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清河飞机场小考1」:清河飞机场,民国北平的航空中心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07-18 发布于北京

  说起北京的飞机场,很少有人知道北五环外的海淀区清河地区也曾有过飞机场,萧伯纳、蒋介石、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张学良等中外历史名人都曾经在此留下过足迹。

文章图片1

1920年秋,民国国务院航空事务处利用旧营房(这处闲置的旧营房就是1902年清政府建成的陆军第一预备学堂,后称陆军预备学校,1920年军校彻底停办)把南苑航空学校及其飞机修理厂搬迁此地修建航空工厂,亦称飞机工厂,同时开始启动建设清河飞机场,后来报刊使用“平郊清河飞机场”称之。

文章图片2

  南苑航空学校创办于1913年,附属飞机修理厂由法国留学归国的潘世忠担任厂长,聘请两名法国技师为技术指导。潘世忠归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厂长,他于1914年10月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本土驾驶自制飞机飞行的飞行家。一战后,民国政府与英国签署了大量购机合同,中国飞机业发展迎来第一次高峰期,狭小的南苑飞机修理厂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清河就成了新的航空工厂的首选之地。

文章图片3

  1920年9月建成的清河航空工厂有员工158人,其中工人128人、职员24人,英国技师和技工6人,主要是装配、修理飞机,并进行英制艾佛罗飞机的仿制工作。清河飞机场东自原预备学堂大楼西侧,西临平绥铁路清河车站,南到于家窑,北至安宁庄西北,东西长830米,南北宽750米。在机场一侧为纵向排列的飞机棚厂,每座长约27米,宽约24米,高约15米,木板墙、铁皮顶,棚顶安装风斗。机场内建有油弹库房,可存油200余箱,还盖起两间砖房作为机场用房。

  1922年是清河航空工厂的鼎盛时期,工厂不仅装配英国的小维美飞机,还装配出新引进的大维美式教练飞机。10月11日北洋政府在清河航空工厂举办大维美式飞机训练班,航空署把南苑航空教练所的高级飞行员训练班也移到清河训练,清河飞机场成为当时北京的航空中心。

文章图片4

浩劫:1926年春,奉系军阀张作霖入主北京。张作霖将清河航空工厂所有的机械设备以及飞机零部件拆解并运往东北奉天。到1928年奉军被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的联军打败退回东北时,清河航空工厂只剩下几间厂房,生产处于完全瘫痪状态,同年5月被撤编。而东北军籍此发展并拥有了当时全国最强大的空军,到1931年拥有各类飞机400多架,比全国其他地方加起来都多,并拥有可载2架水上飞机的镇海号水上飞机母舰,可惜的是,如此强大的东北军竟然实行不抵抗政策,束手将东北诺大的土地和号称“东方第一”的东三省兵工厂和航空工厂送给了日本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