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外 | Google Art&Culture:把全世界博物馆搬到网上|文物|google|艺术|美术馆|艺术品

 子悠682 2022-07-18 发布于北京

细微的笔触、颜料的裂缝乃至画布的纹理。这一切都清晰可见,仿佛是拿着放大镜在仔细端详一样。事实上,谷歌艺术计划所呈现出的作品细节比我们去博物馆所能看到的更多。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尤其是当便捷的交通将地球缩小成一个“村落”之后。然而,普通人的财力和精力终究有限,终其一生也很难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还好,我们有博物馆。

作为人类文明的保护者、传承者和记录者,博物馆汇集了人类文明史的精华。见微知著,参观一座博物馆,便是了解人类文明和文化便捷、高效的形式。

可是,哪怕把游遍世界的目标降低到看遍全球著名博物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梦想。据统计,2019年中国大概有1.69亿出境人次,而这些人里面有大量长期、多次出国的人口。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截至2018年底,中国隐私护照持有量大概1.7亿本。由此可以推算,中国大约有90%的人没出过国。

不过,没出过国也没关系。如果你真的热爱博物馆的话,来了解一下“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推出的“谷歌艺术计划”吧。你会发现,“足不出户,看遍天下”,不是一句随便说说的话。

一次摧毁和两次重建

2001年,一件令举世震惊的事情发生了:阿富汗境内巴米扬(Bamiyan)山谷里的两座大型佛像在3月被当时掌控阿富汗政局的塔利班 (Taliban) 政权所摧毀。


巴米扬大佛,英文名(Bamyan/Bamian)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巴米扬石窟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两座佛像始建于公元6世纪,东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经典作品。


2015年,来自中国的张昕宇和梁红夫妇及其侣行团队,利用先进的建筑投影技术,成功对53米高的大佛进行了光影还原。

看到屹立千年的文物如此轻易地被毁掉,出生于伊拉克的美国人本卡西拉(Ben Kacyra)意识到,包括他的家乡伊拉克在内的世界上无数的文物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安全,它们随时可能毁于战火或者灾害。

于是,他在2003年创立了非营利性组织CyArk,希望用数字化的方法把全世界的文物都“保存”起来,以期达成永久性的保护。

CyArk将世界文化遗产通过3D影像处理(如建模构型、纹路与色泽表现等),让普通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VR头戴式装置来浏览。而这些3D模型资料也采取开源的方式,让相关的研究者或是有兴趣的人们可以申请下载资料来使用。


CyArk创始人本·卡西拉(Ben Kacyra)与妻子Bamyan在工作中。

时间来到2011年,谷歌公司上线了一个新项目——谷歌艺术与文化(Google Art&Culture)。通过这个项目,谷歌与全世界的博物馆进行合作,利用其街景技术拍摄博物馆内部实景,以超高像素拍摄馆内历史名画,并可供用户观看。

该项目采用Picasa、App Engine和街景等谷歌公司的先进技术,360度呈现艺术品的高精度照片,让更多人便捷地接触和了解艺术。

本卡西拉和谷歌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保存古老的文物和文化。不过,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很多博物馆对谷歌数字化文物并免费供用户欣赏的行为并不理解,也不支持。比如,最初法国卢浮宫就不愿意与之合作。

对此,谷歌艺术与文化团队也表示理解。“我们也很理解这些博物馆,他们存在了几百年,这些藏品动辄都是几千年、几百年的历史。因此对其来说,要改变此类方式或者改变态度还需要时间,不能指望他们在一个月内就能接受这种新的方式,所以我们还是要对他们表示尊重。”谷歌艺术计划发起人Amity Sood说道。


谷歌艺术与文化收藏了全世界著名博物馆的大量作品。


用户可以用VR等虚拟设备参观谷歌艺术与文化。

随着工作的推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看到了谷歌艺术与文化的重大意义,开始消除偏见与谷歌进行合作。现在,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差不多容纳了全球近百个国家的2000多座博物馆的馆藏精品,这些博物馆及藏品贯穿古今、跨越中西,包含艺术画作、史前古器物、地标建筑和现代工艺品等。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本卡西拉创立的CyArk所运用的激光扫描和3D建模技术愈发成熟,而谷歌艺术也需要更优秀的技术来提升数字博物馆的体验水平。

2018年,谷歌艺术与文化正式与CyArk牵手,推出了“开放遗产”(Open Heritage)计划。谷歌的街景、超高清摄像技术和CyArk的激光扫描、3D建模技术相结合后,产生了极其震撼的效果。可以说,CyArk和谷歌艺术与文化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建,意义非凡。


谷歌艺术与文化在2019年上线了“观妙中国”项目。

2019年9月中旬,谷歌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一款中国版谷歌艺术与文化App——“观妙中国”。在这款应用中,谷歌与国内3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合作,将其中馆藏的展品转化为图片和文字。通过这个应用,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参观。

除了展品本身,展品相关的信息以及规格也被整齐收纳在对应的每个博物馆、美术馆下,方便查找。谷歌还将各类展品分门别类,用户可以根据艺术类型和创作者这样的方式来查找作品。如果是系列展品,还会有更加丰富的图文展示,其成为连贯的在线展览。

