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8年长江大堤即将溃决数十万人未撤离,连长下令:全连死守30分钟

 svdk 2022-07-18 发布于辽宁

一、长江倒悬,整座城五十万人面临灭顶之灾

长江,自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发源,流经11个省市后自崇明岛注入太平洋,全长6397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江”。

她是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之一,由于她的富饶和慷慨,滋养了两岸无数良田,养育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

但她也是变幻莫测的,几千年来,长江流域一直与各种水旱洪涝灾害相伴,据不完全统计,自西汉到清末,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较大规模水灾有214次,平均10年一次。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居住在长江两岸的人口增加,为了生计人们大量围湖垦荒,导致沿岸河湖蓄洪面积逐渐缩小,水灾更是频繁,平均4年多就要发生一次洪灾。

进入民国之后,由于军阀长期混战,堤坝年久失修,在1911年、1931年、1935年先后发生了三次严重水灾。

1931年8月,长江上游连月暴雨,中下游水位暴涨,沿岸地方普遍决口,有明确统计的达354处。

一时间自武汉以下,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各省一片汪洋泽国,津浦铁路停运月余,连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都泡在一片积水中。

文章图片1

1931年洪水时的武汉街头

据不同口径统计的数据,此次洪水直接导致40-400万人丧生,受灾人口逾3000万,仅仅是汉口一地死者即超3万人。

大灾之后又是大疫,湖北各地霍乱、痢疾、伤寒、天花流行数年,有的村全村死绝,往往百里内荒无人烟,野狗成群。

仅仅4年之后的1935年,长江再次发生大流域洪水,席卷了湖南、湖北两省88个县,受灾人口在1000万以上,直接死者超10万人。

长江流入湖北境内后江面屈曲,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惊心动魄的“地上悬河”,历次长江水灾湖北都是重灾区,有人因此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但后来又有人补了四个字:“灾在九江”。

九江在长江流域中的位置十分特殊:它的上游是川江、汉江和洞庭湖,一旦上游爆发洪水,九江就面临洪峰压境。

文章图片2

长江九江段景色

而九江的下游则是鄱阳湖和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统称“五河”),一个罕为人知的事实是,鄱阳湖的水位平时都是高于长江的,所以不能指望鄱阳湖为长江蓄容。

每次长江发生洪水,江西省内这五条大河的水情也不乐观,导致鄱阳湖水位节节上升,九江遭到“南北夹击”压力猛增。

所以也可以这么理解,从湖北到安徽的长江流域相当于一根扁担,而中间的九江一头挑着洞庭湖,一头压着鄱阳湖。

1998年6月,由于异常气候的影响,长江上游的降雨带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反反复复,这里下完那里下,那里下完这里下。

到了7月中旬,九江段的长江水位竟然超过了23米,每秒的流量接近6万立方。这就相当于每秒钟都有一堵7层楼那么高的水墙从你面前流过。

在洪水长期浸泡下,大堤的承受力渐渐达到极限,如果九江的堤防有失,大堤后面近50万九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将受到严重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在关键时刻,分散在浙江、安徽、江西各地的南京军区所属部队十余万解放军战士根据中央军委和南京军区的统一命令,立即赶往九江、南昌一线集结,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险情。

文章图片3

抗洪部队集结出发

他们中间,有的是在浙江的山里开展国防光缆施工,有的是在江西、湖北交界处修战备公路,有的在铺设输油管线……

收到命令之后,解放军部队立即集合出发,据当年参加抗洪战斗的老兵回忆,他们整个团分布在100多公里的施工段上,但团里命令发出之后只用了2个小时就全部集结完毕了。

团长、政委、副团长、参谋长分头指挥:人员和装备确保先上车,米、面、油这些装不下、带不走的物资全部分给当地老百姓!

随后,各部队有的乘车机动,有的徒步行军,因为当时部分地区的公路还没修好,只能走年久失修的村道,600多公里的山路汽车开了28个小时。

在星夜兼程赶到一线后,他们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就立即投入到抗洪前线斗争中。

他们一步也不能退,因为就在大堤后方不远处,是九江石化、九江国家粮库、九江火电厂、九江市浔阳区的千家万户!

文章图片4

在抗洪一线的将士

从7月下旬忙到8月初,战士们在惊涛骇浪中和洪水不分昼夜地搏斗了9天,到8月6日,虽然洪水汹涌,但始终没能摧垮解放军组成的钢铁防线。

8月初,部分参加九江抗洪的部队都已经收到命令,计划在不久之后回撤驻地了。

就在人们松了一口气时,谁也没想到新的巨大险情正在无声无息地袭来。

二、长江大堤决口,浔阳区危急!九江危急!

