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7年,叛变的革命军团长向毛主席举枪,却反被自己“部下”制服

 新用户40828904 2022-07-18 发布于福建

1927年12月,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湖南井冈山根据地,茶陵县的县长办公室灯火通明。

茶陵县的县长怒气冲天,将一杯滚烫的茶水摔在还是毛委员的毛主席眼前,对外面大叫了一声“来人!”一队穿着军装的士兵,立刻将这小房间团团围住了,所有人都举着枪,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弥漫在房间里。

“把他们全部拿下!”县长继续下令道,但没有人行动,毛主席看着大家穿着清一色的军装,看着众多对准自己的枪口,神色没有一丝慌张,因为他知道,这位县长得意不了多久了。

这位县长是谁?他怎么敢对毛主席动手,甚至举枪威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1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天,就在湖南省茶陵县的县长办公室。这位不知来头的县长对着毛主席举起了枪。

刚刚赶来的队伍里,有个人向毛主席使了个眼色,问道:“毛委员,拿下吗?”毛主席听闻,镇定自若地回答道:“团座大人让你拿下,你敢不执行吗?

县长大人听到这话,得意洋洋,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然而,事情在下一秒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应该”站在他这一边,刚刚向毛主席询问的战士,突然就把枪口抵在了县长的喉咙上,严厉威胁道:“再动我就打死你!

“曾士峨!你!”县长大惊失色,他目露凶光,却不敢做出任何反抗。毛主席看到这一幕,却没有任何惊讶的情绪,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文章图片2

这位名叫陈浩的“县长”,原本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1927年11月16日,工农革命军在团长陈浩和一营党代表宛希先的带领下,从宁冈大陇出发,开始对茶陵进行进攻

这次战役,并不像以往一样采取正面冲锋。工农革命军先是派出了一小部分部队,伪装成了卖菜的农户和砍柴的猎户,悄悄混进了茶陵县城。

他们不动声色地解决了守城的敌军士兵,然后给城外的大部队发送了“进攻”的信号。

工农革命军大部队一拥而上,瞬间就占领了茶陵县城。而原本驻守的司令罗定,和敌县长刘拔克,看见大批工农革命军气势汹汹而来,吓得什么都顾不上了,连夜逃跑。

就这样,工农革命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完全占领了茶陵。

有人攻城,就得有人守城。倒不如说,长期治理才是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工农革命军在茶陵县成立了县人民委员会后,特意委派了高学历,又有经验的谭梓生来做县长。

文章图片3

到这里,似乎一切都在正轨上。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谭梓生,实际上也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的一员,他的顶头上司,就是那位“县长”陈浩

陈浩原本是奉命驻守在茶陵县的。毛主席对于这个新建立的工农革命政府相当重视,为了不出纰漏,特地选派了很有军事才能的第一团长陈浩来驻守。

可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块安宁平和的土地上,这位远离了战场喧嚣的团长,没过多久就动了歪心思

他向上级表达了自己想要当县长的愿望,但是却遭到了好几个人的反对。即便如此,陈浩也并不担心。他确实想要县长这个名头,但是现任县长谭梓生,本就是他的直系部下。

部下是不能违抗上级的,他的命令就是县长谭梓生的命令,一直表示自己想做县长,不过是想图个方便。

这些情况很快就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除了现任县长谭梓生,还有驻守的第一团,茶陵县的政府机构留用的都是以前的旧职员,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并不能从上到下改变茶陵县的执政方式

文章图片4

这正是毛主席一直在担心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工农革命军也一直在探索红色政权的经营方式。既然要立新,那就一定要破旧,如果政府官员都没什么变化,只能算换汤不换药而已。

这些事情本就够毛主席焦头烂额的,这还不算完,我们工农革命军内部,也出现了问题。

根据陈浩和谭梓生等人的官方报告,说茶陵县的政府财政和金库,都被之前潜逃的司令和县长席卷一空,什么都不剩了。

毛主席说到这句话,都忍不住笑出了声,他问身边洽谈的战士:“你们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茶陵县的问题暴露无遗,毛主席此时也意识到,一定要及时扼杀这种苗头,新政府急需改变,不能再拖延了。

但是,还没等到毛主席亲自对政府工作进行整治,以陈浩为代表的“自己人”,却企图在背后先“捅一刀”

官僚做派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在湖南茶陵建立了工农革命政府后,革命军委派了非常有经验的谭梓生作为县长,又委任第一团团长陈浩驻守。

就在毛主席为政府的发展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这位颇有能力的团长陈浩,却先给他搞出了“幺蛾子”

文章图片5

为了及时掌控茶陵的情况,毛主席委派了时任一团一营党代表的宛希先和战友张子清前去调查。这一去不要紧,二人都惊讶地发现,此时的茶陵,不仅与毛主席的设想相距甚远,甚至已经完全变成了陈浩的天下

他们到茶陵的时候,发现县衙的门口围满了百姓,有的人脸上乌云密布,一副苦苦哀求的表情,有的人则义愤填膺,大叫着要“讨一个公道”。

一打听他们才知道,原来是茶陵县有一个劣绅,不顾百姓的反对,将农会的财产全部转移了出去。

对于劣绅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笔更大的财富;可是对于百姓们来说,这可是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是拿来填饱肚子的救命钱

宛希先和张子清看到这一幕,既可怜百姓们,又对劣绅的做法异常愤怒。可是陈浩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

没过一会,这个劣绅就被压到了县衙门前。一开始,陈浩听说这劣绅贪了百姓的血汗钱,勃然大怒,严厉地命令手下:打!

