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不得大家都不咋想结婚

 我思故我在hyp 2022-07-1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最完美的离婚》
 
恋爱和婚姻一直是道不尽的话题。人们一方面渴望亲密关系中至高的认可和牵绊,另一方面又害怕牺牲和奉献会带来最深的伤害。
 
近几年,越来越多影视综艺试图聚焦离婚和分手的人群,这种趋势也促使着人们朝一个更好的方向走去:要想拥有一段好的亲密关系,或许要从正视个体的不完美开始。
 
关于婚恋为什么这么难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上海纽约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李萱以《亲密关系》一书为基础,为大家阐释亲密关系的难处,以及维系亲密关系的关键行动有哪些。
 
首先,我们需要放下浪漫的“宿命信念”,其次,在沟通中尝试认真倾听。在婚恋问题上,面对权威的意见,也要保留个人的思考和判断。
 
不管如何,爱与被爱都应是一件美好的事。即便一段关系无法走下去,我们都是值得爱的人。

图片

作者 | 李萱

来源 | 看理想节目《婚姻真相:无限人生书单第五季》 

 
1.
婚姻的宿命信念
 
关于婚姻,很多人都有一个困惑:现代社会的婚姻比包办的时代要民主多了。从直觉上来说,当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心仪的伴侣,这应当改善婚姻体验,让它长长久久的。但是在今天,人们自己选择伴侣,似乎并没有让婚姻变得更简单,也没有让人们永远幸福下去。
 
《亲密关系》这本书里引用了来自荷兰和德国的大型追踪研究。研究者找到一批人,问他们一些问题,隔一段时间再去找同一批人再问他们,有时候间隔是几个月,有时候会是几年。

图片

罗兰·米勒 著
 
通过这样的设计,研究者发现,在人们刚开始约会、同居、结婚的时候,体验到的幸福感都会显著增加。但是,这种快乐在几年之后就会减少,人们的幸福感就会回落到婚前的水平。
 
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罗兰·米勒说,现代社会里,伴随着进步的自由浪漫的婚姻观而来的,也有许多并不利于享受婚姻的迷思。比如,认为每个人都只可能有一个完美真爱,认为真爱可以克服一切障碍。
 
还有一些更具体的想法,例如,认为每一次性生活都应该非常完美;认为真正深爱彼此的人应该是非常有默契的,根本不会因为意见不同而争吵红脸,等等。
 
这些想法不是很甜吗?罗兰·米勒指出,甜是甜,但这些想法都可以归纳为一种“宿命信念”
 
宿命信念背后的假设是:美好姻缘都是天生注定的,所以人要做的就是去寻找跟你天造地设的人。如果你找到的是对的人,那么恭喜了,结婚以后就可以和他每天轻轻松松、充满粉红泡泡地生活在一起;如果你找到的是错的人,结了婚以后就是“悲惨世界”了,没救了。
 
图片
《最完美的离婚》

这一类假设,有两个具体后果:
 
第一,浪漫的想法给大家的婚姻生活设定的标准过高。在生活中找到一个没有缺点、永远不会吵架的爱人,难度可想而知。而不切实际的标准,带来的只能是无穷的失望。
 
追踪了251对新婚夫妇4年,研究者发现最幸福的那些夫妻,是一开始就对婚姻生活有比较现实的期待的。而那些认为“夫妻之间可以解决一切冲突,自己的另一半每天都会对自己的生活兴致勃勃”的人,他们的婚姻满意度却会很快下降。
 
第二,宿命的想法,削弱了维护婚姻的动力。在这里,维护并不意味着盲目忍耐,而是一种在接纳不完美的基础上,仍然愿意去改善和伴侣的关系。
 
比如说,几乎所有夫妻都会发生争吵。如果争吵发生时,不是立即觉得“真爱崩塌了,我找错人了”,而是去想:“好的,今天吵架了,真是太不爽了,这个事情上我们两个好像有点不对付”。
 
比起立马跳到“我找错人了”的结论,不那么宿命的思路,能让人相对容易地进入下一步行动。比如去考虑,我们要怎么想办法劝说彼此?还是双方找个折中点去妥协?或者干脆就接受我们在这点上意见不一致?
 