时间来到1998年8月7日,虽然参加抗洪战役的部队已经有一部分撤到二线,但当时大堤上还有3.5万多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日夜守护。

这天中午12点多,陆军第1集团军第3师炮兵团反坦克连指导员胡维君和三名战士,顶着毒辣的太阳在距离城区4公里处的4、5号闸口之间长江大堤上进行例行巡查。

该部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战初期的山西抗日游击队,后来作为彭总直接领导的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沙家店战役、瓦子街战役,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文章图片5

黄色箭头处即为大堤4号、5号闸

反坦克连自从7月27日来到九江抗洪一线之后已经奋战了九天九夜,先后排除了十余次重大险情,动用全连车辆、设备,靠着人背肩扛装运和抛填了2000多吨砂石料。

八月的太阳甚是毒辣,现在从连长贺德华以下,全连的战士都被太阳晒得爆了皮,有的战士连新长出来的皮都晒爆了,毕竟人不是神,大家确实有些疲惫。

四人沿着四号闸口往东走了一段,眼尖的胡维君突然发现,在闸口下面的堤坝底部,有一个大概一米多宽泉眼一样的东西,正“咕嘟嘟”地往上泛起浑浊的泥浆水。

在普通人看来,这么一个小小的泉眼可能不算什么,但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九天,见多了异常情况的胡维君却吓得一哆嗦:

不好,这是泡泉!

泡泉就是工程中常说的“管涌”,一般发生在堤坝外侧水位升高时,一部分水流通过堤坝底下的松软土层渗到堤坝内侧,带着沙子和泥浆喷出。

一开始管涌带出来的只是少量沙土,但如果不能马上处置,就会导致堤坝下面的土壤被掏空,轻则造成局部溃坝,重则整段堤坝都有垮塌的可能!

文章图片6

大堤背面的泡泉(管涌)

这处泡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但很可能下一刻就会发生险情,情况十万火急,不能再耽搁了!

胡维君马上命令同行的三位战士分头告知连里和街道基层政府,让连长带全连立即来支援,请基层政府组织群众赶快疏散。

仅仅过了3分钟,全连赶到现场,这就是中国军人的速度。贺连长和正在连里蹲点的团副参谋长王耀简单分析了情况之后,决定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将情况进一步向上反映。

第一,派水性好的战士下到堤坝外侧的长江里,寻找泡泉的源头;

第二,王副参谋长带全连一半人员在堤坝内侧堵泡泉;

第三,胡维君带全连另一半人员去找压泡泉的材料:石头、沙包,麻袋也成,越多越好!

全连的目标是:守住大堤,无论如何坚持30分钟!

文章图片7

处置管涌的常规操作

当时长江水位深达二十米,水流湍急,水性再好的下去也相当于到鬼门关前转悠,贺连长第一个带头脱了救生衣:“共产党员跟我走!”

只一瞬间,十几个战士站了出来,救生衣脱了一地。

“全连都把救生衣脱下来,送给下面的群众!”这是贺连长跳进水里之前的最后一道命令。

这时是8月7日下午1点15分许。

胡维君带着战士们疯了一样到处找堵漏物资,很快从第一组那里传来消息:长江里淤泥太厚,漏洞说什么都找不到!

怎么办?

贺连长咬着牙说:“把棉被全部拿来,用沙包压着堵!”

其实夏天战士们盖的棉被很薄,但棉花毕竟吸了水会胀,如果铺满外侧的堤坝底部,兴许能把这口泡泉堵上。

文章图片8

抗洪战士送沙包上堤

此时,第一拨下去的战士和长江的激流搏斗了十几分钟,已经精疲力竭,反坦克连又选出十几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下水,上面的人用两床棉被叠在一起,裹着沙包就往底下送。

眼看泡泉渐渐地小了,这时大家看到,大堤的底部突然又喷出一股水柱,这水柱好不凶猛,只是眨眼间就从碗口粗细长到了水缸口那么粗。

别说管涌了,此刻就算是刀山火海、枪林弹雨也照样要冲过去!王副参谋长大喊一声“马上堵漏!”带着5个战士抱起沙袋就扑了上去。

此刻大坝危在旦夕,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要是二十几米高的大坝垮下来,6个人毫无疑问会有生命危险。

可大堤后面150多米就是居民区,为了给群众争取生的机会,全连的战士们义无反顾。

说时迟,那时快,决口处以肉眼能见的速度扩大,江水汹涌喷出,如雄狮、如猛虎、如发狂的犀牛巨象,自然之力虽无可与抗,但在奋不顾身的解放军将士面前亦不由得凶威少挫。

13点50分,炮兵团全团在团长洪永生、政委王申东带领下跑步赶到,反坦克连的战士已经比预计时间多坚持了7分钟。

文章图片9

长江大堤瞬间被冲开

就是这生死攸关的37分钟,为大坝下面的数万军民争取了一线生机。

洪团长命令全团立即支援反坦克连,但此时已容不得他多做反应,一股强大到难以想象的水流劈裂了大坝,将先期冲过去堵漏的王耀等6人连人带沙袋冲了出来。

围在大坝管涌处的几十名战士也身不由己地被洪水冲得各散西东,只不过几秒钟,决口已经有5米多宽了!

