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今读的版本选择(上篇 )

 星河岁月 2022-07-18 发布于江苏

说明:

本文分为三部分:

《上篇》注释之要

《中篇》体例与版式

《下篇》版本简评

图片

书籍是人类之精神食粮

古籍今读的版本选择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了解'昨日'之故事,而在于察知'今日'之成因、把握'明日'之发展。

优秀的古籍史籍,则对叙述历史事实、展示历史规律、预示历史发展,居功至伟。

在这方面,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说明了他写《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成一家之言',则将'史'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就学科本身而言,哲学是具有终极指导意义的学科,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学科。各种知识惟有上升到哲学之高度,才会达到纯粹和完美的境界。

这也从一方面,看出古籍、史籍对人类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余幼时即好读书,有志于学后,尤嗜古籍史书。近来国学之风复盛,同道之人多矣。然古今有异,习俗有差,今之读史,亦有别于往者。

本文重点讨论对古籍出版物(其中涉及较多的主要是史籍)在版本、版式上的优劣和选择标准。准确地说,经过古籍'现代化'后,笔者认为的最适合今人阅读、学习的版本应当具有哪些内容、版式应如何编排以及在哪些方面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等。

上篇 注释之要

好的古籍当然要选权威的底本。但这显然不会在这么短的博文里讨论完成。

考虑到字体字形变化(如简繁体字演化)、阅读习惯(如横排竖排)、句读(如断句与标点符号),本文的重点实际上会更侧重如何将晦涩难读、艰深难懂、诘屈鏊牙的古籍处理得易读易懂的问题。

这就有赖于一流的注释工作,这是在古籍今化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对读者帮助最大、最直接的地方。

我喜欢的古籍注释,包含以下内容:

一、文化与习俗

天文历法

天文:中国在古代就有很高的天文成就,但其应用方式纷繁,再杂以阴阳五行风水就更难懂了。诸如七曜、二十八宿、分野,皆常闻;朱雀、玄武、黄道,市井之徒亦耳熟;再如荧惑守心、太白,书中常遇。但其具体意思,题中所指,恐怕现在就没有几个人说得清,因此有注释之必要。

历法:历法不单是记载岁月流水账,如鲁滨逊漂流荒岛,在木头上刻一道算度过一天。中国历法,兼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意义,例如:

正朔:用谁的历法,就表示承认他是'真命天子'。当时前秦那么强大了,王猛临终前还再三告诫苻坚不要轻易攻打偏安一隅的东晋,因为:'正朔在彼':'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

'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默困敦'——这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字,如果不加注的话,十有八九会被认为是错句,当作衍文删除;而实际上,这是我国古代用于纪年的干支别名,大名鼎鼎的《资治通鉴》,采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农时:以农为本是历代的宗旨,自天子百官至黎庶,无不据此安排活动。这点在《吕氏春秋》中就有非常明确的描述。

2、政体与职官

封建制与郡县制、皇权与相权,具体到政权的组成到政府的组织,如三省六部、九卿职掌等,皆有其特点。

职官是政体的具体表现。然各个朝代,或有无此官、或名同而职异、或名异而职同。对其名称、职掌、沿革若不加注释,读者是很难搞清楚、很容易混淆而失误的。以大家最常见的'宰相'为例:

秦朝开始设立丞相,之后历朝名称变化很大,例如仅在唐朝,行使宰相职权的,就有:仆射、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

可能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宰相'似乎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正式的官职名称:

秦:丞相;

汉:丞相、相国;

唐:名称不一,后统称'宰执';

宋:参知政事;

元:中书令、左、右丞相;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敕谕群臣:'以后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因此明朝无宰相,而司礼太监'口含天宪'还代御笔'批红',权侔宰相;

清:大学士、军机大臣。

这几个主要的朝代都没有'宰相'的官职。其实宰相之称,直到辽代才成为正式的官职,而且只'治契丹',其他象'待南人'就不在其职掌内,因此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首辅之臣'——宰相。

