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见过像蝴蝶翅膀一样展开的书吗? 开化纸、麻沙纸、罗纹纸…你还知道哪些纸? 书脑、书脊、书首、书根…分别指书的哪个部位? 如何用“行款、字数、鱼尾、象鼻…”形象地描述一本书呢? “书香”的“香”究竟是什么香? 在书籍防潮、防虫、防火方面,古人遇到了哪些烦心事? …… 太图特别推出“古籍技艺与知识”主题科普栏目,带你了解蕴藏于古籍中的创造和智慧。敬请关注。 宋 代 刻 书 读者朋友们,前面给大家讲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始于唐朝,但它成熟兴盛则始于宋代。 两宋时期,雕版印刷业形成了以浙江杭州、四川眉山、福建建阳等几个刻书中心。由于刻书者不同,刻书的目的、内容不同,分为官刻、坊刻、家刻。 官刻,顾名思义指官府用公款所刻的书。官刻书大都书品考究,具有纸墨精良、装帧豪华等特点。官刻本主要印儒家经典和佛道经藏。 ![]() ![]() (《春秋左传正义》中华再造善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庆元六年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影印) 坊刻即民间刊刻,以营利为目的的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又称书肆、书坊。坊刻书多刻名家诗集、医书和民间盛行的说唱话本等。著名的有陈宅书籍铺等。 ![]() ![]() (《唐女郎鱼玄机诗》中华再造善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影印) 家刻即私人出资刊印的书籍。宋代私人刻书虽然数量远不如官刻、坊刻多,但校审精细、刻工精湛,所以家刻本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私人刻书主要出于传播学术的目的,多刊刻儒家经典、诗集、文集等。 ![]() ![]()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一卷》中华再造善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影印) 现在我们就从粗浅直观的角度,区别宋代地域刻书风格特点:
两宋繁荣兴盛的刻书事业,对后世文化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 代 刻 书 元代刻书基本延续宋代,刻本的质量不亚于宋刻本,一般宋元本并称。 元刻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用赵体字(赵孟頫体,也称松雪体),赵体字刻板印书字体柔软、活泼、秀丽,流动不呆滞。元代刻书用字还有一个特点是多用俗体字。(俗体字,是指与规范字写法不合的民间流行的通俗字体。由于俗体字比正体字笔画少,方便刻书,所以在刻板印刷业流传不断。)元刻本多用黄麻纸、白麻纸、白绵纸、竹纸。 元代官刻有兴文署、广成局、中书省、各路儒学、各地书院。 ![]() ![]() 此本为注《国策》之最善本。雕刻精良,校雠无讹,乃元刻之仅见者。此本钤有历代藏书家印记,表明此本递藏有绪。 ![]() (《战国策十卷》中华再造善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至正二十五年平江路儒学刻本影印) 坊肆刻书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水刻本,平水即平阳,现在的山西临汾地区,平阳是当时中国北方雕版印刷的中心。平水本多用白麻纸、黄麻纸。金元时期平水刻本流传至今的书籍品种最多、刻工最精良、影响最深远。如下图中《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精美的牌记可见一斑。 ![]() 全书汇集中草药数达一千七百四十六种,附图九百三十三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备受医家推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医药和动植物木刻系列图谱,是千古流传不朽的本草学重要文献。该书是晦明轩刻书中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卷首镌有精美的螭首龟座《重修本草之记》书牌。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中华再造善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蒙古定宗四年张存惠晦明轩刻本影印) 元代私家刻书比宋代规模更大,刻印品种也更齐全。浙江淳安邵氏刻本、松江叶曾南阜书堂刻本、岳氏荆溪家塾刻本等都是元代私家刻书中的典范。 ![]() ![]() (《孝经一卷》中华再造善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相台岳氏荊溪家塾刻本影印) 宋元刻本的大致发展脉络就介绍到这里,下期给大家带来明清刻本的一些基本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