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06橘皮竹茹汤
2022-07-18 | 阅:  转:  |  分享 
  
中西结合·方剂条例研究室中医工作室著作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0-A-00009537著作权人:吴汉耿序言纵观民国中西医结合四大家所
传,现如今,无方可用。澜澜千古,中华国粹濒临灭亡,始作俑者却是子孙后代,实是令人感伤。横览现代医家临床,说什么治标用西医,治本求中
医;说什么西医好的快,中医疗程长;说什么西医治疗定量,中医治疗定性;说什么西医治疗客观,中医治疗主观;说什么西医治疗精确,中医理论
笼统......无语,确实无语......难道要用比较的方法才能临床治病?难道要将不同的学术思想整合成四不象才甘心?难道要等几千年
的阴阳五行哲学理论指导的传统医学灭掉才开始痛心疾首?没有办法啊,西医学习毕业后也许就能进行临床治疗。中医呢,前辈们都说中医是儒医。
需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辩证的思维能力、阴阳五行的哲学理论......废话太多,只因感慨哀伤;付诸行动,试撰《中西结
合·方剂条例》。理法方药,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阴阳制化而同化,五行相克又相生。四法之中方阵的形成确实不容易,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思维能力组成的方阵确实不同。医法传承,医者有责;创撰斯文,抛砖引玉。著作权登记号:国作登字-
2020-A-00009537研究模式:★记忆口诀★组成药物★中医解释★西医研究★主治病证★辨证要点★化裁应用★应用禁忌著作权登记
号:国作登字-2020-A-00009537记忆口诀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齐胃虚有热失和将久病之后更相宜
著作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0-A-00009537组成药物橘皮12竹茹12大枣5枚生姜9甘草6人参3阴阳制化而同化五行相生
又相克呃逆之证,皆因胃气不能和降而起,但有寒热虚实之分。本方证因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胃虚宜补,有热宜清,气逆宜降,故立清补降逆
之法。方中橘皮辛温,行气和胃以止呃;竹茹甘寒,清热安胃以止呕,皆重用为君药。人参甘温,益气补虚,与橘皮合用,行中有补;生姜辛温,和
胃止呕,与竹茹合用,清中有温,共为臣药。甘草、大枣助人参益气补中以治胃虚,并调药性,是为佐使药。方义著作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
0-A-00009537功用:中医解释降逆止呕,益气清热。著作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0-A-00009537功用:西医研究
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止呕,改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和功能。著作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0-A-00009537主治病证胃虚有
热,气逆不降证。著作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0-A-00009537临床辨证要点呃逆或干呕,舌嫩红,脉虚数。著作权登记号:国作
登字-2020-A-00009537本方化裁可应用于神经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痉挛,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证属虚有热
呃逆者。著作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0-A-00009537应用禁忌实热或虚寒而致之呕呃。同与不同,相互沟通,互通不同,通而后
同。“多点、多向、多层面”、“纵-横交集”的学习方法能形成科学辨证思维,锻造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儒医是怎样炼成的成大家集众家吴
医生说:“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乃杏门素养,“大医精诚、有德方为医、寿元修缘”则是芝田至悟。“阴阳制化而同化
,五行相生又相克”是为辨证精髓。“理、法、方、药”者,顺应天就是理法、合乎人可为方药,唯自然矣!经方现用,难究原义。古人与今人体质
不同,环境不同,效果自然就不同。更何况,如今之人贪图一时之便,凡药求取西医,谓之,好得快;更甚者,熬炖方法不当,文武不别;因而鞭笞
中医慢郎中,呜呼!人哪,都是这么个现实,殊不知,现在医生组方布阵、药物产地、药物炮制、仓储问题等都不符合中医学规范,何其效也。如今
我把多年来临床所用经方做出总结,付诸同行,本愿造福百姓。还是家父说得好,“人道主义,救死扶伤;古为今用,创新求精”。我说,“有德方
为医,我是医生”!跋溯古追源,心慈为上。先祖恭斋,字出佛教《楞严经》“肃恭斋法”,乃三谦王正支,有恭斋园传承,嘱念“愿修一切善”,
意旨秉承,吾族每逢三二代必有悬壶人。传承有术,创新求精。吾秉先祖文化精神,糅合中西医理论,以“有余不足皆病态”和“凡病基础病理皆为
微循环障碍”为理论指导,创立中西医结合理论-固有频率理论和子理论(瘀证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生物自身固有频率改变所致,治疗的核心则
为调理固有频率,调节循环障碍。阴阳制化而同化,五行相生又相克,心做良田百世耕有余,德为至宝一生用不尽。感谢聆听▲中西医结合四大家
分别是:堂主张云(唐容川、朱沛文、张锡纯、恽yùn铁樵)。19世纪中叶后,我国出现一批中西医汇通的专家,如唐容川、朱沛文、张锡纯、
恽铁樵(yùn)被称为“中西汇通四大家”,唐容川编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提出“折衷归于一是”的汇通口号;朱沛文著有《中西脏腑合纂
》,提出“通其可通,存起可疑”汇通方法;张锡纯著有《衷中参西录》,提出“衷中参西”的临床理念;恽铁樵著作颇丰,并开办函授班,提出中
西医的不同在于文化的不同。▲金元四大家或称金元四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
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中医四大经典: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也有部分中
