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李白赠汪伦诗的后世摹唱摘略

 昵称66828573 2022-07-18 发布于上海

李白赠汪伦诗的后世摹唱

有关李白赠汪伦诗的后世摹唱摘略

李白称诗仙,受盛赞之誉传至今已一千多年了,仍亨而不断。其中有首《赠汪伦》诗也因绝唱难和,就识相没人敢和唱了,就如同李白本人见崔颢黄鹤楼诗后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心知无法和唱就改吟凤凰台诗了一样。

自宋、元、明、清以来诸朝代之诗家知其难,故唯赏之而不和唱之,即便仿效之而有佳句美诗者也极少(对不起,盛唐以后几百年来诗料史迹繁多浩如烟海,笔者陋见寡识未能搜之,若有读者诸君可请举例实证指正)

仅自清末民国初至当今百余年间说起,笔者有幸发现有三位诗人各写过一首取材不同、对象不一却俱深受李白赠汪伦启发影响的抒情佳作。

三位, 即苏曼殊陈小翠志无措。下面分别把他们的诗来应对李白诗之摹唱以作比较诗学述评:

(三位中已作古,唯尚在吧,故以时代时间次序先远后近排之)

李太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苏曼殊:      春水难量旧恨盈,桃腮檀口坐吹笙。

              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本事诗》之五

陈小翠:      绣褓文襦玉指温,一镫红处接混沌。

              恒河爱水千千丈,不及慈亲一盼恩!《题母爱图》

志无措:      大舶仙浮海国樱, 为圆丽梦植行。

              扶桑纵有千千水,不及人间一滴情!《为日本女郎须川由华小姐作》

先谈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诗历代至今各诗研评家注释家教学家所述论赏析足够多,不再赘。

这里只补充一点:本人认为李白此诗是倒写的,即先有后二句再配之以前二句构成一个完整的送别情场故事。

别以为凡通达的诗必是一气呼成从头到脚顺流结果,这往往并非是只研究诗而自已不写作诗的人所能体味得到的。

诗本身有其整体性,也无关哪句先写成哪句后写成的。因为作者会为一个字修改掐断三颈丝的;更不用说全句或全首的修改了。诗属纯思维型艺术,写诗是个创作行动,必然受制于创作思维运行。

首句李白乘舟将欲行是白话大散句,不可能是全诗的初始触动思维,第二句忽闻岸上踏歌声就转入故事的开始端了,但如果不是汪伦来送别,这踏歌声亦似有似无与己无关不足注意的。

第三句是对第四句的比兴句兼以写景,在此美丽环境间又逢汪伦送我歌情,何以堪感堪谢以表啊!唯有那深深的桃花潭水相较并论了。

故李白脑子里跳出来的首先是后面两句,然后再凑以前二句得以完整的构思故事成就。当然不排除第三句是有个短期的酌斟过程的,最后,深千尺方足誉汪伦情之比肩相匹啊!这夸张自然与心情相衡,就即便假也成真了。

千尺之深的桃花潭是不存在的,三百米深哪,那是近海之底了,现代物理学或科学大家都要摇头促眉的了:造假啊,造假,该死的造假!但诗是艺术不是理工科学,只有诗允许夸张手法。

而李白又是个特别擅长夸张想像的大诗家!第三句很美,不管是否真符合地名,用桃花两字用得好!又恰巧合乎真地名,或者另有一说是:桃花这名称是地方小官汪伦故意取的潭名、目的为吸引李白来旅游交友。

桃花两字用得好!

潭水不仅深且整个景界色美啊,这第三句给没在现场的读者也感觉挺美得很!故而末句方自然联想突显汪伦之谊情,一气呼出,好句天成哉!再配之前面二句全诗致缮。

所以我说,从诗人创作的思维灵感排序上来看,此诗是倒写的,即先有后两句,后有前两句。

同样,后代的苏东坡西湖名作也很可能是首倒写诗: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本文这里暂不谈。以后,将有篇叙大宋文豪苏轼的西湖诗与明朝一个不著名的小女子的一首西湖诗:皆非常好却绝不相同的抒情风格,来作比较共论之。

好,下面言归正传:

平心而论:苏曼殊陈小翠志无措的三首皆好诗、美句、佳作,这毋用置疑,尤其是后面二句化出于李白的绝唱而能自成绝唱!