毛主席曾经明确地说过,绝对不能有任何沿用封建制度的苗头。两人还没来得及开口劝一劝,事情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

文章图片6

劣绅一听陈浩命人要打死他,立刻跪倒在地,苦苦哀求,他说革命军给土豪劣绅的定义是拥有200亩土地,可是自己只有190亩,还够不上土豪的标准。

情况理应具体分析,在茶陵这么个小地方,190亩已经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了。动动脑子就知道,这其中一定有不少土地是抢夺其他农民的。

可是没想到,陈浩竟然真的就按死规矩来,就这么轻信了劣绅的话,并且放走了他。

那劣绅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裤子和衣摆上的土,就这样从一群伸冤的百姓中间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宛希先和张子清来到茶陵之前,其实已经对陈浩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但是没想到他竟然能嚣张到这种地步,可以说将那一套封建制度的官僚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看不过眼,气冲冲地去找陈浩理论,想为农会的百姓们鸣不平。没想到陈浩竟然连他们两个都不放在眼里,挑衅地说:“这里是你当家,还是我当家?

宛希先的火气一下就冒了起来,严词回击:“这里不是我当家,也不是你当家,是毛委员当家!”

你说陈浩真的胆大包天到这种程度吗?虽然此事他已经有点心虚,但还是嘴上不饶人:“下次你最好把中央和共产国际一块抬出来压我。”宛希先被彻底激怒,但是张子清及时拦住了他,意思是不要在这里起冲突。

其实,宛希先和张子清的出现,就已经让陈浩和他的亲信察觉到,毛主席在怀疑他们了

文章图片7

于是,已经没有了退路的陈浩,大胆地选择了那个唯一的也是错误的道路。

“碟中谍”

就在毛主席认真考虑工农政府的进程的时候,被委派驻守茶陵县的陈浩,居然搞起了官僚作风,包庇劣绅,视百姓疾苦而不见。

但是,知道了这些的毛主席可不会放任不管,他已经逍遥不了多久了

到达茶陵县没多久,宛希先和张子清就把当地的状况摸得一清二楚了。他们得知,陈浩不仅贪污了茶陵县的政府财政和金库,甚至还强抢了敌县长的姨太太,日夜沉迷于权威带来的快感之中。

觉察到自己处境不妙的陈浩,也和亲信商量了对策。前有国民党将领方鼎英带领部队向茶陵来袭,后有毛主席对他百般不信任。思来想去,他选择了带领部下叛逃

与此同时,毛主席突然指派了总指挥部警卫团的曾士峨,带领两个特务连,抵达了茶陵。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这两个特务连,号称毛主席的“御林军”,实力不容小觑。这一下就给了陈浩莫大的压力,让他不得不改变叛变的时间。

而实际上,这已经是毛主席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在亲信的建议下,陈浩的叛变过程总共分为三步。第一就是先给国民党将领方鼎英写一封投诚信,让他派人来接应;第二是制造借口,把毛主席安排在茶陵的宛希先和张子清控制起来;第三则是假借中央的名义发布命令,找机会开溜。

陈浩原本觉得这三步简直是天衣无缝,但是曾士峨的存在,就变成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牵动着他的神经。

文章图片8

为了及时掌握曾士峨的动向,陈浩特意安排了人负责监视他。有一天夜晚,陈浩收到消息,说曾士峨正在“逃跑”

陈浩立刻坐不住了,马上带人前往汇报地点,想抓住这个机会,把曾士峨这个“烫手的山芋”也解决掉

但是,当他赶到现场的时候,却傻了眼。

他以为要逃跑的曾士峨,却正揪着一个叫马田富的人往回走。上去一问,曾士峨回答说,是这个马田富正准备去找毛主席通风报信,结果被自己撞上了,就给扣了下来。

陈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这个曾士峨,并不是毛主席派来监视他的?有一天晚上,他约曾士峨吃了顿饭,饭桌上,他旁敲侧击,询问曾士峨的来意。

虽然曾士峨确实是被毛主席派来的,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位“影帝”。他笑呵呵地回答说,自己只是作为增援兵力来到茶陵县的。

听到这话,陈浩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他想起曾士峨帮他抓住通风报信的人,随即,他就起了拉拢曾士峨的心思。

陈浩装作心不在焉的样子,说:“你这么有本事,却做了这么多年的连长,实在是有些屈才啊。”他抽了一口烟,又继续补充说:“我倒是一直想给你个营长的位置坐坐。”

话都讲得这么明白了,曾士峨将计就计,当即就对陈浩表达了“忠心”

陈浩大喜过望,拉拢曾士峨绝对是个意外之喜,有这位在,自己的势力又壮大了不少。

文章图片9

准备都做足了,只等最后瓮中捉鳖。毛主席觉得陈浩差不多该行动了,于是连夜赶到了茶陵县。于是才有了开头的一幕,曾士峨的枪口贴在陈浩的下巴上,气得他五脏六腑都在着火。

而这一切,都在毛主席的掌控之中。

1927年12月28日,工农革命军在这个年末,与宁冈县磐市召开了一次大会。会议上,毛主席拿出了陈浩准备送给国民党将领方鼎英的投诚信,铁证如山,再无法争辩。

不久后,陈浩及其下属被处决。

一位明明有着大好前途的团长,却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就这样葬送了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