“观妙中国”让中国大量没有实力建设数字博物馆的机构,得到了以最优秀的在线技术展示自己的机会。

可能比博物馆体验更好

说起来,中国的大多数博物馆和艺术机构都有自己的网站,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大都进行了数字化。可是,因为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多数博物馆的数字化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所谓数字化只是在网站上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一些藏品,无论是图片精度还是用户体验都很一般。很多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数字化仅仅是提供信息展示,还称不上是数字博物馆。

反观谷歌艺术计划,我们可以从中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数字博物馆。


在谷歌艺术与文化上,你可以看到对名画细节的讲解。

谷歌艺术计划给使用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应该就是其展品的超高精度了。在项目主页上,当我们打开一幅画之后可以将之一直放大,直到看到画面的所有细节—细微的笔触、颜料的裂缝乃至画布的纹理。这一切都清晰可见,仿佛是拿着放大镜在仔细端详一样。

事实上,谷歌艺术计划所呈现出的作品细节,比我们去博物馆所能看到的更多,尤其对于一些名画来说。在博物馆里,名画往往都被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外面盖上玻璃罩,观众要站在安全线外,有时还要限流、限时……这一切让观赏者根本无法仔细去赏鉴一件作品的细节。

为了拍摄文物与艺术品的高清图像,谷歌公司专门开发了一款名为“艺术相机”(Art Camera)的硬件产品。这款艺术相机可以快速拍摄超高像素的照片—它首先把整幅画作分为数千部分进行特写拍摄,然后把这数千张特写用内置的软件拼接起来,制作成一张单幅照片。在谷歌艺术计划上,很多作品都是10亿像素级的,远高于一般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图片质量。


谷歌研发的专门用来拍摄艺术品的“艺术相机”

谷歌艺术计划收录的作品精度确实令人赞叹,但受限于电脑、手机等屏幕尺寸过小,用户虽然能够看到作品无数的细节,却可能无法感受到一些大画幅作品在博物馆现场带来的震撼感,比如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那样20多平方米的巨作大概只有到博物馆才能体验到画幅带来的冲击了。还好,V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临场的震撼感。

打开谷歌艺术计划,你可以看到很多博物馆或画廊都支持VR观看。配合谷歌街景技术,带上VR眼镜之后,整个博物馆(画廊)的场景就呈现在参观者的眼前,你可以通过走动、转向等方式随意参观,看到喜欢的作品可以驻足仔细欣赏,而不必担心被打扰。

谷歌艺术计划不止是展现博物馆的固定藏品那么简单。据Amit Sood透露,除了将继续探索发掘不同的艺术作品和合作艺术机构外,项目也考虑增设实验专区,展示艺术家们如何使用新兴科技展示他们的艺术品。

“我们正在将艺术计划和讲故事的平台融合,以便博物馆可以创建自己的在线展览。它可以描述和解释博物馆放在艺术计划平台上的作品,也可以是实体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展览,希望可以让实体博物馆中的临时性和永久性的展览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在线访问。”Amit Sood介绍道。


来自叙利亚文物和博物馆总局(DGAM)的官员,在黎巴嫩接受了为期两周的培训讲习班,内容涉及CyArk提供的技术。

如果你是艺术家或者艺术爱好者,到谷歌艺术计划上学习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且不说满世界逛博物馆的成本有多高,哪怕购买高质量的画册也是一笔不低的支出。而在谷歌艺术计划,你可以免费看到全世界无数的名作,还可以仔细学习每一个细节,甚至很多名画还有细节的讲解。

另外,在和CyArk合作之后,谷歌艺术计划还拥有了大量的3D扫描作品,使用者可以在线更细致地研究一些建筑和雕塑作品。如果不是为了更立体地体验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人文风情,而只是观看博物馆里面作品的话,谷歌艺术计划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欣赏艺术的愿望与需求了。

从另一方面说,它还能反过来激发人们去参观实体博物馆的欲望——当你看到那么多精美的文化、艺术作品之后,大概会愿意去那个博物馆所在的城市来一场深度体验。

现在,打开谷歌艺术与文化或者观妙中国,体验先进技术带来的奇妙感觉吧。选一些你所中意的博物馆,等疫情过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小技巧:用谷歌艺术与文化将自己的照片变名画


谷歌艺术与文化( Arts & Culture)应用在近日获得的版本更新中,允许在用户拍摄的照片上启用名画风格。 这项功能名为Art Transfer,可通过该应用程序底栏的“相机”菜单进行访问。 在“相机”菜单中选择“Art Transfer”之后,用户就能对选中照片启用数十种名画风格。 如果你只是想将这种效果部署在图 像的某个区域,用户还可以使用scissor工具选中想要部署名画风格的区域。

Art Transfer是由Google AI创建的算法模型驱动的。选中拍摄照片并选择名画风格之后,Art Transfer并不仅仅只是将两种东西融合在一起或是简单地叠加你的照片,而是会根据你选择的特定艺术风格,为你的照片带来独特的算法重现。这一切都只在本地进行,并不需要借助云端的帮助。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