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传佛教与苯教的区别】

 东阿哥sSsS 2022-07-18 发布于四川

在西藏久了,对藏民的全民信奉佛教愈发想有个透彻的了解!几次前往西藏博物馆参观学习,大致对藏传佛教有了初识的脉络,整理成文以嗜读者。小编研究古文化与古建筑,并非佛教信徒也非居士。如引起您的感官不适,请绕道。

图片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与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外,还制作“嘛呢”经筒,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有的还用水力、灯火热能,制作了水转嘛呢筒、灯转嘛呢筒,代人念诵“六字大明咒”。

图片

藏传佛教转经筒的方向是顺时针转,与转佛方向一致。苯教恰好与佛教相反。

苯教寺院一律按逆时针朝拜,转经、旋转经筒和参观也要按逆时针方向。苯教是藏族本土宗教(道教是中国大陆的本土宗教,而佛教是舶来品),与藏传佛教在寺院建筑、佛像造型、僧侣服饰方面都很难区分。主要区别是藏传佛教顺时针转经,根本咒语是六字真言;苯教逆时针转经,根本咒语是八字真言。

众所周知的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在这里变成了八字真言,神圣的仪式在这里却可以用血肉做为供品……他的历史源远流长。藏族人谁也不会忘记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期建立的西藏第一座苯教寺院——雍仲拉孜寺。它标志着藏族自己的文化,这固有的文化曾护持过27代赞普(赞普:王的意思)的国政。

“苯”这个词有诸多释义,一般指可认知的一切所知,特指耳闻或听到的;指出问题的结症;万物之本及其奥义;度救芸芸众生;另外还有吟诵、吟读、重复、叫喊等意义。总之是指人对于自然万物最初的较为朦胧的认识总和。其核心内容包括“鬼、神、精灵、魂魄、命数、运道”等,即一切与精灵幻相关的东西。

图片

苯教先于藏传佛教而存在,在佛苯相争时期,即公元10世纪左右,藏王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灭苯兴佛”,大批苯教喇嘛逃离卫藏。其中,苯教中心象雄地区的喇嘛谢贡尺宜,携弟子逃至清海果洛一带继续修行传法。其中一个弟子的儿子叫朗依约丹嘉木参的,将苯教传入阿坝。

苯教徒的祈祷经咒,指“唵、嘛、者、墨、也、萨、来、杜”八个字。四川松潘藏族苯教徒自称“嘛芝”,即八字真言的简称,而信奉藏传佛教的信徒为“嘛呢”,即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简称。

九寨沟的当地藏民念的就是八字真言。八字真言源于文殊八字咒,传统汉字音译为:唵 阿 尾 啰 吽 引 佉

图片

此八字咒的名称由来,在《密教大辞典》中说:文殊菩萨乘狮子住于息灾三昧时,依其「真言字数」而称为「八字文殊」。又依「顶髻数」而名为「八髻文殊」。此咒在《大正藏》中,至少可见于如下五处经典:(1)《大日如来剑印》(2)《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3)《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4)《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5)《宿曜仪轨》依据《宝光经》书里记载,八字真言光明法,具有三十二种功德,八字真言光明法的缘起是一切众生,佛祖辛饶弥沃在南瞻部的中心,世界屋脊岗底斯神山的附近,象雄(现叫阿里)圣地,禅定中见到将来五浊恶世的众生(现代人),寿短多病、烦恼多、福报浅,生活压力大,追求的目标高,痛苦极多,没有时间去学佛修道坐禅观心,更没有机会脱离轮回痛苦而解脱。为了五浊恶世的众生,辛饶弥沃亲口传播八字真言光明法。

图片

苯教崇奉的符号及本教的标志,常在苯教寺院大门、墙壁、藏文经书、龙达、宗教画和藏民住宅墙壁上书写。

苯教的字左旋,逆时针方向,佛教的字右旋,顺时针方向,两者呈相反方向。藏语称“卍”为 “雍仲”,象征光明和轮回不绝,也有永恒、坚固、无穷无尽的意思。在西藏历史上,“卐”是与宗教紧密相联的,无论是原始的苯教还是后来的藏传佛教。在原始的苯教中,“卐”就是吉祥的标志,苯教创立时被称为“雍仲本”,使用的文字被称作“雍仲”神文,苯教所处的地方被称为“九级雍仲山”、“雍仲沙丘”,苯教祖先所持的禅杖也有“雍仲”吉祥图案,就连苯教寺院选址也多在天然带有“卍”形图案的地方。

图片

佛教传入西藏后,“卐”也被广泛运用。凡是佛的画像,胸前必有吉祥符。只不过苯教与藏传佛教在使用“卐”有一定的区别:苯教里的“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佛教里的“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片

一般佛教的转经应顺时针进行,而在苯教寺院,却一定要以逆时针方向转经。因为苯教在诸多典籍中认为右转为大手印之道,左转为大圆满之道。苯教徒向右转经的原因取决于其典籍之理论,在典籍《无垢经》中载:“雍仲苯为右转经,若同鸭之禀性具有骄步而不骄,急而不急,且具缓慢步态,向右转而行之”。

苯教徒祈祷用的法物,有手摇、推动、水力动、风动等多种,形状与藏传佛教转经筒类似。但苯教转经筒内装的藏文经文不是佛教的六字真言,而是苯教始祖辛饶顶礼致敬的言词(即“向引导众生解脱的东巴喜饶顶礼!”)和苯教八字真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苯教经幡藏语称“各达”。系长条形布制立旗,上印本教藏文经文,顶端有木制太阳、月亮、兵器模型,有驱逐邪魔之意。插在苯教寺院周围,苯教信徒房前屋后及大路旁、神山上,有黄、红、白、蓝、绿五色。黄色代表土,红色代表火,白色代表云,蓝色代表天。四川松潘、南坪苯教流行区盛行插经幡。

四川西藏德格、嘉戎西藏绰斯甲、安多西藏松潘、南坪等地所流行的苯教,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较深,有自己的寺院、宗教组织和僧人。苯教僧人穿着的僧服式样和颜色与藏传佛教其他派别基本相似,只是苯教僧衣在两肩沿边镶蓝色布条而不是枣红色或金黄色布条。四川松潘苯教僧人外出时戴一种白布尖顶大斗笠帽。

两教所信奉的教派至尊不同,但根本上两者教义都持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主张。可以说两教派是相互渗透、补充,同时也相互竞争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