2.
沟通障碍
 
除了“对浪漫爱情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现代文化的思潮外,还有一个平常不容易意识到的事实也会给婚姻增加难度,那就是人和人沟通的障碍。
 
人和人沟通,当然不只限于婚姻。不过,对于婚姻中的沟通,人们抱有的期待还是比普通路人之间的沟通要高太多——在刚才说的关于浪漫爱情的幻想中,有一点就是希望双方永远默契,永远不需要解释。
 
人们期待在婚姻中,双方的沟通成本是比较小的;而且按理来说,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彼此了解更多,沟通也因此更顺畅。
 
那具体是不是这样呢?研究的确发现,已婚的夫妻对彼此个性的认知确实要比恋爱中的情侣或者一般朋友更加准确,也就是已婚的夫妻会更了解彼此是外向还是内向、做事有多靠谱等等。
 
但是,了解对方的个性,并不代表能够准确体察对方在具体情境下的具体心思,并且做出相应的回应。
 

图片

《最完美的离婚》
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 Patricia Noller ,曾经在8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1980,1981,1986),关注婚姻中的“非言语沟通”——交流的时候人们用的语音语调、脸部表情、身体姿态等等,通俗地说,就是“话是怎么说出来的”。
 
可以想象,这种沟通非常微妙,解读起来也很依赖于夫妻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和他们的沟通技巧。一方面,这种沟通依赖于传递信息的一方,传递得是不是清楚;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接收信息的一方,有没有对伴侣“一个眼神秒懂”的能力。
 
这一系列实验采用的方法都比较相似:研究者会让参与研究的夫妻录一系列的单人短视频,在短视频里,参与者会收到一些假设的场景的指导,然后他们要把假设的场景演绎出来。
 
这些场景中间,有的传达的是正面情绪 ,比如开心、惊喜,有的传达的是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失望,还有的则情绪上比较中性。录完之后,研究者把这些视频拿给观众看,观众则需要猜测,视频里的人想表达的是正面的、负面的,还是中性的情绪?
 
举个例子:小明和小红这对夫妇参加了该研究。研究者告诉小红,你要在视频里表演一个假想场景,即从丈夫小明那里“收到一个不喜欢的礼物”,收到之后,要跟丈夫说“哇,这个礼物好惊喜啊!”。
 
收到视频的小明则要去解读:小红在这个视频里想表达的,到底是她真的超惊喜?还是对礼物说不上满意,但其实心里还有更想要的?还是说这时候小红已经被气死了?
 
这个题目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送命”,因为一模一样的词句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情绪。小红说的可能是“哇!这个礼物好惊喜🤩”,也可能说的是“哇...这个礼物好惊喜🙄”。
 图片

《婚姻故事》


在 Noller 这个实验的设定里,观看视频的人有时会是视频里表演者的家属,在同一个系列的其他实验里面,有时就是完全不认识他们的陌生人。研究者也会让夫妻观看别的陌生人的视频,去猜测那些陌生人的情绪。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Noller 的研究团队发现:那些婚姻关系不良的男性,“竟然会误解妻子传递出的连陌生人都能清晰解读的信息。更糟糕的是,他们对自己的错误竟然一无所知,还认为自己沟通做得很到位,非常自信说'我们夫妻之间彼此是相互理解的’”。
 
而婚姻关系比较好的男性,反而对自己的理解和传达信息的能力,都有比较现实的认识。
 

图片

《最完美的离婚》
这一系列研究还有一个扎心的发现,那就是,有时候人们看不出对方要传达的意思,并不是因为这个人普遍上眼力见儿差,所以婚姻没经营好。在他们其中一个研究中,那些关系很差的夫妻能够更准确地领会陌生人的讯息,却看不明白对方的脸色。
 
到了2002年,几位美国学者又进行了一项方法上比较类似的研究。这一次,研究人员没有请夫妻们表演和评估假想的场景,而是直接请他们在实验室里讨论真实生活中的某个矛盾,并且把讨论录下来。
 
讨论过后,研究者会让参与者一对一地回看讨论录像。每个人看录像时可以向研究者指出自己在某个时候的具体情绪,研究者会记下来,然后再让他们的家属看同一个录像,并判断对方在某个时刻的情绪。
 
这个研究发现:在准确判断家属的情绪方面,婚龄比较短的配偶反而比婚龄更长的配偶更准确。
 
这是出乎意料的,因为我们会期待,结婚越长的夫妻,对彼此的小心思更清楚。但是,罗兰·米勒说“这个结果其实也并没有那么让人惊奇”——老夫老妻,都累了,早就没有新婚夫妇那种努力相互揣摩的动力了。
 
