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的对比

 wyfx100 2022-07-18 发布于河南

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真武汤:生姜、茯苓、白芍、白术、炮附子。

        苓桂术甘汤,取桂枝汤阳的一半加白术茯苓,有火生土,土克水之蕴意。由于火不能直接克水,故培土治水。生火(桂枝甘草汤);培土(茯苓、白术);此方用于人体水不能完全气化,症在横膈膜以上(中上焦)。此方治水直取木生火,火生土,土克水,“自上而下”而顺治。

        真武汤,由方名可知,真武者北方水也,主治肾水,方中入炮附子,有鼓坎中一阳之蕴意,此方有白芍、生姜而去桂枝、甘草,取桂枝汤阴的一半。固肾阳上济肾水滋离阴之蕴意。入白术、茯苓燥湿、祛湿(培土);真武汤因水侮土,直取水位“真武”北坎而治。故治水(炮附子)培土(生姜、白术、茯苓),而疏木(白芍)(见肝之病但之传脾,同理)。伤寒中:“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注:发汗、汗出不解而心下悸,全因汗乃心液,心液流失,离阴不足,故心下悸而去桂枝,与桂枝甘草汤主之的“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同样是发汗过多造成的心下悸,但真武汤中有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此三症状,此三症皆因水不能气化,(真武水者泛滥成灾,缺坎阳镇之)肾阳不能上济气化全身之水导致,故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特别是这个振振欲擗地的症状,整部伤寒,真武汤独有。此方治水,有水火既济,再火生土,土克水之蕴意。自下而上而逆治。

        少阴病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注: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明确病在“阴经”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全因水侮土导致,土败而枢轴不转)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人体为解“水”所发出来的自救信号)。

        无论是苓桂术甘汤还是真武汤其法不离培土治水。

        延后还有更深层次蕴意,请读者再由此渐入佳境逐渐领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