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承重构件之一,虽然都位于屋檐之下的部位,但因为在建筑的不同位置,起到的作用也略有不同。 古建斗拱按照位置基本分类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平座斗拱、溜金斗拱、隔架斗拱、撑拱、牌楼斗拱。 ![]() ![]() 1·柱头科斗拱 ![]() ![]() ![]() 位于梁架和柱头之间,主要其承托梁架的左右,由梁架传导的屋面荷载,直接通过柱头科斗栱传至柱子、基础。 是建筑中的主要承重斗拱,其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比其它的斗拱同类构件截面尺寸大。有些建筑在其头翘,或头昂加厚一倍。 它的特点是要与檐步的横梁相配合,以梁为轴,迎面左右拱件对称。侧面进深向,昂嘴朝外,昂叠在檐步的横梁之上,或承托在桃尖梁之下。 ![]() ![]() ![]() 2·平身科斗栱 ![]() ![]() ![]() 柱头之间的斗拱,斗拱下面接着的是平板枋和额枋,而不是柱子的顶端。特点是迎面,阔面向,以昂为轴左右对称,侧面昂头朝外,昂尾朝里。 起到一定的荷载作用,因为屋顶的大面积荷载只依靠柱头斗拱来传递是不够的,需要用平身斗拱将一部分荷载先传递到枋上,然后传递到柱子上。 它的结构作用远逊于柱头科斗栱,主要起装饰作用。在清式建筑中,平身科斗拱是大式建筑中使用最多的斗栱。 ![]() ![]() ![]() 3·角科斗栱 ![]() ![]() ![]() 位于转角柱上,具有转折、挑檐、承重等多种功能。在房屋的转角处,斗拱的两个外立面完全一致。这个构件与屋檐转角处的角梁组合在一起,构成完整复杂的转角结构,故其结构比平身科与柱头科要更加复杂。 它的特点是除有相互垂直搭交的翘昂之外,在正心位置上昂的外侧增加一搭交闹昂,并在45°方向上增加斜翘、斜昂,以承托两个方向的搭交枋木,即挑檐枋、里外拽枋等。 角科与平身科、柱头科有个不同的地方,就是里拽没有自己的横向拱件(和山面、檐面平行),有的是和平身科的结合件,一般叫连头合角。实际上是平身科的拱件合角,而不是角科的拱件和平身科。 ![]() ![]() ![]() 4·平座斗栱 ![]() ![]() ![]() 平座即指楼房的楼层檐口带有伸出的平台,相当现代楼房的檐廊,平座斗栱就是支承平台的斗栱,起着悬挑梁的作用。 它的特点是没有外伸的昂头,也可以说没有昂,只有翘,单翘或重翘,平座斗栱一般里端不挑出,只外端挑出,其他构造与平身科、柱头科、角科相同。 ![]() ![]() ![]() 斗拱的承重功能随着建筑方式的更新而逐渐流失,但斗拱的装饰作用仍存,屋檐之下,墙柱之上,婷婷袅袅间,若浮云留存,点缀屋宇,明媚天光。 南古古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古建筑厂家。专注装配式仿古金属建筑构件:如斗拱、藻井、牌坊、天花吊顶、建筑外立面的生产与定制,外形与结构符合制式比例,且样式精美多样。 厂家直销,保质保价! ![]() ![]() ![]() END |
|