这些心理学研究,从非常微观的层面上揭示了婚姻生活的难处——对于和伴侣的沟通,人们是非常眼高手低的。
 
人们一方面期望无比默契的模范夫妻生活,另一方面,有些人可能在家属早已暴风骤雨的时候,自己还以为岁月静好。不仅如此,结婚时间长了,人们的表现还可能越来越差,而自己浑然不觉。
 
3.
过好日子,“听话”很重要
 
所以,“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哪怕是婚姻这样亲密的关系也躲不过。
 
那么,有哪些可能的改善方法呢?目前很多关于婚姻沟通的建议,比较侧重于“说”,比如让大家有事不要憋着,多多交流,对自己的需求该说就说。要多鼓励、多赞美配偶。这些都很有道理。
 
不过,这里想补充一下“听”这个方面。听人说话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理解,比如在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里,听力往往是最难的。
 
因为像口语和写作这样的输出性任务,你可以自己提前准备一些短语、句式,但听别人说的时候,你几乎无法预测对方在某个时刻说的是什么。如果在真实生活中,你听不懂对方的话,就没法把对话进行下去。
 

图片

《最完美的离婚》
关于“听”,常见的误解有哪些?
 
刚才已经提到,人们会幻想自己和对象应该是心意相通的,双方应该很容易相互“get”,但这其实是一种迷思。它不仅会让人们该说的话不说,比如觉得“这个事还要我来说吗?!”,也会让人该听的时候没有听,误以为自己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在《亲密关系》这本书里,罗兰·米勒写了这么一个例子:
 
妻子:(叹气)我感到很高兴,婆婆决定下周不来咱们家住了。
丈夫:(发怒)我妈怎么了?你老是拿我妈说事,你真是个……(以下省略五百字)
 
在这里,丈夫为什么这么生气?因为他认为他理解了妻子的意思——“我讨厌你妈,我不想让她来住”。
 
这固然是一种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妻子并不反感婆婆来住,但是最近太忙,婆婆来了自己肯定抽不出空来陪她。
 
关于“听别人说话”,在心理咨询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概念,叫“积极倾听” (active listening)。“积极倾听”假设,在我们听别人说话,或用其他方式接收他人信息时,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有两个任务需要完成:
 
一是认知方面的,也就是要准确理解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二是人际关系和情感方面的,就是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让他知道我们在乎他说的话。
 
要同时完成“认知”和“关注”这两个任务,有一个具体的小方法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对方讲的话。听起来还挺简单的,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呢?
 
首先,它向对方传达了关注和理解——“你说的,我有在听,我有听到”。
 
其次,在组织语言复述对方的话的时候,人们可以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想一想对方在说什么,也可以帮助拖延一下对话的节奏,让双方情绪上都缓一缓,而不是马上“爆炸”。
 
第三,这给了对方一个机会,去听他自己刚才说了什么,去听一听自己说的话在别人耳朵里是什么样子的。
 

图片

《婚姻故事》


有时候,人可能会脱口而出一句话,而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可能说得很尖锐,可能说得过于含糊——当自己从听者的视角再听到时,就不禁觉得“哟,我刚才怎么把话说成这样了?”
 
这时,说话人就有一个机会去收回刚才的话。
 
第四,这样的做法也给了说话人一个机会,去纠正听话人在理解上的错误。再彼此了解的夫妻,不免偶尔还是会猜错对方的意图。
 
在听别人说话时,通过“复述对方说话”的这么一个“考核机制”,发现自己理解的错误,就可以避免基于这个错误的进一步冲突。比如,在之前的夫妻例子里,罗兰·米勒又假设,如果双方能用复述的方式,剧情的走向可能会改变:
 
妻子:(叹气)我感到很高兴,婆婆决定下周不来我们家住了。
丈夫:(发怒)你是说你不欢迎她来咱们家?
妻子:(吃惊)没有没有,我一直欢迎她来咱们家。只是我马上要交一个课程论文,下周没有多少时间在家里。
丈夫:(松了口气)哦~是这样!
 