其他象同样大名鼎鼎的'三公',从名称到职权,也是经常变化的,囿于篇幅,不赘。

3、礼法与习俗

国人以血亲为重,公认中国是个血缘宗亲的国度。相对应地,宗亲之间的关系和称谓,有其一套严格的规范。其中最常见者,如'五服图'。然今人知何为'五服'、何为'九族'否?大概还是需要注释一下。

姓、氏、名、字、号。直到现在,大家都常说常用至少是常听,但在古代,它们的含义、用法如何?需要注释。例如'谥',现在是没有了,但在古时,这个谥号,却是极重要的:一是'一谥定终身',一个人一生的评价,就靠它盖棺定论;二是不可轻用、擅用,'谥'是专门给有地位有建树者的,布衣有特立独行者,还得朝廷特颁才行;即使有友人与时论支持,也只能称之为'私谥',如陶渊明的'靖节先生'就是私谥。

年号、庙号、谥号、尊号。年号最常见,也最重要,史书编年,即以此文本,如唐太宗的贞观、唐玄宗的开元、天宝。尊号作用最小,反而处在最不尊的地位,而且往往成为笑话,例如慈禧一生,臭名昭著,其尊号却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宗熙皇太后',可谓又长又臭;最夸张的是清代皇帝福临的尊号,竟然长达25个字。对此,有评之者曰:圣人如禹,亦只着一'大'字,称'大禹'而已,而其名不朽,安用如此为?

吉礼、凶礼、宾礼、军礼。这些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说孔子'好礼',并不是说他老人家喜欢讲礼貌,而是知道规矩,善于遵守、使用规矩。再如'吉礼',从字面看,今人很容易理解成婚嫁、得子等喜事,其实并非如此。俗话说入乡随俗,这个'俗',因为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内容更不可同日而语,需要注释。

4、地理

这一直是读古籍中遇到的一个大问题。五千年岁月,仅就古今沿革而言,其名称、范围、状貌、风土人情,都历经巨变,不加注释,往往根本无从下手。例如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其曾用名就有:建业、建康、应天、天京等。而且辖区范围、地位各不相同,若不加注释,南辕北辙、指鹿为马者并不算稀奇。

至于河流、流域,那就更难于上青天了。千年的沧桑,如果不加注释,恐怕后人连地方都找不到——我们到今天,都还无法确认著名的赤壁之战究竟是在哪里,不就是一个惨痛例子?

5、度量衡

之所以专门用一个小节来提及度量衡,实在是因为这几乎最容易混乱的常见问题。

不统一、不确定、无标准一直是度量衡的严峻问题;况且,计算方法也不同:直到今天,不还有十进制、十二进制、六十进制共存?是秦朝的六两多,还是今日的十五两大?

因此,秦赢政的'书同文、车同轨'实在是促进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盛举。

度:度制是指衡量物体长度的标准。秦汉时尺长约合今23厘米、南朝为24.5厘米、隋朝为30厘米;但用于天文历法的量天尺尺值恒定为24.525厘米,至少在1300多年间恒定不变,从而保证了天文测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量:量制是指衡量物体体积的标准。秦和西汉时的1升相当于342.5毫升、王莽时期和东汉时相当于198.1毫升、魏晋时期时相当于202.3毫升、唐和五代时相当于594.4毫升、宋代时相当于664.1毫升、元代时相当于948.8毫升、明代时相当于1073.7毫升、清代时相当于1035.5毫升,其间相差达五倍之多。

衡:衡制是指衡量物体重量的标准。旧制一市斤等于十六两。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高地相差近三倍。

以上大致是笼统而言。

这里要额外提及的是,币值换算问题,特别是在不同朝代间的换算问题。虽然这基本上就象是关公战秦琼的事,但有时却是非做不可。例如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在综合各种正史、专著、笔记的记录,采用以购买力为统一标准进行计算、换算之后,大概可以作为参照的标准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元—1800元;盛唐时期价值人民币2000—4000元。这期间相差的幅度,最高可达27倍——这还不考虑屡屡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

没有这样的分析比对,那古籍中的许多数字,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这个工作,需要注释者来努力完成。