万幸的是,王耀等6人虽然被洪水冲散,但在战友的及时救援下全部幸免于难,只是各自都受了不轻的伤。

间不容发之际,洪团长果断下令:把卡车开过去,堵决口!

当时炮兵团装备的是比较先进的“解放”牌CA-1121卡车,这种卡车有7米多长,2.5米多宽,2.6米多高,空载重达5吨半,跟普通人体相比的确算是庞然大物。

可就是这么一台“身材魁梧”的卡车,竟然在洪水中打了个卷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把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江水从7米多高的决口处涌入,就像一座瀑布倒灌进来。

文章图片10

九江市民迅速撤离

长江大堤决口,浔阳区危急!九江危急!

下午2点多,大堤决口宽度已达30米,整个九江进入紧急状态,武九铁路完全被冲断,决口处部分六七米高的路灯被淹得只剩下2米。

在市政府、区政府组织下,数以万计的群众迅速向东转移,由于炮兵团全团的誓死奋战,为九江市争取了约1个小时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人员伤亡。

和大批群众撤离的景象截然不同的是,有一群军人却在狂奔的人流中坚定地向西逆行。

根据南京军区命令,第3师驻九江的3个团全部赶往决口处抢险!在南昌一线的预备队第31集团军也立即出发,限7日晚20点前全部到达九江!

此时,云集九江的抗洪抢险一线部队已经有5个整建制师,4万多人,光将军就有十多个。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董万瑞在一线指挥,军区司令员陈炳德8月7日已到南昌。

面对已成汪洋之势的洪水,第3师只能把一切可以沉下去的东西全部推进决口处堵漏。不要说石头、沙袋,就连不承担运货任务的汽车都推了下去。

文章图片11

子弟兵逆行抗洪

当时部队里给团级干部配了吉普车,给师级干部配了桑塔纳,这些不拉人、不拉货的公务车也全沉掉了,但对于封堵决口依然是杯水车薪。

既然沉车没用,那就只能沉船!在九江市政府统一安排下,所有决口附近的民用船全部被征用,先是5条装满石料的船被拉过来,但对于决口来说船还是小了些,水流实在太急了,船根本沉不到决口那里!

如果没有大点的船打底,这些小船沉下去没多久就会被冲开。

很快,九江军分区打来报告:下游有一条运煤的驳船比较大,应该能用。

当人们找到船主时,大家心里还是有一丝担心,怕船主不答应:这船上装着1500多吨煤,值很多钱呢,如果沉掉了,可能船主半辈子的辛苦就白费了!

但船主知道大家的来意后二话没说,就说了一句:“我的船没动力,要拖。”

大堤后面就是九江城,要是连城都没了,还要船做什么?!

文章图片12

运煤船接近决口处

下午4点30分,这艘近80米长,连船带煤3000多吨的大船在拖船的引导下缓缓接近决口处。

经过部队电焊工的火线操作,很快在船底打开了几个大洞,船沉下去了,正正地沉在了决口的位置。

人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办法好使,也是老天保佑九江!老天保佑中国人!

在这条至关重要的运煤船基础上,又有9条装满石块的驳船陆续沉底,还有其他一些征用的小型驳船赶到,决口大面终于被堵上了!

与此同时,31集团军在后方的九江市区以最快的速度建起了第二道防线,在市区肆虐的水流也得到了控制。

三、决战!

8月8日,整条大堤的决口宽达60米,虽然靠沉船堵上了大面,但江水依然在不停地倒灌进来。

而且,整段九江大堤的其他很多地方也已经被大水泡软,一根铁棍都能插进去半米深,随时可能会决口。

文章图片13

解放军与洪水激战

在现场临机处置一切的董万瑞下令:4号、5号闸决口处先打钢管桩、钢筋笼,再往钢管桩和钢筋笼内侧投放石料止水,已有险情的永安大堤由3师抽调2个连抓紧修筑子堤,给九江“上保险”,再抽调部分兵力驾驶冲锋舟,紧急疏散还没来得及撤离的群众。

