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博物院,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2)

 阿榧榧香 2022-07-18 发布于江苏
★旅游地点:南京博物院
第二部分“方国风云,吴越春秋”。国家的建立自夏而始,夏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江苏地区也进入了青铜时代,逐步出现了早期的国家方国,像徐、钟吾、郯、干、宜等夷系与吴、越、奄等越系方国。

到了商代,太湖和宁镇地区土著文化兴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熟文化和佘城文化类型,江苏北部地区接近中原,有比较明显的商文化特征,徐州丘湾遗址发现了殉人和社石,就是商代大彭国的社祭遗存。沭阳万北墓地、连云港大村墓葬出土的青铜鼎和陶器,都是商文化的主要礼器和生活用品。

太湖地区的土著文化有佘城类型和马桥文化,以釜、鼎为炊器。说到佘城文化,我挺骄傲啊,自然特别关注,虽然江阴的标识做得实在不怎么样,以至于我到现在都没找到佘城遗址。无锡彭祖墩、苏州澄湖等村落遗址以陶鼎、釜、硬陶豆为特征。宁镇地区以鬲为炊器,属于湖熟文化。

进入西周,出现了武进淹城、邳州梁王城等文化遗存。原始瓷器作为江南地区特有的产品,融入了礼制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除了青铜礼器,还有原始瓷礼器、陶生活器入礼等丧葬礼制。淹城头墩、丹徒大笆斗等大型墓葬中出土的筒形罐(尊)等,多是贵族使用。

青铜礼器在商周时期体现礼制,标志权力和等级的差别。江苏地区出土的重要青铜礼器有丹徒烟墩山一号墓、溧水宽广墩墓、仪征破山口墓,分别属于古宜国、干国等。

西周休盘窄平沿方唇,附耳高出器口,盘腹有云雷纹填地的兽体卷曲纹,圈足是一道弦纹。据说盘底铸铭文八十九字,是罕见的王年、月份、月相、干支四要素都齐全的青铜器,在考古上的意义更大,被认定为是周恭王年间的文物。

春秋早期还出现了独木舟,这是常州市淹城遗址出土的。这只独木舟有着相当流畅的流线形,可以乘坐的人数还颇多呢。

春秋中晚期诸侯争霸,吴国黄池会盟称霸诸侯。苏州地区是吴国统治的中心区域,发现了大型古城址——木渎古城,修建于春秋晚期,南北两道城墙相距6728米,东西城墙相距6820米,是春秋晚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之一。

无锡的吴王阖闾城遗址,看起来规模也是很大的,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800米,城中段有残存的城墙相隔,无锡境内的东城较小,武进境内的西城较大。可惜由于拆迁问题,常州武进区的阖闾城现在还没有开放。

越国卧薪尝胆,在战国初年消灭吴国,成为天下霸主。吴越争霸时期,也是江苏地区地域文化逐步融入华夏文明的阶段。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晚期的青铜器和陶器都已经相当精致。到了战国时期,原始瓷的使用日益广泛,陈列的硬陶甬钟、原始青瓷磬都让人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这类钟磬之类的,都是用青铜制的。

有一件涟水县三里墩出土的青铜架非常精致,两层外框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虽然这些纹样我一时半会没看出是什么来,似龙非龙,似凤非凤。

青铜车、青铜马、青铜俑是一组青铜制品,两匹马拉着一架车,这车不是后世的那种马车,倒像是一具战车。

到了春秋中期,楚人致力于东控江淮,先后与吴越争锋,最终占领了江苏的大部分地区。齐灭宋后,控制了江苏淮北地区,形成了齐楚相安的局面。战国末年秦军东进,楚国和齐国先后覆灭,江苏地区完全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战国的错金银重络铜壶是一件燕国器,造型奇伟,纹饰华丽,铭文也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是唯一一件能集先秦金属工艺之大成的青铜器,也是所有青铜器中唯一一件以工艺合名的青铜器,可见其工艺的特殊性。

第三部分“郡国华章,汉家故里”,说的自然是汉朝故事了,江苏北部可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龙兴之地”。

