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回顾

 星河岁月 2022-07-18 发布于江苏

图片

2016年11月8日至9日,由中山大学图书馆主办的“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先生,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先生,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平秋先生,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93岁高龄的沈燮元先生和著名的古文献版本学家、89岁高龄的王贵忱先生,以及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海内外图书馆学界、版本目录学界、公私古籍收藏机构、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160余人,其中国内代表145人、台北地区代表4人、港澳地区代表6人、美国、加拿大、日本代表8人,资讯管理学院博硕士研究生10余人。这次会议召开于中山大学九十二周年校庆之际,是继2012年、2014年之后又一次中文古籍整理、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盛会。

图片

会议于11月8日上午9:00举行开幕式。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教授,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先生,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院长龙乐思(Miguel Nunes)教授中山大学校长助理、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颜光美副校长代表学校欢迎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山大学的历史与发展情况,强调此次会议对于提升中山大学文献学、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的发展,促进海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朱强主任委员代表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祝贺会议的召开,指出此次会议作为图书馆学界、版本目录学界、公私古籍收藏机构以及相关出版机构的合作交流平台的重要价值。龙乐思院长回顾了资讯管理学院与学校图书馆在中文古籍整理、修复与保护领域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情况,提出将进一步为图书馆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提供支持。程焕文校长助理介绍了中山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在空间资源、文献资源建设,特别是在古籍整理、修复与保护方面的工作进展与成绩,指出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图书馆传播知识与信息、传承文化与学术的使命是永恒不变的,应高度重视古籍整理、修复与保护工作。

图片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致辞

图片中山大学校长助理、图书馆馆长程焕文致辞

上午10:00开始的主旨报告,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平秋报告了我国当前古籍工作体系的构成与人才培养计划,强调了人才培养对于古籍收藏与保护、整理与研究、出版与规划等古籍工作的重要性,并就海外汉籍的定义、范围、流传与回归等问题做了具体阐述。

图片

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平秋作主旨报告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作了《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回顾与展望》的主旨演讲,就“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设立、成果、问题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报告。

图片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作主旨演讲

本次会议共收集与会代表学术论文75篇,以三场专题报告的形式对其中30篇论文展开了讨论。会议专题报告的分议题为:

(1)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鉴定

(2)中文古籍善本书志及其编撰研究

(3)中文古籍与特色历史文献数字典藏与数字人文研究

(4)海外中文古籍的收藏、整理与利用

(5)《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

第一场专题报告上半场由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倪俊明主持。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沈志佳介绍了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中文古文献的收藏与整理情况;中山大学图书馆陈莉汇报了广东地区存藏的域外汉籍分布、特色以及整理研究情况;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研究中心内田庆市作了关西大学东亚文献资料的电子化和数据库现状及未来的汇报;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久保辉幸介绍了《百川学海》版本的整理研究情况;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吴格介绍了《嘉业堂藏书志》的稿抄本、整理本、未刊稿本等再整理情况。下半场由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副馆长陈伟明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杜泽逊主持。中山大学中文系黄仕忠比勘考订了《洞天玄记》与《太平仙记》的前后源流关系;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冯立昇论述了《古今图书集成》的描润本与石印本不同版本的特点及成因;台湾台北大学中文系王国良对近代《太平广记》校勘整理之专著进行了分析检视,提出对另一部新点校本的期待与建议;复旦大学图书馆眭骏介绍了王大隆手辑严元照《悔庵书跋》的情况;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付佳讨论了赵万里撰写《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缘由、过程,并评论了提要稿的特点和价值。

第二场专题报告上半场由台湾台北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国良,和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格主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杜泽逊论述了明万历北监本《尚书注疏》的文字规范、避讳、校雠等十五个问题;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鸿森对《文献家通考》进行详细的勘误补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刘静介绍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中文古籍与特藏的收藏、整理、利用与保护等情况;山东省图书馆唐桂艳介绍了山东益都藏书家李文藻之广东刻书的情况,并对意义进行了探析;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曾纪刚考订了张师诚刊刻嘉庆诗文集的刊刻时间、地点、进呈原委、版本等情况。下半场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姚伯岳主持。澳门大学中文系邓骏捷论述了黄景仁《两当轩集》版本及其流传、刊刻情况;香港中文大学刘浩敏揭示了中国印谱版框的功能与美学,并根据形式与内容进行了分类;私人收藏家励双杰介绍了陶子麟刻《张氏宗谱》的源流、刊刻时间等问题,并考订了张孝谦的生平;国家图书馆《文献》编辑部张廷银考订了周星诒跋天启刻本《曹子建集》的版本问题,兼论古籍著录的精准性及古籍题跋之作用;浙江图书馆陈谊从李氏弘德集为例,论述了书志提要的体例之撰写要求。

第三场专题报告上半场由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终身教授严佐之,和澳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邓骏捷主持。中山大学图书馆丁春华介绍了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容庚捐赠碑帖中的珍品,以及整理出版情况;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张波以《书志》集刊的创立为引,提出了书志写作的体例、规范等思考;浙江省图书馆曹海花介绍了七类浙江图书馆藏王修题跋,提供了王修生平重要的史料;甘肃省图书馆刘瑛比较考证了《杜阳杂编》中华书局排印本底本的来源;甘肃省图书馆王江东探讨了姚觐元藏书、刻书的特点和价值。下半场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图书馆中韩文部主任李国庆,和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赵飞鹏主持。安徽皖西学院图书馆舒和新评介了《安徽省图书馆馆藏章伯钧书志》的价值和特点;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陈文妍以《古雪楼印存》为例探究了清末广州河南地区的文人艺事;郑州大学图书馆赵长海对《燕京岁时记》几种版本的编修出版历程进行了梳理,并揭示富察敦崇德生平和著述背景;暨南大学图书馆许艳青论述了莫伯骥《叶氏藏书纪事诗补续》佚文及其文献价值;日本国文学研究资料馆陈捷汇报了十九世纪日藏汉籍回流情况,等等。

在两天的会议里,与会的专家学者就中文古籍善本目录学、版本理论、书志及其编撰研究,海内外各图书馆的古籍文献存藏、整理与保护,各种专书的考订等方面,分别报告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在报告后开展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会议闭幕式由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沈津作会议总结,程焕文校长助理致闭幕词。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还设立了“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容庚捐赠拓片撷珍”,“王德私人藏书展”,“赵俊杰私人藏书展”三个特藏展览。

图片

此次会议圆满地实现了会议的预定目标。为目前海内外在中文古籍整理、版本目录学、公私古籍收藏机构、出版机构等领域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广州地方文献研究,促进全球中文古籍资源整理的共建共享,以及古籍版本目录学、书志学、文献学等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会议形成的论文集围绕中文古籍整理、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等专题所展示的代表们的学术成果,也必将为更多的古籍从业者、研究者提供研究参考。从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93岁高龄的沈燮元先生和著名的古文献版本学家、89岁高龄的王贵忱先生,到众多国内外的青年学者,更充分显示了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研究事业越来越壮大的队伍和兴盛的前景。与此同时,中山大学作为华南地区古籍收藏与研究重镇,再一次向海内外展示了本校古籍整理、版本目录学学科的发展水平,有助于提升本校古籍整理、版本目录学、文献学、文献保护学等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中山大学图书馆古籍整理、版本目录学等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

图片

此次会议继2012年、2014年“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一次学术盛会,为海内外中文古籍收藏与研究单位及个人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中文古籍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了中文古籍整理、版本目录学、书志学、文献学等学科的学术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山大学图书馆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