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俞穴~病在脏者取之井

 新用户2862sdKk 2022-07-18 发布于山东

(一)「病在臟者取之井」:

井穴有醒腦開竅、寧神泄熱及瀉實、祛邪的作用·可用於發現神志突變之急救或炎性證初發期之暴痛,或某一臓器之功能失調·有一定治療作用,根據靈樞本藏篇所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古人以失神形無知者為病在臟,又,《傷寒論》說:「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井穴為十二經交接點,急救必用,例如:在少商、商陽點刺出血,能瀉臟熟,疏通經脈中氣血凝滞,開鬱通竅·對中風、熱厥、喉腫、狂疾有特殊燎效·脾井隐白,配胃井厲兌能安神治夢靨不寧·隠白(脾統血)配肝井大敦(肝藏血)能治崩漏急症。心井少沖、小腸井少澤均能治中風猝倒,卒然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少沖清熱鎮心尤有卓效。膀胱經井穴至陰能矯正胎位及治難產,腎經井穴湧泉善治各種厥逆,及各種癇症,小兒驚風。此外中沖、關沖均能回陽救逆,治療中風卒倒……。竅陰也能治失眠。


從這些例子看來,可見病在藏者取之井,是經驗的結晶。「乾坤生意,也說:「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稜針刺手指十二井穴,當去惡血,又治一切暴死惡候,不省人事及絞腸痧,乃起死回生妙訣」,點明了井穴急救的特殊作用。


急症常會見到心下滿悶不通,邪實壅閉心竅,井穴能疏泄邪熱,開通心竅,也是能治急症的原因(詳見下節難經一般用法)。



(二)「病變於色者取之榮」:

陰經之榮穴屬火,陽經之滎穴屬水,病變於色多為火熱或水寒所致。滎穴對各經病變於色的初發病期,及原發性神經痛有一定療效,例如:臨床上治療肺熱病(急性支氣管發炎或肺炎)喘咳右頰先赤之初發病期,刺手太陰經之滎穴魚降,和手陽明經之滎穴二間,有退熱鎮咳平喘之效。魚際穴對於肺熱及肺熱之氣喘·皆有立刻定喘之效。量針時臉色慘白·可針心經茶穴少府強心解之

此外「靈樞五邪篇」指出:邪在肝即病脅中痛·取之行間(肝經之滎穴),以肝經行脅下,臨床上治療脅間神經痛刺行間,有鎮痛療效。還有三焦滎穴液門配肺滎魚際善治喉病(見百證賦)等也在臨床常用。

(三)「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

俞穴有益氣化濕之功,善治腫滿、倦怠丶溏泄、疼痛之疾·俞穴對於陣發性的神經痛及間歇性的發熱有效·所謂「時間時甚」就是有時間歇(停止),有時嚴重。這種狀況的病變在臨床最為常見,疼痛除「傷風」及「癌痛」外,幾乎皆為「時間時甚」之痛。蓋俞穴非屬土(陰經)即屬木(陽經),木主風,土主濕,例如風濕痛平時天氣好則平安無事,下雨天潮即疼痛發作。還有瘧疾癫痫也是有間歇性的發作·這些都是俞穴主治的範圉。個人臨床常用束骨治後頭痛顛頂痛·陷谷治前頭痛,臨泣治偏頭痛·效果很好·這些便都是俞穴。

此外用各經俞穴治風濕病痛也極有效,這都是從「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的原則出發所致。

(四)「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穴之五行屬性在臟屬金,金與發音有關·金與肺相應·與風寒有關·經穴能溫通經絡,疏散風寒,經穴對於病變導致聲音失常之症狀,皆有療效。對於各經病變累及某一器官,官能失調者也適用。

例如刺肺經之經穴經渠能治喘咳就是有調整呼吸器官功能紊亂失調的作用,又脾經脈連舌本散舌下,針灸大成記載刺脾經經穴商丘,能治舌本強痛就是一例。而前述之喘咳及舌本強痛亦皆能導致聲音改變,此外心經經穴通里善治暴瘖(見金鑒)亦是本於「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的原則下施用的。

綜合觀察各經經穴,如陽谿治牙痛(見席弘賦)。解谿治風水面腫(見金鍪)及頦部、下頷、前頸病變。陽谷(小腸經經穴)治頷腫口噤(見百症賦)。崑崙(膀胱經經穴)能定喘(靈光賦)及治齒痛(金鑒)。復溜(腎經經穴)亦能定喘。間使(心包經經穴)可治失音(百證賦)皆與咳喘或口部發音有關,足見此一定律的確有其臨床價值。

(五)「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

合穴能益經氣調整內臓器官之生理機能活動,主臓腑一切慢性病,有健脾強胃,扶正培元之功。善治逆氣、脹悶、瀉泄等症。對於飲食不節所致之病變亦有特效·例如腸胃有關消化之病多取足三里、曲池、陰陵泉等合穴。又刺手足陽明經之合穴曲池和足陽明經之合穴足三里,具有促進消化、呼吸、新陳代謝的強壯保健作用。尺澤、委中、足三里刺血均能治飲食不節、急性腸胃病變,又「經滿而血者,取之於合·委中、尺澤、曲澤、足三里等合穴都是治療瘀血及刺血常用穴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