秦朝末年,秦室暴政,义军纷起,项羽自封西楚霸王。要说项王的武力值,那真是没得说,要不怎么会称霸王呢?但是这打仗靠的可不是个人的武力值,刘邦自己虽然武力值不咋的,但是麾下大将多啊,尤其是萧何月下追回来的韩信,那可真是项王的克星。经过四年的楚汉相争,刘邦建立了统一的汉朝,实行分封与郡县并举的政策,开启了两汉四百年的刘姓天下。

郡国并行制的推行,扩大了王国行使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对于促进地方恢复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因为是汉高祖的故里,江苏北部经济和政治地位都比较显赫,先后分封了多个重要的诸侯王国,西汉有荆、吴、楚、江都、广陵、泗水等,东汉有广陵、泗水、彭城、下邳等。因此,江苏北部两汉时期的城址、村落遗址、墓葬等遗存十分丰富,尤其以诸侯王陵最为突出。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高邮天山广陵王陵、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等陵墓,都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所以,提到盱眙,可不要只知道吃盱眙小龙虾了哦,人家也是很有历史底蕴的。

西汉时期徐州地区的汉代诸侯王陵采用“凿山为藏”的崖洞墓,这是在山体中心凿出外墓道、内墓道、耳室、甬道、棺室、后室及陪葬墓等。我们在徐州狮子山参观的王陵就属于这种形制。

“黄肠题凑”竖穴木构墓是汉代帝王葬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黄肠是指堆垒在棺椁外的方形黄心柏木,题凑是指木头一端均向内排列,层层平铺叠垒成框的结构。这种墓即使皇亲国戚、高官大臣也要经过天子的特赐才能享用。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高邮天山广陵王刘胥墓就是这种埋葬形式。

王侯墓中随葬的玉器很多,他们死后身着玉衣,头枕玉枕,手握玉猪,以玉塞九窍,有的还以玉片贴饰木棺。这个风气流传开来,就算中小贵族也多以玉石填塞九窍,据说可使尸体不腐。

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出土的玉钩是一对的,钩首似龙,一般在宠妃的墓葬中比较多。内面铸有“长毋相忘”,一侧阴文,一侧阳文,首尾两端榫卯扣合即可合二为一。

诸侯国多了,印章自然就多了,像扬州甘泉出土的广陵王印、徐州出土的楚宫司丞铜印,都挺小巧精致的,看体量很便于随身携带。广陵王金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是刘荆的玺印,是唯一一枚汉代刘姓诸侯王的印玺。

汉代的铜器多为实用器具,装饰技法多样,有鎏金、错金银、漆绘、镶嵌玉石等,造型也很精美。

有一只壶造型很特别,壶身倒也罢了,也就是平常的圆鼓形状。但是壶嘴处装饰了一只铜小鸟,壶把手则是一只狗的造型,很有意思。

铜灯的造型有很多,有的比较平常,有的比较特别。估计造型简单的是一般人用的,而造型繁丽复杂的,多是王侯使用。

有一只灯台的灯座居然用的是一只璞的形状,可以放置两盏灯。铜牛灯做得很形象,牛角伸长,一直挂到灯盖上。

西汉的陶俑很多,在徐州我们还看到了小兵马俑,虽说跟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在规模上不能比,但也是很精致的,人数也很多,只不过小了很多号而已。

陶楼、陶灶、陶井做得也挺多,这些随葬品还原了王侯们的生活场景。这些林林总总的墓葬品,估计得准备好多年。

漆器色彩鲜艳绮丽,有彩绘、贴金银箔、镶嵌玉石,还创新了技法,像堆漆、针刻、戗金等,很多漆器历经两千余年,仍然不变形不开裂,可见当时的工艺之精湛,用料之考究。

邳州山头汉画像石墓是东汉时期的,墓上到处有精美的画像雕刻。我们在徐州博物馆还参观过彭城王墓,也有很多墓刻。

泗洪出土的“纺织图”画像石也是东汉的,这一块石头上刻着很多图像,有纺织姑娘,有动物造型,内容非常丰富。

自由行:南京博物院
7月盛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