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职场.右手采购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2022年7月18日 这是2022年第070篇原创文章 总第502篇原创文章 全文2921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2022年7月16-17日,2022宾大沃顿峰会如约而至。本届峰会主题为“顺时而为,新益求新”,意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时代最核心的脉搏,尽微薄之力分享最前瞻的知识与讯息,并以持之以恒,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来将具有无限潜力的新生代技术与平台,和真切关注社会价值与新兴需求的投资者相互桥接,为其未来繁荣发展打下基础。 来源:2022宾大沃顿峰会 17日上午是生物科技专场。峰瑞资本合伙人马睿博士分享了“生物科技未来10年的投资机会”。 来源:2022宾大沃顿峰会 虽然我还不是一个资本投资人,但是我对投资的方向很感兴趣,因为它代表着一个行业发展的趋势,会影响到相关的就业机会、供应链发展和对社会的回馈。而基于以下三点,我也坚信生物科技/生物制药行业的美好未来: 第一、它本身是一个民生工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它是每个人的刚需。 因此,在过去十年里,中国不断进行重大医疗改革,持续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在本世纪初,全国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有医疗保险,而现在几乎100%都有医疗保障。 同时,发布了很多支持政策,比如“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产业集群的建设, “十四五”规划以及众多省市政策等等。 第二、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大家愿意花更多的钱用更好的药,同时有更小的副作用来提高个人的医疗保健水平。 从2010年开始,中国此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每年都在持续增长。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2020年,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相当于GDP的7.12%。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公民个人将更愿意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买单。 另一方面,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估算,全国生物医药产业2020年的市场规模约为3.57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此后还存在持续增长的空间。 第三、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几乎不可避免的会罹患更多的疾病,因此需要研发更多的新药来治疗。 依据瀚亚投资(中国)的数据,到2035年,中国的老龄人口(60岁及以上)预计将达到4.0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5%。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可能超过劳动年龄人口。 所以每每和猎头谈起我青睐的就业行业,我都会说:第一个是生物科技&生物制药。 以下是马睿博士分享的精华部分,以及我的补充信息。 大家好!分享一下未来十年生物科技行业投资或者创业的机会怎么样?很重要的一件事,生物科技行业正处在一个资本寒冬的阶段,尤其是美股。相比于2021年,生物科技板块的表现跌了60%。而且,如果我们把2021年开始的这次下跌和2018年,2008年,2001年的下跌相比,会发现这次下跌的幅度是非常大的,持续的时间是非常长的。在不到500家上市公司中,有100多家企业的市值是少于他们的现金的(清算价值)。有52家企业的市值小于他们的资金消耗率(burn rate:烧钱率;资金消耗率通常指风投用以衡量初创企业在实现正现金流前,消耗风投资金的速度。是衡量负现金流的指标。) 来源:2022宾大沃顿峰会 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2020和2021年行业涨的太好了,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大的上涨。所以估值需要重新调整;另外一个是宏观因素的叠加,比如对于美国,有通货膨胀、加息、疫情、俄乌冲突、割裂的供应链等等。 来源:2022宾大沃顿峰会 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商业的本质没有改变,比如科学、创新和商业之间的连接没有问题。美国排名前20的大药企还在不断创新,每年有大约7000多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研发投入2000多亿美金。在一级市场,虽然资金的增速在下降,但是资金量的绝对值还是非常大的(2022年上半年180亿美金,第二季度60亿美金)。所以,对于美国来说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小编:对于中国生物创新药公司来说,除了持续创新之外,如何能够尽快“上岸”(实现自我造血功能,而不是紧靠着融资烧钱模式)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年初的时候有机构估计,如果不能持续融资,3年之内,国内可能会有50%的生物创新药公司倒闭。 虽然近年来,中国公司估值总额大幅提高,且美国和中国相关公司目前估值总额占该行业一半以上。但是,只Make sales, 不Make profit会让资金流很快枯竭。 现在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寒冬,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在调整。如果站在更长的一个历史周期来看技术的发展,过去的20年,技术生产率的增长是低的。这可能和我们很多人的直觉是不一样的。有一个参数叫“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它表征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速度。50年代到70年代,这个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增长2.1%。但是2005年之后,虽然我们感觉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内容的极大丰富、大家的互联互通,但是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只增长0.17%。 来源:2022宾大沃顿峰会 我们看看这条曲线,过去20年被叫做技术的“大停滞”。也就是说,我们本来想要一个会飞的汽车,但是我们只得到了能发140个字符的推特。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未来的十年都非常重要,大家要做到技术驱动的增长,或者说高质量的发展。 来源:2022宾大沃顿峰会 假如说要做到全要素生产率大于每年2%增长的话,要做到三件事。这三件事都指向了生物科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峰瑞资本觉得未来十年生物科技还是非常重要。 第一件事,要有大的科学突破,同时这些科学突破要变成规模化的应用,带来产品。 第二件事,这项技术最好是能够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对于生物科技来说,就是IT(信息技术)+BT(生物科技),技术要和数字化融合。 第三件事,以这个技术为低层,要能辐射到其他行业。我们都知道,腾讯、阿里的边界就在数字世界。所以腾讯是没法生产一个材料的,或者阿里是没法自己去做能源的。但是我们知道,合成生物学是可以把一个数字世界里的事情连接到实体世界的。 这三件事从宏观上都告诉我们,生物科技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非常值得期待和投入的一个行业。尽管现在是这个行业的资本寒冬。 以下是关于未来的我们的四个观察: 来源:2022宾大沃顿峰会 第一个观察,未来的生物科技既有技术突破,又有商业化的应用。今天的几位嘉宾,有的会讲AI制药,有的会讲脑科学,有的会讲合成生物学,有的会讲AI医学。其实在这些领域,过去十年我们都看到了非常大的技术突破,同时在有些领域已经有一些产品。有一些临床药物已经得到了规模化的应用。展望未来十年,可能会有更多的产品和商业化应用被发现。 来源:2022宾大沃顿峰会 第二个观察,上个月,国家发布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它讲清楚了一件事情,就是以生物经济为底层,向各行各业渗透。我们以生物科技为底层,可以做健康医疗,也可以做现代化的农业,还可以做生物制造,也可以做生物安全的防控。 来源:2022宾大沃顿峰会 第三个观察,是在医疗本身。由于这种测量工具的广泛应用。举个例子,美国的一个公司用超分辨率的显微镜能看到包内的蛋白实时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时空之间的距离。下一步就可以支持去做更好的药物。我们会得到更好的生物学,从比较简单的概念和系统逐渐变成一个更复杂的、跟物理更相关的和物理化学更相关的一个概念模型。同时,我们有各种各样新的疗法的工具,能够使我们去基于新的生物学,利用新的疗法和工具来做新的治疗方式。 来源:2022宾大沃顿峰会 第四个观察,研发工具,各种各样的技术、工具测量的进展会使得整个生物科技的行业进一步发展。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在AI制药,脑科学,合成生物学,AI医学,碳中和这些以生物科技为底层,但是能应用到各行各业的这些领域里面做了非常多的布局。 ==福利== 想得到49页的《戴德梁行2022年生物科技行业报告》(PDF版,内容展示见下),请不“分组”地转发这篇文章到微信朋友圈并保持至少72小时,转发后请第一时间加我微信(sound2music)并且发给我截图。我将尽快发给你下载链接。文章转发得福利截至日2022年7月24日。 郑重声明:所有经本公众号下载的文档仅供大家自己参考,不得用于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职场”空降兵“必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