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这2个方法,管理就是四两拨千斤

 万里潮涌 2022-07-18 发布于浙江
图片

管理很吃力?可能没用对方法。

这篇文章分享两个重要的方法,让你在管理中四两拨千斤。

第一个方法是:

造势,放大关键事件的影响力。

管理其实就是经营影响力,影响团队去达成想要的结果。

通常,一些大一点的企业都会有一个宣传部门,有一个对内的自媒体,专门报道公司的大事件,领导的重要活动以及重要讲话。

这种内部宣传的最大作用,就是通过放大关键事件的影响力,来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价值观、工作的方向。

其实,越大的领导,就越需要通过“造势”来做管理,因为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将影响力触达到每一个人。

普通的管理者是怎么影响团队的呢?通常就是直接的沟通,比如召开大会、一对一面谈与辅导、使用行政奖惩手段。

这些方式简单,直接,高效,指向结果达成。不过,当管理幅度稍微大一点,你就会有吃力感。因为你面对的人太多,面对的事情也太复杂。

于是会议效果变得很差,经常出现会上很激动,会后一动不动的情形;

一对一辅导让你精疲力尽,刚解决这个人的问题,另一个人又出现问题,刚解决这个人的这个问题,过几天他又出现另一个问题;

使用行政手段呢?虽然有效,但是对这个人有效,其他人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于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和团队内耗上去了。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主管小王管理着一个50人的服务型团队,公司考核的是团队的服务标准,于是小王不仅是要定期培训这个服务标准,还要随时检查团队对公司这些服务标准的执行情况。

尽管天天强调,团队有许多人就是听不进去,团队的服务总是参差不齐。大多数问题都是大家的习惯没养成,于是小王就只能一对一做面谈和质询,每出现一个员工失误,就会叫来办公室面谈,因此,小王的工作量也不断加大,每天总是加班很晚才回去。

不过,这种面谈方式看似有效,但整体的服务指标就是提不起来,因为今天面谈了这个,明天那个又出问题了,明天辅导完那个员工,前面面谈过的员工又犯了另外的错误,按下葫芦浮起瓢。

小王很辛苦,却达不成公司的绩效指标,一着急,就变得严厉起来。对于失误员工,制定了处罚措施,停岗学习、打扫卫生、抄写规则等,各种手段都试过了,但还是干不好,小王一次一次被上级问话,感觉压力很大。

小王的工作态度其实是没有问题的,认真、负责、耐心、想要把业绩做好。只是感觉一直在用蛮劲,去搬动一块大石头,自然很吃力,效率和效果都不好。

我给小王支了一招,你就按照你现在的方式去管理,不断培训和强调、对失误员工一对一面谈辅导、对失误员工该处罚就要处罚,让他长记性,只是稍微调整一下动作:

在每一次培训的和强调过后,把你培训的内容做成卡片,发在工作群里面,让大家再看一遍,这没完,你最好再私发给每一个员工,并让他回复是否理解;


当有员工失误后,你也要面谈,但你不要只是把一个员工关在办公室里面谈就完了,你要让人把你们面谈的过程,拍个照片,发在群里面,让所有人都看到谁有犯错了,大晚上还被你拉着面谈。

这还没完,面谈完以后,你还要让这个失误的员工把自己的面谈表发在群里,让所有人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失误的,以便于下次不会犯相同的错误。

还没结束,第二天晨会上,你还要要求员工现身说法,给大家做一次警示和培训。

没有多久,小王发现员工的失误越来越少了,绩效也变得越来越好。

你看,就是培训面谈这样的事情,你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得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其中的方法就是放大这件事情的影响力。

管理者一定不要埋头干事情,每一件事情,都要思考,如何放大影响力。

第二个方法是:

复制,尽可能让每件事变得可复制。

什么事情是可复制的呢?就是那些花时间做了一次,还可以在另外的场景发挥作用的事情。

举个例子,主管小张接到公司的指令,要推广一个新产品,这个新产品操作相对复杂一些,需要一线人员学会,还要他们教会客户使用。

小张组织全员做了一场操作培训,但是由于流程复杂,这种全员的培训会议效果很差,会后,员工问题一堆,全部抛向主管小张来。

小张只有一个一个的去教。教会员工操作,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教客户,的确需要一对一演示才能教会,这让小张感觉很吃力,他不断抱怨公司的新产品不好用。

我也给小张支招,我说你只需要教会一个人,然后给他提要求,让他必须教会至少一个人。然后有人来问你,你就让他去问你教会的人。

于是,你教人这个事,便可以自动复制了。你算一算,要省多少时间和精力。

前面有一篇文章,我分享了高效管理者的三个习惯,分别是:

将问题流程化,将工作节奏化,将经验萃取成知识。其本质也是让管理者做的事情可复制。

再忙也要思考:你在管理工作中,哪些事情是可放大,可以复制的呢?欢迎在留言区交流,点击在看,不错过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