先看苏曼殊诗:

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华严瀑布是日本特有的景地,以此喻爱情对象应是日本女子方妥,若指中国人或其它国人虽说于写诗未尚不可,但整体推鼓诗有否妥,就略显得点牵牛强附了。因华严瀑布除日本佳景外无甚国际性意义,难称世界巨迹,仅用日本的佳景来比兴日本人的情是最妥当了的。

诗题为《本事诗》,本事诗共有十首,作者未题序是写给谁的,按十首内容来看对象不止一人,题材也不止爱情,本诗为本事诗中第五首,据学者们的考证回忆应指百助眉史或曰百助枫子,为日本歌伎。好,既是日本人,那诗的词语取材华严瀑布问题就解决了。

旧体格律诗是讲究结构的,句法和章法须求关联密切兼有层次为要,七绝重心在后二句。那前二句就配合辅佐为之了:

“春水难量旧恨盈,桃腮檀口坐吹笙。

句子本身看不出女主角是何人,若中国人或其它国人也未尚不可,从形象上看只说了个美女吹笙,当然不可能在华严瀑观处吹笙,岂不噪声给全淹了?

既非实景实写则应作既往情迹的回忆句看,首句的旧恨盈应属第二句的吹奏笙乐内容之描绘,属倒述句。所以第三句华严瀑布从章法句法的关联角度来论还略存松散,是与吹笙不即物不即地的造句。

再,华严瀑布是直接把桃花潭水改字过来的,仿袭李白痕迹十分明显。这是诗稍有欠缺之处。但,小疵不掩大瑜,总体是首佳美动人好诗无疑!况且,苏曼殊身上是半个日本血统的诗人,写其第二祖国的情人情愫而仿袭之也无可非议。

再看陈小翠诗:

恒河爱水千千丈,不及慈亲一盼恩!

不是恒河什么水,而是恒河爱水,这里突出个爱字,虽从李白潭水改过来但己经有化生了。恒河以爱为世喻有普世性意象,其典故来源起于传说中的湿婆流出的爱水。请见史诗“罗摩衍那”,其诗比肩并立世界性名著。

恒河既印度国巨迹称母亲河,其重要性不下于黄河之于中国的关系,诗为何不用黄河爱水呢?

黄河虽为华人生息之源,但其历史人文意义是象征权力威望、霸图。破坏生态的黄泥流失象条龙,黄龙占其它色龙中霸主地位,不象征爱,故不宜用于本诗。可见陈小翠有深读古史文之杰出造旨。

但问题来了,既然恒河是印度国的,那诗的对象是否只应是印度人呢?否则犯牵牛强附之虞?

答曰:否!因本诗诗题是《题母爱图》,是首题画诗。作者题自己的画还是题他人的画?这里不重要,因本诗女主角只是位做母亲的女人且是在图画中,与国藉无干了。

女主角也可能是女诗人本人为自己的画题诗,两解于诗全通。 该诗作者另有附记曰:三十三年冬时女子画会开十届画展予作母爱图题诗云云吾友徐慧读而……可见母爱图是陈小翠自己的画作再自行题诗。

人人都有母亲却并非都有情人或夫妻,故国藉人种关系被冲淡无妨本诗的章句结构了。前二句:

“绣褓文襦玉指温,一镫红处接混沌。

为娘的亲手缝衣、辛苦分娩光景,关联后两句稳妥。

再看志无措诗: 

扶桑纵有千千水,不及人间一滴情!

扶桑纵有,纵有两字别致,别致在有转折上,这同上面苏、诗有别,非直接简单改换桃花潭水来了,佳妙之句而同与苏、陈比肩不逊色。

因纵有两字启兜转深折意,既委婉又坚肯,非平铺单叙,纵有而却不及!为诗之一顿,转全诗前半首之起、承而又相结于末句作合。诗意之内在联系与作者遣词用语要求十分相关,乃旧体诗潜规则讲究之一!

樱,花树也,得有水方能生长开花,那植樱之水者,蓬瀛仙界有水千千而不顾,于人间仅取一滴即愿!对照中日两国之间,就蕴情有义之自然语境句了,一看就知女主角应是日本人。故而前二句:

大舶仙浮海国樱,为圆丽梦植

前后关联就妥。且与诗题《为日本女郎须川由华小姐作》相贴。海国与扶桑、仙界与人间对应自古皆通。

大舶仙浮,乘船来中国,樱要种殖在中国,并且已找到了中国男朋友,意蕴将要出嫁,这乃圆须川小姐的美丽梦。

须川由华小姐实有其人并非虚构人物,原名须川ゅか日本松阪市人。九十年代中曾游学中国在上海华东师大和广西某大学学习。来华进修前小姐已自学中文颇有成效,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普通话。

日本国民女姓中极少数热爱中国文化,且以自愿找华人为夫婿嫁之而长久居住中国为理想的国际友好者,自掏腰包本来华学习!