吴思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努力(例如《潜规则》一书中对银两购买力的计算),从他采用的方式看,确实是很复杂,很无奈。

二、经史掌故

说话行文必有出处、引经据典,这是中国古籍中很特殊的一个现象:一是大家都好引经据典,这大致和厚古薄今有关;二是经典具有压倒性的地位。

古人熟读经籍,在实际应用中讲经、史互参,以史证经、以经解史。但时至今日,经学早非学问之主流,因此今人对古籍中屡屡出现的引用、引证文字,特别是那些古人原本耳熟能详的经史掌故,只有望洋兴叹。

'是故逄丑父当斮,而辕涛涂不宜执,鲁季子追庆父,而吴季子释阖庐,此四者,罪同异论,其本殊也。俱欺三军,或死或不死;俱弒君,或诛或不诛。'

这是《春秋繁露 精華第五》的一段,大意是说,逄丑父和而辕涛涂二人,犯的都是欺骗三军的罪行,但是挺身而出代君赴难的逄丑父反而该杀,而公然欺骗盟军的辕涛涂却无罪释放了;同样是弑君大罪,庆父被自己的兄弟追杀是应该的,阖庐被对头开释是正确的!要知道,现在是民主文明的社会,拍城管都会被活活打死;而当时是黑暗专制的奴隶社会,犯的又是下诏狱和上军事法庭的滔天大罪,却没事。究竟原因何在?今人熊逸的《春秋大义》用了36张纸做解释,还仅仅是说了个大概——如果一言不发呢?恐怕读者连这几个人是谁都不知道。而这几句表面看不出什么文章的话,却关系到中国古代立法基本原则的问题,涉及到'原心定罪'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多少人的性命,因之而改变!仅举一例:法治史上最有争议的'腹诽法',其法理基础,即源于这句原本是圣人之言的话——当真是匪夷所思。

三、解释说明。

1、孔子删述六经,尤其是编纂删定《春秋》时,其原则和态度是很明确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孔子在当时,对于一些事关重大而又不好定论或者明说的史实,往往欲言又止,采用'微言大义、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这种原则和态度,后来就成为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基调。于是'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就成为行文原则,但是'讳莫如深,深则隐'(《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的结果,是很多重要史实从此湮没,真相不得而知。这就有必要求助于后人的考据和说明。比较典型的例子有:

史载陈平在辅佐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这都是决定汉王朝命运的大事,但是'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其中最具神秘气息的就是解除'白登之围'一事。

更典型的是诸葛亮的'国不置史',几乎成为一代名相最为人诟病之处。

这些还仅仅是指史实清楚而故意隐晦的。

2、古籍所记载的年代,毕竟离今人甚远;行文方式,亦与今日大异。事或湮没难求、理或古今不同、情或时空乖异。因此对古籍的记载、论述做个针对性的说明,很有必要。我们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说明:

《三国演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本书了,几近白话的文言作品,算是通俗易懂的了。

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和曹操相争,曹操乘袁尚外出,指挥大军围困冀州;冀州是袁氏老巢,袁尚急忙掣兵回救。

对此,《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写道:'早有细作去报曹操。操曰:'彼若从大路上来,吾当避 之:若从西山小路而来,一战可擒也。'

这话不仅当时众将听得迷糊,读者也是迷惑:大路小路,有何区别?乃至于竟能决定成败?《孙子兵法·军争篇》曰:'归师勿遏',敌人来势汹汹,这仗本就不好打;又云:'兵者诡道',从小路来突袭,岂非更难对付?但曹操不仅如此做预言,还下了一个更大的结论:'冀州吾已得之,君等知否?'个中奥秘,《三国演义》未做说明。幸好后世好兵者,对此做了很好的解释:如果袁尚从大路来,说明他不计安危,有必死之志,则锐不可当——要知道,当时曹操的兵力,并非强大,社会舆论,也不占优,就算大家拼个鱼死网破,曹操也承受不了。但袁尚如果从西山小路来,则说明他有依险自全之心,俨然他老爸袁绍'虎皮羊质、凤毛鸡胆'的一贯作风——以狐疑之帅御惊疑之众,则其败可知。(敬亭《不文集·读史不得之焦点三国系列》

