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中国有两条缺点,同时又是两条优点”,自知方能自强

 衆妙之門 2022-07-18 发布于陕西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报告。这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开篇之作”,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早回答。毛泽东反思了“苏联模式”,主张“中国道路”。他响亮地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一万年都要学习”,但绝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

文章图片1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

1.清醒认识:“中国有两条缺点,同时又是两条优点”

毛泽东说:“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

中国两条缺点是:

第一,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

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但是,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祥,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

在这方面要鼓点劲,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把抗美援朝中提倡的“藐视美帝国主义”的精神发展起来。

这一条讲了两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创造也需要精神的自力自强,实质就是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毛泽东举了《红楼梦》的例子,视为中国人能在世界上感到骄傲的一个东西。其实是在讲文化自信。

第二,我们的革命是后进的。

虽然辛亥革命打倒皇帝比俄国早,但是那时没有共产党,那次革命也失败了。

人民革命的胜利是在一九四九年,比苏联的十月革命晚了三十几年。在这点上,也轮不到我们来骄傲。

苏联和我们不同,一、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二、后来又有了一个十月革命。

所以许多苏联人很骄傲,尾巴翘得很高。

这一条讲了制度文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1956年,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但社会主义制度还远未定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苏联为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文章图片2

197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以辩证观点指出,我们这两条缺点,也是优点。

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

“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

“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从发展的观点看,这并不坏。

穷就要革命,富的革命就困难。

科学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就骄傲得很。

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

所以,毛泽东提出要虚心学习,放下“戏台子上的架子”,广泛借鉴外国文明成果。

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一定还要坚持革命立场,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不要把尾巴翘起来。

不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向人家学习,就是在几十个五年计划之后,还应当向人家学习。

一万年都要学习嘛!

这有什么不好呢?

文章图片3

《论十大关系》单行本

2.时不我待:拿出“两个一切”的勇气

毛泽东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当然,向国外学习,是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好的东西,都要采取这种态度。

文章图片4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新中国成立后的口号是向苏联老大哥学习。

毛泽东说: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苏联好的经验,虽然对我国经济建设起了有益的作用,但苏联一些不好的经验,被我们“抄”过来后,也暴露出许多弊病,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过去犯过“东教条”的错误,今后也要防止“西教条”的错误。

针对经济落后的现状,毛泽东特别强调对自然科学的学习。

“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在技术方面,我看大部分先要照办,因为那些我们现在还没有,还不懂,学了比较有利。”

“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

“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和“对外国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

毛泽东提出向外国学习, 并非是一时之见或图一时之利,而是把它当成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战略。

1956 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探索成果非常丰富的一年,出现了《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

邓小平评价《论十大关系》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对国际(特别是第三世界)的作用也大。”

文章图片5

毛泽东与邓小平

而毛泽东关于虚心学习外国的一切长处,即不能闭关锁国,又不能盲目地学、不能照抄照搬的思想,是我们发展中外关系的准则,至今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仍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