樱者,花也,花代表女人世界皆认可,那梦即算美丽的“中国梦”了吧,是日本女郎在做梦?还是诗家在做梦?读者朋友各自解之哟。

本文之为日本女郎须川由华小姐作是一首组诗,同题目下还有几首,且题目下有自序言。本诗取录于作者旧钞。并附有顾二斋振德先生注解。若蒙诸读者朋友们喜欢,后面将再刊登是谢!

汪伦写的是友情,只有李白可称是原创者,是诗仙千年多来共识,撇开李白不论,苏诗写男女爱情,诗写母子(女)爱,诗既蕴爱情亦可作两国人性之情看。

三诗相较:瀑布、爱水从李白潭水名词相摹袭用,变易为复合动词“纵有”两字!故而志诗的扶桑纵有千千水句略胜出!

三位者,其中以苏曼殊名气较大,究其原因除诗好外与出身之传奇经历和改朝换代时势背景有关,且所交往友人中多同盟会国民党之领导人物如孙中山、柳亚子等。否则,论其持心世态,声誉全被埋没!

略逊之处:的诗作题材和体格较单一狭窄:题材大多为言情诗、体裁几乎仅限于在七言绝句。未见有长诗佳作。但苏曼殊有些中短篇小说,是用文言文写作的,很是出色动人!

陈小翠,字翠娜,出身上海牙粉商家女儿,其父亲天虚吾生和兄长陈小蝶属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中文人,且皆有文名。

现当代诗界学界知陈小翠名者不太多,即便有知者也多限于其诗、词、画、书。民国时期才女中留名气至今的,一般当代人知道的有林徽因、陆小曼等,林陆等虽文雅秀媛,但擅长的是社会交际,从文才实学来看远不能与陈小翠相比较量。其实她学富五车,文、史、经、论甚至术数命理无不通达,足可称近百年来位数极少的女性国学大师。

陈小翠作为一个女诗人诗质也特别有奇,近现代诗评大家号称十大诗人之一的福建陈声聪先生晚年居上海茂名路。在著述《荷堂诗话》中论及她时说:女子诗能为古风,词能作长调者,必是杰才。陈小翠才气横溢,两皆能擅……前几年,安徽有位刘梦芙诗人把陈小翠作宝般地来发攫,收集了她大量诗词作品编版之,称曰二十世纪的玉树琪花。

政乱后,近二、三十年来苏曼殊陈小翠两位皆恢复了名誉,能习而被见好就真不容易啊!

诗仙李白去后已千载矣!

苏曼殊三十五岁穷困潦倒在上海死于胃病。但苏曼殊的诗清雅丽秀确是很杰出啊,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重被印刊出集子,爱好诗者争阅之誉之。

陈小翠六十二岁执帚箕扫弄堂于上海中山公园附近,最终被批斗饮煤气自尽。陈小翠是相信诗谶的人,她曾对朋友云:是诗写成后不久即遭失恃之痛”,所云是诗,即指《题母爱图》。本诗原有两首,这里再附上另一首:

梦里童心记不清,茶烟绣枕尚分明,

年来鬓似慈亲白,第一难酬返哺情。

诗写成后不久遇父亲去世之厄!陈小翠在诗后有注言曰:右词成于民国三十三年冬时女子画会开十届画展予作母爱图题诗云云一吾友徐慧读而动色以为满纸哀音何言之凄恋也不一月而予猝遭失恃之痛肝肺俱推……呜呼,欧阳修“穷而后工”真成了如此特指诗人的谶了!去它吧,笑话!

同样生于上海棉纱商家的志无措,其家青少年时代的居所与陈小翠为沪上同一地区的近邻,当年陈小翠还曾给志无措排过四柱八字哦。知道陈小翠是个算命先生还会替他人论命书的人恐怕今天不多了吧?噫!唏嘘!

当然,志无措是现当代人理应尚很好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