至于'小说家言',就更喜欢和读者打哑谜,我们拿最著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举例:

第三十四回中,宝玉私通王府优伶,事情败露后被父亲打了个半死。挨打后,宝玉故意支开最贴心的丫鬟袭人,派遣晴雯给林黛玉送两条旧帕子。这事本就蹊跷,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两条旧帕子,竟然使得一向矜持的绛珠仙子'浑身火热,脸上作烧',夤夜赋淫诗,并一举解决了纠缠二人旷日持久的情感纠纷!曹公不言,吾等不解啊!此中因由,或可参照《敬亭《宝玉黛玉赠帕疑解》》。

3、即使是专业的学者,甚至是史书作者本人,对史实的核实、史料的取舍,也难免会出现重大问题,甚至由于对史实的把握和处理不当而惨遭横祸。

崔浩,北魏宰相(司徒),系出名门,博古通今,深得皇帝倚重,军国重事,一以委之。但正当如日中天之时,却惨遭灭门之祸!导致这一惊天巨变的,据正史记载,是有人借崔浩编修国史之事,'相与谮浩于帝前,以为暴扬国恶',后世史家,下的结论也无非是说该书'备而不典'。那么风暴的源头,也即'国恶'是什么?查遍《资治通鉴》、《魏书》、《北史》,竟然未留只言片语!更令人吃惊的是,事情发生后,皇帝亲自追查案犯,中书侍郎、著作郎高允一口应承下来:'浩综务处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 当时皇帝就大怒,明确表态:'此甚于浩,安有生路!'但随之而来的结果是:崔浩盍族尽赤、高允名利双收。

柏杨先生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武将为岳飞,文官是崔浩。

稀奇的还在后头:在下达诛杀崔浩全族两天后,皇帝已经后悔:'崔司徒可惜!'

冤案?奇案?

读史的目的,在于鉴古知今,如何却读成一头雾水、枉费心思?

4、古人不仅好引经据典,文人还喜欢文字游戏,而且痴迷到不顾一切的地步。兹举几例:

朱元璋平定天下后,转而倚重文臣,引起了武将勋贵的不满。《闲中古今录》记载:诸勋臣不平,上(朱元璋)语以故曰:'世乱则用武,世治则用文。'诸勋进曰:'此固然。然此辈善讥讪,初不自觉。'帝问曰:'何以知之?'答曰:'且如张九四原礼文儒,及请其名,则曰士诚。'上叹曰:'此名美甚!'答曰:'孟子有'士诚小人也'句,彼安知之!'上由是览天下所进表笺,而祸起矣。

自此,身为皇帝的朱元璋敏感到什么程度:

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作贺表恭维他'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元璋看了大怒,说'生'与'僧'同音,'光'是没有头发,这是骂我做过和尚;'则'与'贼'同音,这是骂我造反做过贼。于是下令把这个文人给杀了。

雍正时,礼部侍郎查嗣庭在江西乡试时出了个考题:'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这本是《诗经》中的句子,意思是我们的国家十分辽阔广大,人民可以自由地走来走去。但是雍正却把它曲解成:'维'字是去'雍'头,'止'是割'正'首,意思是要砍掉雍正的头。这还了得?于是被定为'诽谤大逆'将查逮捕下狱。查又惊又吓,死于狱中,雍正还不解恨,下旨将查嗣庭戮尸示众。

5、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禁毁的书籍达几千种,其中全毁2453种,抽毁402种,销毁书版50种,销毁石刻24种。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四库全书》,是付出了如此沉重代价的而来的,不免让人感慨系之。尤为可恶的是,官员们奉命对书籍中所谓有问题的文字进行武断的删削,如今人们所见的《四库全书》中的一些著作,已经不是本来面目,它的文章价值是大打折扣的。

