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考录取中,或许经常会听到“你的档案投到**学校了”“你的档案被**学校退档了”等等说法,那么,这个档案究竟是什么呢?起什么作用呢?又是如何流转的呢?今天,小编就来解释一二。高考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考生基本信息、高考成绩信息、志愿信息、体检信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和考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等内容汇总形成一份电子材料,这就是考生的电子档案。
从开始投档到录取归档,一般分为七个步骤,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电子档案的流转历程。 
每个批次正式投档之前,省教育考试院会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多次模拟投档,模拟投档不是实质投档,考生档案不会真的“投递”到“院校端”,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模拟情况向高校提供模拟结果,高校再根据模拟结果决定是否追加计划。  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高校调档要求和考生志愿,将符合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按投档规则通过录取系统“投递”给高校。高校在规定时间内从“院校招录端”下载考生电子档案,审阅考生成绩、专业志愿、体检信息等。按照高校招生章程中明确的有关规则对进档考生排定专业,并将电子预录取和预退档结果上传至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考试院对高校拟录取和拟退档的考生信息进行逐一审核确认。对符合录取政策的拟录取名单予以确认。对退档理由不成立或不充分的拟退档考生,退回院校重新审阅;对符合退档条件的拟退档考生,要求高校必须注明正确的退档理由,再同意高校退档申请。  省教育考试院打印考生录取名册,加盖高校招生录取专用章后寄送给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