和芽孢杆菌Ba组成)和M2(木霉F2和芽孢杆菌Ba),水稻秸秆的分解率分别可达36.21%和38.82%,对膨化稻草的分解率分别为68.83%和60.02%。党佳佳等人则在辽河河口一芦苇湿地中筛选并分离出一种高产酶的耐盐纤维素分解菌,经过鉴定属于贪噬菌属,在20‰-35‰的盐度条件下仍能保持最大产酶量的50%以上,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目前公认的对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种为白腐真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白腐真菌可以产生多种纤维素降解酶对纤维素进行彻底的降解,如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等。杭怡琼等人的研究表明白腐菌对水稻中木质纤维素的平均降解效率达到37.76%。陈谊等人用白腐真菌对水稻秸秆进行处理,结果发现,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约30%。 

此外,研究者们发现微生物对于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也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应用的净水微生物主要种类有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丝状真菌、酵母菌和基因工程菌等。杜聪等人运用由乳酸菌、酵母菌、丝状菌复合而成的微生物制剂对洛阳某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结果表明,水体中的COD含量下降了87.37%,TN和NH3-N去除率达到90%以上,极大的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庞金刊等人运用天津科技大学制作的混合微生物制剂在某动物园水体中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投加菌剂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体有机物和藻类,提高水体透明度,并降低水体营养盐浓度。现阶段微生物固定技术也十分流行,可将微生物固定于某处,而不会因水流等原因迁移。常用的固定技术有包埋法、吸附法、包络法、共价结合法和交联法,研究表明,运用包络法和吸附法将微生物固定于植物浮床上,可以达到极好的修复效果。因此,合理运用微生物可以加速植物残体的分解并控制植物分解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Image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