还有一种说法,也颇为惊心:因为全书都要经过皇帝圣裁,才能颁发。而皇帝当然是要比臣下聪明的,因此每册中,编纂者都会故意留下几个明显的错误,好让皇帝'发现'并'纠正',一开始,这个游戏进行得不错,皇帝兴致勃勃地认真做作业,纠了不少'错',禁不住地龙颜大悦,于是这个'传统'就一直保留下来。没曾想,书编得多了,皇帝也就不耐烦了,干脆不再审阅就直接裁定了。这下纪晓岚们傻眼了:书的内容都是经过'圣裁'的,金口不开的效果和金口大开是一样的:那些故意留下的错误,经过圣裁后就是成了必须保留的不可更改的。于是后人才会疑问:纪昀那样的大牌才子,编出来的书怎么会有那样低级的'错误'——而且分布均匀、一目了然?!

如此林林总总,都需要学者的用心搜求,需要注释者提供的专业帮助。

五、图文并茂

中国大部分的重要史籍,都忽略了地图的重要性。大概这是由于地图编制难度大、绘制不易,兼且难以保存和流传之故。即使印刷术出现之后,习非成是,这个严重的问题并未得到改观,《明史》是出现最晚的正史了,虽然《地理志》齐备,但竟然就没有一张地图,其他的资料图就更谈不上。

《水经》是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它对渭水是这样描述的:

'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首亭南鸟鼠山。东北过襄武县北。又东过獂道县南。又东过冀县北。又东过上邽县。又东过陈仓县西。又东过武功县北。又东,芒水从南来流注之。又东过槐里县南,又东,涝水从南来注之。又东,丰水从南来注之。又东过长安县北。又东过霸陵县北,霸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又东过郑县北。又东过华阴县北。东入于河。'

显然无法卒读,对于起源、流域、长度等问题,一头雾水。

于是郦道元为其做注,这就是后来成为流行经典的《水经注》。但华夏出版社版的《水经注》里面,竟然一张地图都没有收入,于是即使有了郦道元几十倍于原文的注释,我们对渭水的起源、流域、长度等问题,还是一头雾水。好在郦注文字优美,我将它作为一本笔记小说来品读——简单说,这样一本优秀的地理专著,失掉了地图,就不是面目全非发问题,而是整儿个变味了。

我们还是以流传广泛的《三国演义》来举例:

第一零三回写道:却说司马懿在渭北寨内传令曰:'渭南寨栅,今已失了。诸将如再言出战者斩。'众将听令,据守不出。郭淮入告曰:'近日孔明引兵巡哨,必将择地安营。'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令人探之,回报果屯五丈原。司马懿以手加额曰:'大魏皇帝之洪福也!'遂令诸将:'坚守勿出,彼久必自变。'

从文字上看,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只要一看地图,就不难明白:出武功依山而东,就是向东直接攻击魏国首都,那还不京畿震动,甚至如关羽水淹七军之时,曹操不得不'议迁都以避之';出渭南西止五丈原,则是全军遁入蛮荒之地,又何忧之有?

我们再以一个更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为例: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大会众将,商议对策。当时作为丞相司马(相当于诸葛亮的总参谋长)的魏延建议从子午谷径取长安,可成席卷之势,史称子午谷奇谋,但为孔明所拒。于是奇谋成为奇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来是评价诸葛亮能力与功过、评价诸葛亮和魏延关系的争论焦点。但是只要我们翻开地图一看,对于此奇谋,恐怕心中就已经凉了一半,具体可以参见:焦点三国之《子午谷:奇谋与奇案》

我们说的图文并茂,并非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是因为图的重要性、图的不可或缺性。

李时珍《本草纲目》最具有开创性历史意义的,就在于书中有1111幅精美的插图,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图示,那书中的1892种药物,又如何辨识?

牛津版本的英文辞典,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书中的插图——形神兼备、一目了然、记忆深刻。

在这方面,后世的注释者占有很大的资源优势,我们希望,由于大量图示的引入,可以使我们对古籍中人、物、事的理解更全面、更准确、更容易。诚如是,则注释者相当于对原著的一次再创作,功莫大焉!!

请看续篇:

《中篇》体例与版式

《下篇》版本简评

敬亭2008年夏日于鼓浪不下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