为了落实这一方案,8日晚上北京军区连夜空降200多名擅长打桩堵口的工兵到九江负责钢管桩施工。

按照当时大堤的情况,大型施工机械根本上不来,所以千万根钢管桩和钢筋笼只能靠战士的血肉之躯沿着沉船一根一根用铁锤榔头打下去。

这样,就能先在外围形成一道“栅栏”,进一步减弱水流,然后大坝内部的再抓紧时间把决口用砂石堵上。

听起来很简单,但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水底下有许多看不见的旋涡,如果不小心踩进漩涡里就会被直接卷到江底。

最后部队调来几台大功率卷扬机减缓水流的速度,这才勉强保住施工人员的安全。

文章图片14

掩护工程兵施工

3师的3个团在鏖战十天十夜之后,确实有些顶不住了,有20多人先后昏倒在大堤上,战士翟冲一度停止呼吸长达10分钟。

关键时刻,团长、政委们带头跳到水里,和战士们手握着手,用身体搭成人墙,掩护后面的工程兵施工。

据当年九江洪水的亲历者回忆:

“钢筋上密密麻麻趴的全是人,他们用身体挡住水浪,浪一来,几个人被冲下去,过一会浪又来,又是几个人被冲下去……”

时任第1集团军司令员的朱文泉跳下去了,第31集团军副政委王健跳下去了,最后连时年58岁的董老将军自己也跳到水里……

后人读史至此,不由得泪满盈眶。

文章图片15

董万瑞等指挥员和抗洪战士在一起

让解放军战士们意想不到的是,数千名九江当地的群众竟然不顾危险自发地来到大堤上,他们拿着自家的被套、装了石头的蛇皮袋、防水的苫布等一切可以堵漏的东西,为解放军助战!

见到子弟兵为了自己前赴后继地跳进水里,不时有昏过去的战友被托举上来,很多人都哭了,有人一边流泪一边说:“求求你们别跳了,房子我们不要了,你们的命要紧啊!”

战士们响亮地回答:“人在堤在,与大堤共存亡!”

此时在大堤上坚持战斗的,还有数以万计的武警战士、民兵和预备役战士,那面象征人民军队的红旗经历了狂风恶浪,但始终屹立不倒。

守护人民的最后一道防线,不是混凝土做的大堤,而是大堤上血肉之躯的军人。

此时正值盛夏,酷暑逼人,铁制船体上的温度达50℃-60℃,累暑交加的战士开始出现中暑晕倒的现象。

文章图片16

黄丽珍和姐妹们给子弟兵送解暑汤

九江天翔羽绒厂的下岗职工黄丽珍听说几万解放军战士在大堤上的消息之后和姐妹们精心熬制了解暑汤,又在太阳底下跑了十几里,步行两个多小时把汤送到子弟兵手里。

由于很多部队紧急出发没有带给养,还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把自家做的饭菜、面条、包子全部搬到大堤上。

有的个体户把自己车上的西瓜、香瓜全拿来了,开杂货店的老板把店里的矿泉水、面包、饼干、馒头送来了,开药店的送来几十箱解暑药,开饭馆的一次送几百份盒饭……

而且东西放下就走,既不说姓名,也不报单位。

在再次连续苦战了30多个小时之后,8月8日晚上,增援部队第1集团军第1师到达,已经7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的董万瑞下令:部队换防,决战开始!

8月9日,当时我们的政府负责人亲临九江抗洪一线,他亲自登上沉船顶部,看到全身上下沾满了泥浆,几乎变成一个个“泥人”的抗洪战士,一遍又一遍动情地说:

“拜托同志们,谢谢同志们了!”

文章图片17

英雄无惧无悔

9日中午11点30分,经过连续46个小时的奋战,决口处一道长243米的围堰合龙,决口处涌水的流量、流速明显减缓。

12日下午6点,参加抗洪的部队对大堤决口展开最后总攻,仅用了2个半小时就实现大堤全面合龙。

在抗洪军民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有很多人却直接倒在沙袋上,头枕着矿泉水瓶睡了过去。

有的人笑着笑着就抱在一起哭了,哭得像个孩子。

9月15日,是参加抗洪的部队撤离九江的日子,大家起了个大早,5点钟不到就开出营房,可是才刚刚开到马路上就再也开不动了。

原来几十万九江人民听到子弟兵要离开的消息整夜未眠,天没亮就倾城出动等在部队营地门口。

文章图片18

九江人民泪送子弟兵

“感谢亲人解放军,欢送亲人解放军!”“兵哥哥/兵弟弟,真舍不得你们走!”“长大了我也要当兵!”

到火车站5公里的路,军车开了快4个小时。

……

子弟兵走了,但他们给受灾的九江人民留下了32万公斤的大米,9万多件衣服,还有将近170万元的捐款。

在抗洪胜利一个多月后,九江再一次哭了。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抗洪精神”永垂不朽,为了人民出生入死的人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文章图片19

抗洪抗到水低头,堵口堵到水不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