在积极倾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复述对方用语言传达的信息,也可以去复述对方的情绪。
 
比如:“刚才我一提上次过年给咱爸送礼的事情,你就好生气啊。” 同样,这样就可以表达自己的关注和理解,也给到对方一个机会,去反思和纠正自己表达出的情绪。
 
这个复述的方法一开始使用时,可能会有点累,因为要时刻集中注意力;也可能会感到有些机械,甚至可能会收获对方不解的目光。所以,慢慢来,具体做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关系的感觉和语言使用的习惯去微调。
 图片
《婚姻故事》

积极倾听是心理学家提出的众多建议中的一个小例子。《亲密关系》里还有很多其他建议。
 
罗兰·米勒说,虽然传统社会已经过去很久,还是有很多人会幻想,传统的婚姻更“自然”、更好、让人更开心,那些追求性别平等的女权主义者,肯定是自己太丑、野心太大,又不解风情,还要来瞎叨叨,去破坏他人的婚姻。
 
当然,我们承认,传统型夫妻里有过得很幸福的例子。但对女性整体来说,如果女性的另一半是女性主义者,相信男女平等,亲密关系会更幸福、更健康、也更稳定。
 
实证证据同样发现,对男性来说,如果他们的妻子是女性主义者,那么和妻子是传统型女性的男性相比,前者的亲密关系会更稳定。
 
4.
如何理解心理学家给的婚姻建议?
 
其实,所谓“来自心理学家的婚姻秘笈”,在市面上并不难找。不仅有各种畅销书、公众号文章,现在的婚恋真人秀,请一位嘉宾“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读真人秀参与者的行为,也几乎成了标配。
 
在《亲密关系》中,罗兰·米勒没少吐槽大众媒体上,关于婚姻和亲密关系的各种心理学专家和畅销书。他说:“那些随意给出各种意见的所谓专业人士,他们的背景就像他们的意见本身一样虚假”。
 
他直接点名了《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那本畅销书的作者 John Gray ,说这个人的博士学位来自于根本没人听说过的学校,那个学校后来直接被美国政府关掉了,绝不是什么正经地方。另一位婚姻畅销书作家,倒是有个博士学位,但并不是心理学博士,而是生理学博士。
 
更有一本畅销书号称能教给女性“俘获白马王子屡试不爽的秘密”,承诺女性读者能从此以后一直幸福,结果书的作者(也是女性)在书出版没几年后自己就被起诉离婚了。
 

图片

《婚姻故事》


罗兰·米勒在书里的吐槽很爽,也够狠。不过,英雄不问出处,讲道理不拼学历;更重要的是,离婚不一定是失败,或者那就代表某人关于婚姻的建议是错的。所以,米勒在书中批评人的方法难以让人苟同。
 
但是,作为学者,我非常同意罗兰·米勒的一点是,如果要戴心理学家的帽子给人建议,而不是纯粹作为一个熟人、亲友,这时作为专家发表建议确实要谨慎。
 
最基本的一点,说话要有经过学术圈考验过的实证证据。说话不讲过硬的证据,唯一依靠的是自身的经历或者“我曾经遇到过那个人”……这些才是很多所谓的“专家”不靠谱的地方。
 

图片

《婚姻故事》

关于怎么理解“心理学家的婚姻建议”,从罗兰·米勒的基础上可以再发散几点:首先,很多人认为,给到具体的建议才是好专家。
 
但是,对人的关怀和帮助形式有很多。很多人看似需要心理学家给建议,但实际需要的未必是具体的建议。有些时候,人们仅仅是需要被倾听。
 
所以,研究者把不同阶层、不同生活状况的男男女女,在婚姻中的困境明白地展示出来,再通过分析,让人们知道自己没疯,而是社会出了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关怀。
 
第二,心理学是一门关注、强调个体差异的学科。当然,心理学家会运用个体差异来找普遍规律,但这门学科确实非常认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婚姻这类很个人的关系里。因此,符合一个人、一对夫妻的具体建议,未必适用于另一对夫妻。
 
除非是极其了解婚姻内情的人,否则很难给出真正适用的建议。有时候建议不恰当,反而可能给人带来压力和自责。
 
如果大家看到一个戴着专家帽子的人,随便给人分析、给人建议,尤其当他给出的建议看起来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时,大家就需要谨慎考察。
 
即使是靠谱的、谨慎的、有心理学实证研究支持的建议,如果你发现它不符合你个人的情况,也十分正常,不一定代表你有什么问题。

图片

本文整理自《婚姻的真相:无限人生书单第五季》第六集,有删减,原标题《心理咨询师的建议比真爱有用?婚姻里的现实境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