医教材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当作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标志着
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
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作,书中按伤寒传变规律,以条文的形式逐一辨治,
言简间赅,辨证严谨,治法灵活多变,运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基本治法,制方药少而精,故被历代医家尊为“经典”。《金匮要略
》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
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
而治之有方。是经心用意、纂集而撰的学术理论升华之作。▲中医现代化四个亚过程:技术的发展。理论的革新、思想的变革,学科的进步。盖制
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是也。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是也。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
气味生成,而制方成焉。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是以一物之内,
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矣。主对治疗,由是而出。斟酌其宜,参合为用。君臣佐使,各以相宜。宣摄变化,不可胜量。一千四百五十三病之方
,悉自此而始矣。其所谓君臣佐使者,非特谓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三品之君臣也。制方之妙,的
与病相对。有毒无毒,所治为病主。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择其相须、相使,制其相畏、相恶,去其相反、相杀。君臣有序,而方
道备矣。方宜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制佐使也。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则气力不全。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
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所谓远近者,身之远近也。在外者身半以上,同天之阳,其气为近;在内者身半以下,同地之阴,其气为远。心肺位膈上,
其脏为近;肾肝位膈下,其脏为远。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肾肝位远,数多则其气缓,不能速达于下,必剂大而数少,取其气
迅急,可以走下也。心肺位近,数少则其气急,不能发散于上,必剂少而数多,取其气易散,可以补上也。所谓数者,肾一、肝三、脾五、心七、肺
九,为五脏之常制,不得越者。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又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随其攸利而施之,远近得其宜矣。奇方之制,大而
数少,以取迅走予下,所谓下药不以偶;偶方之制,少而数多,以取发散于上,所谓汗药不以奇。《经》曰: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处方之制,
无逾是也。然自古诸方,历岁浸远,难可考评,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医帙之中,特为枢要,参
今法古,不越毫末,实乃大圣之所作也。一百一十二方之内,择其医门常用者二十首,因以方制之法明之,庶几少发古人之用心焉。橘皮竹茹汤,来
源于《金匮要略》。为理气剂,具有降逆止呃,益气清热之功效。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临床常用
于治疗妊娠呕吐、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及术后呃逆不止等属胃虚有热者。▲本方与其它方药的区别:▲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配伍特点:诸药合用,补胃虚,清胃热,降胃逆,且补而不滞,清而不寒,对于胃虚有热之呃逆、干哕,最为适宜。▲加减
化裁:若胃热呕逆兼气阴两伤者,可加麦冬、茯苓、半夏、枇杷叶以养阴和胃;兼胃阴不足者,可加麦冬、石斛等养胃阴;胃热呃逆,气不虚者,可
去人参、甘草、大枣,加柿蒂降逆止呃。▲其它医家重要文献摘要:1、原书主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
之。”[3]2、方论选录吴昆《医方考》卷3:“大病后,呃逆不已,脉来虚大者,此方主之。呃逆者,由下达上,气逆作声之名也。大病
后则中气皆虚,余邪乘虚入里,邪正相搏,气必上腾,故令呃逆。脉来虚大,虚者正气弱,大者邪热在也。是方也,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
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附方或其它医家论述:附方:丁香柿蒂汤组成:丁香6g,生姜、柿蒂各9g,人参3g
。用法:水煎服。功用:温中益气,降逆止呃。主治:胃气虚寒证。呃逆不已,胸痞脉迟者。出处:《症因脉治》▲运用:本方为治疗胃虚有热呕逆
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呃逆或呕吐,舌红嫩,脉虚数为辨证要点。呕逆因实热或虚寒而致者,非本方所宜。“多点、多向、多层面”、“纵-横交集
”的学习方法能形成科学辨证思维,锻造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参透无有皆空虚,承前启后问尔迷;纵有万贯难修缘,养生有法得期颐。请看《恭斋园誌》和《沁园春·现代岐黄》,附笑于此。恭斋园誌先祖恭斋福缘双馨代有医传慈悲德行吾等裔孙意旨秉承继往开来创新求精杏花有果桃李争红正气存内天道可敬养生有法阴阳五行寿元修缘期颐自成沁园春·现代岐黄春夏秋冬百药有长杏园始成千方成一药百病造化寨众平安人民康寿阴阳五行病患怡欢人道主义精神好史苍茫青衫换白衣八方呈祥千古国粹传承望点点星光耀辉煌弘祖德悬壶诚惶诚恐群书博览儒生明绶存真去伪出新推陈岐黄精要环宇传秉古训有德方为医四海名扬
献花(0)
+1
(本文系耿派医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